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壹週刊 - 1112 - 壹樂也 威士忌之旅(三)

 

威士忌之旅(三)

2011年06月30日

威士忌 Whiskey或 Whisky音譯,兩種英語都是同一種酒的稱呼。而我們到酒吧,通常只是說給我一杯 Scotch,表示要喝的是蘇格蘭產,別的地方以同樣做法的酒,都不可叫為 Scotch。

我們最先熟悉的威士忌,只是 Johnny Walker、 Chivas、 Ballantine等,早年的雜貨店是從蘇格蘭鄉下一桶桶買來,沒有名字,混合了就是以店名稱之,變為品牌。
當今的時尚人士喝單一麥芽威士忌,以為混合威士忌就不行,其實當中的佳釀不少,混合威士忌錯在混出來的酒,味道大同小異,不像單一麥芽威士忌那麼有個性。
單一麥芽威士忌 Single Malt Whisky是什麼?首先我們有必要將它分開來解釋:
單一 Single,是指一家廠生產的;而用一個原桶裝出來的,叫 Single Cask。很多 Single Malt威士忌,其實是用很多不同木桶的威士忌調味。
而 Malt是指麥芽,把大麥浸濕了,讓它長出芽來,其他穀物,如小麥、裸麥和玉米發芽,都不能用這名稱。
既然來到蘇格蘭,混合威士忌不是我們興趣所在,要看的當然是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酒廠。
火車慢慢地向高原進發,我們在頂峰的一個小車站停下,就去喝我們的「下午酒」。
參觀的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小酒廠,和車站同名,叫 Dalwhinnie。
有兩座典型的塔,是蒸餾過程的通風處,塔頂是尖的,尖得有點像東方的塔形,是迷人的建築焦點,在今後經過的許多酒廠都能見到。
其實看過一家,旁的也差不多一樣,所有需要用來製造威士忌的器具都齊集其中:有大麥的磨、碎麥芽的磨、糖化槽、發酵槽、冷凝器、烈酒收集槽,以及木桶存放處。
令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蒸餾器,樣子像一個巨型的反轉煙斗,或上小下大,像個大葫蘆。都是銅製的,擦得光亮耀眼。
大批的大麥送入廠中,由機器碾裂,灑水,放在地板上讓它長出芽來。廠長坦白地說:「當今做酒廠都節省這個步驟,由專業麥芽廠處理,向他們買就是。你們看到的也只是參觀用,整個蘇格蘭,也只有五間酒廠自己發芽!」
「大概需要多少時間發芽?」
「十二天左右,胚芽破出胞壁後,釋出澱粉。如果讓它不斷地長大,它會分解及利用澱粉,蒸餾後的酒精量就減少了。」
「那要怎麼阻止?」

「得燒泥煤 Peat來烘焙,停止大麥發芽。」
「泥煤?」
廠主拿出一條條黑漆漆的東西:「泥土遇到高溫或高壓就會變成煤。泥煤是未成為煤之前的形態,也可以燃燒,它發出的味道直接影響威士忌,好像艾雷島的就很重,喜歡上的人愛得要死,討厭的一聞就跑開。」
麥芽焙乾後經過機器磨粉,放入糖化槽加水混合,叫麥汁。它會釋放出糖,這個大桶就叫糖化槽。
接下來放進發酵槽中,此時加入酵母,麥汁中的糖份會在酵母協助下產生酒精,但很稀薄。
這時,大煙斗式的蒸餾器產生最大作用,液體加熱變氣體,又經冷卻筒,變成酒精。愈蒸餾愈濃,最後取得的,有七成以上是純酒精。
但到底有多少度呢?國內的朋友一定會問。
度,英文 Proof,是一個很容易混淆的量法,大陸說六十度,就等於六十巴仙的酒精。其實用英國的算法,四十個巴仙的酒精,已有七十度。而美國的算法更簡單,二度等於一巴仙酒精,八十度的威士忌只有四十度的酒精,故蘇格蘭威士忌從不寫多少度,只寫多少巴仙。
蒸餾出來的七十多巴仙,那麼不是烈死人嗎?不,不,還要調了水,再存入橡木桶中。在酒瓶標籤上寫着年代,如十年或十五年,就是存放在酒桶十年或十五年了,跟紅酒的多少年釀製的算法不同。而且,各位請別相信你家中藏了三十年的就是陳酒,威士忌一入玻璃瓶中,就靜止了。經揮發,你感覺上以為更醇罷了。
木桶的好壞和釀進什麼酒,當然最影響威士忌的味道。蘇格蘭蒸餾商長途跋涉,跑到西班牙,跑到美國去尋求適合的橡木來製造木桶,但從不用新的。
最好是藏過雪莉酒 Sherry的西班牙橡木桶,雪莉酒在西班牙釀造後空桶運到蘇格蘭來藏威士忌。酒廠還會免費地把新木桶供應給雪莉酒酒廠,西班牙人當然大樂,而雪莉酒,說也奇怪,味道有點像中國的花彫。
也有用美國的橡木製桶,藏過美國威士忌波奔 Bourbon,但都被認為是次貨了。
參觀完製酒的過程,最大樂趣,莫過於在售賣部試飲。 Dalwhinne十五年的酒,味道強烈,但很容易入口,被 Micheal Jackson評了七十六分,此米高非彼米高,是威士忌的酒聖。
最後還是買了三四樽換兩個木桶浸出的 Double Matured,評分七十九。拿回火車上,吃飯喝個清清光光,一樂也。

蔡瀾

(蔡瀾)

壹週刊 - 1112 - 壹樂也 威士忌之旅(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