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

Boeing disparu: voici les faits, minute par minute (vidéo)

Bonjour,
Un ami a pensé que cet article de RTL.be iPad pourrait vous intéresser :Boeing disparu: voici les faits, minute par minute (vidéo)

18 mars 2014 18:09

Voici résumé par nos confrères de CNN tout ce que l'on sait du vol 370 de Malaysia Airlines qui est recherché depuis maintenant 10 jours, minute par minute.

Le samedi 8 mars, à 00h41 (heure locale), le vol Malaysia Airlines 370 décolle de Kuala Lumpur en direction de Pékin, en Chine. Le Boeing 777 transporte 227 passagers et 12 membres d'équipages.

A 01h07 du matin, 26 minutes après le décollage, l'un des appareils de transmission les plus importants de l'appareil envoie sa dernière transmission. Il s'agit de l'ordinateur de bord qui gère les communications de l'appareil et qui envoie des milliers d'informations et de rapports sur l'état de l'appareil et les performances du pilote via satellite. Il aurait dû retransmettre à nouveau à 01h37, mais ne le fera jamais.

A 01h19, quelqu'un se trouvant à l'intérieur du cockpit (le copilote, selon les enquêteurs) envoie la dernière communication verbale avec le contrôle du trafic. Ces derniers mots sont: « OK tout va bien ». Des mots habituels pour dire au revoir aux contrôleurs avant de passer sur une autre zone radar.

A 01h21, le transpondeur qui identifie l'appareil sur les radars civils s'éteint. Les informations critiques comme le numéro de vol, la hauteur, la vitesse et la direction deviennent inaccessibles. Cette interruption intervient au moment où le pilote est censé prendre contact avec le trafic aérien du Vietnam.

A 01h30, les autorités disent que tous les radars civils ont perdu de leur écran le Boeing 777.
Il semblerait qu'ensuite, l'avion soit monté à l'altitude tout à fait inappropriée de 15.000 mètres, soit bien au-dessus de l'altitude autorisée.

A 02h15, un radar militaire malaysien détecte l'avion sur la côte ouest de la Malaisie, à des centaines de kilomètres de là où il devait être. Mais il a fallu plusieurs jours aux enquêteurs pour détecter ce signal et cette erreur de position.

A 06h30, le vol 370 devait se poser à Pékin. A cet instant-là, un radar commercial se trouvant à des centaines de kilomètres au-dessus de la terre effectue une liaison électronique avec l'avion et ce, tout à fait par hasard.

A 08h11, soit 7 heures après son décollage, une dernière connexion a lieu entre le radar commercial, qui suivait l'appareil depuis 1h41, et celui-ci.

Deux zones où les recherches se concentrent

En utilisant l'angle du satellite, les experts sont désormais capables de donner deux directions à l'avion et de faire deux grandes arches dans lesquelles il est censé avoir disparu : une part de l'Indonésie vers l'Océan indien, l'autre part du centre de l'Asie vers le nord de la Thaïlande. Ce sont ces deux pistes que suivent les 26 pays qui recherchent actuellement l'appareil avec des moyens gigantesques.


蘋果日報- 賞味:Bistronomy 尋家常味

蘋果日報- 賞味:Bistronomy 尋家常味
賞味:Bistronomy 尋家常味

黑板上,粉筆字如龍飛鳳舞的記下了這夜的菜單,你要是三心兩意左猜右想,很可能不到幾分鐘,便有侍應走來擦去一道菜,表示那一道菜已賣完了。擠擁的小店裏,人們都高談闊論,在大笑,在大叫,喧鬧和高漲的情緒更像酒吧,但空氣中卻流盪着誘人的食物香氣。在狹小的店子,牆上總少不了掛上一面鏡子,在反映熱鬧的氛圍也在企圖增加小店的空間感;四周佈置得很骨子,有在家的溫暖感。Bistro,即法國小酒館,近年掀起一陣風潮,甚至發展出一個嶄新詞語:Bistronomy,意謂小酒館+美食學(Bistro+Gastronomy) 。窩心的家常味加上價錢便宜,就連今年的法國五月Le French May都以法國南部家常菜為主打!
記者:李 莉
攝影:黃子偉、劉永發、陳國良、梁志永

