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

马原_互动百科

 

马原

马原(1953-),锦州人。著名作家。先锋派小说开拓者之一,与余华、苏童、洪峰、格非并称先锋文学五虎将。其著名“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马原当过农民、钳工。一九八二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西藏,任记者,编辑。一九八二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冈底斯 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编辑摘要

马原马原作品

马原,男,一九五三年出生于辽宁锦州。当过农民、钳工。一九八二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西藏,任记者,编辑。一九八二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冈底斯 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当代知名作家,曾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马原 - 生平简介

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辽宁锦县农村插队。1974年入沈阳铁路运输机械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76年毕业后到阜新当钳工。1978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这段时期的经历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1989年调回辽宁,任沈阳市文学院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首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

马原 - 教授生活

马原马原

马原的客厅有着很强的“气场”,古朴的桌椅,青花瓷瓶上硕大的牛头骨,放满旧书和影碟的书架,面上贴着书法作品的空调。他坐在沙发上,那双曾被韩东精心描写过的眼睛依旧“泪光闪烁”,他说,“我变了很多,特别是性格,随和了许多。”
曾经有人说,马原身上有很多奇迹,其一便是:口才不好,讲起小说却能滔滔不绝,且感染力极强。教授马原把这个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进入校园,马原一门心思当起了老师,他每周大约上四五节课,主要是“阅读课”,把讲稿整理一下就是论文。但马原对现有的教学体制有些看法,他的课大多是一人“唱独角戏”,学生提问很少,他说下个学期想带研究生。考试的方式主要是考察,除了进行文章评估外,平常的考勤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马原说只要来听课就有收获,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教授后,马原觉得自己现在看书比以前更有计划,而且带有选择性。在依据个人兴趣和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读书,目的更加清晰了。他读书首先是古典味浓,基本上不看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认为大师要经过时间的证明和沉淀才能称其为大师。“我老师对我说千万不要看活人的作品。”马原笑说:“其实我骨子里面也是倾向于古典的东西。”

其次国外作家作品占绝对优势,他说:“用严格的眼光来看现在的小说,总体不太成熟。中国小说是从明清的话本转化而来,在发展时间上就比西方落后很多,成就并不高。”作为讲稿,马原表示《阅读大师》会不断吸收新的作品,不会一本讲义讲到底。

马原 - 小说家

在一次和网友的交流中,马原表示,小说家马原已是故人往事,即使以后写小说,那也是“马老师的一份副业”。

然而马原说,他可能会重操旧业,写一本成长小说。曾经有几家出版社约他写自己的经历,他也写过一些带有自传色彩的散文。“自传等我以后躺到床上时再写吧,我打算以个人的经历为脉络写一本成长小说,就像《大卫·科波菲尔》《情感的教育》那样的。”

现在的马原如何看待当年的先锋文学,“先锋都是理论家们定义的,现在想想那时的小说,觉得它最大不同就是充满活力,富有变数,是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价值判断观来进行阐述的。我是一个‘方法论’主义者,认为方法决定一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也会改变价值走向。”

其实,“马老师”的副业不止小说,他还对话剧情有独钟。早在1991年,他就将昆德拉的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改编成话剧《爱的季节》(又名《爱的拒绝》),据说当时演出后的反应还不错。他说自己还写过一个剧本,结构取自于昆德拉的另一部小说《搭车游戏》,已经卖出了版权。
马原的书架上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影碟,马原喜欢好莱坞大片,“美国大片将电影的大众化与小众化这两个看起来冲突的问题解决得很好,相比之下,有些欧洲电影小众化倾向太强,显得很乏味。” 

