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諜.叛國罪.失憶
2013年6月23日 第27卷 24期
斯諾登沒有叛諜Bourne的武功,卻有對抗強權的巨大能量—依靠香港言論自由與民意支持。
《叛諜追擊》:疾風知勁草
這就像好萊塢大片《叛諜追擊》(The Bourne Identity,台譯《神鬼認證》),那位由天皇巨星Matt Damon 演出的中情局失憶叛諜,被中情局僱用種種光怪陸離的殺手狙殺,他都在千鈞一髮中逃過,但也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新的陷阱。
但今天的叛諜驚心動魄的場景,卻是在全球華人之都的香港。叛諜斯諾登曾住在尖沙咀的美麗華酒店,他在揭發美國情報網竊聽民眾電話、破壞個人隱私的行徑後,就離開了酒店失蹤,但三天後又接受香港英文媒體的採訪。他高調反駁說來香港爆料是一項錯誤,他說相信香港的法院與市民,面對引渡要抗爭到底。
美國密探會知道他住在哪裏?他會不會面對Bourne的命運,被殺手滅口?但和Bourne不同之處是,斯諾登沒有失憶,恰恰相反,他認為是美國當局失憶,忘記了美國憲法原則,忘記了美國立國的價值觀。
他在香港接受《衛報》和《南華早報》採訪中,闡述自己的哲學和爆料的動機。他本來就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年薪二十萬美元,和舞蹈家女朋友住在風景如畫的夏威夷,並且還準備結婚,過上幸福的生活,但他卻選擇當一個「叛諜」,要面對被間諜組織清理門戶的危險。
然而他認為自己不是要忠於國家安全局,也不是要忠於中情局,更不是要忠於總統奧巴馬;他所忠於的是美國的憲法,是美國的立國理想。他不能忍受美國國民的隱私被侵犯,不能忍受「老大哥」在監視你的一舉一動,不能讓美國一步一步的,在反恐的名義下,走向喬治.奧威爾小說《一九八四》的世界。
這也引起了美國很多國民的共鳴,公然支持這一位「叛諜」,認為他只是背叛了他的工作組織,但他卻忠於美國至高無上的憲法原則,也是美國民主的原則。
倒是美國的諜報組織和白宮背叛了憲法,讓人民的公民權利受到損害,也在民主生活中投下了陰影,不能確保生活中的自由與隱私權。
這也是這位叛諜的忠誠哲學。他背叛的是他那些背叛了美國憲法的上司。疾風知勁草—在諜報組織違憲的疾風中,他才是維護憲法的勁草。
而這樣的勁草,也在公民運動的春風裏,延燒了民間的野草。民間赫然發現,原來白宮和那些諜報組織,侵犯人民的權利如此肆無忌憚。
這也使中國人想起了劉賓雁所說的「第二種忠誠」,不能被黨國體制鼓吹雷鋒精神的「第一種忠誠」所誤導,而是要回歸民間真正的愛國力量。也可以說,當年劉賓雁的精神,在今天斯諾登身上體現。
而斯諾登對抗危險命運的策略就是透明化。他在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強調:他相信香港的法治,要將自己的命運交給香港司法和香港市民。
斯諾登沒有叛諜Bourne的武功,但卻有對抗強權的巨大能量—他依靠的是香港言論自由與民意的支持。他揭發了假裝失憶的美國政府,贏得了香港、美國與全球熱愛自由的人民的支持。■
讓斯諾登成為香港人
2013年6月30日 第27卷 25期
這是香港政治的拐點,爭取民主自由不是只會針對北京,也要敢於針對任何損害人權的政府。
香港群眾示威聲援斯諾登﹕展示香港言論自由的力量(法新社)
他在一夕間改變了香港政治。這位美國「叛諜」斯諾登,六月二十一日在香港過三十歲生日。他的個人命運,也奇妙地和香港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最新的香港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香港人都支持他,反對香港政府順從美國當局的引渡要求,儘管香港與美國簽署了引渡協議,但他的具體案例卻是屬於政治犯的範疇,不應讓他回去面對可能是終身監禁的命運。
這也顯示他作出了正確的抉擇,在香港落戶,向全球發聲,善用香港的獨特性——一方面有強大的媒體和公民社會,形成一個民意的保護罩,確保他擁有一個普世價值的公民權利,讓他作為一個被美國當局緝捕的「良心犯」,可以在香港找到他的「安全港」。另一方面,在「一國」的體制下,北京基於國家的利益,也肯定會頂住美國的壓力,不會輕易地將他引渡回美國。
事實上,香港的「安全港」地位建立在它的言論自由之上。斯諾登準確地掌握香港的優勢,在眾聲喧嘩中,主流媒體都是擁抱普世價值與個人隱私權。而那天香港發動示威支援他的群眾就包括了獨立媒體、民主黨等組織,在下著小雨的酷熱天氣中,上千人的吶喊展示香港言論自由的力量。
其實斯諾登對香港言論自由的肯定,對不少長期「唱衰」香港沒有新聞自由的組織,毋寧是打了一巴掌。這也讓香港人對於自己城市的優勢,有了新的認識。香港人可以示威抗議北京與特區政府,也有自由和能量,可以起來抗議美國當局的濫權。
儘管香港有些一面倒親美國當局的評論,說美國在全球竊聽,只是「善霸」,不應苛責。但大部分香港人都認為,不管你是善霸還是惡霸,都是違反普世價值,都要起來反對。尤其是香港人對於香港電腦系統被美國竊聽的事實,都憤慨不已。
但更離譜的是,斯諾登揭發了美國和英國在二零零九年倫敦的二十國峰會上的竊聽行動,甚至是針對盟國,根本與反恐無關。
因而斯諾登代表了香港政治的一個最新的標竿,保衛個人自由和隱私權,超越了黨派。事實上,支持他的美國民意就涵蓋了民主與共和兩黨,也刺激美國政壇各派要面對情報機構濫權的殘酷事實,推動如何做出改革。
對北京來說,最好的處理方法是留下曖昧的空間,讓香港人自己處理。一個自由的城市,是否有空間讓這位可能被剝奪政治自由的人,可以成為一名香港人?七百萬人口的城市難道容不下這位電腦專家?
