2012年4月24日星期二

李昕<文妖与先知》这本好书是如何发现的

《文妖与先知》这本好书是如何发现的
发布时间: 2010-12-12 20:01 
                                             pic

                                            按:本文是我在《文妖与新知》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摘要,曾刊于 2009年3月3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标题为编者所加。     以今天的眼光关注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会承认这个事实,在中国20世纪的星空,张竞生是一颗璀璨文化明星。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张竞生既是巨人,大师,先知,也是勇士,斗士,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者。
  作为宗师级的学者,他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是现代中国第一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他有过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向社会公开征集"性史"以开展性学研究。第一个以超越时代的前卫观点发起爱情大讨论。第一个在中国提倡计划生育,在时间上比马寅初早了30多年。第一个在大学课堂上讲授"逻辑学"和"性学"。第一个提出"美治主义",主张以美育人进而改造社会,撰写了《美的人生观》、《美的社会组织法》等重要学术著作。 
  作为一位社会实践家,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为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统治奔走呼号,在达成南北议和,促成清帝退位等重大事件中起过重要作用;他毕生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修公路,育苗圃,办学校,为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做过许多一般文人学者不肯做不屑于做但却被历史证明是值得做的好事和实事。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应该被历史浓墨重彩地书写的人物,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探索者、思想者,一个社会进步的推进者和实践者,长期以来却先是被历史妖魔化,继而被历史遗忘。
  时至今日,我们的读者哪怕是文化人,十之八九也不曾听说过这个人物,即使知道其人,也大抵将他的名字和宣扬色情的性博士一类的称号联系在一起。这无论对于一代学人张竞生来说,还是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史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也是十分不幸的。然而这并不能怪我们的读者,因为这里的错误不在于读者,而在历史和时代。我们说,张竞生先生既然是先知,那么他就和几乎所有的先知一样生不逢时。他被历史所误解,不见容于时代,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酿成了他的悲剧。但是,历史终究是在进步,时代终究是在发展,在今天我们的学术文化界可以用客观公正的态度重新审视历史,评价人物的时候,终于有人感到应该为张竞生说句公道话了。这个人就是张培忠先生。
  对于三联来说,张培忠是个新作者,以前我们对他缺乏了解;在第一次接触时,他告诉我们,他要写的是一本关于张竞生的报告文学。熟悉三联的读者都知道,三联是一家综合性的出版社,以学术文化类图书出版见长,而文学类的图书,三联是很少涉及的。至于人物传记一类,三联一般也只出版学术评传,不出版文学传记。按一般情况来说,张培忠这本书原本不在三联选题的考虑范围。但是,当2006年11月我和张培忠第一次见面时,他要求我给他15分钟时间,他要鼓吹一下这本他当时还没有动笔的书。他从包里拿出一些资料交给我看,然后两眼放光,以一种极其兴奋的语气向我滔滔不绝地介绍张竞生的传奇。15分钟以后,我被他征服了,竟然当场就答应他这本书在三联出版的要求。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四个:第一是我当时就敏感到这不是一本一般性的学者传记,它所关涉的是中国现代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题材,而这个题材是多年来无人挖掘,无人触碰的,在今天写这样一本书具有某种填补空白的意义和某种特殊的思想价值。第二是我发现张培忠对于本书所需要的史料有着非常丰富的积累。对张竞生,他从青年时代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即所谓"念兹在兹30年,积累考证近20年,研究写作近10年"。他熟悉张竞生的全部著作,写过不少研究论文,他拿给我的一叠材料里面,就有好几篇是评论张竞生的。直觉让我相信他写这本书是一种"厚积薄发"。第三是他对我说,他要写的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报告文学,而是研究性很强的非虚构纪实性作品,要具有学术评传的深度。这打消了我对于这本书会不会文学性有余而纪实性不足的担心,因为在我的内心中,期待于这本书的思想性和历史真实性是远远高于它的生动性的。第四是中国作家协会帮助我下了最后的决心,因为这本尚未写作的书已经被列为2007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植作品,且在排名榜上名列第一。于是我们顺利达成合作,迅速签订了合约。
  此后的一年半,是张培忠废寝忘食地写作和我们焦急地盼望和等待的一年半。老实说,在这段时间,我并非没有一点担心,因为张培忠毕竟是一个我们过去从不了解的作者,我们此前从未读过他的同类作品。他能不能达到我们期望的高度,始终是个疑问。以至于在他交来厚厚一叠40万字的书稿时,我几乎有些紧张,感到自己也在接受考验。按程序,还是责任编辑先看。我又陷入焦急地等待。然而,在编辑阅读书稿的几日,我观察编辑的脸上总是面露喜色。谈到书稿,总是连说好看好看。一个星期之后,我要求责任编辑对书稿给出一个全面地评价,他说了三个字:"很精彩"。这三个字使我内心中感到深深的欣慰。此后,我也迫不及待地阅读书稿,越读越感到三联当初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作者完全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他以全新的观念,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描写,流畅的文笔,重新塑造了一代文化奇人张竞生的形象,传神地勾勒出张竞生那种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文化性格。作为传记,这本书可谓融合了文学性传记的生动性和学术性传记的严谨性,它写了许多好看的故事,然而却又是言必有据,无一字无来历的。这可以说正是我们所期望于传记类作品的理想境界。

QueennieY:天生时装精

天生时装精

她是Guinness啤酒集团的继承人,和世界上最知名的时装精,这一次Daphne Guinness将她那令无数人垂涎的衣柜大方打开,将近100件私人收藏的服装和配饰,在纽约FIT博物馆进行展出。我们也得以对她那些珍贵的衣物以及这位非凡icon的内心一窥究竟。

PG= Patric Gainsbourg
DG= Daphne Guinness


PG:为何会想到将自己的时装收藏拿出来办展览?
DG:严格来说,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时装收藏家,我只不过是一个热爱时装的女人将她的战利品拿出来分享。而同时也可以像那些我喜欢的设计师们致意。

PG:展览上除了衣服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DG:FIT的馆长Valerie Steele帮我把展品按照我自己的风格分类,你会看到有"盔甲"这样的展区。还有"经典日装"的区域,展示了如Alaia等人的作品。而除了衣服,我们还特地布置了影像展区,比如David LaChapelle和Steven Klein帮我拍的大片。以及一些时装电影如展示时装哲学的《身体现象》、以我的香水为灵感的《Mnemosyne》和向Lee致敬的《Tribute to Alexander McQueen》。

PG:在我印象里,你似乎只喜欢那种黑色的,Hi-end的风格,你会穿有普通人那样的牛仔裤和T恤衫吗?
DG: 老实说,没有。我向来忠于自我,我的衣服就是在告诉你我是怎么样的人。我当然也可以穿牛仔裤和T恤衫,但我不会这样做,因为我根本不是这样的。不过,我还是有很多裤装的,有时也会以Dandy造型出现。

b]PG:你头发的两种颜色也很神奇。
DG:我乐于谈论我的发型,哈哈,我将头发漂成了白金色,再加上了黑色的假发片,然后根据不同的造型和衣服调整两个颜色的比例,所以你每一次看都不会一样。

PG:但你的风格始终统一。
DG:我认为时尚就是要坚持自己的风格,而不是随波逐流。我喜欢那种具有情感和诗意的设计风格。

PG:通常你早上是如何穿着打扮的?
DG:如果你仔细看,其实大部分都是一样的东西,只是我将它们重新搭配了一下。比如我把同一件夹克加上一件反光的外套,或是换一双鞋。实际上,我穿衣服相当简单。

PG:但你的衣橱却有那么多好看而且有趣的东西。
DG:相信我,我的衣橱决不是时尚界里最大的,衣服也不是最多的。我是个擅于精挑细选的人,每一件能够加入我衣橱里的单品都有其独一无二之处。

