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星期五

文章-韩寒VS方舟子 对垒还是自戕?-南方人物周刊

 

韩寒VS方舟子 对垒还是自戕?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本刊记者 何三畏 特约撰稿 刘彦伟 萧瀚

日期:2012-02-10

2012年春节期间最激烈的网络口水战,并未因韩寒宣布不再回应而硝烟散尽,两派人马依旧混战不休,向我们展示着国人在语言暴力、诛心构陷方面的天赋异禀。

  2012年春节期间最激烈的网络口水战,并未因韩寒宣布不再回应而硝烟散尽,两派人马依旧混战不休,向我们展示着国人在语言暴力、诛心构陷方面的天赋异禀。

  在这场骂战中,韩寒的态度从刺人的倨傲到软弱的伤感,方舟子则处于不能认错认输、也不被拥趸们允许认错认输的情势之中。

  在私权长久以来得不到尊重和保障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习惯了相互恶意推定,习惯了无端示恶。未经深入反省的历次政治运动,则为这种习惯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于是,对公共人物的“合理质疑”,一不小心就演变为多数人的肆意围猎。

韩寒手稿

“表面现象”看韩寒

  这简直是一个谜:聪明早慧的韩寒,江湖人生十多年,关键时刻居然身边“无人”。而在这场骂战中,韩寒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个文学天才的才情,并且从倨傲到萎缩,也过渡得太急骤了

  本刊记者 何三畏

  到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始于元旦前夕的“韩寒事件”第一波已经过去。韩寒宣布不再回应(邱震海先生说,起先约定的和方舟子的电视辩论,韩寒也表示不参加了),起诉材料已经递交,等待立案中。虽然方舟子表示,将继续理抹韩寒,网络也还在热议,还陆续有人发长微博。但这都只能算是“第一阶段”的余波了。

  我把事件命名为“韩寒事件”。这首先是因为事起韩寒本人。没有“韩三篇”,韩寒的名气多半还在网络和青少年中。作为作家,传统文学界还对他保持沉默。而三篇既出,举世争说。麦田表示,他再次注意韩寒,发出《人造韩寒》,也是因为三篇的影响。此外,在《人造韩寒》之后,事件的走向,仍然很大程度上是由韩寒的回应主导的。方舟子的加入,多少也是因为韩寒的挑逗,被拉上擂台。

  我已经让自己做了一个有耐心的观察者,他们双方的读者(不限于争论的文字)。但我告诫自己,评论笔墨官司是一件很费笔墨的事情,还要特别避免站队。我决定限制自己的“言论范围”,不去评判被质疑的事情本身的真伪。对于一场文墨官司来说,我觉得争论本身很重要。某种程度上,争论的现象就是事情的本质,争论的现场即敞开着事件的纵深。所以,我只谈现象,不谈本质。

狂傲和沮丧

  首先,韩寒对麦田的《人造韩寒》的激烈反应,让我深感意外。在我的潜意识里,网络训练的和市场养活的作家,应该不是这素质,应该更宽容更谦卑地对待批评。

  第一篇回应文章《小破文章一篇》,是在反复压抑的情感爆发后纠结出来的。但隔了一天,《正常文章一篇》选择了痛快发泄。文中推导麦田的性能力,溯及麦田老婆的私生活,及孩子的血缘身份,并顺带挖苦了方舟子的秃顶。韩寒的骂技脱离了文化趣味。这表明他在过去两天的思考中很不冷静。我当时的感觉是,这是一种打败自己的征兆。

  那天,其实我也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帖子,批评麦田论证不周延。准备贴出来,但上网先看了韩寒的《正常文章一篇》,惊奇之余,觉得不必贴了,决定冷眼旁观。

  麦田很迅速向韩寒道歉,是事件中的一个亮点。根据麦田后来的自述,道歉是因为自己发现了《人造韩寒》使用的部分材料有误,而不是观点改变。麦田的道歉干脆利落,并没有附加任何条件,比如,附带指责一下韩寒不该人身攻击。而韩寒在笑纳麦田道歉的时候,并没有就坡下驴地对此前的粗鲁表个态。

