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星期六

學英語難 - 20120616 - 蘋果日報

 

學英語難

英文很難說得好,寫得好更難,尤其是文化背景與英語不一樣的人。
因為第一流的英文,並不是文法如何正確,而是要求使用英文的人,機智、幽默、有急才,而且見多識廣。一個本來就思想貧乏、做人硬繃繃什麼都聽指令的社會,像共產國家如前蘇聯,其官方語言學院「培養」出來的英語翻譯專家,任你文法如何正確,識得幾多詞彙,英文絕對不會真正好到哪裏。
因為英語世界從來沒有受到獨裁和極權統治。像有機蔬菜,英語相對沒有受過政治污染。英語世界沒有奴才,人人追求個性,有才華的人不受打壓,到處都是口才好的能人。英文好,本身要有那樣的性格和才華:懂得自嘲、輕逸瀟灑,這樣的土壤,才開結得出滿園的花朵和果實。
譬如電影「誘心人」,男主角祖迪羅,在街頭邂逅女主角,他自我介紹,是報館主編。在英語世界,如泰晤士報、經濟學人, Cosmopolitan,主編( Editor)是很崇高的中產職業,女主角對他發生了興趣。但祖迪羅說:「我主編的,是訃聞版( Obit Page),而訃聞版,是新聞學的西伯利亞( It's the Siberia of journalism)。」
真正英文好的人,不是懂得如何以正確文法說出「我主編是訃聞版」這句話,而是運用機智,想出「訃聞版是新聞學的西伯利亞」此一譬喻的註腳。這個譬喻很鮮活,而這句話很中產:首先,對方一定要有一點地理和社會常識,知道西伯利亞不但天寒地凍,杳無人烟,而且是史達林流放知識份子和罪犯的地方。這句英文,就是上乘之作,因為有創意,有形象,簡潔而活潑,而且表現了說話的人的機鋒急才,在自嘲裏,有一點自憐。
在一個連母語也廣泛枯燥無味、鸚鵡學舌的國家或「國際大都會」,不論英文是否「官方語言」,也不論花幾多錢培訓幾多英語翻譯,也不論有幾多「外交人才」用英文發表過幾篇演講,本身是機械,英文絕不會好得像英語世界的精英,因為英語不止是「工具」,而是創作,為人而設,不是奴才能說得有神采的語言。


陶傑

學英語難 - 20120616 - 蘋果日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