PG:你的买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人购买时装的范畴了。比如你是高级定制的忠实客户。你还会去佳士得拍卖行购买那些设计师的古董衣。
DG:买衣服对我来说永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购买过程而已。你可以通过购买来宣告你对时尚的态度。高级定制虽然现在我买得少了,但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一直持续下去。那些繁复精巧的手工艺大概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而人人都说高级定制已死,但我却觉得它们拥有很长的生命力,值得继续关注下去。而我在佳士得买下Isabella Blow的珍藏不仅因为她和McQueen是我的好友,而且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令这个时装偶像的传奇保存下去。

PG:高级定制究竟有何不同?
DG:我最喜欢高级定制的地方在于制作它们的那些人。我喜欢和那些缝制或是刺绣的手工艺人们谈话,她们是真正的大师。她们所做的几乎是失传的工艺。我可以买得起其中的一两件,也很幸运我可以穿进样衣。当你看到高级定制整个制作背后的故事,认识了为你制作衣服的那些人,当你穿上他们的时候你会想起这些东西,感觉非常棒。也许还有许多人会手工缝制衣服,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不确定以后这些传统是否还会继续下去。

PG:我很好奇你是否不食人间烟火?
DG:我确实不会煮饭,但我会修灯泡,无线电什么的。我还会撬锁,要知道这是一些小偷们才会做的事。而且我不止会买贵的衣服,我还一直会和我的女儿去逛Topshop。

PG:Topshop?你说真的吗?
DG:是的,那里有许多很酷的年轻人,他们改变了这个行业和这个世界,这令我感动兴奋。而且Topshop上新货极快,假如你在Topshop买到了你在Gucci看到的东西,绝对令你有很高的成就感。

PG:你那些戏剧化的着装是故意的吗?
DG:如果在穿衣服这件事情上想太多,我想我没办法打扮,事实上,通常我总是随心所欲的穿着,从不为了制造某种效果而刻意去那么做。我觉得那样根本行不通。

PG:有人说你的着装过于古怪了。
DG:我讨厌古怪这个词。我其实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和古怪丝毫不沾边。 我的前男友Bernard-Henri Lévy曾说我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变成一个概念了。我只是试图寻找一种新的途径去表达我自己,用尽所有具有创意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艺术家。

PG:说到艺术,你似乎很爱和艺术家合作,最近与ShowStudio的短片《The Murder of Jean Seberg》是你的新尝试吗?
DG:实际上,以前我也有拍过类似的短片,比如给Nowness.com的。不过之前都是个人采访性质的影像,而这次和ShowStudio的合作则是真正需要我去扮演别人。

PG:能具体说说你感觉有何不同吗?
DG:这次片子的灵感来源于我的老朋友Steven Klein, 当我们为《Vogue Italia》拍摄一组时装别册的时候,我遇到了Joseph Lally——这部短片的摄影师与导演。他一直觉得我非常像Jean Seberg,因此找我来拍了这部作品。我穿好衣服,做好造型,将我自己当做Seberg本人通往世界的一个窗口,只要将我对她的理解和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我已经读过不少有关于她的书,真是一个悲怆的故事。这让我抽离了自我,仿佛能感受到另外一种人生。

PG:这是你最近对影像痴迷的原因吗?
DG:是的,影像那种动态的感觉如此奇妙,以至于你会产生如梦幻般的感觉。Steven Klein最近的新片《时间胶囊》非常神奇,我建议你也看一看,除了美丽的时装,还有种《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感觉。

PG:你好像还做了一些类似与行为艺术的东西?
DG:你是指Met Gala那天我在Barneys百货橱窗里的换衣服的事情吗?那是因为Lee在大都会博物馆的纪念展开幕,也是今年Met Gala的主题。我想有什么比身体力行地穿着他的设计有更好的纪念方式呢,于是我走进了Barneys的橱窗里,在大庭广众之下换上了他那件羽毛装。相信我,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因为我是个害羞的人。在那么多人的包围下,我其实吓坏了。

PG:还有你和Shaun Leane设计"白金手套"的那次,你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葬礼。你对死并不忌讳吗?
DG:从不,虽然渐渐地我的一些亲朋好友离我而去,但死亡对于我来说是十分自然而然的东西,我向来坦然接受。在一位亲戚90岁生日的时候,我就曾经把自己穿成了葬礼马匹。而这次和Shaun Leane的合作,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强调一种死亡的肃穆和仪式感。Leane为McQueen的设计也有很多这样的元素在内。你会发现在时装甚至是更大的领域里,死亡也许是个很美丽的东西。

PG:背负着Guinness家族的名声,对你来说是负担吗?
DG:如果你仔细研究我的家谱,你会发现Guinness家族和时尚走的很近,Gloria Guinness是卡波特的"天鹅"原型,Bryan Guinness和Hubert de Givenchy曾孙女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我的表姐妹Jasmine Guinness曾为Chanel和Dior走秀,还有Lulu Guinness是手袋设计师,甚至连侄女Mary Charteris都出现在Louis Vuitton的Lookbook中。家族的财富和名声给予了我们更多的自由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PG:不需要继承家族的生意吗?
DG:我们家探讨历史多过探讨生意,所以我从不去想那些商业上的事情。目前的财富足够满足我的需求。

PG:坐拥如此多的金钱有助于你在时尚界的发展吗?这和你时装偶像的称号有所联系吗?
DG:我并没有想要刻意去时尚界发展什么,财富和品味没有关系,不过确实让我得以买下那些令我心动的设计师作品。如果买不到,我就动手设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那些设计师朋友们,然后实现出来。我的很多鞋子就是Christian Louboutin亲自定做的。

PG:可是你现在不再喜欢Louboutin的细跟红底鞋了,对吗?我总是看到你穿着McQueen式样的恨天高或是Nina Ricci式的无根鞋出现?
DG:我喜欢高跟鞋,在过去高跟鞋对我来说都太矮,买不到称心如意的,我差点要去情趣用品商店。而现在无根的鞋子总让我感觉自己漂浮了起来,有种超现实的感觉。但我并没有抛弃Louboutin,毕竟细跟红底鞋也是无法代替的经典。

PG:凭借着你的财富,你还希望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
DG: 尽我可能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年轻的设计师们开始自己的事业。此外,我还想继续做一些慈善,用自己的影响筹措一些资金去保护那些身处绝境的人。

PG:除了Alexander McQueen,还有哪些设计师将你当做缪斯?
DG:也许你不会相信,我并不是任何人的缪斯。虽然很多人和我是好朋友,而且向我表达过他们对我的喜爱。我更像是一只蜜蜂,在众多设计师中盘旋。如果哪一位设计师把我看做缪斯,我会非常开心。

PG:直到今天,你还喜欢Sarah Burton执掌下的Alexander McQueen品牌吗?
DG:当然,Sarah继承了Lee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加入了她女性化的观点。你会看到诸如羽毛之类的面料被设计得更为飘逸,减低了过去的那种黑暗感觉。

PG:除了Alexander McQueen,你目前还中意哪些设计师的作品?
DG:Gareth Pugh,他的紧身金属色系列令我着迷,好像有一层坚不可摧又闪闪发光的皮肤一样,极具未来感。

PG:大家也很看好Mary Katrantzou和Iris Van Herpen。
DG:是的,Katrantzou的数码印花令我印象深刻。而Iris Van Herpen则是个天才,我已经和她订购了一些衣服,接下来你会看到我穿着它们出现的。

PG:除了时装,你现在还给与家庭和感情生活多少时间?
DG:我的孩子们都很独立,读书用功而且思想开阔,Nicolas在耶鲁大学的学业很顺利,Alexis和Ines也即将进入大学。我并不为他们操心。而至于爱情,暂时没有纳入我的议事日程,因为真爱令人痛苦,不是吗?