马原 - 海南情

马原马原作品

1993年年初,马原很快就南下海口,马原在海口找工作的时间很短,机会就来了。一个很有钱的老板请马原帮他做事。那位老板可能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认为马原小说写得那么好,智商必定极高,经商也一定错不了。没准马原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海南素有“中国民营企业家摇篮”之称,当初十万人才过海峡,开启了中国各类人才脱离国家单位所有制的先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这是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事件,与前期的“深圳模式”大不一样,也与大陆出现的个体工商户不同(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将其称之为“海南模式”)。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可以个人选择当“经理”,甚至批准自己当“总经理”。记得冯巩演小品讲:“海口椰子掉下来,砸倒了10个人,扶起来一问,9个是总经理;还有一个是副总经理。”
1993年,马原就真的在海口成了“马总经理”,而且是名实相符。他不仅开上了专车,还有一个随撕随用的支票簿,这让孙绍先大开眼界。可是他的公司是干什么的,孙绍先一直都没搞清楚。也没想到认真问一问。大约半年的光景,马原就不干了,至于是谁炒了谁,也不重要了。马原从此明白自己不是当惟董事长马首是瞻的高级白领的材料。
马原就是马原,第一次下海呛了水,并没有气馁。他好象永远有超越自我的勇气。不像孙绍先万里迢迢下海南,还是一根筋选择当教书匠。既然给别人打工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马原干脆自己来。他从辽宁招来两个小兄弟。开始了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工程。这个项目从策划的角度说,无疑是个极品。他用镜头去采访记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以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像巴金冰心沈从文等等,这个野心勃勃的工程在拍摄了几十位作家后,终因资金耗尽而搁浅。不过,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保留了不可再生的影像资料,其价值无法用钱估量。
其后,马原更是不断地尝试“各种活法”。他开过公司;写过话剧;写过电影脚本;写过电视连续剧。甚至自己演过电影,并曾对自己的演技津津乐道。在走南闯北许多年后,他终于想到要上岸了。

有一天,马原突然羡慕起他的同学孙绍先的工作来。并直言最喜欢海口,想到海南大学教书。孙绍先当然对他的选择极力赞赏,并出面联系。可惜最后没成功。马原后来去同济大学中文系,是退而求其次,虽然上海方面给他的待遇是海南无法比拟的。直到现在他仍一再表示愿意到海南大学教书。
马原教书之认真出乎意外,据马原说,他的教案只用一次,来年上课,必定要重新备过。他的大部分教案都已出版成书,而且口碑极佳。马原单就其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来说,大概国内就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他读过几乎所有国内有译本的外国文学作品。
马原的求知欲十分强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究不放。例如,说到保险知识,马原的水平可以到国内任意一家保险公司做高管;还有对大理石的了解;对机械的了解;对建筑的了解,堪称专业水准。
马原一直表示喜欢海南。他每年都多次来海口。身在海南的孙绍先免不了要问为什么。他说:“到了海南,就是觉得舒坦!”在孙绍先看来像是一种没头没脑的喜欢。比如他常说:“喜欢海南,但最喜欢海口;喜欢海口,但最喜欢海甸岛;喜欢海甸岛,但最喜欢海甸岛的东部。”那就是他刚上岛住的地方。最终他就真的在海甸岛的东部买了一套自己十分满意的房子,并在那个自己精心设计的小窝里开始写长篇。

马原 - 参考资料

[1]搜狐视频:http://tv.sohu.com/20080123/n254832930.shtml
[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10/31/content_1153104.htm

马原_互动百科

寂寞者的观察-凌越-epub电子书下载-mobi电子书下载-书评

 

寂寞者的观察

作者: 凌越

分类:现代·当代
更新:2012-02-10 07:56:51
大小:338.7K
54人读过 | 1人评论

简介· · · · · ·

本书为新生代学者和专栏作家凌越先生近年评论文字的结集;为“独立阅读书系”之一。
  本书分三辑。辑一“此地的观察”既有对当下的文学和诗歌问题做出的即时的批评,也有对日常生活个性化的细腻描述和感受。辑二“蝴蝶的艺术”是关于卡尔维诺、苏珊?桑塔格、杜拉斯、纳博科夫、菲茨杰拉德、萨义德等经典作家的文学随笔,着重于揭示他们的生活和创作之间的某种神秘关系。辑三“自我的迷宫”是关于惠特曼、雨果、波德莱尔、兰波、佩索阿、曼德尔斯塔姆、斯蒂文斯、布罗茨基等经典诗人的文学随笔,以文雅的笔触勾勒诗人们跌宕起伏的个人生活,同时深入浅出地分析诗人们的精彩诗篇。
  所有的文字都完整映照着作者的内心,哪怕你所论述的是别人的作品。某种内在的逻辑链条决定着一篇文章的骨架,可是在这个逻辑链条的开端依然会是某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强化的逻辑之源,而这个源头则综合考验着作者的见识、道德和心灵。

