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突襲人民幣新一波貨幣戰爭 .紀碩鳴
美國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催生新一波貨幣戰爭。聯儲局六千億美元購買國債,大量印美鈔的結果,將使美元進一步貶值,迫使人民幣升值,並將製造更大的資產泡沫,會引起全球大通脹;擁有二點六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首當其衝,折算人民幣,相當於五千億的損失,中國經濟風險加大。中國發起人民幣保衛戰,外匯管理局祭出新招防止熱錢,阻止人民幣續攀升及物價急漲的危機。
新一輪貨幣攻防戰又開始。由美國華爾街金融失控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還在全球一波推著一波產生危機。當不少國家仍然在忍受著華爾街金融危機之痛,華盛頓又開始催生新一波全球危機。美國聯儲局(FED)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uantitative Easing 2,簡稱QE2),推出六千億美元購買較長期國債計劃,發放貨幣、美元貶值帶起全球性熱錢浪潮、推高資產價格,不可避免地引起全球性大通脹。美元大幅貶值,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中國更首當其衝,不僅將直接導致改革開放三十年積累的資產大幅縮水,輸入型的通貨膨脹,令正在尋求經濟轉型,抗禦國內通脹、人民幣升值等壓力的中國經濟內外交困、雪上加霜。美元向人民幣發起了新一輪「突襲」,中國新的金融保衛戰拉開帷幔。
亞洲週刊獲悉,針對美國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中國包括央行、銀監、外匯局等多個部門連夜開會商討應對熱錢及通貨膨脹的對策,外匯管理局十一月九日出台七項阻止熱錢措施。有北京的金融官員表示,各部門的防範措施及對策還會陸續出台,以將影響減至最小。不過,外匯管理局出招堵熱錢效果受考驗,措施出台後人民幣不跌反升,十一月九日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百分之零點五六,報六點六四三四兌一美元,創二零零五年匯改後最大單日升幅,顯示這波美元突襲人民幣力道之強勁。人民銀行十一月十日宣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減輕熱錢的衝擊。這是中國今年以來對主要商業銀行準備金率的第五次上調。
事實上,近年由美國引發的熱錢全球流竄,早已波及中國老百姓,各種食品、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價格大幅飆升,使到民眾大嘆吃不消。由於港幣與美元掛,以致兌人民幣貶值,最近不少深圳市民因此而到香港購買生活必需品,顛覆以往港人北上消費的模式。(見頁三十專文)
美國華盛頓時間十一月三日下午,在全球等待中,美聯儲令人震驚的宣佈了既大膽又冒險的聲明。要在二零一一年第二季度前進一步購買六千億美元的較長期國債,希望以此壓低利率,刺激美國經濟,以解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一直難以改變的經濟低迷、失業高漲的事實。全球金融危機後,即使在總統奧巴馬不斷推出刺激經濟的措施後,美國經濟復甦緩慢,今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長率為百分之二、失業率還保持在九點六。剛剛結束的美國中期大選,奧巴馬的民主黨失去了眾院的控制權,選民用選票表達了對奧巴馬團隊振興經濟政策的失望。
華盛頓的這一措施,引起不少國家的不滿,德國、巴西、中國和南非等國官員紛紛表達疑慮。南非財長哥坦表示,美聯儲的行動「削弱G20領袖在此危機期間努力維持的多邊合作精神」;德國財長蕭伯樂稱美國的政策很愚蠢。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美國聯儲局作此決定的時候,不能只考慮本國的經濟,量化寬鬆措施引起很多國家擔憂,美國必須對此作適當解釋,以免影響國際社會對世界經濟復甦的信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財新傳媒舉辦的財新峰會發表演講表示,美國為了經濟復甦,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全球角度看不一定是優化選擇,對全球經濟會產生副作用。崔天凱更暗批QE2指:「一個國家的財長說過,濫發鈔票就等於變相操縱匯率。」
事實上,過去一年來,由於美元的疲弱已造成亞洲大部分貨幣,包括日圓、韓元、馬來西亞元、新加坡元、新台幣、印尼盾、泰銖、菲律賓披索等,對美元的幣值顯著上升,而熱錢的湧入,也使到各地股市、房市等,形成不健康的投機風潮。
美元儲備國家損失巨大