=======================
本文来自全球领先的时尚生活方式媒体
iWeekly·周末画报 for iPad
您可以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获取详情 http://iweek.ly
或在App Store中直接获取 http://itunes.apple.com/app/id453409129&mt=8


Sent from my iPad

庄雅婷:让文艺的一直去文艺

庄雅婷:让文艺的一直去文艺

"文艺青年"确实变成贬损性词汇,而最刻薄地羞辱这一群体的,并非那些从来没有交集的商人们,而是同一群体中的叛徒。商人是不介意文化艺术的,那将为商品镀金,假如予以儒商title,更是正中下怀,虽然他们的书柜里也许只是二月河或高阳,但历史厚黑学,谁敢说不是文艺或文化呢。嘲笑文艺青年最大声的这群人,以前通通都是文艺青年——只有深刻的了解敌人,才能发动精准打击。并且,也只有经历过那个时期,才知道哪些"文艺"是有害的。

文艺本身一点都无害,那是情趣,那是有关心灵的东西,就好像安妮宝贝其实也无害,她的独特文体其实在当代文学中找到了一种新的表述方式并且本地化了呢。有害的是那些模仿她的人,东施效颦+审美疲劳,最后搞得西施都招人烦了。文艺也一样,那是让你"拥有另一个诗意的世界"的(王小波语)。讨厌的是拿读过的书当名牌来炫耀的、不顾现实已经很不堪还非要趋害避利的、喜欢走神经病路线来表示个性矫矫不群的,以及,用文艺来掩盖不刻苦、不负责、不敬业、不靠谱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的。但这文艺,就像我们头顶的星空,虽然也有无良商人开始卖月球土地或小行星命名权,虽然它貌似无用的仅仅是微弱的闪烁,但这是人类回溯或展望、思念或渴求的无数情绪寄托,这只关乎心灵,却传承情感和文明。

所以,嘲讽"文艺青年",也不过是笑话自己也曾有不切实际、年少轻狂的岁月吧。无非是一代一代的人沿着同一条路次第走来而已。能走同一条路的同一批人,虽然到了时候也会笑笑分道扬镳,但总好过天生早熟、现实得只认识孔方兄的那一拨人。谁才是真正的活过?我们要承认不同的价值观,有人创造社会财富,有人创造心灵财富,才情不够的话,能支撑自己有趣的度过一生也不错。

而有时,过于文艺,仅仅是因为寂寞。寂寞的原因,也许是朋友不够多,但更多情况是你的世界太小。年轻、阅历不够、兴趣不多、还没见过形形色色的风景和人与事。又总是想寻找一种将自己同路人可以清晰的分辨出来的标志,那么,只能在别人的故事里无限想象——无论是书、还是电影或者是音乐,虽然豆瓣青年总是被人轻微嘲笑,可那又如何,当他们真正成熟之时,也许同样有可能回首嘲笑当初的自己,但,那也是属于自己的财富,自己的一生,无论如何是值得一过的。

至于社会责任感什么的……一个社会能够让文艺青年们一直文艺下去,不需要时刻摸摸城市的良心或呐喊呼吁新的变革,那么就是一个好时代。



=======================
本文来自全球领先的时尚生活方式媒体
iWeekly·周末画报 for iPad
您可以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获取详情 http://iweek.ly
或在App Store中直接获取 http://itunes.apple.com/app/id453409129&mt=8


Sent from my iPad

比利时啤酒,成年人的迪斯尼


Taste.ly | 比利时啤酒,成年人的迪斯尼

法国葡萄酒和奶酪、意大利面、德国香肠、西班牙火腿…… 这些对于深谙美食美酒之道的朋友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当说到啤酒,比利时仿佛在一瞬之间成为了其中最有故事、最神秘、最有生活情调的国家,著名的啤酒作家迈克尔·杰克逊笔下的比利时更被称为"成年人的啤酒迪斯尼"。这个名字也许能让不少的酒友开始垂欲滴了,那下面就做好心理准备来体验一下啤酒乐园吧。

塞森啤酒Saison

赛森(Saison)是源自农场的农民自酿的啤酒。在历史上大麦收成不足或陈本太高的时候,几家人合力,以手头上现成的任何谷物搭配为原料,以艾尔(Ale)啤酒的方式酿造而成——在高于室温的环境中发酵的啤酒,发酵速度快,储藏期较短。它的酒体较轻,干净不甜,颜色为金黄到橙色,酒精度相对较低(5%左右), 有适量啤酒花,不同比例的谷物成分会产生柑橘或花卉的味道。

白啤酒 Witbier/Biere Blanche

这是最经典的比利时淡啤酒,使用高比例的小麦原麦和少量的大麦麦芽为原料。它的液体是显得苍白的黄金色 ,因为在酿造过程中不会过滤,通常液体中会有雾状漂浮物。最常用的调味料是香菜和橙皮。 它口感清爽,酒精度低(4%至5%),是比较大众化的啤酒。

修道院啤酒 Trappist/Abbey

故事多多的修道院啤酒是由圣本笃修会的僧侣酿造的啤酒。修道会酿造啤酒,生产奶酪和面包等产品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十一世纪,除了资助社会,同时也能让修道院自给自足。修道院啤酒是一种古老工艺酿造的啤酒,最初修道士酿酒是为了协助天主教的扩张,并不考虑商业用途,因而过程特别用心,秘方也绝不外传,在经过2到3次瓶内发酵后,才得到用于搭配奶酪和菜肴,口感厚重而不适合空饮的啤酒。在世界各地的修道院中,只有七个酿造啤酒,其中六个在比利时各区,第七个在邻国的,荷兰。

兰比克啤酒 Lambic

最有个性的比利时啤酒非它莫属,传统兰比克(Lambics)是用野生酵母和漂浮在空气中的真菌发酵,而不是使用培养酵母的啤酒。这些空气中的微生物使啤酒口感偏酸,还有其他醒目如皮革的香气,这种非主流而锐利的味道经常让人对它上瘾。他们是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因为他们的锋利。制作通常混合小麦,大麦麦芽,啤酒花后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然后在橡木桶中储藏三年以上。

贵兹混酿啤酒Gueuze

贵兹啤酒(Gueuze)通过融合的不同酿制阶段(通常是一年,两年,和三年啤酒的组合)的Lambics啤酒,得到更加平衡的气泡量和味道,同时具备自己特征的口味。因为其中有未发酵的糖分,再加上商业化的水果和香料调味,更受一般大众欢迎。并没有通常比利 时啤酒那样的大量泡沫,却有细致和不断的香槟般碳酸气泡,比利时人自豪的称其为"香槟 啤酒"。

佛兰德斯红啤 Flemish Sour Ale

盛行于比利时西北部,靠近法国边境的佛兰德斯,酒体显现棕色或红色,是比利时啤酒种酸味最强的一种。先实用培养菌株发酵,然后在木桶中加入天然的酸味细菌窖藏,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啤酒酸味,它的酸味有柠檬和意大利香醋的味道,同时略带一丝焦糖的甜。

比利时啤酒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五花八门的味道,它的酒瓶也是有故事的。长久以来,比利时啤酒的瓶子似乎专为骨灰级爱好者而量身定做。当地的资深爱好者不需要看酒标,从一支啤酒瓶的瓶身形状、弧度、大小和颜色就能告诉你它的产区、厂家和种类。对于比利时啤酒,酒瓶作为传统酒标的替代成为啤酒自身个性标志。