香港仔魚市場搶鮮 Le Port Parfume 

在bistro,老饕從不看放在桌上的菜單,因為黑板上的菜單才是亮點。Bistro地方有限,狹隘的廚房一般只容得下二至四人,根本沒多餘位置儲存食物,所以,各店的新鮮食材和紮實的烹調手藝才能分出高下。所謂家常菜,法國人隨便就能數出:勃艮地焗蝸牛、洋葱湯、鴨肝/鵝肝醬,主菜更多是燜焗為主。因為人手少,所以沒時間花巧,燜焗菜味道好之外,連鑊、鍋都由廚房直接送到餐枱,以保持溫度。所以,幾乎所有的bistro廚房都見Le Creuset芳蹤。



■走進Bistro,跟朋友分享美酒佳餚是法國人最享受的事,老闆Cristobal(左二)說在法國時,一星期最少去Bistro兩次。


■最近的野生鱸魚不錯,La Grande Bouffe的大廚便用來作special菜式推介給客人。

也因為不能賣弄花巧,食材新鮮才能做出好味道。為了新鮮兩個字,香港的bistro情願捨棄部份法國食材,走入香港的農場、菜地、魚市場等買入本港的優質食物,其中Le Port Parfume的大廚Kenny,更找來專人駐守香港仔魚市場,每天金睛火眼搶最好的海鮮,用傳統法式烹調來發揮本港食材的優點。像白酒煮青口,換上大大隻蟶子後,鮮甜度和咬感都即時提升。西環姊妹店Bistro Du Vin的Kenny徒弟阿健,亦坦言只有食材新鮮才有完美效果,所以主打法國南部燴肉的Bistro Du Vin,雞要指定買本港走地雞,出來的效果卻又真的青出於藍,如那道紅酒燴走地雞,雞是浸泡在波爾多紅酒中24小時,入味又保持質感,極好吃。


不過,總有些人意識上認為法國菜一定要吃來自法國的食材,在巴黎長大的Stephanie回流香港後,開La Grande Bouffe 時已決定堅持用法國食材。小店的裝修用五種色彩表達法國五個地方,如黃色代表普羅旺斯、紅色是勃艮地,菜式當然是這五個地方的家常菜,其中來自科西嘉島的cold cut是Stephanie引以自豪的頭盤。她的完美主義還可從她找來曾在巴黎二星餐廳Le Crillon及三星餐廳Lucas Carton工作的大廚Vincent Leroux見一斑。幾乎是獨腳戲的Vincent在廚房看似團團轉,卻又從容不逼似的,也許就是bistro那種隨心所欲、輕鬆親切的氛圍,令Vincent走來香港尋找法國菜另一層次的滿足感。


■La Grande Bouffe大廚Vincent剛來香港三個月,喜歡Bistro的一腳踢,認為更有滿足感。


火腿拼盤 $150
■所有cold cut都來自科西嘉島。(a)


■La Grande Bouffe用上五種顏色來代表法國五個地區的美食。


■為了方便,很多時Bistro都用上Le Creuset又或Staub等廚具,煮好立即上枱。


白酒煮蟶子$250
■用蟶子代替青口,香港食材法式烹調,味道卻夾到不得了。(b)


番茄汁慢煮羊膝 $190
■番茄汁味道濃厚,羊膝燴上三小時,非常入味,但全無膻味。(c)


黑啤燜牛面頰$250
■加入法國蜜糖薑包,其甜味完全洗去啤酒的苦澀;燴足四小時的牛面頰很腍滑,是我的最愛!(b)


香烤澳洲放牧雞$880(最少兩日前預訂)
■滿瀉的蒜香、香草香,未吃已被香氣吸引。醃了三小時再烤上45鐘的放牧雞足有1.8千克重,肉質卻不䊹口。(b)

小酒館革命

在法國,restaurant是個統稱,要細分的話,喝咖啡吃輕食的地方是cafe,小酒館是bistro,中級的大眾食堂brasserie,最高級則是restaurant gastronomique(美食餐廳)。近年,小酒館亦能找到美食,有人便索性稱之為Bistronomy,取其Bistro+Gastronomy的意思。





a) La Grande Bouffe(2324 1408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66號LG/F





b) Le Port Parfume(2824 3018


地址:中環九如坊6-10號C舖





c) Bistro Du Vin(2824 3010


地址:堅尼地城爹核士街1D


一百個Natural Wine品牌 Le Cabane

Bistro來到香港,模式也改變了少許。身為法國人、Le Cabane Wine Bistro的老闆Cristobal說:「在法國,bistro像酒館也是飯館,所以你會見到正統bistro一定有吧枱,我們會先擠在吧枱前喝酒,風花雪月,飲酒可不是一杯起兩杯止,而是由香檳飲到白酒,再來紅酒,這個開胃醒脾的前奏,彷彿沒遠沒了的。」 Cristobal坦言小黑板上的菜單,每一道菜既是美食,也是為了迎接下一杯酒。「不過你們香港人已視bistro如restaurant,相對便宜卻堅持傳統的法國家常菜,對你們來說可能是更大的賣點。」所以,Le Cabane每天供應最少100個品牌的法國natural wine(即自然發酵的葡萄酒)外,還堅持供應最傳統法國家常菜。


