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A1頭條】迎合習近平路線 內地封殺港運程書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八大明言要嚴打迷信,內地當局最近便封殺本港多位玄學家馬年運程書,其中蘇民峰、麥玲玲等首當其衝,運程書未獲批文不准出版。蘇民峰批評運程書被禁,反映言論自由進一步失守,更會繼續擴大,「咁都禁,(爭取普選)唔使諗啦」。在內地年賣30萬書的麥玲玲直言連曾幫她出書的出版社也遭查封。
【短片】【A1頭條】迎合習近平路線 內地封殺港運程書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八大明言要嚴打迷信,內地當局最近便封殺本港多位玄學家馬年運程書,其中蘇民峰、麥玲玲等首當其衝,運程書未獲批文不准出版。蘇民峰批評運程書被禁,反映言論自由進一步失守,更會繼續擴大,「咁都禁,(爭取普選)唔使諗啦」。在內地年賣30萬書的麥玲玲直言連曾幫她出書的出版社也遭查封。
金像特效導演製作兩月
徐悲鴻駿馬動起來■黃宏達將國畫大師徐悲鴻四幅駿馬畫作,變成長一分鐘嘅動畫。受訪者提供圖片
國畫大師徐悲鴻筆下駿馬栩栩如生,意形神態俱備。透過動畫科技,畫中神駒更加可以活現眼前。曾奪金像獎同金馬獎嘅數碼特效導演黃宏達,花咗兩個月時間,令徐悲鴻四幅水墨畫嘅駿馬「動起來」,製作成短片故事。
黃宏達獲賽馬會邀請,將徐悲鴻四幅作品《立馬》、《奔馬圖》、《大奔馬》及《雙駿》,轉化成動畫故事,做新春賽馬日嘅廣告片。上「精讀班」掌握神髓
佢話,要將水墨畫變成動畫短片,首要工作係掌握畫家筆法同神髓。整段短片製作咗兩個月,佢話水墨畫唔同油畫,要認識墨水去到宣紙有乜嘢效果。徐悲鴻藝術委員會嘅專家又特別開咗「精讀班」,等製作團隊認識徐悲鴻畫作細節。黃宏達大讚,徐悲鴻畫嘅馬都係好醒,從馬肢體、項背鬃毛同馬尾形態,整隻馬神態都有喜悅嘅感覺。
前期資料搜集花咗兩周,緊接兩周就要將平面駿馬立體化,過程好似考古學,執到嚿化石,要好好想像吓點樣重塑物件原型。黃宏達曾將徐悲鴻作品同十數匹馬嘅照片,仲有解剖用馬匹結構圖對比,發現徐悲鴻筆下嘅馬,骨骼肌肉結構同真馬非常脗合。
最後階段就係將馬「動起來」,要將水墨國畫動畫化,又要貼近真迹。佢請教馬會專家,知道馬匹最佳跑姿,快馬嘅前後腳角度要呈105°。佢話,今次經驗激發佢研究水墨畫立體化嘅興趣,因為墨水喺宣紙上,顏色濃淡千變萬化,有一套獨特美學。
蘋論:
看中共如何抓香港的刀把子新年伊始,北京媒體大肆宣傳「政法機關要做黨的刀把子」,令民眾感到脖子上涼嗦嗦的。一邊高叫要建立法治國家,一邊把司法機構當作刀把子使用,這與中共強硬地反憲政一脈相承,不只令人質疑中共當局正在走老路、走沒有周永康的政法路線,更令人擔心在香港普選問題上開口閉口講法治的中共,將如何抓緊香港的刀把子,用刀把子扼殺普選。
中共中央本月初召開全國政法工作會議後,官方媒體初初報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會上的講話時,強調的是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令外界對當局清除司法腐敗、走向司法獨立重燃希望。但民間掌聲未停,官方已露出猙獰面目,叫囂要保證黨對政法機關的絕對領導、政法機關要做黨的刀把子,如此公然把司法機構作為一黨專政的打手,何來法治?
1990年4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維護社會穩定加強政法工作的通知》,決定恢復兩度廢立的中央政法委員會,明確提出「軍隊是黨和人民手中的『槍桿子』,政法部門是黨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中央政法委的權勢在周永康任上被推向頂峯,但隨着周永康、薄熙來結盟謀奪中共最高權力落敗,政法委被削權,中央政法委書記不再由政治局常委兼任。
當外界呼籲中共進一步撤銷政法委、追求司法獨立之際,中共反而高調搬出周永康曾力推的刀把子運動。2012年9月,周永康在卸任中央政法委書記前掀起「做黨的刀把子」主題教育運動,政法系統300萬官員都要接受洗腦教育、表態效忠。時隔一年,刀把子教育捲土重來,彷彿是沒有周永康的周永康運動,一如在拘押、審判薄熙來之後,中共意識形態急劇向左轉,行走的是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路線。
令人質疑的是,中共高調重提刀把子原則,可能是出自習近平的講話。早前有消息稱,習近平親自兼任中央信息安全領導小組組長,還嚴令相關部門要管好互聯網,否則「提頭來見」。如此訓話加上刀把子理論,還不足以讓那些對中共「以法治國」抱有期望的自由派清醒嗎?
尤應警覺的是,中共在香港普選問題上口口聲聲要遵守《基本去》、要遵守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莫非與內地一樣是要靠刀把子話事?把特首要愛黨愛國解釋成《基本法》的要求,把公民提名權解釋為違反《基本法》,這就是中共要港人順從的法治?這是以法治國,還是以法治人、以法治異見?這樣的法治還有正義、公正可言嗎?