=======================
本文来自全球领先的时尚生活方式媒体
iWeekly·周末画报 for iPad
您可以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获取详情 http://iweek.ly
或在App Store中直接获取 http://itunes.apple.com/app/id453409129&mt=8


Sent from my iPad

三联书店 李昕 伦敦书展参展记事

伦敦书展参展记事(上)
发布时间: 2012-04-23 21:01 
                            伦敦书展参展记事(上)
     
4月14日 晴 周六 
上午十点到首都机场T3航站楼集合,乘CA937航班前往伦敦。下午1点30分起飞,距离8200公里,飞行时间11小时,到达伦敦时间约下午6时。
此次伦敦书展,4月16日至18日为期3天。中国是主宾国,派出30多个代表团总计600多人参加,加上不跟团的,恐怕有1000人。前来书展的副部长以上官员达20多人。中国出版集团代表团共45人,我被委为副团长。上级很重视,据说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都会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自然也会来,但他们都未在本次航班。同机的官员,只见到作协主席铁凝一人,她在商务舱最后一排,我坐经济舱第二排,相隔不足两米远。好久不见了,但在这里又不便多谈,只上前打个招呼。铁凝问,你这老板也参加书展?我笑说"老板"可没舍得买商务舱呀。过一会儿,又见到白烨、邱华栋、毕飞宇等作家也在这架飞机上。粗粗看去,整架飞机都是中国人面孔,差不多相当于中国赴伦敦书展的包机。
国航的班机,座位太窄,椅子排得太密,无处伸腿,很不舒服。幸好我的身高和体重都不属于最大型号,否则真不知该怎样落座。过去就听说,航空公司买波音飞机,订货的时候并不安装座椅,而机内的座椅是波音公司根据各国各航空公司的设计要求安装的,你想给飞机定员多少都可以。在座椅和空间设计方面,国航航班且不说比不上外国的客机(比如我做过德航、美航的,还有阿联酋航空的)那样人性化,就是和南航班机相比也不如。他们把经济舱乘客的乘用面积压缩得太小,赚钱赚得太狠了。这样的客机飞短途尚可,若是越洋国际航线,对乘客似乎残忍了一点。
在飞机上无事,拿Ipad看电影,原已下载的大片《钢琴师》一直无暇观看。高清晰影片看得很爽。此片讲一个波兰籍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为免受德国人迫害东躲西藏的故事,钢琴家并未参加抵抗运动,以他的个人视角来讲述,一连串的残暴事件触目惊心。这个影片的震撼力,可与《辛德勒的名单》相比。在国内,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属同类题材,但显得做作、离奇,编故事的痕迹太重。这个片子中间没有一点拨高人物的情节,很难得。根据片末介绍,此片也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
另一部影片名《忠犬八公》,写一个音乐教授所养爱犬在教授去世后十年间每天到火车站等候教授的故事,情节虽简单,但拍摄技巧不俗,用了三条不同年龄段的日本秋田犬,人狗合作、交流天衣无缝。故事非常感人,让人想起《白比姆黑耳朵》。据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日本,曾确有此事。
当天下午当地时间6点(北京时间半夜1点)到达伦敦,大巴来接,先拖市区吃中餐,然后返回机场附近的Holiday Inn入住。第一感觉,伦敦空气真好,能见度极高,令人神清气爽,绝不是狄更斯那个时代的雾都了。
 
4月15日 晴
早餐时听代表团秘书长中版国际公司的刘忠讲,他昨晚被署里召去开了紧急会议。主要是关于安全工作,要防范疆独、藏独和法轮功闹事。
据他说,这次展场,规模之大,级别之高为历次之最。从未有过李长春、刘延东各率一团到国外参加书展的情况。这次场地也大,大约2000平方米,展出书种7000多,册数上万。其中竟然有2800种是"走出去"的成果,即译成外文的中文书。
早餐后在附近散步,天空湛蓝,草树清翠,空气新鲜湿润,沁人心脾。没有什么景物可照相,只拍了些树和草,记下这难得的绿色。久居北京昏灰的空气中,我们已然不记得绿色原来可以是这样鲜艳的。
pic
                                           伦敦的绿色
今天的安排,一部分负责版权业务的人去展场布展,其余人在伦敦周边和市区参观。昨晚接待我们的王姓导游极力推荐温莎堡,说是不去这里,就相当于到北京没去故宫。于是在网上查了点资料:
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是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城堡的地板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公尺(484,000平方英呎)。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lyrood Palace)一样,温莎城堡也是英国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家或是私人的娱乐活动。她的另外两栋宅邸则是皇室的私人住宅,分别是桑德林汉姆别墅(Sandringham House)及巴尔莫勒尔堡(Balmoral Castle)。
pic
                                        温莎堡全景
相关的资料一大堆,读也读不完。还是眼见为实吧。到城堡一看,真是不虚此行。城堡完全对外开放,服务设施齐全,竟然有中文随身听讲解。我们在城堡内整整转了一圈,重点参观了皇室收藏展览,从玩偶、瓷器、兵器、名种艺术品,特别是鲁本斯等名家的油画,令人大开眼界。城堡内的装璜富丽堂皇,几间大厅屋顶上都有整幅的壁画,而墙壁上则挂满了名家油画,俨然如一间颇具规模的美术馆。
今天天气晴好,适合照相,团友们端着相机拍个不停。一步一景,一会工夫就拍了百多张。拍照时,不时听到轰轰作响,往天上看,原来有飞机飞过。大家议论,这古堡至今仍是女王的别墅,它的上方居然可以辟作航线,五分钟一班飞机,如果飞机驾驶员是恐怖分子,那女王就危险了。于是众人感慨,这种事决不可能发生在中国。
pic
                                        古堡、卫队和飞机
中午吃饭,在城堡出口正对面的一条古色古香的小街上一间中餐馆。这条街专做游客生意,但也是名不虚传。中餐馆是一两层小楼,木板楼梯破旧,房间陈设简单,洁白的墙上挂几幅一眼就能看出是仿制品的油画。然而它的中国老板却带几分自信,说你们别小看这间房,五百年前查理三世做国王以前,经常到这里幽会情人,他的几个私生子都出生在这间屋里。因为皇室有规矩,情人是不可带进城堡的,所以这条街就成了最方便内外联系的地方。我们有些吃惊,那老板却说,这条小街有历史,它的每一块砖背后都有故事。隔壁那间西餐厅,五百年前是一间客栈,莎士比亚曾住在这里,写完了名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我连忙下楼去看,果不其然,那家西餐厅的菜单上都印着莎士比亚的故事。看来天下的生意人都是一样会找卖点的。
pic
                                    每一块砖都有故事的老街
午饭后逛了一间超市,纯粹是为了看看英国的物价。来以前得到的信息都是说英国的名牌货便宜而日用商品贵,但亲眼一看才知道,就一般食品的绝对价格来说,与中国国内相差无几。有些还明显便宜,如巧克力、奶粉、麦片、奶酪、红酒、威士忌等,这可能与近来英镑贬值有关(目前的比例是1英镑兑换10元人民币)。团友们已开始掏腰包。
下在伦敦市区参观,基本是徒步行走,从国家美术馆前的特拉法尔加广场一路走下去,经海军部、国防部、唐宁街、大本钟、议会大厦到泰晤士河边看"伦敦眼",然后到西敏寺,经圣詹姆斯公园到白金汉宫,最后又沿白金汉宫前的皇后大道走回国家美术馆,又走到唐人街吃晚餐,行程约十公里,历时三小时。这一带是伦敦的老城区、核心区,经典建筑林次栉比,目不暇接。几乎看不到高层的现代建筑,但老房子的魅力和韵味,却更加引人注目。伦敦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可谓充分表达了,的确不寻常。我未去过巴黎,但去过柏林、罗马、雅典等欧洲城市,以为那些城市与伦敦皆不可比。英国的历史建筑不仅豪华,而且雄伟、精致,艺术性强,风格独树一帜,不管哥特式、巴洛克式还是维多利亚式,从里到外透出一种咄咄逼人的优雅,好像自来就带着皇家气派,这尤为难得。
pic
                                            英国国会
pic
                                     白金汉宫的大门
我们发现伦敦街头的私家车多是小排量的,奔驰、宝马等豪华车不多,SUV更是少见,说明英国人比较注意节能。路上交通秩序井然,堵车并不严重。老城区路窄,但车也并不很多。导游说,这是因为政府限制车辆进入老城,工作日进入老城区(一区)的车辆,每天要交10镑的拥堵费。导游还说,为了限制自驾车,政府审批驾驶执照特别严格。通过路考是一大关,各种路况都要考,考试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稍有小错就扣分,刹车慢一点要扣,油门踩猛一点也要扣,七扣八扣就不及格。警察其实不是考你是否学会开车,而是考你能否保证安全驾驶,所以很多人要经过多次补考。据说最多有考26次才通过的。
pic
                              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晚上中版传媒刘忠来小坐,告诉我本团华文社的一位女同事在酒店登记入住时把背包放在一边,四周都是自已的团友,结果居然被盗。包中有价值一万元的相机,是刚刚为参加这次书展买的。已报警,警方查看了监控录像,发现两个中国人模样的青年人形迹可疑。但此二人应不是酒店的客人,他们作案老练,其中一人以后背档住监控摄像头,所以画面上看不清他们的面孔。看来破案希望渺茫。没想到伦敦的小偷也这么猖狂,而且还是中国人!
 
