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效应[编辑]
《黑天鹅效应:如何及早发现最不可能发生但总是发生的事》(The Black Swan)是一本由纳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所著关于随机和不确定性的书。
简介
所谓"黑天鹅",是指极不可能发生,实际上却又发生的事件。主要具有三大特性:
- 这个事件是个离群值(outlier),因为它出现在一般的期望范围之外,过去的经验让人不相信其出现的可能。
- 它会带来极大的冲击。
- 尽管事件处于离群值,一旦发生,人会因为天性使然而作出某种解释,让这事件成为可解释或可预测。(此非要件,只是解释人类现象的一环,仅满足前两者即可称之黑天鹅事件)
典故
在18世纪欧洲人发现澳洲之前,由于他们所见过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在当时欧洲人眼中,天鹅只有白色的品种。直到欧洲人发现了澳洲,看到当地的黑天鹅后,人们认识天鹅的视野才打开,只需一个黑天鹅的观察结果就能使从无数次对白天鹅的观察中推理出的一般结论失效,引起了人们对认知的反思-以往认为对的不等于以后总是对的。"黑天鹅"隐喻那些意外事件:它们极为罕见,在通常的预期之外,在发生前,没有任何前例可以证明,但一旦发生,就会产生极端的影响。
特性
较高频率
罕见和不可能的事件出现的次数比人想得还要多。人的想法通常受限于其所见、所知,和设想来假设。但是,实际的情况比人认知的更复杂、更不可预知。此外,当"游戏规则"本身变更时,一般情况的相关假设是相关性低的不正常情况。
这是一种肥尾现象,也就是统计学的常态分配图形中两端出现概率较低的扁平尾部,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概率其实比较高,实际图形的两端尾部比标准常态分配图形中来的厚。
重大影响
极端事件发生时影响很大,例如911事件。互联网及其各项的影响,超乎预期,并有显著的影响的发展。极端事件的影响将更高,因为它们是意外。
有限的人类知识
为什么人们往往忽略罕见的事件? 部分由于人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知的—突发事件的影响远超出人们所能想像的程度。塔利布认为,所谓"我们知道",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幻觉—人类倾向于认为自己知道,却缺乏一个稳固的基础。而"我们并不知道"这说法源远流长,至少从苏格拉底时代已有。
同样地,对于那些认为某人[谁?]创造了的著名的科学成果,塔利布则认为,科学并不是把世界变得虚拟,只是"发现"一些都是已知的事实。塔利布在结语中指,苏格拉底的名言:" 唯一我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是永远真实的。
并非所有专家都名副其实
塔利布也质疑专家的权威。科学后面的"真实"只限特定地区或特定方法。在许多地区拥有一个学位与展现科学家的自我并非等价意义。事实上,权威是可以扼杀实证经验的,那么多次已被证明有一个健全的基础的准确性。
叙事的谬误
另一个问题是叙事谬误,它是指我们倾向于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构建一个围绕事实的故事,但当有人开始相信这则故事,是可以真实存在之时,他们就有可能犯错了。
参见
外部链接
- 作者的网页
- 英文版词汇表
- 中文简报试读
- 中文版书摘
- 潘俊琳. 黑天鵝效應. 经济日报. 2012年1月6日 (中文).
- 生医智汇. 蘇經天:「黑天鵝」行業不能用白天鵝工具. 生医智汇. 2012年3月1日 (中文).
- Slideshow lecture explaining the Ludic Fallacy with clarity By Peter Taylor of Oxford University.
- Nassim Taleb podcast interview on The Black Swan.
- YouTube Video Explanation
- xkcd - Correlation
中國素無海軍 - 左丁山
肥仔K留日同學到呼和浩特娶妻,將來會在呼和浩特、北京、香港、東京遊走,居住,此乃21世紀新一代人物嘅特色之一,工作與生活夠晒流動性,因此各大城市嘅國際學校最受歡迎,因為新人物所生子女好難入讀本地學校,一定要跟隨父母去到邊,住到邊,讀到邊,X同學未來嘅子女一定會自小學習普通話、蒙古話、廣東話、英語、日語,雖未必一定會成為語言專家,但學習四文五語已屬必然。肥仔K見到蒙古文,覺得與滿文極為相似,蒙古朋友話佢知:「女真族正旗人,自古臣服蒙古,直至入關奪取中國江山為止,故此滿清人文字係自蒙文學習,變化而來。」點解今日全中國冇乜人識滿文,滿族似已完全消亡?此則因為蒙古人佔領中國不夠一百年,已被朱元璋(明太祖)趕回塞外,反之滅明之女真族成立之清朝則在中國統治三百餘年,關內外之滿人徹底漢化,用漢語,最後清朝滅亡,中國連年戰亂至日軍侵華,滿人從無機會在東北恢復原來滿族文化,如此這般,我地小學時讀書中國有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依家就只剩下漢蒙回藏四大族,可幸蒙回藏語言還能保留至今。
肥仔K回港之後,與左丁山講起自忽必烈派兵征日失敗之後,中國未曾主動派兵到日本開戰,反之明代日本海盜浪人(統稱倭寇)不斷騷擾中國沿海,豐臣秀吉派兵入侵韓國與明軍交鋒,直至清代有甲午海戰,中國大敗,二次大戰時中國受盡苦難,雖有三幾次大捷(如台兒莊大捷,長沙大捷),始終無力趕走侵華日軍,好彩日本軍人(主要係陸軍將領)衝昏了頭腦,竟然轟炸珍珠港,逼使美軍參戰,最後日本先至一敗塗地,故此日本人至今還認為二次大戰戰敗,係向美國投降,奉美國之命在大陸向中華民國投降,言下之意,就係唔肯認戰敗給中國。
左丁山認為中國不斷吃日本的虧,軍隊積弱,源於海軍水皮到極。鄭和下西洋前後,明朝昏君下令海禁鎖國,鄭和死後(1433年),鄭和累積之海上軍事力量全部自我毀滅,中國人開始唔識造大船、戰船,幾百年全無海軍可言,直至清代末期先至開始建立北洋艦隊,又敗於官員將領貪腐瀆職兼無能,反之日本自古有海戰經驗,明治維新後認真學習西方之堅船利炮科技,1920、30年代已有能力自建戰艦,侵華前已有美國級數自建航空母艦,而當時中國連一隻似樣戰艦都冇點同日本人打呀?追源禍始明代係最抵鬧嘅。與日本人打仗,無強大海軍就不能抗敵於外,難以將戰場延伸到日本諸島,現代海軍更需要強大空軍支援,反而陸軍作用不太大。中國歷史上素無海軍,咪一味吃虧囉。(作者按:昨日本攔寫忽必烈是鐵木真兒子,其實是孫兒。謹此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