中共在內地維持「法治」、維護穩定的刀把子主體是警察、檢察官和法官,但目前要在香港直接對警察和法官頤指氣使並不現實。香港還擁有一批勇於維護司法獨立的法官,一如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日所言,過去一年法院處理了不少困難案件,包括司法覆核案件,法院都能貫徹持正不阿的精神。
可以預見的是,中共為把香港的紀律部隊、司法機構變成其刀把子,將持續實施其兩面三刀的策略,一面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榮譽和名利拉攏紀律部隊退休高官,甚至以交流等名義拉現職高官落水,一面發動親共人士既批判公民提名、佔中等「違法」行為,又批判法官依法作出的裁決損害香港利益,向警方、向法庭施壓。當然,中共最大的後着是,如果香港的刀把子一直不聽指揮,不是還有槍桿子、有駐港解放軍嗎?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
用布公仔地鐵撩女仔
腹語男成功「抄牌」男士在地鐵車廂想向陌生女子拿電話號碼,往往要耍點子、玩把戲。美國紐約一名腹語表演者就用一個布公仔,成功取得兩名女士的電話號碼,並為乘客帶來與別不同的表演。
腹語表演者奈杰爾(Nigel)與拍檔將過程拍下,奈杰爾先拿着行李箱走入車廂,行李箱突然震抖,內裏的布公仔嚷着要出來呼吸新鮮空氣,旁人都為之側目。奈杰爾之後就跟布公仔一唱一和。奈杰爾扮怕羞,布公仔就四處撩女仔(上圖),又鼓勵奈杰爾問女乘客拿電話號碼,並向女乘客賣口乖,讚她可愛:「她很漂亮,我幫你拿她電話」,又問女方「你是否單身?我想要你的電話號碼。」兩人的對答吸引旁人圍觀,女士們亦樂意被「抄牌」(左圖)。片段在上周四上載YouTube,短短數天已吸引逾230萬點擊率。
英國《每日鏡報》
【吾通吾識】大便唔暢通 按按手指就搞掂
紅點即商陽穴位置(互聯網)
不少都市人,都有便秘問題。原來,右手食指左側的「商陽穴」,是專治便秘的要穴。只要用大拇指指甲掐「商陽穴」3至5分鐘,就可暢通大便。特別是已大到肛門卻拉不出來的,一掐這個穴就出來了。
如果遇便秘比較厲害,就要每天掐兩次,每次5至10分鐘。不過,掐「商陽穴」不能治氣虛引起的便秘。
「再不道歉,就沒有機會了」
文革造反派領袖
宋彬彬落淚認錯■宋彬彬前日在母校公開宣讀道歉聲明。
被視為文革造反派標誌人物、中共建政上將宋任窮之女宋彬彬,前日在其母校北京師範大學女附中(現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公開表達反省文革造反行為,向受害者道歉,並在被迫害毆打致死的副校長卞仲耘雕像前鞠躬默哀。她是第二位中共太子黨文革風雲人物公開道歉者。但宋仍強調自己與卞被打死無關,且不乏為己辯解之辭,網民轟她缺乏誠意。
「再不道歉,就沒有機會了。」宋彬彬前日與70多名昔日母校的同學、老師及他們的後人家屬面會,其間她宣讀一份道歉聲明,反省文革時自己作為造反派的行為,向文革受害的校領導、師生表示道歉。她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稱,為這個道歉機會「盼了很久」,因不少老師都八、九十歲,「有的老師已經走了,我不想留下更多遺憾」。
■宋彬彬(左三)等人,在被紅衞兵打死的前副校長卞仲耘雕像前鞠躬哀悼。
為「暴力文革」開頭
宋彬彬又與多名當年造反派同學一道,向母校前副校長卞仲耘的塑像鞠躬默哀。文革時卞是師大女附中校黨總支書記兼副校長,1966年8月5日被學生活活毆打折磨致死,是文革北京首名蒙難教師。此事為「暴力文革」開了頭;當時宋是附中造反派領袖,但40多年來她一直強調自己沒有參與毆打卞校長。
宋彬彬在宣讀道歉聲明時數度落淚。她向文革中受害的老師同學道歉,稱卞校長被「暴力致死」前她曾「兩次阻止,看到同學散了,以為不會有事,就走了」;「我對卞校長不幸遇難是有責任的……擔心別人指摘自己『反對鬥黑幫』,沒有也不可能強勢去阻止對卞校長和校領導們的武鬥」;「允許我表達對卞校長的永久悼念和歉意,沒有保護好校領導,是終生的傷痛和懊悔」。
去年10月,另一位文革中共太子黨造反風雲人物陳小魯曾回母校北京第八中學,向文革受害的老師鞠躬道歉,宋彬彬是繼陳小魯後第二位。但宋的道歉並未獲輿論叫好,相反質疑不絕,因她一再撇清自己與卞校長之死無直接關係,甚至在道歉聲明中不乏篇幅為自己辯護,還「感謝」母校老師同學對她昔日行為的「寬容原諒」。撇清與卞校長之死責任
有網民不滿指:「這是在道歉還是在擺功啊?」「歷史真相不能一句道歉就抹掉!」「宋彬彬道歉了,文革最大的罪人還躺在天安門廣場紀念堂接受後人瞻仰崇拜,這是罪孽!」資料顯示,十年文革冤死者達2,000萬人,其中自殺知識分子20萬,內地直接經濟損失逾8,000億元人民幣,5,000年中華文化幾毀於一旦。北京《新京報》/新浪微博
造反太子黨今何在
.李訥
毛澤東之女,《解放軍報》社「革命造反突擊隊」領導小組長;官至北京市委副書記
.董良翮
國家前代主席董必武之子,北京「紅衞兵西城糾察隊」頭目;文革後經商
.薄熙來
前副總理薄一波次子,北京「紅衞兵聯合行動委員會」成員;後曾任中共政治局委員;現押秦城監獄
.葉向真
葉劍英元帥之女,「首都大專院校紅衞兵造反司令部」領袖;鋼琴家劉詩昆前妻
.陳小魯
陳毅元帥之子,北京八中造反派領袖;後任駐英武官,90年代辭官下海
.宋彬彬
宋任窮上將之女,北師大附中造反派頭頭;文革後赴美留學,獲美國籍
.孔丹
前中調部長孔原之子,北京「紅衞兵西城糾察隊」頭頭;後曾任中信集團董事長
.韓愛晶
中共烈士遺孤,北航「紅旗戰鬥隊」總司令,文革後判監,出獄後曾在深圳經商
.秦曉
中共高幹之子,北京「紅衞兵西城糾察隊」骨幹;後曾任香港招商集團董事長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29,055
■1966年8月18日宋彬彬在天安門為毛澤東戴「紅衞兵」袖章。
【新聞背景】
64歲的宋彬彬是中共開國上將宋任窮之女,文革因造反得力,獲選登天安門城樓為毛澤東戴紅衞兵袖章,是文革經典照片。傳她與毛有一段對話,毛得知她叫宋彬彬問:「是文質彬彬的彬嗎?」宋答:「是。」毛應道:「要武嘛!」
其後《人民日報》刊文,以宋的口脗稱「這是我終生難忘一天。我給毛主席戴上了紅衞兵袖章,主席還給我取了個有偉大意義的名字……我們起來造反了,我們要武了」!但宋後來堅稱文章非她自己所寫,並否認曾改名「宋要武」。
文革後宋彬彬赴美留學,獲地球化學博士,曾在美國政府環保部門任分析官員並入美國籍。文革40多年來,她一直撇清自己與副校長卞仲耘被打死的案有關。但文革史學者王友琴教授在其《卞仲耘之死》文中,直指宋是令卞身亡的負責人。
北師大女附中曾被譽為中共高幹「私校」,毛澤東女兒李訥、劉少奇女兒劉濤、周恩來姪女周秉德、鄧小平女兒鄧榕等都曾在該校就讀,「太子女」成群,故文革時為激進學校之一。
《蘋果》記者
26,661
■文革中宋任窮被紅衞兵掛牌批鬥。
【拆局】
有內地學者認為,文革太子黨造反派風雲人物公開道歉之所以引關注,因那場中國歷史罕見的大浩劫至今沒有獲當局徹底否定,特別是太子黨習近平上台後,公開宣稱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前30年,社會唱好「文革」的聲音再興,令外界憂慮。
《新京報》官方微博昨刊文指,文革是許多親歷者終生難以逾越的傷痕,也是中國須面對的歷史心結。作惡的紅衞兵為數不少,但公開道歉寥寥數人;只有足夠的人能清醒擔當,才能保證中國不再誤入歧途。北京律師李淳指,陳小魯、宋彬彬就文革惡行向社會道歉,人們不能不思考一個問題:僅僅道歉就可以贖罪嗎?最該道歉的是這些個別人物,還是某些團體呢?鼓動文革的執政黨是不是有欠公道,應該向人民道歉?
