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7日星期二

蜜蚁_百度百科

 

蜜蚁

编辑本段简介

  蜜蚁 学名:honey ant

若干种不同的蚁科(Formicidae)昆虫的统称,共同点是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贮蜜露(蚜虫或介壳虫的分泌

物)的方法。由许多工蚁将蜜露餵饲一工蚁(供蜜蚁),蜜露存於供蜜蚁的腹部,可使其体积胀到正常腹部的几倍大。供蜜蚁挂在地下一巢室的顶上,有时可长达数月。蚁群需要贮备的食物时,就刺激供蜜蚁使之吐出蜜露。不同的蜜蚁看来是各自独立地演化出这种贮蜜方法的。蜜蚁包括许多属(如Melophorus、Leptomyrmex、Plagiolepis、Camponotus、Myrmecocystus和Prenolepis)。某些国家把蜜蚁视为美味,或整吃或仅食其金黄色的腹部。

生活习性
  在地下巢穴里,蜜蚁头朝下、脚朝上地从半圆形巢室的顶部倒挂而下,巨大的“储蜜罐”中装满了由群内其他工蚁采集来的花蜜。

  上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约翰·康威还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一名生物学研究生。指导老师对他说,需要一些蜜蚁,以便与其他国家的蚂蚁专家进行交换。之前,约翰·康威曾看到过一种被叫作“蜜蚁”的蚂蚁的照片,并知道在土著文化中这种蚂蚁被视为神灵,除此而外,他对蜜蚁就一无所知了。于是,他着手研究蜜蚁。

  很快,约翰·康威就了解到,蜜蚁能像蜜蜂那样储藏花蜜(实际上,蚂蚁和蜜蜂都属于膜翅目昆虫),与蜜蜂不同的是,蜜蚁将蜜储存在自己的身体内。在地下巢穴里,蜜蚁头朝下、脚朝上地从半圆形巢室的顶部倒挂而下,体内灌满了由群内其他工蚁采集来的花蜜。蜜蚁用作采集器或储蜜罐的器官实际上是一个消化器官,是前肠的一部分,能迅速膨胀成一个大圆球。其他蚂蚁的消化器官外都包裹了一层外骨骼叠片,使其无法随意膨胀,而蜜蚁的胃则能膨大到一颗葡萄那么大,这说明蜜蚁的消化器官外包裹的外骨骼叠片相对较少。在食物不足时,蜜蚁能将花蜜反刍给群内的其他蜜蚁。对于生活在干旱环境的生物来说,食物尤显重要。

  两种蜜蚁

  世界上至少有6种蜜蚁。约翰·康威主要对北美蜜蚁M. mexicanus和澳大利亚蜜蚁C. inflatus进行研究。据史载,北美土著人有食用蜜蚁的习俗。据说,阿兹特克人挖出蜜蚁后,直接用牙齿咬吸蜜蚁灌满花蜜的腹部。他们还将蜜蚁的蜜液涂抹在食物上用于治疗疾病,还使用蜜蚁制作酒精饮料。

  在将澳大利亚蜜蚁与北美蜜蚁进行对比后,约翰·康威发现这两种蜜蚁在许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个头都非常大;数量都占到整个巢穴种群的1/5以上;通常都是由刚孵化两周的年轻工蚁发展而来的。这最后一点常给人造成错觉,以为只有年轻工蚁才能担当此任,因为它们的外骨骼还未发育完全,柔软性很好,其实成熟工蚁也能转变成蜜蚁。实验发现,在将蜜蚁移走后,群内长得最大的工蚁便会立即转变成蜜蚁。

  无论是澳大利亚蜜蚁还是北美蜜蚁,当身体完全胀大后,它们都会因无法通过狭窄的巢穴通道而被终生“禁闭”在蚁巢内。如果将它们赶出蚁巢,它们就会立即爆裂,或“六”脚朝天地躺在地上死掉。

  蜜蚁的体色有的呈暗琥珀色,有的近乎透明,这说明其体内蜜液组成成分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暗琥珀色蜜蚁的蜜液富含葡萄糖、果糖和微量蔗糖,而透明蜜蚁的蜜液的浓度要小一些,其组成成分主要是糖和水分。

  北美蜜蚁以领地内的死亡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偶尔也攻击小型昆虫,用来喂养其幼虫。而澳大利亚蜜蚁则常常捡拾一种叫做mulga的树木叶片上的昆虫幼虫,用来喂养它们的幼虫。