而香港特區的做法就是讓民意說話,發揮民主的特色,不要被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的恫嚇言論所嚇倒。
就正如斯諾登所說的,切尼曾用謊言發動伊拉克戰爭,導致幾千名美國人和數以萬計伊拉克人死亡;因而被這樣的人罵,是一個美國人的光榮。
同樣,保護一位為了保護全球資訊自由而受迫害的美國人,讓他在香港找到自由生活的權利,也是香港人的光榮。
保衛斯諾登,其實就是保衛香港的自由,也是保衛香港的民主。這是香港政治的覺醒與拐點,爭取民主自由不是只會針對北京,也要敢於針對美國和任何損害人權的政府。■
反美.崇美.普世價值
2013年7月7日 第27卷 26期
白宮:美國憲法的核心價值,強調公權力對私人個體的尊嚴不能恣意侵犯(iStockphoto)
支持斯諾登就是反美?這是時代的最大誤會。恰恰相反,正是對美國一些核心價值的嚮往與追求,才會支持這位被美國當局追捕的「叛諜」。因為他保護了美國憲法的精神,維護人民的隱私權,也揭示國際的公正原則,揭開了網絡上絕對權力絕對地腐敗的真相。
美國憲法的核心價值,強調公權力對私人個體的尊嚴不能恣意地侵犯。這也是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Fourth Amendment)的重點。這項在一七九一年通過的修正案,明訂「任何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查封,沒有合理事實依據,不能簽發搜查令和逮捕令,搜查令必須具體描述清楚要搜查的地點、需要搜查和查封的具體文件和物品,逮捕令必須具體描述清楚要逮捕的人」。
這份兩百多年前的憲法文件,在今天的網絡世界仍然是鏗鏘有力。全球在網絡上的財產、資訊,就輕易被網絡霸權肆無忌憚地搜掠,來去無痕,從谷歌、微軟、臉書到香港中文大學和清華大學,從中國大陸的短訊到亞洲電纜,都被美國的情報系統入侵,盜取隱私資料。這違反美國法律,違反美國憲法精神,也違反國際關係的公平原則。美當局事後還「惡人先告狀」,說香港沒有法治,放走了斯諾登,也警告北京,說會危及中美關係。
事實上,美國不少的自由派,都對美國這種無所制約的網絡霸權,憂心忡忡,在愛國和國家安全的大帽子下,卻掩蓋了多少濫權的黑暗,認為這是美國民主與開放社會的敵人,也重創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他們想起了一九七一年另一位洩密者Daniel Ellsberg揭開「五角大廈文件」(Pentagon Papers)的時代意義。當時尼克松政府也是以國家安全的名義,要求《紐約時報》等媒體不予刊登,並且採取了強大的行政與司法的行動。但恰恰是一些忠於美國憲法原則的新聞工作者,頂住當局的壓力,並且最後獲得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的支持,將美國決策層對越戰「無法取勝」的研究結果揭開,還給國民應有的知情權,不致被一些好戰主義者牽著鼻子走。
毫無疑問,今天的美國史家和司法界都對這宗五角大廈揭密事件,予以充分的肯定,認為保障了民眾的新聞自由,也防止了美國進一步墮入越戰的深淵,其實是維護了美國的國家利益,也彰顯了美國憲法的威力。
目前各方都在猜測斯諾登的最後歸宿。但他無論「情歸何處」,甚或被刺殺,都彰顯了他的「俠盜」行為,開創了網絡時代的先聲。個人的力量,可以與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機器對抗,揭開了它侵犯全球網絡隱私的秘密。
這些秘密,都是以反恐的名義來包裹,但「反恐,反恐,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支持斯諾登不是反美,而是對美國憲法核心價值的擁護;這是最理直氣壯的崇美行為,也是對普世價值最忠心耿耿的追求。■
亞洲週刊-反美.崇美.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