一身前衞打扮的顧問大廚Pauline Sleiner,喜歡帶來不同地方的家常菜,又希望有點新感覺,於是在傳統食材上稍作改動,如其中一道精選菜式Duck Parmentier and Apple,傳統做法是用馬鈴薯茸和牛肉一起烤,但換上鴨肉和加入蘋果後卻有意外驚喜,甜甜的蘋果香中和了本來應該有點膩的味道。而Le Cabane的芝士也極出色,Cristobal說他們有一塊黑板只寫當日供應的芝士,每天約有10至16款,每種芝士都是Cristobal和合夥人親身挑選,和葡萄酒一樣,很多都是獨家供應。不過,Cristobal提醒我,在bistro好酒好菜的世界裏,分享是最大喜悅,「所以,別一個人來bistro,熱鬧的氛圍會令人更孤單啊!」 Cristobal嚴肅地說。





Le Cabane Wine Bistro(2776 6070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62號


■Le Cabane每天最少有100個品牌的法國自然發酵葡萄酒,不少更是獨家供應。(左起)2011 Mosse $95/杯、Georges Laval香檳$1,280/支、Poire Granit $360/支、Les Barrieux $790/支、Morgon 2010 $520/支


焗鴨肉土豆蘋果$120
■起初以為會很膩,吃下一口卻意外帶有蘋果清香。


芝士拼盤(三款)$185
■芝士是法國人的命根,Le Cabane直接走到法國芝士產區搜羅最好的法國芝士。


香煎帶子、粗玉米醃漬洋葱伴橙醬$110
■酸甜橙醬完全帶起帶子的鮮,是來自法國東南部Savoie傳統前菜之一。

轉型Casual Dining Brasserie On The Eighth

Bistronomy也走進五星級的酒店裏。港麗酒店助理行政總廚李文祺師傅坦言:「香港人可能真的太繁忙,忙得連吃飯的時間好像越來越寶貴,也越來越短。現在已經不多人願意花五小時來品嚐十道正統浪漫法國大餐。」上小館子成為了潮流,於是,酒店早幾年也將Brasserie On The Eighth(懷歐聚)變成稍稍casual的法國菜餐廳。主打傳統南法菜式的懷歐聚,在賣相、氣氛和食材的堅持上始終守着五星級酒店的格調,但價錢卻較正統的酒店式fine dining下調了一點。一道辣根脆皮焗羊架配意大利青瓜及茄子批伴香蒜汁就做得非常出色,堅持用上來自普羅旺斯的香草和橄欖油、橄欖、蒜頭,醃好,略煎後連pan放入焗爐以175℃焗12分鐘,令肉質保持juicy又香脆,喜歡羊的朋友必不可錯過。


辣根脆皮焗羊架配意大利青瓜及茄子批伴香蒜汁$500
■羊架有濃烈香草的芬芳,肉質非常juicy,嗜羊者必定大愛。


■走較隨意舒服路線,菜式則以傳統南法菜為主。

釀豬耳鄉下菜 Chez Les Copains

3月剛過一半,卻已在期待法國五月Le French May,藝術文化以外,進入第六屆的美食節Le French GourMay才是重點。今年美食節將以Rhone羅訥河谷美酒及里昂美食為主打,里昂有美食天堂(City of Grastronomy)美譽,其中又以食動物內臟聞名,一向對法國鄉村菜有情意結的Chez Les Copains老闆Bonnie,也趁Le French May炮製幾道里昂以至羅訥河谷獨有的佳餚美食,其中一道釀豬耳,用上最傳統的做法,將煮腍了的豬腳、豬脷和豬頭肉慢慢像拼圖般逐小釀進豬耳內。但在這之前,還得先刮去豬耳毛毛,這是最累人的工序,釀好後以保鮮紙和錫紙捲起,雪一晚後切成一片一片上枱,薄薄一片的還隱約看出是可愛豬耳。食法一般是直接配tartar醬,也有人喜歡沾上麵粉煎一煎,味道會有所不同。本來一聽到豬頭豬脷,感覺毛管直豎,但一口吃下,卻沒有豬膻味,且豬耳的爽配上腍滑富濃厚膠質的豬腳肉,味道很好。Bonnie坦言羅訥河谷區的菜式看似都是內臟等下欄貨,但由於所費的工夫實在不少,所以在香港肯做的人也不多。她卻對這些鄉下菜愛不釋手:「味道好之餘,當中惜食的意義(不浪費食材任何部份)才是我最欣賞的地方。」將傳統法國鄉土風味承傳下去,不只是法國本土人,也是深愛法國美食的外國人想做的事。