濫發鈔票必然導致美元貶值,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突破二點六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百分之一,則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即對人民幣貶值百分之一,實際幣值對人民幣則將自動減損百分之一即二百六十億美元,相當於損失一千七百三十億以上的人民幣。去年三月以來,奧巴馬政府為拯救深處金融危機的美國,用七千億美元救市。而自去年三月至今年十月,人民幣從六點八四兌一美元,升值至六點六四兌一美元,升幅達百分之三,中國外匯儲備帳面上因此損失逾七百億美元,約四千六百多億人民幣。據計算,零四年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已經升值約兩成半,學界測算,中國已經累計約六千億美元的幣值損失。
依此粗略推算,僅六千億美元入市,美元貶值影響人民幣升值接近百分之三,中國的外匯儲備折合人民幣,還要損失約五千億人民幣。上海行政學院教授周東華表示:「如果說,華爾街金融體系失控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那麼,華盛頓推出量化寬鬆措施,正在製造第二輪的危機。」周東華認為,美國將實體經濟恢復不明顯、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單純怪罪於他國,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中國則首當其衝,因為中國既是以製造業為主體的經濟體,又是以「出口導向型」為主的國家,每當華盛頓濫發美元而導致的美元貶值,一方面推高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資產品價格以不斷壓縮製造業利潤;另一方面則借此逼迫人民幣升值,以遏制中美雙邊貿易向有利於美國傾斜,同時又可借「貶值」沖抵巨額債務。所以「美國只考慮本國利益,遭殃的是以美元為儲備貨幣的國家」。
周東華指出,中國政府正在努力轉型,但包括經濟、產業、地區發展、外匯儲備等結構不合理,受制美國的經濟、貨幣政策,明明知道這是「罪惡」,也只得維護這一「罪惡」,看到美元貶值的趨勢,也不敢大量拋售,中國面臨兩難處境。「美國實際上是損人並不一定利己,卻令正經受國內通貨膨脹考驗的中國,還要接受輸入型通脹的挑戰。」
去年,周東華撰寫《終結美元》一書,指出,美元在世界一股獨大的霸權地位,將被美國政府不斷利用,把國內危機向中國及全世界輸出。周東華斷言,美國此舉並不能拯救它的困境。「工業生產不足的情況下,增加貨幣供應量,必定形成產業資產泡沬,美國只是操縱美元轉嫁危機。是對中國的新一輪貨幣戰爭。」
美聯儲的決定一出,中國幾乎所有有影響力的經濟媒體,都以大篇幅刊載各方專家的分析,評價伯南克宣布大幅度放鬆貨幣供應對中國的影響。新華社網站以十個不同的專家分析,突出華盛頓此舉的意義,而普遍的觀點則是,美聯儲這是在打開一個「潘朵拉盒子」,不僅對美國的就業沒有幫助,還會增加中國等新興國家的惡性通貨膨脹風險。
美國生病逼中國吃藥
財經分析師謝國忠更是撰文指出,量化寬鬆是「通向地獄之路」,明明是美國經濟在生病,可這卻是在給中國吃藥。美國希望為自己的經濟難題找到速效藥,它的藥方就是美元貶值,它將迫使人民幣升值,接下來也會迫使別的國家貨幣升值,未來更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的崩潰。
事實上,根據穆迪分析,每價值一萬億美元的資產回購可以增加百分之零點六的GDP增長和減少零點四個百分點的失業率,六千億顯然是杯水車薪。不過,市場分析指,六千億美元其實並不是美聯儲二次量化寬鬆整體規模,而只是其中的新增規模。此外還包括美聯儲在第一次量化寬鬆時的盈餘再投入。紐約聯儲透露,明年六月之前,美聯儲購買債券的總額將達到八千五百億美元到九千億美元,同時並不排除或以每月一千一百億美元的規模購買,其中七百五十億美元可能來自新增額度,三百五十億美元來自回籠資金,這一額度正好符合國會對財政部當前借款總額的授權。
經濟未好轉股市照漲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再次出招,大幅度向市場注資,令全球敏感的股市興奮。雖然美國上週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幅多過預計,但無影響歐美股市升勢。消息公布後的第二天,美國股市美國三大股指均以接近百分之二的跳漲姿態收盤,升至二零零八年九月以來最高水準。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收盤漲二一九點七一點,漲幅百分之一點九六,創下雷曼兄弟破產前以來的最高收盤點位。
遠在大洋彼岸的歐洲三大股指也同樣雀躍。法國CAC40指數上漲百分之一點九,德國DAX300指數上漲一點七,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百分之一點九。在亞太市場,日本與中國的股指漲幅也保持了與歐美同步,日經指數漲幅創下九月十五日以來最高,上漲百分之二點二;中國上證指數上漲百分之一點八五,香港恆生指數也收升百分之一點六二,韓國和新加坡股指則分別上漲百分之零點三和零點一。
美聯儲推動QE2,實際上是開動印鈔機,向經濟體系撒錢。消息一出,美元匯價應聲而下,歐元兌美元匯價再創九個月新高,升穿一點四二水準。德國商業銀行調高歐元年底目標預測百分之七至一點四五美元。銳不可擋的澳元創下匯率自由浮動以來二十七年新高,直逼一點零二美元關口。美元兌日圓匯價亦由八十一點二九跌至八十點九五。
股票及商品連番飆升