有網民指,個人的反省和道歉體現了個人道德,但只有集體層面的檢討才能讓國家歸於理性;「我們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在那場摧毀中華文明及道德的浩劫過去近半個世紀的今天,都沒勇氣道歉一聲嗎?」
《蘋果》記者/新浪網
金庸的婚姻:被第一任夫人背叛对不起第二任夫人
来源:北青网 发表时间:2013-10-10 08:34
核心提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金庸脸带愧色地说:“我对不起朱玫……”他对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过:“我作为丈夫并不很成功,因为我离过婚,跟我离婚的太太有一位,我心里感觉对不起她,她现在过世了,我很难过。”
金庸和第二任夫人朱玫曾一起开创事业 来源:北青网
本文摘自北青网 作者:傅国涌 原题为:金庸的三次婚姻
金庸的第一任妻子叫杜冶芬,他们的爱情萌芽于1947年的杭州,那时他在《东南日报》工作,因主编幽默副刊而与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认识。杜家父亲在上海行医,母亲喜欢清静,用八根金条在杭州买了所庭院大宅,平时与女儿一起住在杭州,杜冶秋则跟着父亲在上海上学,假期才来杭州。
一天,他编的《咪咪博士答客问》栏目有这样一个问题:“买鸭子时需要什么特征才好吃?”“咪咪博士”回答:“颈部坚挺结实表示鲜活,羽毛丰盛浓厚,必定肥瘦均匀。”少年杜冶秋不以为然,写了一封信去“商榷”(或说抬杠):“咪咪博士先生,你说鸭子的羽毛一定要浓密才好吃,那么请问:南京板鸭一根毛都没有,怎么竟那么好吃?”“咪咪博士”回信:“阁下所言甚是,想来一定是个非常有趣的孩子,颇想能得见一面,亲谈一番。”杜冶秋回信:“天天有空,欢迎光临。”
金庸在一个星期天下午登门拜访,邂逅了十七岁的杜家小姐杜冶芬。第二天,他再度登门,送去几张戏票,盛情邀请杜家一起去众安桥的东南日报社楼上观赏郭沫若编剧的《孔雀胆》。之后杜冶秋和父亲回上海去了,他却成了杜家常客,与情窦初开的杜小姐双双坠入爱河。
1948年3月,《大公报》要派他到香港工作,他不是很乐意,写信到杭州,征求杜冶芬的意见,她的答复是短期可以,时间长了不肯,所以报馆高层同意他的要求:只去半年。赴港前他去了两次杭州。3月27日,杜冶芬送他到上海,替他整理行李,送他上飞机。临别前交代他一句话:“我们每人每天做祷告一次,不要忘了说,但愿你早日回到上海。”
据说,当年10月他们在上海举办了婚礼,许君远是证婚人。
杜冶芬随他去了香港。他在《大公报》、《新晚报》时的老同事、上司罗孚记得,他们那时住在摩里臣山道,附近不远就是杜老志道和杜老志舞厅,所以有人就开玩笑给这位杜姑娘起了个外号,叫她“杜老志”。
金庸曾以“林欢”的笔名写影评、编剧本,这个笔名的来历,他本人没有作过任何说明。杜冶秋说,“林”是因为他们夫妇两人的姓氏“查”和“杜”中都有一个“木”字,双“木”成“林”,而“欢”是他们当时男欢女爱、生活幸福的写照。杜冶芬在香港的几年,他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她,她一个人在家寂寞无聊,生活过得不愉快。最后她独自回了大陆,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罗孚说她在长城电影公司担任过场记,后来不知怎么,两人分了手。她一个人回杭州去了。金庸在《大公报》的其他同事说,“杜冶芬是杭州人,不懂粤语,在香港感到生活苦闷,加上当时查良镛收入不多,她在吃不了苦的情况下,离开查良镛。”74岁时回忆这段不愉快的婚姻,金庸依然眼含泪光地说:“是她背叛了我。”
金庸自认是个感情重于理性的人,他对记者说:“我是离过婚。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她很爱我,我很爱她。但事后离了婚,你问我后悔不后悔,我说不后悔。因为在当时条件下,大家好真心真意的。事后变故,大家没办法知道。”
他们没有子女。杜冶秋回忆:“有些报纸说查、杜分离是因为查欲求职‘外交官’遭妻子反对,迫不得已才分手的,实际上是无稽之谈。”他认为:“后来离婚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爱尚且存在不足’”。
朱玫与他患难与共,成为最早、也是唯一的女记者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叫朱玫(又名璐茜),新闻记者出身,美丽能干,懂英语,比他年轻11岁。他们相恋时,他还在《大公报》。当时的同事高学逵的小孩子高洁还是个小学生,一次报馆同仁郊游沙田“丽园”,目睹这位“查叔叔”带了一位文静窈窕的女朋友。“朱漆九曲桥畔,相依相偎。我们还是头一次见识什么叫热恋呢。”
他们的大儿子查传侠出生之后,也正是《明报》草创之际,备尝艰辛,朱玫与他患难与共,成为最早、也是唯一的女记者。那确实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相濡以沫的历史。《明报月刊》初创时期,他全力以赴,日夜忙个不停,那时他们已有二男二女,朱玫除了照顾孩子,每天还要给他送饭。
1968年的《明报》编辑会议记录表明,朱玫常以“查太”身份出席,有时称“查社长夫妇”,有时“查社长、查太”。《华人夜报》创刊,她担任社长,之后还是《明报晚报》的采访主任。
1976年1月《明报月刊》十周年,金庸写下《“明月”十年共此时》,回忆“明月”初创,“我妻朱玫每天从九龙家里煮了饭,送到香港来给我吃。”笔下充满温情。此时,《明报》已稳居香港大报地位,《明报》王国颇具规模,他们的婚姻却出现了裂痕,最终走向离婚。朱玫很能干,对工作很认真,甚至有点固执,两人时常因为工作大吵,或许伤了查的自尊心,于是出现了婚外情。
当时《明报》的社址,是设在北角英皇道。金庸在报馆做得累了,就常去附近的一间餐厅饮杯咖啡,提一提神,松弛一下筋骨。这间餐厅就在北角丽池附近,金庸每日都会“到此一游”,是餐厅的熟客兼老主顾。
一日,金庸又去这间餐厅喝咖啡,突然有位年轻貌美的女侍应趋前,问他是不是金庸,他说是,大家就闲聊了数句。结账时,金庸额外给这位女侍应十元小费。这位女侍受宠若惊,因为当时物价,十元是一个不小数目,女侍应立即截住金庸,要将十元还给他。
女侍应说,金庸是文人,靠写稿为生,赚钱是相当辛苦的,所以那十元小费,她一定不会要。金庸听罢,满心欢喜,因为想不到这位女侍应年纪轻轻,却说出这番话来。之后他们就交了朋友。
想不到这十元小费,影响力这么惊人,不但缔造了金庸另一段情缘、另一段婚姻,亦改变了金庸与妻子朱玫的一段夫妻情。
据闻金庸与这位女侍应,感情发展一日千里,其后更在跑马地共筑“爱巢”。
朱玫最初还蒙在鼓里,后来却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丈夫有外遇。金庸习惯每晚返《明报》写社评,但有段时间却甚少出现报馆。只是叫一位后生,将他写好的稿送去《明报》编辑部。
朱玫发现此事,就追问这位后生去哪里取稿。后生见无法隐瞒,便和盘托出,表示金庸叫他去跑马地取稿。于是朱玫叫这名后生带她去跑马地,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林乐怡最喜欢《白马啸西风》,“因为她觉得很伤感”
有传说指是金庸主动提出离婚,但朱玫也提出两大离婚条件,才肯答应跟金庸离婚:一是金庸付一笔钱作为补偿;二是该女侍应要去扎输卵管,才可与金庸结婚。
朱玫要这位女侍应扎输卵管,是为她的孩子着想。因为朱玫跟金庸已生了数名子女,若女侍应又有孩子,她的子女一定会被忽视,所以金庸与女侍应,一定不能有孩子。
据说金庸答应了这两个条件,之后便与朱玫正式离婚。
老同事罗孚说,“朱玫协助他创业,尽了很大的力。她人很能干,帮他做了很多事情。跟他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就不是很清楚。”“他与朱玫离婚,得不到好朋友们的谅解。”
朱玫在孤独和凄凉中度过后半生,有时会到英国去住,据说那里有她的亲戚。1995年前后有人看见她在港岛铜锣湾的街边卖手袋。有人告诉金庸,他表示不至于。他说,“我一直想接近她,想帮助她,她拒绝,她不愿意见我。我叫儿子去照顾她,她也不愿意见到,她情愿独立。”
1998年11月8日,她因肺痨菌扩散病故于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享年六十三岁,身后还有相当多的财产留给了子女。而替她拿死亡证的,既不是她的前夫,也不是她的儿女,竟然是医院的员工。晚境之凄凉令人唏嘘,与金庸晚年的风光更是构成了巨大的反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金庸脸带愧色地说:“我对不起朱玫……”他对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过:“我作为丈夫并不很成功,因为我离过婚,跟我离婚的太太有一位,我心里感觉对不起她,她现在过世了,我很难过。”