  韩寒的文章中还有“他妈的”。方舟子指正时,韩寒回应称,他也用了“我他妈的”。这是什么道理,我是没看懂。这时,韩寒还在把方舟子当猫戏。在接受麦田道歉的同时,韩寒以戏谑的口吻写道,“我接受他的道歉信。同时我比较担心方舟子老师。”

  韩寒还透露,他以前在网络辩论的时候,因为“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所以在对方文章发表之前,就先把回击的文章写好了存档,到时紧跟着就发出,好吓人家一跳。

  韩寒无法抵制智力上的优越感。当方舟子写出第一篇针对他的文章时,他还在轻松愉快地嘲笑方舟子居然有兴趣科普中年男人秃顶不是病;还在嘲笑“理科生”。韩寒不知道,这就是方舟子。

  在收到“秃顶”的消息之后,方舟子就确定了他的目标。韩寒调笑的内容,不是方舟子的武器,所以他科普一下,不是犯傻。论敌的身体和亲人隐私,也不是方舟子的武器,所以他不用。但是,方舟子会把美国名牌大学理学博士的功夫用上。

  韩寒所轻薄的“理科生”的搜索、整理和归纳能力,是专家级的。方舟子即便强词夺理,也会头头是道。这是不对等的游戏。韩寒一向在博文中表现的充满机趣的笔调显得过分稚嫩和浅浮了,几乎派不上用场。

  而韩寒又是巨额悬赏打假,又是预备巨资犒赏粉丝,又是坐在千页清清爽爽的手稿堆里微笑,又是和玩伴们打完游戏现场表演写好文章骂人……我相信,方舟子看到这些花拳绣腿,一定感到很放心。

  方舟子按部就班地工作,心思缜密。比如,韩寒有修改已经发表的博文的习惯,称有权修改自己的文章,方舟子把韩寒的原文截到自己的反驳文章后面,这是给自己的论据留底,对自己有利。但心高气傲的韩寒不会这么尊重对手。

  韩寒在方舟子面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他几乎忘记了世上还有诡辩术。方舟子要什么,他给什么。其中最诚实的项目是,报书目。你不是说我不读书么,我就报给你,像学生对老师。不幸的是,韩寒报的书目,不是卷帙浩繁,就是艰深异常,还有就是哲学,通通是需要巨量知识储备和人生体悟才能读下去的著作,而韩寒表示那是自己初中时无师自通的彻夜功夫。

  这样下来,韩寒的感觉几天就变了。他想下台。但方舟子笔伐正酣,网上的激辩还在扩散,没有外在的台阶可下,只得硬着陆。韩寒的心情迅速转入另一个极端:他开始懊恼和自卑。作为一个天才的少年作家,走到誉满天下的今天,为了有人提起10年前似是而非的旧事,竟说出这样伤感的话来。

  还得说句,一同打击了韩寒的,还有那些韩寒代言的微博。他们时常发些置韩寒于难堪的帖子。诸如现场表演写文章,有图有真相,高调转发“方舟子拖欠专业拉黑员工工资遭起诉”的微博,即属此类。

  这简直是一个谜:聪明早慧的韩寒,江湖人生十多年,关键时刻居然身边“无人”。而在这场骂战中,韩寒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个文学天才的才情,写的文章跟方舟子相比幼稚到令人尴尬。并且从倨傲到萎缩,也过渡得太急骤了。

  “朝天泼粪”

  在麦田的一触之下,韩寒为什么反应会那样激烈?也是在我设置的“表面”无法理解的。也联系不上那位刚刚写完三篇、正忧患着国民素质的知识精英。

  我想,即便麦田和方舟子的论据不正确,或者论据使用不当,即便他们的结论跟论据很不匹配,这不也只是一场文墨官司吗。韩寒也应该知道自己不能避免“不正确的质疑”。而你可以选择回应,或者不回应。你也可以控告他们,如果你觉得有可能证明他们怀有恶意动机。

  你享受了新概念作文为你开设单行道带来的红利,你应该觉得有人提出质疑和猜想符合情理。十几岁孩子的写作,受到喜欢写作的父亲指点,中学生的第一本小说被他人加工,并非不正常。你自己也说过你的博客不只你个人可以登录,人家为何不可以想象里面塞有“团队”的文章?以你的情况,也应该有个团队。几人共一个名字发表,有过先例,并不违法。

  即便所有的说法都与事实不符,不都可以好好讲吗?断然否决不等于刺激他人吗?人家说你讲到汽车和女人才流畅,说你不谈文学,你流畅地谈谈文学不就得了吗?就算10年前有过某种程度的被“包装”,以后你不断有新作出版,时间不已经把过去种种“赦免”成“文人逸事”了吗?