和股票同樣大漲的是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美元持續疲軟,促使資金流入商品市場避險,倫敦現貨金直逼每盎士一千四百美元大關,創出一三九八點二七美元的新高。高盛分析師預期,金價將繼續上升,料未來十二個月內將升至每盎士一千六百五十美元。十一月五日,紐約期油一度升穿每桶八十七美元大關,高見每桶八十七點四三美元的兩年新高,收報八十六點八五美元,升三十六美仙,已經是連升了五日。萊斯銀行石油及天然氣部主管穆爾菲爾德表示,鑑於新興國家原油需求持續增加,帶動油價持續上揚,料油價將於明年升穿每桶一百美元水平。棉花和糖的價格也應聲漲至二十九年新高。
針對美國推出的量化寬鬆措施,為免受到過大衝擊,各國都小心防範,積極應對。十一月二日,澳洲央行啟動了自去年十月以來的第七次加息。印度在同一天也提高了利率,這也是印度央行今年內的第六次上調利率。
各國紛加息降衝擊
越南出乎市場預期狂加息一厘,升至九厘水平,是近一年來首度加息,主因是當地上月通脹飆升至十九個月新高,加上當局盼透過加息提高越南盾需求,紓緩貶值壓力。日本雖然維持不變的議息決定,但日本財相野田佳彥再就匯率發言,稱必要時會採取包括入市干預在內等措施,應對匯市過度波動。
美國作為單一貨幣的結算國,美元的異動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博士對亞洲週刊表示,美國經濟復甦脆弱,經濟增長按季下降,前二季度是恢復庫存,老百姓小心花錢,消費疲軟。失業率也高居不下,企業主自顧不暇,美國經濟可能二次探底。「美國希望在其他國家中找到轉移危機的機會。在二十國財長會議提出順差國的順差應該限定在GDP一定的比例中,遭德國財長批評是『計劃經濟的做法』,也遭到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反對。美國推出QE2,增加美元供應量,期望以美元貶值拯救美國經濟,帶來了一連串的挑戰。」
全球基金追蹤和研究機構EPFR GLOBAL的數據顯示,在截止十月六日的一週內,有六十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創下了近三十三個月的新高,而在截至十月二十一日的一週內,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也獲得了五十八億美元資金。沈驥如表示,中國「十二五」規劃沒有設定GDP的指標,中國正試圖作經濟轉型,未來發展,更多的是強調質量而不是速度,關注民生、城鄉差別、收入差距、養老、醫療等。控制經濟發展速度,提高內需。「美國一手製造大量熱錢流入,影響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目標,外資流入,會發生被動性貨幣發行,中國面臨經濟風險會加大。」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九月末,廣義貨幣餘額已經達到了六十九點六四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前三季度GDP達二十六點八六六萬億元計算,超發貨幣將近四十二點七七四萬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坦言:「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央行存在貨幣超發的問題,特別是二零零九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採用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拖慢人民幣開放進程
在全球大通脹尚未來臨前,中國已經在承受巨大的通脹壓力。大宗商品輪流漲價引發農副產品全面飆升,九月份CPI創二十三個月的新高,預計十月份CPI指數將超過百分之四。超發貨幣也是引致物價上漲的誘因之一。財經評論家葉檀對亞洲週刊表示:「熱錢進入,引起輸入性通貨脹膨,如果不加息,難遏制上升的物價,但加息對輸入性通脹不起作用。美國這一波刺激經濟的措施,會拖慢中國加息、人民幣開放、可自由兌換進程的進程。」葉檀認為,中國可以穩住加息,減少開放,同時減少貿易順差和經常項順差,更多的出台惠及民生的措施,開放民間對外投資和購買力等。「二點六萬億的外匯儲備如何用要有戰略選擇。中國未來的貨幣政策一定是獨立的,不會緊跟美國走。」
在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措施前,人民銀行已調整利率零點二五個百分點,沈驥如指出,這只是試探性的,中國銀行利率低於通貨膨脹,年內再提高一次完全有可能。沈驥如認為,重要的是,堅持經濟結構的調整,改善民生。「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人民幣匯率每年提高百分之六是可以承受的,與其壓著不動,要被動性升值,不如適當提高一些。這樣熱錢賭升值的動力會減少。」
美國新一輪的美元進攻令處於調整期的中國市場有些措手不及,不斷增加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難以駕馭的通脹壓力等,都使得中國經濟處於困境。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熱錢和新一輪對人民幣的壓迫,北京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