Chez Les Copains(2243 1918)地址:西貢白沙灣117號地下


四道菜連四杯羅訥河谷紅白酒 $850/位


5月1日起於Le French GourMay 供應,在此前可提早三天預訂


紅酒燉豬腳牛腿
■加入橙皮令味道帶香,而豬腳充滿膠質,吃下非常滑嫩。


釀豬耳(豬腳、豬脷和豬頭肉)
■豬耳口感爽脆,而釀在裏面的豬腳及豬頭肉等又腍又入味,很有特色。


橙花水酥餅配大黃莖醬
■羅訥河谷經典甜品之一,味道有點似空氣清新劑的橙花水,融入酥餅卻只餘下一抹幽香,與酸甜大黃莖醬極配合!


沙甸魚雜菜配酥皮撻
■酥皮酥脆,自家醃製過的沙甸魚配上略酸的雜菜,十分開胃。

下一則: 全球早餐大比拼 香港沙嗲牛麵 冇份!



发自我的 iPad

蘋果日報- 【網民hot talk】馬航失蹤中國傳媒被嘲只懂轉發和祈禱

蘋果日報- 【網民hot talk】馬航失蹤中國傳媒被嘲只懂轉發和祈禱
【網民hot talk】馬航失蹤中國傳媒被嘲只懂轉發和祈禱

馬航MH370客機失蹤已經踏入第十日,馬來西亞政府經常前不對後語,而且以「擠牙膏」式發放資訊,全靠多個海外權威傳媒報道,世人才逐漸接近真相。然而,MH370載有150多名中國乘客,最應該關心事件、又號稱是世界強國的中國,主流新聞機構一直沒有取得第一手資料,被內地網民狠批只會「轉發、滴蠟、祈禱」(滴蠟是指內媒在微博上用燭光圖案為乘客祝福),直斥「中國的主流媒體一直在廉價地煽情......只有BBC等外媒才在做媒體的本分:『挖掘真相』」。

內地網民「司令本」狠批中國傳媒在馬航失蹤事件上沒有建樹,「CNN找到國際刑警揭發有人假冒其他人身份入境;《華爾街日報》挖掘引擎線索,並披露客機曾經折返;《紐約時報》披露客機向西拐,亦從美國政府的線人手上拿到雷達數據;BBC找到了衛星公司,讓大家知道客機最後發出的衛星訊號為早上8時11分」,但在同一時間,中國的媒體只在祈禱及轉發消息,其留言引起內地網民和媒體熱烈討論,查找內地新聞機構不足。

內地著名時事評論員、曾擔任空軍航空兵部隊飛行員的郭松民批評中國媒體表現,「煽情太過,滿紙滿屏都是『等你回家』,其實是對家屬的二次傷害」。他直指不應再給馬航客機乘客的家屬假希望及廉價的安慰,應該把注意力轉至背後的真相及善後工作。

百度百家的專欄作者王海濤亦有發表名為《馬來西亞坑爹,中國媒體丟人》文章,內文指客機失蹤事件8日後人們才開始接近真相,而且這些真相全都是「歸功於『美帝』媒體對真相的追問」,而某些中國媒體卻忙著「祈福」和點蠟燭。雖然中國也有很多記者辛苦地採訪,但遺憾地,在外媒逼問出部分真相之後,中國記者的付出變得一文不值。

內地網民「司令本」認為中國沒有新聞自由是主因,「在馬航班機失聯事件中證明,假如沒有萬惡的美帝,沒有路透、CNN和《紐時》,失聯真相會浮出水面嗎?若必須統一口徑,只由官方發布權威聲音,或如《人民日報》所告誡,人們不要胡亂猜想,只應盡不斷祈禱的道德義务,真相何時會有?新聞自由和聲音多元化永遠是尋找真相的前提」。

【網民點睇】
edu39:對中國媒體的批評中肯,確實是小資,幼稚。對外媒則是溢美,多數消息可能是有關方面蓄意洩露,它們不過是近水樓臺。

約翰史密斯:說的沒錯。現在的官方媒體,一個個都像扭捏的小姑娘,遇到什麼事先嬌羞賣萌。這不是女性化、小資化,而是無能和愚蠢。佔著重要的位置卻愚蠢又無能,就是罪

介百十:敢於思考,勇於求證,知恥而後勇,這是我們樂於看到的。加油!