能与亿万富豪金庸白头偕老的女子叫林乐怡(洋名叫阿May),即金庸的第三任也是现任妻子。她认识金庸时才十六岁,比金庸小二十多岁。他们俩是在扎角丽池一间酒店里擦出爱的火花的。
在《明报》女编辑欧阳碧的印象中,阿May很直爽,没有老板太太那种骄横和颐指气使。有一次她到七楼的老板办公室,阿May也在,两人正在谈论去英国旅行的事,金庸交代了一句,有事先出去了,这时阿May竟跟她说:“我说去伦敦应该去看看朱玫,他不愿意。人家其实人挺好的,都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口气中带着一些埋怨。现任妻子不满丈夫不去看前妻,这样的事她还是第一次见识。她认为这只能说明阿May性格爽朗,毫无心机。
记者问及金庸和现任太太林乐怡“怎样维系良好的夫妻关系”,他坦言:“也没什么。平时她什么都很迁就我,到她发脾气时,我便忍住不回嘴。跟她的关系不算特别成功,又不算很失败,和普通夫妻一样啦。”他说林乐怡最喜欢他的作品《白马啸西风》,“因为她觉得很伤感。女人感情都比较丰富。”
2014年01月13日03:01
来源:新京报 作者:朱柳笛 张寒
新京报讯 (记者朱柳笛 张寒)昨日,北师大女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前身)“老三届”的20多名学生与30多名老师、家属举行见面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向文革中受到伤害的校领导、师生道歉。
这些经历过文革的学生,会上,有的对文革中身为学生运动领头人深怀歉意,有的为副校长卞仲耘被部分学生殴打致死时的“不作为”懊悔痛苦,有的因批斗过老师而渴望当面道歉。
在道歉的学生中,66届的刘进和宋彬彬最被人熟知。前者是女附中“文革工作组时期师生代表会”主席。后者则是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曾因登天安门城楼给毛主席献红袖章,被人称作“宋要武”。
“为贴第一张大字报伤害老师道歉”
昨日,不到10点,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一间狭小的会议室挤满了50多人,除学生外还有20多名老师。
会议室的一角,放置了卞仲耘的半身塑像,她两手交叠在一起,表情和善温柔。塑像是女附中校友于2007年倡议,由500位师生捐款建成,于2011年安放在此的。校友们希望能以此表达对卞校长的纪念。
1966年的8月5日,时任北师大女附中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在部分学生发起的游斗中,被殴打折磨致死,是文革中北京首名蒙难的教育工作者。昨日,女附中几位“老三届”学生给卞校长雕塑鞠躬默哀。
刘进第一个发言。“48年前发生的劫难,卞校长被殴打折磨致死,其他校领导身心受到严重创伤,我的内心充满懊悔痛苦。”话音未落,刘进哽咽,摘下眼镜擦拭泪水。
她的情绪有点激动,大声说:“我要向老师们道歉,为了贴第一张大字报对老师造成的伤害道歉,为了40多年前那一天没有保护好他们而道歉,为我当时的偏激思想和行为对校友们造成的影响和伤害道歉。”
刘进的最后一个道歉对象,是同班同学宋彬彬,“是我让你和我一起贴大字报,是我作为总领队派你带领同学们上天安门城楼,而影响了你的人生。”
在见面会上,宋彬彬也数度落泪。她做了约1500字、题为《我的道歉和感谢》的发言。宋彬彬首先向当年在校的所有老师同学道歉。她称卞校长被“暴力致死”前,自己和刘进曾两次阻止,看到同学散了,以为不会有事了,就走了。“我对卞校长的不幸遇难是有责任的……担心别人指责自己‘反对斗黑帮’,没有也不可能强势去阻止对卞校长和校领导们的武装。”
宋彬彬还表示:“请允许我表达对卞校长的永久悼念和歉意,没有保护好校领导,是终生的伤痛和懊悔。”
女附中曾参与批斗校领导和老师的几个同学也临时发言,说自己做过很多错事。
“如果我曾批斗过的高老师今天来的话,我也会当面道歉,她90多岁了,再不道歉,真来不及了。”66届王思梅说。
“母亲生前说学生都是好孩子”
这一天到场的女附中老师,有的也发言表达了对道歉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当年的教师储瑞年认为,情况超出了学生处置的能力,他为学生的诚恳道歉感动,理解她们做过的事情。
女附中文革时期的校长胡志涛的女儿丁东红也来到了见面会。在1966年的8月,校长胡志涛同样被学生批斗。胡志涛在挨打时,仍然在记挂其他老师的安危。
丁东红说,母亲经常提起那些批斗她的学生,有的不止一次点名道姓,说这些学生都是好孩子。在丁东红的记忆里,母亲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很多问题宁死不弯。唯独这个问题,特别宽容。
这一次,可以说陈小鲁的道歉是一个催化剂,我们也看到社会上对他的道歉很认可。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时机,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北师大女附中文革工作组时期的“师生代表会”主席、“革委会”副主任刘进
对话
宋彬彬:再不道歉就没机会了
“最感动老师的宽容”
新京报:来参加这次道歉会,首先想说些什么?
宋彬彬:北师大女附中的文革,是从1966年6月2日我参与贴出第一张大字报开始的,大字报不仅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更波及并伤害了许多老师。所以,我首先要向当时在校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道歉。
新京报:前一天晚上想的最多的呢?
宋彬彬:我想的终于有一个机会跟老师道歉了。对这个机会我盼了很久。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今天你们也看到了,老师很多都80多90多了,再不道歉,就没有机会了。我希望我们的道歉老师都能看到。有的老师已经走了,我不想留下更多的遗憾。
新京报:怎么想到道歉的?
宋彬彬:从我个人来说,2003年回国,和几个同学一起参与了对学校文革初期及八五事件的调查。在和大家不断交流中不断受到教育。我希望有一天有个机会,向老师表达歉意,也促进大家对文革进行反思。
新京报:道歉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宋彬彬:最感动的就是老师们的宽容,尤其是听到胡校长的女儿说,胡校长生前多次说过,女附中的学生都是好孩子。我非常非常感动。
新京报:你希望这次道歉达到怎样一个效果?
宋彬彬:引起大家的反思,只有真正的反思才能走得更远。
“40多年两个宋彬彬”
新京报:你在道歉信里说,40多年了,一直有两个宋彬彬?
宋彬彬:40多年来,有两个不同的宋彬彬。一个是老师、同学们认识、了解的宋彬彬,另一个是成为文革暴力符号的“宋要武”。
新京报:你有没有改名叫“宋要武”?
宋彬彬:从来没有。8月18号之后,有很多人写信给宋要武收。很多很多信,我从来没有拆过,因为我不承认宋要武是我。
新京报:你说“宋要武”成为文革的一个符号。你怎么看待这种符号化?
宋彬彬:这么多年,作为一个符号,我经历很多,我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在很多语境下没有办法去澄清这个事情。
但我也会想,其实文革时,“右派”也是符号,老师们未必不是符号,他们被当做黑帮被打骂、被侮辱,而他们因为这个符号,有的生命都消失了。这样想,我个人的委屈也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我想如果不从根源上认识,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整个文革的思维和基因进行认识。
“没准备好不会站出来”
新京报:有人将卞校长的死和你联系在一起。你之前写文章,也引来很多质疑。想没想过这次道歉可能会有更多质疑?
宋彬彬:如果没做好准备,我就不会站出来了。
新京报:可能有人会说你的道歉只是对自己的洗刷。你们也说过,有人称你们“假道歉,真反扑”。
宋彬彬:无论我走到哪里,身边只要认识我的人,都对我特别好,无一例外,特别保护我,给了我一个保护壳。这是我走到现在的原因。
新京报:这是一次个人的道歉,还是一个群体的代表去道歉?