4月16日 晴
伦敦书展开幕,中国为主宾国,主题为"新视野、新概念",中国展区在整个展场上很突出。昨晚十点多,总署紧急通知要求我们的参展人员必须在7:30以前进场。目的是做好迎接保卫领导同志的工作。得知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8:30进场,想必是为了安全考虑,在场外游客进馆之前视察结束。这样可以避免万一发生的干扰。
pic
                                            主宾国的标志
pic
                                     主宾国的宣传语
进场后,我们被保安要求站成一排,守在馆门口的三叉路口上,挡住后面进馆的路,相当于一道人墙。英国警察严陈以待,他们人数不多,但个个人高马大。国内派来的保安对我们说,假如有人从后面打出敌对的标语,就用我们展台旁的易拉宝遮盖它。于是又指定专人站在易拉宏旁。
中央领导李长春、刘延东一行在柳斌杰、陶华等出版界领导人陪同下很快地视察了几个出版集团的展位,其间为中国展览区举办了简短的摸灯典礼。没发生任何情况,一切正常。
pic
                                      中央领导视察书展
    中国展厅布置得不错,除了书以外,还有数字技术展和印刷历史展。孔子学院的展区也打出大牌子。各种活动据说安排得也很密集。看介绍说,还有一些展览如摄影展、绘画展、邮票展等安排在伦敦市区。
pic
                                    中国展区主会场
领导走后,大家四散,各自忙去了。我到英文展区去看看,发现展场很小,总共两个馆,英文馆恐不及法兰克福书展8号馆的四分之一。大约用了三个钟头,已大致转了一圈。当然,如果和前几年去过的开罗书展、博洛尼亚书展、萨洛尼卡书展,包括美国的纽约书展相比,伦敦书展对我们来说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是最有价值的。它虽比法兰克福书展小,但它只针对版权专业人士,不卖书,这和法兰克福以及纽约书展都不同。这里英文图书还是比较集中,且以专业书、学术书居多,没有法兰克福书展那种带有商里气的热闹,而多了几分严肃出版的沉静。不过出版社毕竟来的不多,我期待的几家如Phaidon,Ivy Group好像都未到场,很遗憾。但也发现了一些有气魄、有创意的出版商,例如.F.Ullmann,竟然像Phaidon那样把巴洛克、哥特风格的建筑史做成四开的巨型画册。这种气魄令人肃然起敬。
中国主题在这次书展上很突出,除了主宾国展区占据了大面积场地外,有些本地参展商也特意强调中国概念,有的把对华输出版权的图书摆在醒目位置,有的把中英两国国旗插在谈判桌上,还有一家甚至用英文做了一张桌牌,意思是说他们以和中国的商务印书馆合作为荣。看来,中国概念现在在英国已被更多的人接受。据导游说,这是北京奥运后的新气家,北京奥运会是很多英国人开始关注中国。我想带一批图书目录回去,像每次到其他国外参加一样。然而收获不大,许多出版社已不再印制纸目录。我对兰登书屋的工作人员询问目录的事,谁知她随手递上一张卡片,上面写有公司网址和版权人员联络方法。看来当今时代离开网络是一事无成了。
pic
                                          友好的桌牌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伦敦上网很困难,我的Iphon、Ipad全派不上用场。原本为了出差方便,我自备了袖珍路由器,准备到宾馆接入宽频线就直接用WiFi,这办法我在国内几个城市宾馆入住多次,屡试不爽。谁知英国的宾馆里不提供宽频网线。另有WiFi服务,却要额外收费,每天12镑(合人民币120元)。我昨天没舍得交费,以为不上网也罢,就用中国移动网络功能收几封电邮即可。谁想一共收了5封电邮,今早中国移动短信竟然两次通知我,最后竟然专门从北京打来电话,说我一天中接受网络数据超过20M,发生费用较高,请我注意。我回电问费用如何计算,答曰每M10.24元。原来5封普通无附件的电邮要花两百多元,怪不得总会有人投诉中国移动乱收费呢。
晚上是书展中国主宾国的开幕音乐会,李长春、刘延东、柳斌杰等领导都出席了。音乐会地点在一条狭窄的小巷内,一家名为卡多甘(Cadogan)的音乐厅。这音乐厅不大,分两层,很不起眼,既使满座也不会超过2000人,但音响效果极好,纯自然声,根本不用扩音器。演出团体有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新伦敦童声合唱团,英国演员之外,又特邀了郎朗、吕思清、吴碧霞等中国名星大腕。整台演出非常精采,在国内难得一观。特别是吕思清的小提琴拉得出神入画,吴碧霞独唱声情并茂,给观众印象极深。
pic
                                        吴碧霞在演唱
从剧场出来,冷风嗖嗖。在剧场门口,见到王蒙先生正在等待来接的车辆,他是陪同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一起来看演出的。他是新闻出版总署的特邀嘉宾。大约五、六天以前,为了她夫人崔瑞芳病逝,我刚去他家探访。那时他面带忧伤,心情沉痛。今又在这里相遇,已看不出他和平常有何异样。他说他在展会上的活动已结束,明天即回北京。从精神状态来看,他似乎已逐渐走出了老伴去世的阴影。
 