  蚁巢与食源

  北美蜜蚁常常在山脊和台地的最高处筑巢,澳大利亚蜜蚁则喜欢将巢筑在较低的高地上。树木为蜜蚁提供了丰富的花蜜、昆虫等食物资源,同时也为它们提供了躲避高温的栖息场所。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令约翰·康威一直迷惑不解:为什么澳大利亚蜜蚁喜欢聚集于mulga树的叶片上,但在其他树木上却没有?他猜测也许是因为这些叶片从未受到过打扰。许多植物生有蜜腺,通过分泌蜜液来吸引蚂蚁。作为回报,蚂蚁保护植物不受食草昆虫和其他动物的攻击。

  北美蜜蚁与澳大利亚蜜蚁的巢穴的出入口的结构存在很大差别。前者的巢穴的出入口通常位于一个凹坑内,穴口呈圆形状,看上去就像一座微型火山;后者的巢穴大都没有这种“火山椎体”,而是将出入口建在mulga树的树冠下,上面遮以浓密的茅草。澳大利亚蜜蚁的种群规模在1000~4000个之间,北美蜜蚁的蚁群规模略大一些,每个种群大约有5000个成员。澳大利亚蜜蚁的蚁巢沿水平方向延伸,长度通常超过两米;北美蜜蚁的蚁巢长不足一米。澳大利亚蜜蚁的巢室散布于一个较大区域内,从数个垂直通道辐射而出;北美蜜蚁的蚁巢只有一个通道。两种蜜蚁的巢室的顶部都呈拱形,便于蜜蚁倒挂。巢室离地表至少有20厘米,既可提供保护,又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北美蜜蚁的蜜源较为广泛、复杂,任何一种能产花蜜的植物都在其食谱内;澳大利亚蜜蚁主要以mulga树分泌的蜜液和lerp蜜(由喜吸树液的木虱制造的一种红色糖片)为食。

  与蚂蚁世界中的某些凶猛成员相比,北美蜜蚁和澳大利亚蜜蚁似乎都缺乏那种气势汹汹的彪悍劲头。约翰·康威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些许蜂蜜放置在蜜蚁的巢穴入口处,结果其他种类的蚂蚁把出来取食的澳大利亚蜜蚁打得落花流水,并将其赶回了洞中。研究人员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看到一种叫做Conomyrma的双色蚁将蜜蚁的巢穴围起来,然后向洞里丢石子,目的是阻止蜜蚁出来觅食。北美蜜蚁以白蚁为食,不同蚁群之间的觅食地经常发生重叠、交叉,双方难免大动干戈。不过,“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温吞水”——它们主要是通过聚集蚁群数量,展示各种威胁性姿势,或采用非致命性接触如推挤对方、向对方传达威胁性信号等来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力量。如果一方显得更为强大,“战争”很快就宣告结束,失败的一方将遭到抢劫并成为胜利者的奴隶。

蜜蚁_百度百科

蜜蚁亚科

开放分类: 动物 昆虫 自然 蚁科

编辑词条 分享

本词条由 时代老人 创建,共有 3位协作者编辑了 4次。最新协作者: bike1000 谢涛爱你时代老人

蜜蚁亚科巨大而显眼蚂蚁在大洋州热带地区大量分布。

纠错 编辑摘要

目录

为本词条添加视频组图相关影像

蜜蚁亚科 - 密蚁亚科

 蜜蚁亚科 蜜蚁亚科

蜜蚁亚科巨大而显眼蚂蚁在大洋州热带地区大量分布。

蜜蚁亚科目前只一属蜜蚁属Myrmecia(另3化石属),已描述大约90种或亚种。

中国目前未见分布。 

蜜蚁亚科 - 特点

蜜蚁亚科蚂蚁结节2节大

前后结节有明显差异(前结节petiole,后结节postpetiole)

上颚成比例长和巨大复眼大

有极强捕食性蚂蚁毒液对猎物致命。
蜜蚁亚科蚂蚁以犬蚁或澳洲跳蚁名字声明远扬

在大洋州以其巨大体型发达复眼和修长上颚极容易分辨出来

蜜蚁亚科 - 结构

密蚁结构密蚁结构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头部变化很多,通常阔大。头部重量和体重相比,在陆生动物中是最重要的。

有性及无性雌蚁的触角是膝状,雄蚁触角简单,为4-13节。复眼小,退缩,偶有完全缺如。单眼3只,位于头顶,工蚁或无单眼。

口器发达,上唇退化,上颚有各种形状,在宽而大,或长或短,也有直的或弯的,或有简单的齿,下颚正常,有1~6节。内颚叶简单。下唇有须,亚颏,有中唇舌和两个小的侧唇舌;下唇舌1~4节。