  “人造韩寒”,或者人造某某某,从某种程度上,不正是这个时代的通例吗?难道你认为你今天的一切都是自然形成,而非种某种合作经营吗?如果你的名字一直放在网络的末页,你会有这么多粉丝吗?如果新浪明天停电,你也会有几十万人点击吗?你做了这么久大众名人,在公众点到你的名字发出噓声时,即便你心里很烦,你不可以媚众地回一个笑脸吗?

  网络就像人生的激素,把新一代催得早熟。可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精神婴儿期却更长。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韩寒是80后一根孤独标杆,是指的影响力。80后都在向30靠了,应该标杆林立,而且各自标新立异,多出一些公众人物。

  鲁迅在上个世纪的今天,是“80后”。辛亥革命时的鲁迅,比辛亥百年时的韩寒小一岁。但小一岁时的鲁迅是啥见识,他是如何谈革命、民主和自由的。胡适在上个世纪的今天是“90后”,刚到美国读工科,他那时是什么见识。7年后入主北大,那是什么风光。到了韩寒以三篇搅动时局的年龄,《胡适文存》三卷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出版了。转年,做北大教务长了。

  今天,在公共知名度和在青年中的号召力上,能跟上述二位相比的韩寒,不仅把3个概念讲成那样,还用“理科生”来指称对手不懂文学三昧。这就是今天的公共空间里甚嚣尘上的泡沫。检视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文化界,虽然骂阵不断,但像韩寒的骂法,还是没人拿出手的。只有到了后半叶有一段时间,墙上的大字报才会有这样的写法。

  韩寒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这个时代的浮躁和势利的合力塑造着韩寒,也谋害着韩寒。韩寒给父亲写的购书单和家信,证明他聪明好学,少怀远志。

  这样一个好孩子,为了《三重门》闹得读两个高一,又七门功课不及格而退学值得吗?今天还在争论是否独立完成的《三重门》,说是写得老到,但《三重门》真的有价值,应该成为中学生读物吗?翻开第一家出版社的退稿信,你能说它看走眼了吗?今天,携《三重门》入世的天才少年已经是一个写作多年的青年作家。他的朋友路金波评价说,“韩寒迄今并没有取得很大成就。他对小说的理解还片面,他还没有写作出真正能流传的作品(胡塞尼28岁已经为阿富汗历史写下了《追风筝的人》);他的‘韩三篇’还停留在‘直觉’阶段。”我觉得这多半说明,这个社会实际上不是韩寒的良好环境。

  韩寒在论战期间的博客里发了一段告白,应该是他最新的精神成色,但我很无语,抄录于后,不予置评:“既然有这么多人看着我,趁我三十岁,我要开始我人生新的事业。全新的哦。暂时保密哦。我为此踌躇犹豫和准备了三年多。今年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开始了。感谢所有恨我的人,你们让我充满了动力,我会飞出你们的射程。你们朝天泼粪,只会掉到你们自己脸上。在你们的视线里,只能看到我羽翼的光芒。”

  绝对逻辑

  不太为人注意的是,有一种绝对判断的思维方式,占领着韩寒。这种思想的毒汁从大受鼓励的老三篇《求医》、《书店》和《杯中窥人》就开始被注入了。

  在《杯中窥人》里,韩寒写道:“《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这段文字里包含着一个令人担忧的逻辑:为什么那些“读之甚爽”的文章作者,都是“不然”的?难道只要是这种文章的作者,就会是这样的小人?为什么这里用全称判断?为什么不说“可能”,“或许”,“一些”?