4月17日 阴雨
半夜三点(北京时间是上午)冯骥才来电话,说他编了一本画册作为自己七十岁生日纪念,题为《时光倒流七十年》,内有上千幅不同时期的照片,想在三联出版。我即打电话让文化分社郑勇直接和他联系。
时差仍未倒过来,4点半即睡醒。早早到附近超市转了一圈,好在这里的超市24小时营业。感觉和上一次逛超市差不多,这里的食品价格,有相当一部分和北京差不多,比较贵的,也一般不会比北京贵一倍。若考虑收入水平,那么只能说英国人吃的东西太便宜了,食品在个人和家庭消费总数中所占比例实在很低。想买些名酒,如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红酒,还有马爹利XO等,价钱大约只及国内一半,甚至更低,可惜不便携带。随手买了几盒上好的Twinings伯爵红茶准备回去送朋友,这茶包装较精致,盒上有女皇授权标志和Since 1706字样,大约每盒40克,1.68镑,适合作为英式下午茶享用。
上午在书展上参加中国出版集团的两个活动,一是中版国际传媒公司和法兰克福学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谭跃总裁和人文、商务、中华、人美等大社老总参加,由我主持,张立坤翻译,场面虽不致冷清,也不过是勉强维持,大多数听众是自己人。二是于丹《论语心得》版权成果展示会,版权代理商托比•伊迪和于丹本人出席,一下吸引了不少于丹的粉丝,展台前人满为患。于丹带着她一贯的招牌式微笑出场,作了简短发言,令人称奇的是她的《论语心得》已被译成19种文字,27个译本,正在会场内展示,这是托比•伊迪的功劳。
pic
                                          于丹在书展
中午十二点,中英理解协会五位同仁准时赶到。他们是为寻求和《生活周刊》合作来找三联的。为了和我会面,他们都是特地从曼彻斯特乘火车而来,昨晚已在伦敦住了一夜。他们中年龄最大的郑亚英女士已近八十岁。郑女士原先是北大历史系教授,退休后随同儿子到英国定居。他儿子Peter徐也在中英理解协会任职。今天与他们同来的还有三个英国人,他们是协会的负责人,其中一位女士是会长。
这协会说起来有历史,它是当年由李约瑟先生创办的,目的是促进中英间的合作与交流。它采用会员制,最多时曾有几千会员。近些年影响力下降了,但手中仍有一个英文刊物,题为《中国眼》,杂志属非卖品质,在会员中赠送。他们找我谈的目的就是想让生活周刊以"中国眼"为基础办一个英文杂志,对海外英语读者发行。
pic
                                                会谈
这当然是个很好的设想,但显然时机不成熟。我对他们说,我们的《生活周刊》的确曾论证过创办英文杂志的事,但发现有几个较大的困难:一是不能简单翻译,现周刊中一部分文章不适合外国读者;二是需要大批外语专门人才,特别是外国专家;三是需要建立海外发行渠道;四是需要投入大笔资金,从培育市场开始,需要几年的持续投入,弄不好得上亿元。我说,如果中英理解协会可以在前三条帮助我们,那么第四条我们可以申请政府支持。对方很高兴,双方达成一致,从现在开始,我们按期免费寄赠《生活周刊》,授权《中国眼》免费翻译使用,为期一年,意在"试水",由此了解英文刊物开什么栏目、编什么文章受欢迎,以及对此类刊物的市场前景作出判断和评估。当然这刊物能不能正式创办,现在谈论还为时尚早。
送走了几位客人,独自走出展馆,在附近几条小巷随便走走,越走越觉英国的街道干净、整齐、漂亮。老房子真多,一两百年的建筑随处可见,成排成片的,不用专门去找。许多楼房上都带着建造年代的标识,一些鸦片战争年代的房子,外观还整洁亮丽,并不像是近年翻修过的,顶多作过墙壁粉刷。于是让人感慨,到底是人家的房子盖得结实。看起来,作为建筑材料,西方人的石头比起中国的木头至少在耐用性上高出一筹。中国的古建筑,原本保护就是难题,而更严重的,是国人的保护意识,比起西方人又不知相差多远。而国内现在盖的现代化新楼,质量大概还比不上人家的老房子,若是经过一两百年,恐怕少有不倒的。这样说来,伦敦的房子,虽然房价比北京并不便宜(也不至于更贵),可一旦买下来,就永久拥有产权,不像国内买房只能买70年使用权,所以房屋是否结实耐用就特别重要。如果买了房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用上几百年,那么房屋的性价比岂不提高了几倍?
pic
                                你能相信这样的房子已有130年历史了吗?
晚上散场,忽然听说有一家英国出版社已经在一个别致的场所为我们安排好了意大利式西餐,要请我们代表团全体赴宴,展馆门口,已备好五辆七座位轿车。我有些诧异,不相信天下真有白吃的晚餐,但盛情难却,遂决定前往。轿车带着我们七拐八转,来到一间私人展馆,一打听,才知原来是美国作家荣•哈伯德在英国的故居。故居内有他的生平展览,粗粗了解,知此人多才多艺,既是作家,又是学者,还是科学家、摄影家。美国著名的《出版人周刊》曾介绍他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创作过1084本小说,以科幻小说为主,数量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不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作家有依靠作品数量创造世界纪录的)。同时,他还写过50多本自助心理学方面的图书。现在这所故居的管理者克罗德•桑多斯先生,既是哈伯德的版权代理人又是出版社的负责人,而这出版社,只独家出版哈伯德一人的作品。
pic
                                         意大利式晚餐已备好
我们来到这里,见桌上已备好晚餐,于是大家都不客气,坐下即开始享用。吃到一半,桑多斯先生出现了。他知我是代表团的负责人,又听说我是三联的总编,便坐在我身旁,详细地介绍哈伯德先生的情况。此时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集团的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已经和桑多斯的出版社签约,准备推出哈伯德的系列小说作品,而桑多斯先生仍希望我们集团的其他出版社可以和他有更多的合作。于是我客气地请他提供了目录,说可以回去研究。但桑多斯先生很认真,立即表示三周以后他会来北京,届时将会找我面谈,我这时才觉得这顿饭吃得很累。
伦敦书展参展记事(下)
发布时间: 2012-04-23 23:00 
4月18日 阴雨 
一早起来,看到窗外金色的阳光,以为又是个好天气,不妨到海德公园去散步。赶快吃早饭,带上相机出发,可是一到门口,竟见阴云密布,天上稀沥沥下着小雨。伦敦的天,雾已见不到了,然而阴晴无定却是一如既往。半小时之内可以变天,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风雨凄凄。出门必备的是雨伞。
今天到展场,还是在英文图书展区转,挑选一些出版社的目录带回去研究,大抵有两类,一是选题风格、出版定位和三联相近的,或许其中有值得联系版权的图书;二是在图书装帧设计方面有特色的,或许可供我们的编辑和美编借鉴。书目一般都是铜版纸彩印,很重,不可能一股脑都带回去,而一定要挑选,免得白费力气。
今天是展览的最后一天,但中国主展区,活动仍安排得很满很密。中心论坛三天来一场连着一场活动,未见停歇。名作家、艺术家真来了不少,仅我见到的,前天是王蒙,昨天有徐冰,今天则是莫言登台,形式大多是与当地作家或媒体对话。听众自然大多还是中国人,自己的场当然要自己来捧,不能冷落了嘉宾。但宣传的效果实在有限得很,在场内基本不能吸引中国人以外的眼球,无非是国内来宾在这里自说自划,自娱自乐。好在还是请来了一些当地媒体,但愿媒体对此的报道可以起一点"走出去"的作用。
pic
                                       莫言在书展接受访谈
中午,在伦敦艺术大学读研究生的三联美术编辑鲁明静来找我和三联美编室主任罗洪,说是要请我们吃饭。三人打的来到自然博物馆旁,本来是想找一间友人介绍的意大利餐馆,却误打误撞进了一家泰国餐馆,那餐馆还真是很著名,曾受到泰国政府的嘉奖。我们只想吃特色,并不求吃档次,所以只点了两道凉菜,每人一份海鲜面条,外加每人一碗汤。那面条相当实惠,各种海鲜干货如虾球扇贝海螺肉几乎占了半碗,再加些新鲜蔬菜,一碗下去,年青人也能吃得很满足。这一碗8.9镑,合人民币90元,同档次同品质的泰国餐若是在北京,大概也要四五十元。
吃完饭,已是雨过天晴。阳光照耀下,那些传统建筑分外好看。伦敦的房子,多少都带有传统风格,廊柱之上,总带些弧形、波浪形的设计,有些房檐和墙壁上还镶嵌着浮雕。现代的"火柴盒"基本看不到,北京、上海以为时髦的玻璃幕墙建筑,在老城区也极为罕见,倒是不同时代的老房子,四百年的、三百年的、两百年的、一百年的都汇集在一起,风格彼此呼应、融合,形成英式建筑的特色。比之同样以建筑特色见长的罗马,伦敦的建筑要更雅致,更带贵族气,整体上也要美观得多,洁净得多;比之同样以市容美观取胜的柏林,伦敦的建筑历史更长久,更有文物价值,这是因为伦敦在二战中尽管遭轰炸,但建筑损毁不多,而柏林的建筑,绝大部分是战后重建的,虽然可能相当一部分是按原貌重建,但毕竟已是假的。
pic
                              V&A艺术博物馆
pic
                                   英国自然博物馆
附近有三间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V&A艺术博物馆。鲁明静问想看哪一间?答案自然是后者。艺术博物馆,伦敦有多家,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大英",十几年前我来英国时已去过了。这次看的V&A,名列第三,但在设计艺术藏品方面,却是世界第一。我们时间不充裕,决定只看它的常年艺术展。谁知这博物馆虽不大,但艺术文物的收藏同样令人震撼。像大英博物馆一样,里面也分英国馆、欧洲馆、中国馆、日本馆、南亚馆、伊斯兰文化馆等等,但用行内人的话来说,"好东西"并不多。令人称奇的是它的雕塑专题展,不但有古希腊罗马以来的精彩石雕,而且有六七座罗丹雕塑的真迹,都是罗丹本人交给馆里收藏的。另有两座罗马巨型石柱,都是公元113年的作品,足有二三十米高,粗大恐需八人环抱,柱面从顶部到底部,刻满精细的纹饰,令人惊叹之余,想不出博物馆是怎样把它们运回来,又怎样安放到室内?一路参观,正在想,这博物馆雕塑多,但绘画藏品似少了些。就在这时,转进一间宽敞大厅,整个大厅四壁仅悬挂七八幅巨型油画,每一幅都长约五六米,高约三四米,嵌在玻璃镜框里,内容是讲述宗教故事,画风鲜明,气势不凡。定睛一看介绍文字,竟是拉斐尔和他的助手共同创作,英女皇永久收藏,放在这间博物馆辟专室展出的,令人目瞪口呆!
pic
                                 古罗马石柱
pic
                                            雕塑馆一侧