宋彬彬:其实我们这次站出来的是一个群体。八五事件作为文革中的标志性事件,必须反思。没有反思也难以接近真相。我希望所有在文革中做过错事、伤害过老师、同学的人,都能直面自己、反思文革、求得原谅、达成和解,我相信这是大家的愿望。
宋彬彬:我的道歉和感謝
作者: 宋彬彬
更新於︰2014-01-13開放雜誌按:北師大女附中紅衛兵打死副校長卞仲耘,是文革學生打死老師第一案。因該校紅衛兵頭宋彬彬在事發後上天安門受到毛澤東的嘉獎,對紅衛兵乃至整個文革的暴力泛濫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最近宋彬彬、劉進在母校集會,公開向當年受害的老師及後人道歉。由共識網發布消息。本刊曾多次報導與評論卞仲耘事件,特此轉載宋彬彬的發言全文。
●宋彬彬在師生會上發言。左為劉進。
【共識網編者按:2014年1月12日, 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原北師大女附中)東一樓會議室,50多名當年的學生、老師以及老師的後人聚在一起。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于開國上將宋任窮之 女宋彬彬。因在天安門城樓給毛主席帶上紅袖章,宋彬彬一舉成爲當時最有名的學生,48年後,在安放著卞仲耘副校長銅塑雕像的會議室裏,宋彬彬向當年的老 師、同學以及老師的後人道歉。以下爲道歉全文,共識網經授權刊發。】
今天我特別激動,很早就盼望有這樣一個見面會了,但沒想到會這麽快。我還不到70歲,在座的老師都比我年長,許多老師年高體弱,如朱學西老 師都近90高齡了,還冒著嚴寒來參加會議,我非常感動。謝謝老師們,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和老師同學們見面,謝謝你們能聽我在四十多年後說的一些心裏話。
女附中的文革,是從1966年6月2日我參與貼出第一張大字報開始的,大字報不僅破壞了學校的正常秩序,更波及幷傷害了許多老師。所以,我首先要向當時在校的所有老師和同學們道歉。
我是工作組進校後任命的學生代表會負責人之一,在工作組撤走一周後,校園裏發生了暴力致死卞校長的8-5事件。我和劉進曾兩次去大操場和後 院阻止,看到圍觀的同學散了,以爲不會有事了,自己也走了。因此,我對卞校長的不幸遇難是有責任的。當時我想的更多的是工作組犯了錯誤,我們也跟著犯了錯 誤,擔心別人指責自己「反對鬥黑幫」,所以沒有也不可能强勢去阻止對卞校長和校領導們的武鬥。
二是 我們欠缺基本的憲法常識和法律意識,不知道公民享有被憲法保護的權利,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對人權、生命的集體漠視,釀成了卞校長遇難的悲劇。
請允許我在此表達對卞校長的永久悼念和歉意,爲沒有保護好胡志濤、劉致平、梅樹民、汪玉冰等校領導,向他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歉意, 這是我終生的傷痛和懊悔。
文革是一場大災難,對此我也有切膚之痛。1966年8月18日,我在天安門城樓上給毛主席獻了紅袖章。毛問我:「你叫什麽名字啊?」我說叫 宋彬彬。「是文質彬彬的彬嗎?」我說:「是。」毛又說:「要武嘛。」事後光明日報記者來學校采訪,要我寫文章,我說就那幾句話,沒什麽可寫的,當時還有別 的同學在場。
沒想到,1966年8月20日《光明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我給毛主席戴上紅袖章」,署名宋要武,括弧宋彬彬。8月21日《人民日報》轉載 此文,立即家喻戶曉。短短幾天內,暴力橫掃全國,不但造成無數的家破人亡、生靈塗炭,還帶來了國家精神、文化、經濟上的慘重損失。而真實的歷史是我從來沒 有改名叫宋要武,我們學校也從來沒有改名叫「紅色要武中學」。
40多年來,有兩個不同的宋彬彬:一個是老師同學們認識、瞭解的宋彬彬,另一個是成爲文革暴力符號的「宋要武」。我想借此機會,在瞭解我的老師們面前再說一句,我在文革初期沒有組織、參與過任何暴力活動,包括抄家、打人、故意傷害老師和同學。
我是2003年回國的。回來後,參與了劉進、葉維麗等對學校文革初期事件的調查。在這十年中,見到和拜訪過梅樹民老師、劉秀瑩老師、李松文老師,我的班主任趙克義老師和多位文革時在校的老師和同學們。這個過程促進了我對文革的反思。
我們曾在不同場合對老師和校領導表達了道歉,而老師們的寬容體諒又讓我深深受到教育。譬如在反右和文革中都深受迫害的朱學西老師,曾對我們 說:「宋彬彬因宋要武受害,她沒有做這些事情,就不要有什麽負擔,否則我們一輩子受害,你們一輩子也受害了。」李松文老師在8-5當晚,爲了讓醫院儘快搶 救卞校長,帶頭簽名作保,四十多年後,爲了澄清事實,再次作證。劉秀瑩、梅樹民二位老師對我們既有嚴厲的批評,也有真心的愛護,對於我們的調查文章逐字逐 句審核批改,這份關愛一直持續到他們生命的盡頭。如果他們能參加這個見面會,該會有多高興啊。我希望九泉之下的老師,也能聽到我們真心的道歉和感謝。
我是1960年考進女附中的,從少年到青年,我人生中最關鍵的六年是在女附中度過的,老師和母校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這六年中,老師 們循循善誘的教導,樹立了我做人的基本品格和道德底綫。文革之後,母校堅守原則證明了我的清白,老師們更是鼓勵我要實事求是,正直坦蕩地度過晚年。反思我 的一生,雖然坎坷曲折,有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我可以負責任的告慰老師告慰母校:我沒有辜負你們的教導,一生都恪守「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原 則。
今天,我能面對當年的老師和他們的家人說出多年來我一直想說而又沒有說的話,是因爲我覺得,我個人受到的委屈、痛苦都算不了什麽,重要的 是,一個國家走向怎樣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决於她如何面對自己的過去。如果忘記了過去的悲劇,忘記了過去的錯誤,悲劇還可能重演,錯誤還可能再犯。沒有真 相就沒有反思。同樣,沒有反思也難以接近真相。我希望所有在文革中做過錯事、傷害過老師同學的人,都能直面自己、反思文革、求得原諒、達成和解,我相信這 是大家的願望。
我要再次說聲,對不起!