  不知道,在获得一等奖之时,或者之后,有没有老师给韩寒讲过,这叫片面性。发现事物的另一面,比起只看到表面,叫深刻。但否定其中任何另一面,都叫片面。实际上,韩寒的这种思维模式的苗头,受到了鼓励。不难发现,在反对数学的时候,在说教师是妓女的时候,韩寒不动声色地在使用绝对化。在写徐志摩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篇课文不好,理由是老师“要求背的,肯定是不好的”。这种文学的夸张,被韩寒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固化下来。

  到了2008年,小伙子不再是16岁,而是26岁了。有人指出他的博客链接着日本AV地址。韩寒回敬说,你虚伪,一边说链接不妥,一边拖着鼠标快进找关键看,还打着爱护未成人的幌子。

  这套思维模式多么厉害:首先绝对化地把对方设置为阴暗的小人,这就构陷了一个模式,使得任何企图说我的链接不妥的人,都将是一个动机不良的小人。这次遇到麦田和方舟子,韩寒还是这么干,对方不理这一套,韩寒就无法应招,只得懊恼。

  也就是在2008年以后,韩寒开始批评社会。笔者这时开始关注他的文章。确实,韩寒表现了年轻人的独立和自我。独立和自我跟绝对思维不冲突。但到2011年末,韩寒宣布以前批评体制都是使用的“有罪推定”。“有罪推定”,即绝对化思维模式的一种。

  全盘否定“前一个自我”,还是绝对化思维。但事实应该不是韩寒所说的这样。你不可能每一次都做到有罪推定,一定在某一个具体的判断中依据了事实尊重了常识。批评时事不过是对具体的事件做具体地判断,不一定每次都套得上有罪推定。再说,如果你真能做到每一次都有罪推定,那么,也就不应该把那些文章印行出版了,印了现在也不是要推销而该回收了。

  绝对化思维模式也可以叫极端化思维模式。韩寒运用绝对化或者极端化思维模式的一个杰作,就是新近的三篇。首先把不会打远光灯的人,比喻为得Q币就会出卖抽象利益的人,绝对化极端化,设定为每一个人都是那样,以及用7000万等于13亿,接下来,说什么都方便,要什么都会有。如果下次另有需要,把前提再绝对化一次,即可再用。

  这就是韩寒的逻辑。实际上,世界上只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韩寒式的逻辑。

  说到逻辑,在《南都周刊》的报道里,有一段韩寒的逻辑,也够生动的,抄录于后,作为本文的结束:“他们看不起我,我不是那么正派的读书人,搞学术研究的,所以没资格谈民主自由。理论上我看的书肯定要比普通老百姓多,你既然看不起我,那肯定就更看不起老百姓,但是又要拉老百姓过来做后盾。所以说,他们本质上是很矛盾的。”

方舟子(图/娄林韦)

方舟子反对方舟子

  别看现在方舟子的粉丝空前多,退回三四年前,他的支持者却只是小众群体,大多数人对他印象并不佳。方舟子一边打假反伪,一边却收获如潮骂声。彼时的他,何等悲情。抵御这种悲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出冷酷的姿态,长久地摆着这个姿态,难免习惯成自然

  特约撰稿 刘彦伟

  我的老读者们都知道,我是“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的忠实粉丝,从2006年起,就在我负责的媒体栏目里不遗余力地推荐方舟子的文章、宣传他的思维,一个多月前,还给某报写了篇《感动中国人物,我愿投方舟子一票》(发表时标题被改为《莫让科学思维成为稀缺品》并有删节)。当时有人说方舟子不打官员和体制内人物的假,我听了义愤填膺,想站出来为方舟子一辩。做这些当然不是因为什么偏心,而是我认为,方舟子的科学思维、打假勇气是当下中国的稀缺品,值得宣扬。

  但我不能赞同“质疑韩寒的方舟子”。为了表示对前一个方舟子的支持,这里我用前一个方舟子的准则来检视后一个方舟子。

  方舟子如何违背自己的准则

  以下方舟子的6条表态均出自他的《科学世代的伪科学》和《装聋作哑是何罪?》两篇文章。

  方舟子说:“传闻不是证据。”

  但是在方韩之争及之前的方罗(永浩)之争中,方舟子惯用的手段是,只要是对他有利的说法,他都拿来用,而不辨其真伪。网友杜撰一条“吾友为韩寒代笔”的微博,方舟子马上将其添加到自己的质疑文章中。虽然他经常对这种引用加上“可靠程度不得而知”、“是真的吗?”、“有点意思”的说明,但既然“传闻不是证据”,又何必把传闻列入正儿八经的质疑文章中呢?