 
4月19日 阴
昨天下午六时伦敦书展结束。晚饭后乘大巴到诺丁汉,车程三个小时。路上一直在下雨。入住时已近十一点。
诺丁汉是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工业城市,也是一座古城。网上是这样说的:
诺丁汉(英语:Nottingham,香港旧译为诺定咸),位于英国英格兰东米德兰兹区域诺丁汉郡,英格兰的单一管理区、城市、自治市镇。英国英格兰东米德兰重要工业城市,诺丁汉郡首府,是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贸易集散地。
车子一开进城,就知道这城市没有太多可看的建筑,和伦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但风情依然,看起来有点像我曾去过的一些北欧小城。
一早到街上转转,见市区马路上街上行人稀少。饭馆里客人也不多,在优雅从容地边看报纸边吃早餐。价格比北京高些,但还是实惠的,特价早餐只要3镑,包括两只煎蛋,一份疏菜沙拉,一份茄汁黄豆,两只面包,一杯咖啡或茶。至于4.5镑一份和5.5镑一份的早餐,就属于full和super级别的,内容还要丰富一些。
见到几家地产代理商,像北京一样,店面玻璃上贴着地产广告。饶有兴味地研究了一下,发现这里的房价,大约只及伦敦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大大小小的连排别墅,价格在十万到二十万英镑之间,大约合人民币一万元一平米。也就是说,如果有200万元人民币,在这里可以买带花园的两层洋楼。有一套四个卧室的两层独栋别墅,从照片上看,客厅宽敞,装修考究,门前的花园有草坪有水塘,非常之大,所以广告上描述花园用复数,称gardens,居然只买17万9千镑。难怪我们团里有人说想留在这里生活了。不过,这里毕竟不是伦敦,它在英国的地位,可能相当于石家庄、太原、郑州等二线城市在中国。生活费用自然会低一些,但也没有了繁华大都会的享受。相信住在这里的中国人不会很多,但也不应很少,因为在一公里之内的街面上,我看到两家店面上挂着中文招牌,一家是中医诊所,附带提供按摩冶疗,另一间则是小型超市,经营中国日用商品为主。
早餐后乘车去英格兰北部古城约克。还是在雨中行车。约两个小时,来到约克大教堂门前。
约克大教堂 (York Minster),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欧洲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时期的教堂,也是世界上设计和建筑艺术最精湛的教堂之一。教堂始建于公元627年,当时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建筑,后来在内战中被战火摧毁。1060年,诺曼人攻占了约克,建造了第一座诺曼人教堂,至今仍可以看到这个教堂的基石和地下室。现在的教室是13世纪建造的,距今已800年历史。在我看来,这座教堂的富丽堂皇,可以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以及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相提并论。
中午吃饭,在当地最好的中餐厅,名为"红辣椒",一下上了13道菜,仍是辣菜居多。到英国以来,我们一直吃中餐,且多为川味。我记得十几年前来英国,吃中餐以粤菜居多。导游说,现在的英国中餐,以川菜流行。这到和北京近年川菜大行其道相吻合。看来川菜是真的"走出去"了。大家吃饭,总是抱怨,肉类太多,青菜不足。导游说,因为英国的蔬菜大部分依靠进口,价比肉贵。难怪昨天人民美术出版社林阳总编要求上一盘西红柿炒鸡蛋,结果上来的一盘菜黄黄的,几块切得很细碎的西红柿混杂其间,类似炒菜用的葱花等作料,不注意都吃不出来。
接着参观约克的另一景观,那是一条有着600年历史的街道,名"屠夫街",想来当年也是闹市。路很窄,房屋像中世纪建筑,黑白相间的外立面,对比鲜明,尖尖的屋顶,造型独特。一问,才知多是都铎王朝时作品,竟然仍在正常使用中,上面是住家,下面是店铺。这样的老街,应该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了,在英国也不多见,我想在中国,大概是找不到了。要知道,中国那些保存完好的江南古镇,历史也不过二三百年呀。
pic
                           800年历史的老房子,目前仍在使用中
pic
                     英国最古老的街道----约克"屠夫街"
在约克还有另一去处,就是远近闻名的火车博物馆。既便不是世界唯一的,也肯定是世界最大的。从瓦特时代最古老的蒸汽机车,维多利亚女皇独享的专列,到现代的日本新干线子弹头火车,应有尽有,有些列车还允许游客到车厢里实际感受一下。看到那些老爷车的模样,不禁想起电影《让子弹飞》开场的一幕,的确,这里最早的列车是要用马来拉的。
pic
                                  维多利亚女皇乘坐的火车
 
