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偽造主流民意 為篩選鋪路
【本報訊】近80萬人投票、51萬上街要求公民提名,卻不獲特區政府重視。港府昨啟動政改首部曲,向中央提交報告,將數以十萬計支持公民提名的意見,形容只獲「不少香港市民」支持,北京愛聽的意見則是「主流意見」。立法會議員轟政府假諮詢推假普選,呼籲市民抗爭不能止息,才能迫使中央還港人真普選。
記者:姚國雄 陳雪玲
為期5個月的政改諮詢,經歷上月的全民投票和7.1大遊行後,特首梁振英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政改報告,啟動政改首部曲,向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總結政改諮詢期內收到的意見。據悉人大常委會於下月22日至26日開會,就香港政改訂下框架,政府料年底公佈方案作第二階段諮詢。梁振英昨在記者會稱,不會低估獲三分二立法會議員支持政改的難度。
■梁振英昨偕政改三人組開記者會講解諮詢報告。何家達攝
稱不能削弱或繞過提委會
梁振英向中央提交的報告有16大段落、共11版,引述「主流意見」認同「《基本法》第45條已明確規定提名權只授予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擁有實質提名權,其提名權不可被直接或間接地削弱或繞過。」報告提及公民提名時指:「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名程序這關鍵議題方面,雖然在諮詢期內已有法律專業團體和其他社會人士指出『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的規定,但有不少香港市民在諮詢期結束後仍然認為普選行政長官的提名程序應包括『公民提名』這元素在內。」
除梁振英向中央呈交的報告,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亦發表長近百頁的政改諮詢報告,報告13次提及公民提名,但只指出「有一些意見提出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等作為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程序的一部份,而提名委員會必須確認經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的人士」。諮詢報告也引述大律師公會和香港律師會指,包含有公民提名元素的方案難以符合《基本法》,又指「有意見」提出可引入公民推薦,但被質疑實際可行性。
諮詢報告把京官和建制派的倡議,統統稱為「主流意見」,包括特首人選要愛國愛港、提名委員會應參照選委會四大界別比例組成、提委會產生辦法沿用現時選委會產生辦法等;泛民的提議則被政府形容為「一些意見」、「不少市民」等來引述。
諮詢期內政府共收到約12.4萬份意見書,被問到如何分析出所謂「主流意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稱,難以把收集的意見量化,故質化描述:「我哋認為政改咁複雜嘅議題,純粹用簡單嘅數字去分,未必公道。」
上月的全民投票中,近九成市民表明若政改方案不符國際標準,立法會便應否決。梁振英昨稱,若國際標準不符合《基本法》或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也要跟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的決定。
林鄭:佔中唔會逼出結果
林鄭更稱,香港只是地區選舉,故不能與其他國家相提並論,表明「公民提名係難以符合到《基本法》45條。」又指「(佔中)唔會逼出乜嘢結果」。律政司長袁國強則說,但凡令提名委員會專屬提名權被繞過或削弱,都難以符合《基本法》。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不滿報告內容,認為未能反映民意,但未致在現階段啟動佔中,促人大常委會延遲至10月才決定是否接納特首的報告,讓社會更多討論空間。真普聯召集人鄭宇碩對兩份報告感遺憾和失望,指政府無回應多數巿民對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特首候選人的期望,更矮化真正主流民意。
民主黨何俊仁斥政府選擇性分析民意,資訊及科技界莫乃光指,數以十萬計市民支持公提,政府竟貶為「一些」意見:「咁樣唔係假諮詢係乜呢?」他質疑官員偽造民意,所謂「主流意見」,絕非港人意願。工黨議員李卓人指,報告未有否決公民提名,是近80萬人參與全民投票和51萬7.1上街遊行的成果,反映港人發聲、上街有用,呼籲市民在中央一錘定音前「抗爭不能止息」,直至逼出真普選。
新華社昨日下午亦有發稿,報道梁振英已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報告,引述報告內主流意見,稱認同《基本法》45條、明確規定提名權授與提委會,其提名權不能削弱或繞過, 又以〈尊重主流民意 落實普選目標〉為題發表時評,指政改要「以法律為準繩,以民意為依歸」,必須堅持尊重主流民意,着眼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
政改報告所謂主流意見
‧特首人選須愛國愛港,不可與中央對抗
‧特首候選人應由提名委員會提名產生
‧提名權只授予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擁有實質提名權,不可被直接或間接地削弱或繞過
‧提名委員會應參照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同比例組成,並應沿用現行選舉委員會的產生辦法
‧普選特首具體投票安排應採用兩輪投票
‧2016年立法會議席數目應維持70席,功能界別組成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