  有时,方舟子对传闻甚至直接采信。比如一位非媒体人说“反对韩寒的文章上面都有禁令”,方舟子就说“凭什么,靠韩三篇成功转身获得护身符?那更要继续”。

  方舟子说:“轶事不是证据。”

  轶事指那些“非正史”、不可靠的资料。新闻报道不是轶事,但一篇根据自身经历写的文艺作品可以是。韩寒的《求医》是一篇文艺作品,当年《小说选刊》把它选在短篇小说栏目里,根据“轶事不是证据”的准则,方舟子拿文艺作品里的情节来当证据做推断,能站得住脚吗?

  方舟子说:“巧合不是证据。”

  韩寒的《书店(一)》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想必与‘幽默’(humour)最初在英语里解释为‘体液’十分切意,眼泪鼻涕当算体液,流眼泪便是流‘幽默’。”而钱锺书的《说笑》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我们不要忘记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

  方舟子由此得出韩寒对钱锺书其他作品已烂熟于胸的结论。且不说两者的描写并不相似,即便相似,也可能是巧合,巧合能作为韩寒熟读钱锺书作品的证据吗?

  方舟子说:“合理假设,准确求证。”

  在方舟子《“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之谜》一文中,方舟子称“韩仁均与考官李其纲同届”,这犯了事实错误——韩仁均与李其纲并非同届,且已被反复澄清。方舟子还拿《儿子韩寒》所谓的2006年版和2009年版作对比,事实上此书根本没有这两个版本。方舟子这种求证犯了低级的事实错误,非但不准确,简直是随意。

  方舟子说:“不能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作解释,而无视不利的数据。”

  韩寒在《正常文章一篇》中,提到自己小学读的还“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但“到了初中高中,我拼命地读各种书”。然而方舟子在论证时,很奇妙地就把韩寒自己的说法引用到小学为止,对初中的就转而用韩寒父亲的说法,并得出“韩寒在创作《书店》之前,并没有博览成年人书籍的阅读史”的结论。

  方舟子说“看看韩寒首度公开的《三重门》手稿视频,果然干净得像抄稿”,但方自己就引述过《儿子韩寒》一书中的一段话——“而且他还写得一手很好的钢笔字,写的文章初稿就如别人改定誊清的稿件一样,基本上是一次‘成型’的。”可见,手稿干净的原因在几年前的出版物中就有解释,而方明明知道,却还拿“干净”说事。

  方舟子说:“装聋作哑其实是一切造假者在事情败露后的最后一招。”

  对别人指出其错误之处,方舟子基本是两招:要么完全不理;要么抓住别人论述中个把不严谨的字句大做文章,而对其他有理有据的反驳默不作声。对某篇批评他的8000字长文,方舟子只挑出其中论述医学文献的一处反驳,并以“还教起我如何看医学文献了”来显示不屑。且不论方反驳的对不对,就算对了,还有七千多字的批评,包括“韩寒其实知道三重门的读音”这类推翻方说法的铁证,为何也一概不屑?

  后一个方舟子其实早现端倪

  方舟子此次质疑表现出的随意与不认账的态度让很多人吃惊,究竟是方舟子变了,还是以前人们看错了他?其实在我看来,两个因素都有,先说后一个。

  以前方舟子就有不少做错的地方,只是没有引起太多注意。比如他曾在微博上说:“有谁知道现在《时代周报》是哪个流氓在当总编?还是原《南方都市报》的陆晖作为执行副总编在管事?就不怕别人也顺带人肉骂他老婆?”事实上,彼时陆晖已经离开《时代周报》8个多月,方舟子不经考证随意骂人,不但骂错了还把人家妻子牵扯进去,却一句道歉也没有。倒是别人指出他妻子抄袭,他暴跳如雷。

  再比如,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有篇文章被其他人引用却未注明出处,方舟子误以为是孙海峰抄袭别人,以此对孙进行了“讲师抄助教,深圳大学的抄玉溪师范学院的,抄得好不威武”等冷嘲热讽。后来孙海峰反复说明,方舟子置之不理。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方舟子

  一边是令人尊敬的“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一边是“随意发难且不认账的方舟子”,为何两个方舟子合于一体呢?其实不难理解,盖因前一个方舟子太悲情。