再次說聲,謝謝老師們,謝謝母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13年12月16日)
请通过加入合适的行内引用来改善这篇条目。
卞仲耘
卞仲耘
职业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長
卞仲耘(1916年-1966年8月5日),女,安徽省无为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長。1966年8月5日,她被该校的女学生们打死于校中。卞仲耘是文革時期,在北京第一个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据卞仲耘生前所写的一份自传,她父亲出生贫寒,先在钱庄做学徒,而後自己开了间小型钱庄,后来又当上了该县商会会长。1937年,21岁的卞仲耘高中毕业时未能考上大学,就当上了小学教员,并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功课,准备再考大学。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春,她随芜湖女子中学迁移长沙,参加了当地的战地服务团。1941年,她在四川成都考入燕京大学经济系,后又转入齐鲁大学,1945年毕业。1941年,卞仲耘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她和丈夫王晶垚一起去了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1949年,卞仲耘调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工作,历任学校教导员,副教导主任、主任,校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副校長。由于当时该校没有校长,在文革开始时,卞仲耘实际上就是北京师大女附中的最高负责人。1966年夏,被红卫兵(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学生)打死時,50岁的她,已经在这所中学工作了17年。同时,她还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丈夫王晶垚,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近代史所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简称“师大女附中”)建立于1917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该市历史最长的中学之一。由于学校离天安门广场及中南海只有一公里,加以文革前該校即為北京重點中学之一,很多中共高级幹部的女兒都到這所中学讀书。毛泽东的兩個女兒李敏、李讷文革前都從這所中学毕业;文革開始時,刘少奇的女儿刘婷婷、邓小平的女兒邓榕正在該校就读。在文革開始前的1965年秋季入学中,高級幹部的子女占了一半。這一特點,不幸与卞仲耘被打死有相當的关联。
1966年6月1日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北京大學的被毛泽东“赞扬”为“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除攻擊北京大學的負責人之外,又號召“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一切牛鬼蛇神”。第二天中午,三個學生在北京师大女附中也貼出了第一張大字報,宣稱要“誓死保衛黨中央,誓死保衛毛主席”,對該校領導作了類似的攻擊。在這張大字報上署名的學生为“刘进、宋彬彬”。6月3日,由共青團中央派出的“工作組”取代了原校領導,开始掌管学校。6月6日,在工作组的支持下,师大女附中革命师生代表会成立,教师代表二人:李松文(数学老师)、陈大文(生物老师),学生代表五人:刘进(河南省委书记刘仰峤之女,高三学生)任主席,宋彬彬(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記宋任穷之女,高三学生)、耿丽兰(高三学生)、尹斐(高二学生)任副主席等。此后,师大女附中形成了工作组-革命师生代表会-各班核心小组三级领导体制。
工作組進校之後,學校停課,用全部時間搞文革,也就是開會、貼大字報以及學習毛澤東著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等文件。學校的老師和負責人都成了被“揭發”的对象。學生對老師,先是直呼其名,進而咒駡喝斥。整個學校貼滿了大字報攻擊學校原領導人和教師。幾乎每個老師都被大字報攻擊。
在大字報上,卞仲耘的第一條“罪狀”是參與彭真领导下的前中共北京市委“搞军事政变的反革命活动”。即便是由這麼一个军事政变,那也不可能讓一個中學副校長知道。在当时,沒有人敢質疑,没有人能辯解。
第二条“罪狀”是“反對毛主席”。證據之一是,1966年3月北京的鄰近地區發生地震,爲學生的安全,學校告訴學生,若地震發生,要趕快離開教室。有學生問是不是要把教室裏挂的毛主席像帶出來,卞仲耘未正面回答這個問題,沒有說要也沒有說不要。
类似这样荒诞的“罪名”还有許多,例如反毛澤東思想、诬蔑党的方針政策、反黨反社會主義反三面紅旗、反對黨的政策、破壞文化大革命、智育第一、追求升學率、反對和工農結合、精心培養修正主義苗子、培養資產階級教師隊伍、反革命暴動和與黑幫聯繫、低級趣味等等。
有一張貼在她的臥室門上的大字报写道:
狗惡霸,卞毒蛇,你他媽的聽著,你再敢騎在勞動人民頭上耀武揚威,我們抽你的狗筋,挖你的狗心,砍你的狗頭。你他媽的別妄想東山再起,我們要斷你的孫,絕你的種,砸你個稀巴爛。
1966年6月23日,工作組主持召開對卞仲耘的“揭發批判大會”,全校師生員工皆參加、卞仲耘受尽凌辱和摧残。會後,卞仲耘給上級寫了一封長信,在信中寫道(引自原件底稿):
在群情激憤之下,我就被拷打和折磨了整整四五個小時:戴高帽子,“低頭”,罰跪,拳打、腳踢,手掐,用繩索反捆雙手,用兩支民兵訓練用的步槍口捅脊背,用地上的污泥往嘴裏塞,往臉上抹,往滿臉滿身吐吐沫。
不久,毛泽东对刘少奇和邓小平等人派出工作组的做法进行批评,工作组于7月30日撤离师大女附中。1966年7月31日,北京師大女附中原反对工作组的该校“红旗”派学生宣布成立紅衛兵組織“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原在工作组领导下成立的师大女附中革命师生代表会的人员一时成了“保守派”。由于最高领导机构工作组的消失,校内秩序发生混乱。
8月5日下午2時左右,高中一年級一些学生發起了“斗黑帮”行動,其他學生紛紛湧來。因是學校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所謂“黑幫頭子”,卞仲耘被打得最重。經過兩、三個小時的毆打和折磨,下午五點的時候,卞仲耘已經失去知覺,大小便失禁,倒在宿舍樓門口的臺階上,但是依然有一些学生对她进行殴打、辱骂、扔穢物。
当有人发现卞仲耘“已经快不行了”的时候,群情激昂的学生却怕影响不好,干脆将卞仲耘放在一辆手推车上,身體用大字報紙、竹掃帚、雨衣等杂物掩盖起来。直到晚上七点多钟,才将卞仲耘送到了附近的邮电医院,而此时卞仲耘的尸体早已僵硬。
當時丈夫王晶垚買了一部相機,為她拍攝血跡斑斑的遺照。30多年后,王晶垚在接受香港有線電視“神州穿梭”节目采访时表示:“当时,北京正值夏天,最热的时候,不要说是一个饱受摧残和虐待的人;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也要捂出事儿来。”卞仲耘死亡后,邮电医院醫生開出“死因不明”的死亡證明書,王晶堯最终將卞仲耘的屍體送去了東郊火葬场火化。
当时也是该校女学生的章詒和在《伶人往事》一書中,提及曾親眼目睹卞仲耘被殺害的情景,指行兇者用腳踢卞仲耘的頭部,致令卞仲耘致死。章詒和暗示行兇者是某前領導人的女兒,更在電視清淡節目中亮相,替自己的父親在文革受到的對待而鳴冤。据王晶尧接受澳大利亚SBS电视台纪录片《As It Happened: Mao - A Life, Mao Is Not Dead》访问时,明确表示邓榕参与行兇。 有两个敢于作证的目击者,女附中退休教师林莽(陈洪涛)是其中之一,另一位老师在案发当天用左手给王晶垚先生先生写了一封匿名信,证明卞校长是被活活打死的。2006年,卞仲耘遇难40周年之际,林莽先生挺身而出,在胡杰的纪录片《我虽死去》中为这场惨无人道的凶杀案作证,并撰写《目击并身历其境者言》,详述卞氏遇难过程,虽然没有指出具体人名,但描绘了一个个红卫兵的行为,比如,“有一个女将个子又高又大,腿又长,居然在她身上踏上一只穿着军靴的大脚。” 还有那个红卫兵命令卞仲耘干什么,命令他干什么,哪个红卫兵对卞仲耘施加了哪种暴行,等等。林莽先生于2012年9月21日去世,据其生前挚友透露,林莽先生离世前用左手写下证言:1966年8月5日最后一脚踩死卞仲云校长的是刘少奇与王光美的女儿刘亭亭。