喜欢读《寂寞者的观察》的人可能也喜欢 · · · · ·

寂寞者的观察-凌越-epub电子书下载-mobi电子书下载-书评

[分享] 牛刀:港元两年之内将重返108元。

牛刀:港元两年之内将重返108元。

近日,本人私访香港。港元兑人民币升破8元,已经引起市场的恐慌,各大媒体封面报道:港纸升破8,通胀又来啦。港币兑美元的大幅升值更是迫使港府3年来首次干预汇市,压低港元捍卫货币升值上限。香港房价高不断刷新历史最高,过去4年中房价更是翻番,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John Tsang)不得不表示房市的过快增长已经与经济放缓的趋势相互脱节,并警告将采取措施抑制房价增长。其实,这位财政大人并没有找到根本原因,所以,我在和香港一位财经作家谈及此事时说:你们放心,人民币这些年欠港币一笔债,很快会还。

这位朋友很不解,奇怪我如何说出这样的话,于是,我再次给次给他做出解释:港元一直联系美元,这种制度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为此,香港金管当局特地增持了黄金储备。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港元同人民币的关系一直就很纠结,在人民币兑美元是8.2元时,港元对人民币是108元,也就是100港元兑换人民币为108元。这样,很多港人来深圳和珠三角消费和投资,收益很大,推动了香港经济的繁荣。人民币升值到6.3元时,港元对人民币升值到8元,100港元只能兑换人民币80元,这里面出现本质上的变化,现在不是港人来内地消费,而是内地人去香港消费和投资。整个颠倒过来了。不过,这种情况很快结束,港元有可能重回108元(100港元兑换108元人民币)。这几年,人民币欠港元的债务会在将来还清。

这位香港朋友开心了,幽默的说:你真逗,这些也成了债务了。这个说明他已经明白,我指的是人民币泡沫快要破了,而债务将会成为引爆点。

购买牛刀新书《中国通胀世界通缩》《牛刀说,我们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穷人通胀富人通缩》和时寒冰《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请到:牛刀淘宝签名书店


源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2e18s.html
(来自鲜果联播)


发自我的 iPad

德国之声 | "中共不可能以这种方式继续统治这个国家" - 中国数字时代

德国之声 | "中共不可能以这种方式继续统治这个国家"

(德国之声中文网)西方以及中国国内的观察家曾一直将温家宝看作是中国民主改革的希望。执政10年的尾声阶段,《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长文让这一形象失去光彩。温家宝向来以亲民和朴实著称,但从此文看来,他同中共其他高层官员并无二致。据《纽约时报》的披露,温氏家族在过去年间积累资产27亿美元。

一般而言,中国的掌权者并不回应这类指责,他们一概将它们说成是反华宣传。但这回的指责却非同一般,而温家宝的强烈反应也打破惯例。他的律师在公开发表的声明中驳斥了对温氏家族的指责并指出,温家宝本人从未在亲属的生意中扮演过任何角色,而"隐秘财富"也不属实。他们保留对《纽约时报》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

余杰:温家宝做秀

异议作家余杰从未信任过温家宝。今年1月,余杰在美国开始流亡生活。他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说,他在国内时遭遇软禁、酷刑,动辄就被保安抓走。余杰的《中国影帝温家宝》让他成名,但该书在中国大陆被禁,只能在香港出版。余杰在这本书中总结道,温家宝为自己精心培育的善良和改革派形象,是地地道道的做秀。

温氏家族财富、18大、薄熙来

温家宝之所以反应激烈,还因为纽时披露的时机。中共在两周后就要举行18大,为此,宣传机器已开足了马力。18大期间,安排了每10年一次的最高层换届,为此,中共已筹备多时。