太實在的天空:也很無奈,中國媒體去採訪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發動機製造商羅羅公司,人家說技術保密(中國人的人命不要緊!)不告訴你,那怎麼辦?只能靠轉發!

阿Kun-Sir:我們不生產新聞,我們只是外媒的搬運工......

川上秋庫:畢竟飛機是美國造的,得知資料當然方便,而且馬國屬於跪舔型國家,美國稍微搭理它們一下就興奮的不得了,更別說一起分享資訊這種福利了。

April迷迭香:通過這次事件,我發現我們的媒體很有才,都是轉發資訊,我們的專家更有才,不管馬航反悔幾次失聯時間地點,他們都分析得頭頭是道。

jasminelqc:國內的媒體就算知道點東西也不敢發啊,分分鐘被和諧,被抄家底,敢轉已經很不錯了。

lovemom2010:原來在一些人看來,蠟燭和祈禱是如此廉價。技不如人是多方面的,經濟、軍事、乃至國民素質。一味罵自家媒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发自我的 iPad

蘋果日報- 白宮的晚餐 - 陶傑

蘋果日報- 白宮的晚餐 - 陶傑
白宮的晚餐 - 陶傑

電影「白宮管家」的高潮,其實不是奧巴馬當選的「歷史時刻」,而是男主角一家人團聚吃晚飯的一幕,談起黑人明星薛尼波特,這一幕其實有個典故。

薛尼波特恰好演過一齣名片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飾演一個加入白人中產家庭的黑人醫生。電影裏的中產白人夫婦,由荷里活黃金時期的老牌情侶檔,史賓沙特里西與嘉芙蓮協賓扮演,象徵美國的保守勢力。

這頓晚餐不是隨便吃飯的過場戲,像許多文學經典一樣,晚餐並非只講究一個「吃」字,環境氣氛、席間交談的內容最為重要。為甚麼「誰來吃晚餐」也值得一猜?晚餐是社交的一個正式場合,來吃晚餐的人,絕不可能是不速之客,家庭的晚餐,更只限於社交最親密圈子,此一問,已經是家中有事發生的暗喻。

晚餐的社交意義,甚至高於任何其他聚會,能夠共晉晚餐的人,以私交為上,談公事,則可免則免。即使是公司宴請,晚餐也是公事來往之外的人情,晚餐的最高級別,是家宴,中文的「家宴」兩個字,僅指晚餐而言。

晚餐是一張社會身份的認可證,憑一頓飯而有歸屬的界定。不論是公司春茗,還是校友聚會,品牌周年紀念,以及從英國大學的High Table傳統,參加過甚麼樣的晚餐,就有一張甚麼樣的社交網絡圖。

如此則不難理解耶穌與十二門徒的「最後的晚餐」,為何象徵意義格外顯要:共晉晚餐的本來都是自己人,但其中出了一個叛徒,這一頓晚餐,是情份的決裂,命運的離別。「最後的晚餐」,英文作Supper,而非Dinner,專指簡單的晚餐,正如中文的「晚餐」、「晚飯」之隨意,而非隆重的「晚宴」。在達文西的名畫裏,意大利語只作Cena,並無細分。

死亡的陰影,反襯人世的享樂,晚餐的戲劇色彩格外濃烈,從「最後的晚餐」起,晚餐成為人生轉捩點一種常見隱喻,莫札特歌劇「唐璜」的晚餐一幕,堪稱經典。唐璜大言不慚,鬼魂前來赴宴,這一頓最後的晚餐,是唐璜遊戲人生的終極象徵。

一頓晚宴也可以是定勝敗,決生死之關鍵,譬如楚漢相爭的轉捩點,也是一場鴻門宴。古往今來,甚至行刑處決,都選破曉時分,死囚吃過晚餐,才可正式與人間作別。在這醉生夢死的世上,要Enjoy吃晚餐,最重要是共晉晚餐的人。



发自我的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