1971年,林彪死後,文革領導人開始緩和對被整的幹部的政策。1973年,卞仲耘得到了一個“沒有問題”的“結論”。她的死被當作“在工作時死亡”處理。學校的“革命委員會”依照有關規定,給了卞仲耘家人400塊錢。1976年,毛澤東死去,江青等四人幫被逮捕。一年後,開始了審慎緩慢的平反過程。1978年,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給卞仲耘開了追悼會,爲她“昭雪”。王晶垚一再要求,用那400塊錢在卞仲耘曾經工作和被打死的學校裏建一塊碑或者種一排樹表示紀念。而他的努力一直沒有結果。
同时,王晶垚也開始設法通过法律的途径,为妻子討回公道。1979年4月,他向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北京市人民法院提交控訴書。除了要求調查和處理直接的殺人兇手;并控告一個曾因私怨而在鬥爭卞仲耘大會上製造僞證的校外人員袁淑娥(大连工学院俄语教师,师大女附中英语教师丁某的前妻),后者在斗争卞仲耘大会上声称卞仲耘和其前夫有男女關係問題,还在卞仲耘生前带领师大女附中学生上卞仲耘家贴大字报。然而,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检察院却做出了不予起诉的决定。理由是“追訴時效期限”已过。198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決定“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应予维持”。
在卞仲耘被打死27年之後,面對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決定,王晶垚的申冤之路似乎已經走到了头。
2009年,一些原师大女附中学生为其建造了一座铜像,原拟题写“殁于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文革暴力中”,后因前红卫兵们反对,最后只写上”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201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举行了铜像揭幕仪式。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时间:2014-01-13 03:06
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讯(记者孙奇茹)将硬盘、主板、风扇用螺丝刀一个个固定在黑色的外壳中,盖上顶盖,“咔哒”一声,一个路由器组装完成。“电路对我来说就像艺术品一样,这个过程太有趣了!”昨日上午,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好友史蒂夫·沃兹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同台对话,沃兹还在小米的办公楼里组装了一台小米智能路由器。
上午10点,一辆黑色轿车驶入位于清河的华润五彩城写字楼前,“哧”地一声,停在了小米公司前。从车上走下一个体型微胖的老外:花白头发,还有一脸同样花白的络腮胡。
“天啊,沃兹开着‘特斯拉’(全球目前最火的智能汽车)来找雷军了!”一旁经过的人喊道。原来,这个貌不惊人的外国人竟然是30多年前与史蒂夫·乔布斯,一起发明苹果电脑的史蒂夫·沃兹。
“我在美国时就听说了小米,对小米很感兴趣。这是一个会改变未来的公司,我对小米很有信心。”这个科技界的昔日巨擘对北京、中国的创业氛围以及小米这家中国科技界新星不吝其赞美言词。“在北京待了几天,我发现这里是一个十分适合科技人才生活的地方,我很喜欢去一些小店买一些零件,组装一些自己喜欢的电子发烧产品。”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媒体评出的20世纪经济领域5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沃兹排名第五。几个月前,小米刚刚将前谷歌安卓副总裁雨果·巴拉招入麾下。如今,又一位科技史上的重量级国际人物到来,令业界纷纷揣测小米再次吸附国际人才的举动。
据科技媒体TechWeb报道,沃兹主动提出了与小米合作的意愿,而小米内部也已经在讨论沃兹所提出的合作建议,不排除由沃兹指导一支小米工程师团队开发一个产品项目,但具体是什么项目目前处于保密阶段。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小米官方的确认。
Dans notre " Maison "le " Clin d挏il "
Tous les amis, à ton image,
De quelques tristes vers de deuil
Ont désiré te rendre hommage :
Tu resteras le fondateur,
Le président qui fait honneur ;
L抙omme à l抋llure magistrale,
Au timbre grave, au verbe fort,
Qui repoussait le mauvais sort
D抲ne tirade théâtrale.
Toulon sensible à ta ferveur
De l抋rt du beau reprend l抏nvie.
Ton mouvement fédérateur
A su doper la poésie.
Mais capitaine en la man渦vre
Rassures-toi, survit ton 渦vre.
"Au fil du temps et des saisons "*
Qui fut ta muse généreuse ?
Yvette�épouse valeureuse
Merci bien pour mille raisons.
*Titre d抲n des nombreux recueils de Jean-Louis ALLIER.
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到處講「發展」,拆毀的古村落,共九十萬座。
這個數字甚可怕。當前中國總理李克強還推進「農村城鎮化」,農村怎樣城鎮化呢?答案是更多的古村落拆掉。所謂的「城鎮」,不外是今日到處見到的商場、酒家、房地產。
中國文化的承傳,與名勝舊蹟分不開。譬如生長鳳凰城的沈從文和黃永玉,有簷瓦和青石街道,才有小說「邊城」和水墨畫的靈思。生長在宜興的舊巷水鄉,才有徐悲鴻的畫意。在舊北平的天橋與胡同滾活過,方有風月小品的李翰祥。這一切都「城鎮化」,不錯,有無限GDP,但是這個國家不會有靈魂。
五年前英國歌唱家伊蓮佩芝(Elaine Page)來香港,大家閒話。佩芝唱過許多音樂劇的名曲,像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她去過鄰近地區,她對我說:「中國人為什麼那麼熱衷拆舊建築呢?中國的舊房子都是全世界獨有的藝術,你呼籲一下,叫他們不要拆,好不好?」
我聽了哈哈一笑:「中國的國情不同,他們認為一切舊的,皆是落後。他們追求的現代化,純是物質金錢,而且英國曾發動鴉片戰爭,你還對他們指指點點,教他們怎樣治國,會傷害中國人的自尊心,他們會很生氣的。中國人現在有錢,你何必惹他們生氣?舊房子拆掉,就有得『發展』,有發展,層層的官員圈地、批款、採購,就有黑錢進口袋。黑錢多了,會來倫敦牛津街買名牌,有益英國經濟,大姐你是唱歌的,只管唱歌,中國人的內政,你管他做什麼?」
由於英美不想中國強大,英國人佩芝叫中國不要拆舊建築,即是想中國不要富強。所以我對中國的朋友說:舊房子用馬桶,燒灶燒炕,窗戶黏個紅剪紙,這種張藝謀式的農村土味,只有洋人欣賞。洋人想中國落後呀,敵人反對的你們就要擁護,小資海歸沾染了洋人口味,回頭來扮背囊客,去麗江、周莊、走茶馬古道?那裏的農民,卻想脫貧,都想進商埸大廈。舊建築都拆掉,才像個新中國。
【《蘋果》記者曼谷直擊】