4月20日
今早7点从诺丁汉出发,经经三小时车程到剑桥大学。已提前约好,我们一行中十几位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社的负责人和版权相关人员,要对剑桥大学出版社进行访问并会谈。我从未到过剑桥,十几年前来伦敦只去了牛津大学出版社,那是跟着香港商务印书馆的陈万雄老总一起去拜访的,曾亲眼瞻仰过500年前的牛津大辞典,似有朝圣的感觉。然而牛津多与商务合作,三联却更加关注剑桥。就北京三联来说,多年来引进学术著作版权,来自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恐怕不下几十个品种,我们不仅出版了英文版的"剑桥哲学指针"丛书,而且还有多种单本学术著作的引进。2006年以后,三联以"重新阅读西方的"理念,计划推出一套上百种的大型学术丛书"西学源流",意在按照西方学术自身发展脉络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思想。几年来出版的第一批十余种著作,竟有一半以上选自剑桥,可见剑桥出版社的学术地位,也由此可知三联和剑桥在风格和定位上多么相似。如果说商务印书馆更多借鉴牛津传统的话,那么说三联主要是学习剑桥,应该是不错的。
当然剑桥大学出版社近些年也开始关注中国。这从他们的社长斯蒂芬•伯恩取了中文名潘仕勋就可以看出来。去年他们推出了剑桥中国文库,出版了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明史等著作,三联出版的茅海建著作《天朝的崩溃》也有幸入选。这次我们来伦敦参展,潘社长得知三联、中华、商务都有代表,非常高兴。他表示非常了解这三家出版社在中国的地位,很希望与我们发展合作关系,于是特地邀请并亲自接待我们。
车行剑桥方向,天气晴好。高速公路旁,远远望去,白云,绿树,黄黄油菜花覆盖原野,赏心悦目。进入剑桥,你会发现这所学校真大,俨然是一座小城市,校舍、教堂、老街古色古香,宁静幽雅。这里禁止喧哗,连播放音乐和收音机都不许可。大学一共三十多个学院,除个别几个学院外,大多数学院是不准游人进入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大学区的一角,几座现代化建筑树立在大片的绿地之上。潘社长已早早准备迎接我们,甫一到达即进入会议室开始晤谈。我先代表中国出版集团介绍了一些基本情况,接着潘社长介绍剑桥大学出版社。他谈到剑桥社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以及在今天的一些发展,讲到今后出版的机会在两方面,一是数字出版,二是按需印刷。他讲话结束后,几个出版社老总争相提问,我提的问题是剑桥社对传统出版的发展前景如何评估。潘社长表示传统出版不会消亡,但肯定被网上、数字出版和按需印刷大面积取代,未来传统出版可能会作为一种有特色的出版形式适合一部分特殊读者的需要,这个观点和我的想法差不多。接着剑桥中国文库的女编辑莱茵介绍了剑桥学术出版的匿名评审制度。为了保证出版品质,剑桥出版的每一本学术著作,都经过社外专家的匿名评审,不管作者资望多高,多么大牌,例如斯蒂芬•霍金和乔姆斯基,他们的著作出版前都曾接受过较年轻的专家审读并给出修改建议。我对莱茵小姐回应说,匿名评审确实是个很好的办法,我们过去也多有尝试,三联的一套大型原创丛书"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十七八年来一直坚持匿名评审每一部书稿。被收入"剑桥中国文库"的茅海建作品《天朝的崩溃》,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在今天已是国内有关鸦片战争的名著了。潘社长和莱茵小姐听了很高兴,觉得我们之间的共同点很多。
pic
                            潘仕勋社长展示1666年剑桥版的《圣经》
中午,潘社长请我们在出版社便餐,边吃边聊。吃的东西无非就是几种三明治,切成小小的三角块,放在盘子里。居然连刀叉都不需要,每人一个小盘,一块餐巾,三明治用手抓。饮料有两种,桔汁和矿泉水。英国人真不拘礼节,不讲究规格档次,不重视排场,他们自己平时的午餐也就是这些内容,因而这样招待客人十分正常。简单、省时、高效,双方都觉得很自然,比起我们讲究待客规格,非得花上几千元吃个八盘八碗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要实惠得多,也令客人舒服得多。
下午就在剑桥参观,重点看了国王学院。它的核心景观是一座建于十六世纪的礼拜堂,在英国,这样的礼拜堂地位相当于一间社区教堂,但其规模之雄伟,造型之气派,历史之悠久,使它成为剑桥的代表景观。特别是教堂前部正中位置,就在通常要放十字架的地方,挂着一幅鲁宾斯的名画,题为《东方三博士朝拜》 ,画上的耶苏是婴儿,据说是鲁宾斯照着自己襁褓之中的儿子画的。看完国王学院,大家又到牛顿学习过的三一学院一游。大门不让进,就在门前合影。导游指着门外一棵巨大的苹果树说,这是从牛顿家的苹果树上剪枝裁培的。又是大家再次留影。
pic
                                   在徐志摩经常路过的小桥上
最惬意的要算乘平底船游剑河。45分钟,在水上经过9所学院,7座桥梁。平底船由一人撑杆,可乘12人。撑杆人对剑桥了如指掌,一路作讲解介绍,语言幽默风趣,胜过导游。见我们是中国人,他便谈徐志摩与剑桥的关系,告诉我们哪座桥是徐志摩每天经过的,他甚至还能用汉语背几句《再别康桥》。我觉得,在剑桥,徐志摩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
pic
                                         剑河一景
晚上,代表团为了庆祝所有公务活动圆满结束举行聚餐,在一家中餐馆,炒了些菜,配上从北京带来的5瓶二锅头酒,一通豪引后,乘车一路欢歌而归。
 
4月21日 晴
今晚乘飞机回京,剩下最后一个白天,只有一个安排,就是购物。导游把我们带到牛津郡边上的比斯特奥特来斯购物村。这里是一条长长的商街,均系世界著名的品牌店,足有上百家。商品价格远较国内便宜,吸引大家把口袋里的银子都掏了个精光。代表团个个大包小包,有的干脆买了旅行箱,全部满载而归。光看包装袋,可知古奇、普拉达、芭芭拉等大品牌遭到抢购,团友们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我进了一家Clarks鞋店,发现价格便宜得超乎想象。于是连购三双皮鞋,自己一双,太太一双,儿子一双,总共花了86镑(合人民币860元),这价格,在国内买一双也不够。须知到机场还可以退税大约10%!
pic
                               牛津附近的比斯特奥特莱斯购物中心
pic
                                           同上
想象不到,同样的商品国内外价格会有这么大差异,若再考虑收入水平的因素,真觉得在国内购买国际名牌的消费者,是多么的豪爽!
经济学上有一种统计数据,叫"麦当劳指数",意思是你如果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看看当地的麦当劳价格,就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因为世界各地都有麦当劳,而每个国家的麦当劳价格都是统一的。我注意到英国麦当劳的巨无霸套餐大约3.5镑(合人民币35元),国内同样套餐大约16元,大体是2:1。但英国的人均收入大约28000美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国城镇人均收入(暂不考虑农村)仅2000美元左右。比较之下,就不难了解两国民众的实际购买力的差别了。
下午3点半到达机场。距飞机起飞还有5个小时,大家又到免税店扫货了。购物竟让人这样乐此不疲,这也在向人们展示着英国的另一种魅力。其实,购物的魅力不仅属于英国,而且属于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团里几位近年去过美国的人,用美国的物价和英国相比,以为英国物价仍然偏高。人们常说,现在中国人有钱了,出国购物,豪爽出手,千金散尽。其实不然,我所见到的这些中国人无非工薪阶层,按世界人均收入水平相比,他们怎能称得上有钱人?然而一旦出国就疯狂购物乃至非理性抢购,恐怕是两个原因:一是对于他们所需要的商品来说,国内的价格更贵,甚至贵得离谱;二是他们出一次国并不容易,需要珍惜机会。中国政府对进口高档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征收高关税的作法,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种情况的愈演愈烈。让国人利用仅有的出国机会把大把的外汇用在国外,对国家、对政府、对民众都有害而无益,这样的管理办法是聪明的吗?
我不懂经济,自然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