胸部分明。第一腹节(并胸腹节与后胸相愈合而伸长。腹部位于并胸腹节之后,腹部前端显著缢缩成为腹柄。腹柄为一节或两节,如有两节,其第二节称为后腹柄。每节上有一个或两个背瘤,或有直立的或倾斜的鳞片。柄后节膨大形成腹部,由7~8节组成,雄蚁较雌蚁多一节。腹部有气孔8对。若干属有摩擦发音器,由后腹柄上的一个锉与柄后节第一节上的摩擦面构成。

蜜蚁亚科 - 产生年代

蚂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波罗的海沿岸捡到的嵌着蚂蚁遗骸的琥珀化石来看,蚂蚁至少有4500万年的历史,事实上它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

随着环境和历史的变迁,躯体庞大的恐龙早已灭绝,而身躯细小的蚂蚁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繁衍,而今已成为一个鼎盛的王国,其数量在上百万种陆生动物中首屈一指。

蜜蚁亚科 - 生活方式

墨西哥密蚁墨西哥密蚁

在北美沙漠中,墨西哥蜜蚁必须要学会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食物储存器。它们体内充满了大量的流体储备食物。需要时,可以通过反刍重新获取体内的营养。

还有一种墨西哥蜜蚁专门以吮吸甜柞树等的树汁为生。除满足每日正常生活需要之外,精明的蜜蚁把多余的甜汁酿制成蜜,小心翼翼地贮存在“活蜜桶”里。这些“活蜜桶”是一些享有特殊待遇的蚂蚁,除贮蜜之外,它们不再参与其他任何劳动。待到蚁群断粮季节,“活蜜桶”便“开仓放粮”,接济同胞。 [1]

蜜蚁 创建词条

目录

英汉词典解释

蜜蚁
词性解释
honey ant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简介[回目录]

  蜜蚁 学名:honey ant

若干种不同的蚁科(Formicidae)昆虫的统称,共同点是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贮蜜露(蚜虫或介壳虫的分泌

物)的方法。由许多工蚁将蜜露餵饲一工蚁(供蜜蚁),蜜露存於供蜜蚁的腹部,可使其体积胀到正常腹部的几倍大。供蜜蚁挂在地下一巢室的顶上,有时可长达数月。蚁群需要贮备的食物时,就刺激供蜜蚁使之吐出蜜露。不同的蜜蚁看来是各自独立地演化出这种贮蜜方法的。蜜蚁包括许多属(如Melophorus、Leptomyrmex、Plagiolepis、Camponotus、Myrmecocystus和Prenolepis)。某些国家把蜜蚁视为美味,或整吃或仅食其金黄色的腹部。

生活习性
  在地下巢穴里,蜜蚁头朝下、脚朝上地从半圆形巢室的顶部倒挂而下,巨大的“储蜜罐”中装满了由群内其他工蚁采集来的花蜜。

  上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约翰·康威还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一名生物学研究生。指导老师对他说,需要一些蜜蚁,以便与其他国家的蚂蚁专家进行交换。之前,约翰·康威曾看到过一种被叫作“蜜蚁”的蚂蚁的照片,并知道在土著文化中这种蚂蚁被视为神灵,除此而外,他对蜜蚁就一无所知了。于是,他着手研究蜜蚁。

  很快,约翰·康威就了解到,蜜蚁能像蜜蜂那样储藏花蜜(实际上,蚂蚁和蜜蜂都属于膜翅目昆虫),与蜜蜂不同的是,蜜蚁将蜜储存在自己的身体内。在地下巢穴里,蜜蚁头朝下、脚朝上地从半圆形巢室的顶部倒挂而下,体内灌满了由群内其他工蚁采集来的花蜜。蜜蚁用作采集器或储蜜罐的器官实际上是一个消化器官,是前肠的一部分,能迅速膨胀成一个大圆球。其他蚂蚁的消化器官外都包裹了一层外骨骼叠片,使其无法随意膨胀,而蜜蚁的胃则能膨大到一颗葡萄那么大,这说明蜜蚁的消化器官外包裹的外骨骼叠片相对较少。在食物不足时,蜜蚁能将花蜜反刍给群内的其他蜜蚁。对于生活在干旱环境的生物来说,食物尤显重要。

  两种蜜蚁

  世界上至少有6种蜜蚁。约翰·康威主要对北美蜜蚁M. mexicanus和澳大利亚蜜蚁C. inflatus进行研究。据史载,北美土著人有食用蜜蚁的习俗。据说,阿兹特克人挖出蜜蚁后,直接用牙齿咬吸蜜蚁灌满花蜜的腹部。他们还将蜜蚁的蜜液涂抹在食物上用于治疗疾病,还使用蜜蚁制作酒精饮料。