20萬名泰國人昨天(周一)響應反對派的號召上街,堵塞曼谷市中心七個交通要道,令本來絡繹不絕的繁華城市步伐大亂,遊客行程亦大失預算,幾乎人人必到的四面佛被迫關閉,有香港遊客抱怨示威令他們十分不便,極之掃興。示威者更揚言若總理英祿(Yingluck Shinawatra)在明天前還不下台,就堵塞泰國航空無線電公司,民航部警告這會妨礙全國機場的航班升降,當局會重罰示威者。
示威者成功堵塞七大交通要道後,意猶未盡,已開始籌劃下一個佔據目標。「學生網絡及泰國人民改革」組織昨午表示,假如英祿明天仍不下台,他們將會堵塞泰國航空無線電公司總部入口,令職員無法進出。
■反對派領袖素貼(中間揮手者)帶領示威者,由民主紀念碑起步,開始癱瘓曼谷行動。易仰民攝
「不要挾持全國做人質」
看守運輸部長查猜指摘呼籲示威者「不要堵塞泰國航空無線電公司,此舉影響重大,不要挾持全國做人質」,因為堵塞該公司總部等同堵塞航空無線電管制,妨礙航班在泰國各地升降,以及飛進泰國領空的飛機。他警告示威者若干擾航空交通管制,最高刑罰是判監15年和罰款3萬泰銖(7,053港元)。
示威者還威脅堵塞位於證券交易所旁邊的會展中心,顯然是要針對外交部,因外交部目前移師會展中心辦公。其他政府部門亦在曼谷市內或周邊的府設置臨時後備辦公室。看守總理英祿昨早在國防部召開會議了解局勢。
較早前,反對派領袖素貼(Suthep Thaugsuban)帶領支持者由民主紀念碑開步,展開癱瘓曼谷行動時說:「我們上演自己的政變,人民政變!」示威者揮舞國旗,有人身穿印有「癱瘓曼谷」字樣的T恤,浩浩蕩蕩前進,分批聚集到七個交通交匯點,令這些地方的交通全被堵塞,人潮代替了車流佔滿馬路。
示威者強調誓要英祿下台、以及徹底鏟除前總理他信(Thaksin)的政權才會罷休。示威者封鎖交通樞紐,搭起舞台,只留下一條車道讓巴士、緊急車輛通行,集會地點逼滿示威者,人頭湧湧,寸步難行。旅遊熱點四面佛被迫關閉,不少遊客摸門釘。
Central World遲開早關
平日早上10時開門營業的購物中心Central World受示威遊行影響,直至中午才能開門,主要是因為員工都苦於交通擠塞,未能及時趕到上班,商場又會提早關門。中心內氣氛如常,但購物人士明顯大減,不少示威者入內吃東西、席地嘆冷氣休息。
示威者不但封鎖道路,還會朝9晚4分批包圍甚至衝擊政府總部及各個部門,務求令政府部門停擺不能運作,也呼籲公務員不要上班,示威者晚上會返回七個集會地點。反對陣營表示,七個據點儼如「小村落」,每個據點都有「村長」主持大局,晚上跟支持者進行檢討,再部署進一步行動。
前晚有不明槍手在政府綜合大樓附近向示威者開槍,一人頸部受傷送院;另一名槍手則在反對派民主黨總部外開了10槍,無人受傷。
■商業中心Central World對開馬路擠滿示威者。易仰民攝
【本報訊】百物騰貴,本港有快餐店午餐竟售逾百元。記者發現,美心旗下「can.teen」快餐店推出午市鰻魚飯,未計飲品盛惠108元,售價遠超同行大家樂及大快活的套餐,更貴過茶餐廳翠華,有機會是全城連鎖店快餐集團最貴的餐牌。有分析員指,本港租金高企,餐飲業為保增長「走高檔」是大勢所趨,料有更多「高檔快餐」抬頭。
記者:鄭柏齡 何凱兒 關穎欣 白 琳
位於金鐘海富中心內的can.teen,屬美心集團旗下快餐店。餐廳近日推出名為「瀛燑味」午市系列,五款選擇中,「天價」鰻魚飯連麵豉湯售108元,不包飲料;第二貴的黑豚肉飯則售98元。
同區餐廳中,大家樂午市套餐連飲品,最貴售約40元,與大快活相若;而不用親身「捧餐」的翠華,午餐售57元,餐牌內最貴的牛扒餐售105元,平過can.teen的鰻魚飯。
■這款鰻魚飯連麵豉湯售108元,食客普遍嫌貴。梁志永攝
美心旗下 套餐份量少
記者親身試食兩款快餐,普通二人午餐,加兩杯凍檸茶,埋單竟要230元。雖然售價接近日式餐廳,惟套餐份量不多,味道一般,鰻魚飯僅得兩塊鰻魚、數片荷蘭豆,白飯份量不足一碗;豚肉飯則有約10片薄切豬肉,以甜豉油拌飯,加錢購買的凍檸茶反而味道不俗。美心截稿前,未就「鰻魚飯」食材及價格等問題回應。
除美心外,大家樂、味千、稻香等連鎖餐飲公司,近年積極拓展副線品牌。大家樂中期業績顯示,期內淨新增21間分店,僅兩間為大家樂快餐店,反映其業績增長動力,已由傳統快餐店,轉到新式餐廳上。
大快活行政總裁陳志成去年底時透露,計劃今年3月底前,開設一至兩間「fusion餐廳」,毛利率較快餐高一倍。不過,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認為,快餐店轉型高檔餐廳有一定難度,「唔係間間都得,要做到有知名度,仲要有人認同」。
至於稻香旗下的泰昌餅店,新開設「T CAF秆 1954」,主攻年輕路線,該店除賣蛋撻、沙翁之外,最獨特是賣40元的Parma Ham菠蘿包,較茶餐廳一個普通三、四元的菠蘿包賣貴至少九倍。
有餐飲股分析員指,餐飲業為求增長,透過副線品牌「賣貴餐」的做法無可厚非,「如果大家樂加價,實俾人鬧;但開啲『高級』副線,毛利率高好多,市民又唔覺」。
毛利率高 學者不看好
該分析員續表示,以大家樂為例,傳統薄利多銷的快餐業務已經飽和,但「升呢」開一粥麵、360系列等,增長速度更高。即使曾受「骨湯事件」影響的味千,亦開設「麵屋武藏」及「札幌拉麵」,隱藏「味千」招牌,瑞銀估計兩店的毛利率高達70%。
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快餐店透過副線推出新產品乃大勢所趨,更可藉產品中檔化加價,變相提高毛利。但對於美心旗下can.teen推出108元鰻魚飯,他則不太看好,因為港人對日本食物有要求,如果產品質素不佳,隨時兩頭唔到岸,「平嘅鰻魚飯其實60、70蚊都有,追求味道嘅又會揀貴價餐廳」。他認為,中菜較適宜走中檔路線,效果應會更佳。
事實上,連鎖快餐店推貴價餐牌未必成功。如兩年前大家樂推出50元燒鵝飯,貴過鏞記,惹來全城討論。及至目前,大家樂燒鵝飯已絕迹餐牌上,其發言人指目前所有分店已沒有燒鵝飯賣。
【本報訊】108元的鰻魚飯究竟是否物有所值,記者請來資深飲食業者、米芝蓮三星餐廳老闆謝健豐(Benson)進行試食,他認為定價合理值為60多元。
■謝健豐指三款鰻魚飯中,鮨海的質素最好。
Benson在不知三碟鰻魚飯出自何家的情況下試食,先試食味千的68元出品,指質素「麻麻哋」,飯的質感「硬咗啲」,鰻魚味道亦「鹹咗少少」。他指味千的鰻魚飯應是出自大眾化食堂,價錢最多40多元。出自鮨海的160元鰻魚飯則獲大讚,指鰻魚夠厚身,汁亦跟飯「Balance(平衡)得好好」,飯的質感煙韌,指定價過百元絕不過份。
最後試食108元的can.teen鰻魚飯,他先指其賣相特別,「某連鎖餐廳好鍾意用荷蘭豆做配菜」。對飯及鰻魚的質素大致滿意,但「冇第二碟咁好」,飯亦不夠煙韌,並為該碟定價60多元。
食家:飯硬汁少欠鮮味
網絡大熱的飲食blog「猛烈南瓜在飯桌」作者Patrick,昨晚應記者要求到金鐘分店試食108元鰻魚飯,他吃後直指物非所值,質素僅值60元,若10分滿分只給3.5分。他說鰻魚雖無腥味或碎骨,但鮮味不突出,汁太少,飯太硬,配荷蘭豆很怪,份量只夠女生吃。
Patrick續指出,該套餐的麵豉湯雖然偏鹹,但有菇和豆腐,比盒飯更加有誠意。他建議can.teen食客還是吃碟頭飯,「寧願畀多少少錢去日本餐廳食好啲,嘥quota呀」。
主理悅鮨等日本菜館及曾出書談日菜的盧悅基說,上好的鰻魚飯,鰻魚要肥大肉厚,但烤鰻魚的醬汁,更是點睛之處。他說醬汁的鮮甜味部份來自味醂,但講究的日本師傅會研究自家配方,而且像中國滷水汁,師傅每次新製醬汁時都會保留舊有醬汁,「醬汁用得越耐越濃郁」。
盧悅基表示,難以評價快餐店售108元鰻魚飯是否物有所值,但稱鰻魚近一、兩年價格已升約一倍,因需求日高,而且市面大部份圈養鰻魚其實都是由野生魚苗培育長大,惟野生魚苗數量不斷下降,供不應求。
午市一小時僅得一人堂食
【本報訊】記者日前在午市時段在金鐘can.teen觀察約一小時,僅一位食客堂食鰻魚飯;對於售價過百元的快餐,白領似乎不受落。
■推出百元快餐的「can.teen」,屬美心集團旗下品牌。
李先生表示,自己鍾情日本菜,但對can.teen的鰻魚飯興趣不大;鍾先生則幫襯該系列另一款套餐,埋單約100元,他認為食物質素OK,但認為鰻魚飯「價錢貴咗少少」。
市民呻太貴
學生Jessie亦表示:「平時喺附近食大家樂,100蚊鰻魚飯太貴。如果食日本嘢就會去銅鑼灣或者尖沙嘴,唔會喺快餐店食日本嘢。」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亦對「百元快餐」嘖嘖稱奇,「呢啲『高消費』唔係個個都負擔得起,𠵱家快餐店賣50、60蚊都俾人話貴!」他相信「實會有人試」,但懷疑美心能否長期維持高價,「裝修、服務好好?產品質素值唔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