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韩国经济日报援引未知的消息源称,三星已经从新 iPhone 内存芯片的首批供应商的名单中消失,DRAM 和 NAND 芯片将由 SK 海力士(SK Hynix)、日本尔必达(Elpida Memory)以及东芝等公司提供。不过据路透社的消息称,三星依然在供应商名单上,但订单数量大减。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三星与苹果此前在专利上的一系列纠葛。不过消息源否认苹果此举受专利战的影响,称苹果很早就打算拓宽供应链体系。
其实,三星在苹果供应链体系的比例持续在降低。从 iPhone 4 起,苹果就不再使用三星的 LCD 屏幕。而此次相传的 in-cell 屏幕的供应商同样不包括三星。此外,有消息称,新一代的 iPhone 电池将由中国 ATL 和日本三洋提供。
新品发布前夕,由于市场需求远远超过供应能力,苹果供应链通常都会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新技术刚刚投入市场,良品率极低。消息称新一代 iPhone 首批出货量应该会超过 1 万部。苹果押注一家供应商显然承担过大风险。此前iPhone 4 在全球市场持续数月的断货很大程度上源于 LCD 显示屏供货问题,当时供应商仅 LG Display 一家。因此,要分散采购风险,保证新品上市供货的稳健,苹果就须灵活多元地进行订单处理。
其实,在供应商风险防范上问题上,苹果一直非常重视,为此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比如 iPhone 上使用的电容式触摸技术最先由台湾厂商宸鸿(TPK)研发而成,但苹果却要求宸鸿将这一技术同时提供给其竞争对手胜华,让两家同时为苹果供货,以规避风险。而供应商的多元化也是苹果议价能力的重要保证。
集终端制造商和元件供应商于一身,三星成为全球少有可以掌握移动设备全流程工艺的公司。在竞争惨烈的硬件市场,尤其是与三星手机短兵相接的情况下,苹果如果过于押注三星的原件,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尽管三星公司元器件生产与硬件制造分属不同公司,双方也相当于上下游供应商关系,但从公司整体业务上看,苹果一旦疏于三星,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表现。三星总法律顾问 Charles Verhoeven 曾表示,三星提供的元件占 iPhone 元件总成本的 26%。摩根士丹利预计,明年三星的元器件销售将占据三星集团运营利润的近 8%。这种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也是苹果与三星长期保持亦敌亦友关系的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此次增加的供应商名单大多与台系厂商密切相关。比如日本尔必达与多家台湾厂商有过合作。根据苹果今年年初公布的《供应商社会责任报告》,台系供应商多达 39 家,占据所有供应商数量的四分之一。由于劳动力等优势,台系厂商在成本管控方面极具优势,从短期来看,台系厂商特别是意图整合苹果供应链的鸿海可能会从"去三星化"中获得发展机遇。
不过,在涉及某些关键技术的核心原件上,苹果尚不能完全摆脱对三星的依赖。另外,新增供应商潜在的资本问题、原件良品率的控制问题,能否保持一贯的质量,对苹果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源地址:
http://www.ifanr.com/151683
(来自鲜果联播)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