  在将澳大利亚蜜蚁与北美蜜蚁进行对比后,约翰·康威发现这两种蜜蚁在许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个头都非常大;数量都占到整个巢穴种群的1/5以上;通常都是由刚孵化两周的年轻工蚁发展而来的。这最后一点常给人造成错觉,以为只有年轻工蚁才能担当此任,因为它们的外骨骼还未发育完全,柔软性很好,其实成熟工蚁也能转变成蜜蚁。实验发现,在将蜜蚁移走后,群内长得最大的工蚁便会立即转变成蜜蚁。

  无论是澳大利亚蜜蚁还是北美蜜蚁,当身体完全胀大后,它们都会因无法通过狭窄的巢穴通道而被终生“禁闭”在蚁巢内。如果将它们赶出蚁巢,它们就会立即爆裂,或“六”脚朝天地躺在地上死掉。

  蜜蚁的体色有的呈暗琥珀色,有的近乎透明,这说明其体内蜜液组成成分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暗琥珀色蜜蚁的蜜液富含葡萄糖、果糖和微量蔗糖,而透明蜜蚁的蜜液的浓度要小一些,其组成成分主要是糖和水分。

  北美蜜蚁以领地内的死亡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偶尔也攻击小型昆虫,用来喂养其幼虫。而澳大利亚蜜蚁则常常捡拾一种叫做mulga的树木叶片上的昆虫幼虫,用来喂养它们的幼虫。

  蚁巢与食源

  北美蜜蚁常常在山脊和台地的最高处筑巢,澳大利亚蜜蚁则喜欢将巢筑在较低的高地上。树木为蜜蚁提供了丰富的花蜜、昆虫等食物资源,同时也为它们提供了躲避高温的栖息场所。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令约翰·康威一直迷惑不解:为什么澳大利亚蜜蚁喜欢聚集于mulga树的叶片上,但在其他树木上却没有?他猜测也许是因为这些叶片从未受到过打扰。许多植物生有蜜腺,通过分泌蜜液来吸引蚂蚁。作为回报,蚂蚁保护植物不受食草昆虫和其他动物的攻击。

  北美蜜蚁与澳大利亚蜜蚁的巢穴的出入口的结构存在很大差别。前者的巢穴的出入口通常位于一个凹坑内,穴口呈圆形状,看上去就像一座微型火山;后者的巢穴大都没有这种“火山椎体”,而是将出入口建在mulga树的树冠下,上面遮以浓密的茅草。澳大利亚蜜蚁的种群规模在1000~4000个之间,北美蜜蚁的蚁群规模略大一些,每个种群大约有5000个成员。澳大利亚蜜蚁的蚁巢沿水平方向延伸,长度通常超过两米;北美蜜蚁的蚁巢长不足一米。澳大利亚蜜蚁的巢室散布于一个较大区域内,从数个垂直通道辐射而出;北美蜜蚁的蚁巢只有一个通道。两种蜜蚁的巢室的顶部都呈拱形,便于蜜蚁倒挂。巢室离地表至少有20厘米,既可提供保护,又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北美蜜蚁的蜜源较为广泛、复杂,任何一种能产花蜜的植物都在其食谱内;澳大利亚蜜蚁主要以mulga树分泌的蜜液和lerp蜜(由喜吸树液的木虱制造的一种红色糖片)为食。

  与蚂蚁世界中的某些凶猛成员相比,北美蜜蚁和澳大利亚蜜蚁似乎都缺乏那种气势汹汹的彪悍劲头。约翰·康威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些许蜂蜜放置在蜜蚁的巢穴入口处,结果其他种类的蚂蚁把出来取食的澳大利亚蜜蚁打得落花流水,并将其赶回了洞中。研究人员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看到一种叫做Conomyrma的双色蚁将蜜蚁的巢穴围起来,然后向洞里丢石子,目的是阻止蜜蚁出来觅食。北美蜜蚁以白蚁为食,不同蚁群之间的觅食地经常发生重叠、交叉,双方难免大动干戈。不过,“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温吞水”——它们主要是通过聚集蚁群数量,展示各种威胁性姿势,或采用非致命性接触如推挤对方、向对方传达威胁性信号等来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力量。如果一方显得更为强大,“战争”很快就宣告结束,失败的一方将遭到抢劫并成为胜利者的奴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