因担心形象受损,中国的新闻检查机器屏蔽了《纽约时报》以及搜索引擎里的相关关键词,一些外国电视台的节目也被中断。其实,中共早在纽时发表该文前就已陷入20年来的最大政治丑闻:国外媒体对薄熙来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薄熙来受到的指责包括,在其妻谋杀英国商人海伍德的案件中犯有包庇罪,以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10月27日,中国人民最高法院宣布启动对薄熙来的调查程序。

"许多人失掉对党的信任"

不论是对温氏家族新近财产的曝光,还是薄熙来事件,中国人"中共大员人人贪"的感觉似乎得到进一步证实。北京大学的法律教授贺卫方对德新社表示,"许多人已失掉对党的信任。"

今年6月间,彭博通讯社报道了习近平的家族财产,称他们的家产高达数亿美元。

现年70岁的温家宝在其执政期间,经常在电视镜头前同农民、工人或者病人亲切交谈,但《纽约时报》的报道则告诉读者,正是在同一期间,他的家族变成了巨富。中国近代史学者章立凡以及其他改革派知识分子都发出呼吁,希望中共干部公示财产。章立凡说,"人们不愿继续生活在今天的状态下。当权者也很清楚,共产党已不可能以这种方式继续统治这个国家。"

来源:德新社   编译:李鱼

责编:苗子



发自我的 iPad

奇闻录 | 谁拔了莫言家的萝卜 - 中国数字时代


奇闻录 | 谁拔了莫言家的萝卜

29日,第三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市隆重举行。应高密市委宣传部邀请,28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高密采访。然而记者惊讶发现:莫言旧居院中青青树苗、成片萝卜,同之前郁郁葱葱的情景相比,已模样大变:院中小树苗被扒光了,莫言父亲种的萝卜被拔光了。

游客还在光坝坝上找萝卜

十多天前的旧居还郁郁葱葱

"杜记者,请进门啊!"管谟欣热情招呼记者。走进莫言旧居小院,令人惊讶的是,半个月前,记者所见到的郁郁葱葱的树苗、萝卜,早已被人扒光了。院中的萝卜不见了,小树苗不见了,连小院的墙角下长的一片片绿色小草,也不见了。院子里已被人踩成了光秃秃的泥巴地。莫言旧居的小院子,成了寸草不长的光坝坝,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

一个中年女游客,一边说儿子明年就要考大学了,一边在莫言院子中,四处寻找萝卜根、树苗根。没有萝卜扒了,她把莫言旧居墙外的树叶扯了一把抓在手上说:"让儿子也沾沾文曲星莫言的光,保佑儿子明年考上北大。"

莫言二哥管谟欣一声叹息:"没有办法啊。天天都有许多来自全国的、世界的游客和记者访问和采访。现在是游人越来越多,我这个导游,都忙得快招架不住了。我是莫言的亲二哥,又是好客的山东人。他们是远方来的客人啊,他们进院子,要扒树苗、扒萝卜,连青草也扒。我又不好意思去阻挡拒绝。担心怕人家说闲话,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们莫家就翘尾巴了?所以,我们只好忍着,任由他们扒光啊!我想,人家进莫言旧居扒点树苗、萝卜,也只是想沾一沾、借一借兄弟莫言旧居的灵感,将来有一个好发展。"

莫言邻居杜全宝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半个月前,莫言旧居还是冷冷清清,随着莫言于10月10日晚被宣布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后,这里逐渐成了全国旅游热点。

管谟欣告诉记者:"我已经累得接待不过来了,希望有关部门帮帮忙。把莫言旧居正规化管理起来。"

更搞笑的是,记者还发现,莫言旧居平时大门上锁,有个别参观者从一处没有围墙的栅栏通过,进出的人多了,就形成了一条通道,不时有人进出。

管谟欣悄悄告诉记者:小村庄已不平静了。这里已有作家、还有雕塑家,就在莫言旧居旁,开始租村民的房子来进行艺术创作。说是希望与莫言旧居为邻居,从莫言旧居的气场上,借到莫言的创作灵感,也梦想将来像莫言那样,获一个诺贝尔大奖。村里房价估计要涨。

相关:莫言旧居萝卜拔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发自我的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