  别看现在方舟子的粉丝空前多,退回三四年前,他的支持者却只是小众群体,大多数人对他印象并不佳,一听到他批评中医或者支持转基因就要骂娘。方舟子一边春蚕到死丝方尽般打假反伪,为此还遭受身体和经济上的威胁;一边却收获如潮骂声。彼时的他,就好比鲁迅小说里被做成人血馒头的革命党人,如《圣经》中在群众压力下被钉死的耶稣,何等悲情。

  抵御悲情的最好办法是做出冷酷的姿态——我本就是那孤傲的一峰,不管你们如何,我自有我的风景。长久地摆着这个姿态,难免习惯成自然,所以方经常说出“我真是服务器杀手,指哪崩哪”这类让旁观者感觉“这人自我感觉太良好了”的话来。

  既然“不管你们如何”了,那么我方舟子就不怕敌人多,多几个敌人还能展示我见魔杀魔的刀法,引得支持者更加崇拜,这种心态演变下去就变成了“怕敌人不多”。所以方舟子不但对看不惯他的人尖酸刻薄,而且对偶然批评他的人都乐于一巴掌扫成“方黑”。这种暴戾之气也让他常常忍不住动粗,比如对陆晖不加考证地谩骂。

  这种冷酷的面容、孤傲的形象,让方舟子不但孤芳自赏、好勇斗狠,而且不能认错认输,因为认错认输可不那么酷。尤其是一些较早认识到方舟子价值的人成为其支持者后,方就勾勒出一幅众人膜拜孤峰的画面,他已飘飘欲神仙。而凡是把自己塑造成神的人,都会“死不认错”,正如之前被方舟子拉下马的唐骏。被神化的人,只能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一旦认错认输,他的根基就毁了。而一些“教徒化”的受众,也不会允许他认错认输。

  一个人不肯认错认输,但又知道自己错了输了怎么办呢?把“传闻不是证据”分析得头头是道的方舟子,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引用传闻的行为错了,他该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可以装聋作哑,但方舟子的办法不仅如此,比如他把韩寒不愿再理会他的表态当作韩寒的认输宣言,或转发某个支持者吹捧之语当作自己的胜利宣言。除此之外,继续发起新的攻势,也可以把人们对上一轮对错的关注吸引到新的焦点。

  分析完不认账的原因,再来看看方舟子为什么随意。

  如果说随意指责陆晖是好勇斗狠的习惯使然的话,那么很可能还有种故意的随意。也就是说,我的第一次随意是不小心,但发现也能忽悠住一批人,成果还是大于损失,那么不妨继续随意下去。在很多人指出方论证方式的纰漏后,他还继续用这种论证方式质疑,很难不给人“故意”之感。

  总之,我认为方舟子在这次质疑韩寒的过程中比以往的一些不严谨程度更深,他的心态的确有变化,某种程度上,也许是他的支持者让他更输不起,导致了这种变化。作为那个“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的忠实粉丝,我希望那个方舟子快点回来。

合理质疑还是围猎狂欢

  特约撰稿 萧瀚

  1935年,25岁的当红女明星阮玲玉用毒药和一句“人言可畏”告别人世,27年后,她的美国同行、36岁的玛丽莲·梦露也莫名自杀(亦有政治谋杀论)。梦露生前曾说:“他们觉得因为你出名了,他们就有权走上来对你说任何话,什么话都有,他们认为这不会伤害你的感情,就好像他们是在和你的衣服说话一样。”

  现在还在如火如荼的怀疑韩寒代笔事件中,许多人也早已忘了什么叫“人言可畏”。

  私权及其限制——普通人与公众人物

  人类个体某些不可让渡、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例如财产权、人身权,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私权构成了一个正常社会的基础,政治权利就是从私权派生的。私权也是公共利益的基础,公共利益无非私权行动的外部性产物,是人群为了既保护甲的私权又保护乙的私权,以至于保护任何人的私权而寻求的私权共和。因此,私权高于公共利益,没有私权基础,公共利益根本不存在。

  私权会因公共利益的原因而被区分为两种状态,但并非两种私权,一种是可正当限制的状态,一种是不可限制的状态。例如,财产权处于非交易的静态时,通常任何人无权侵犯,但在战争状态中,可能会因战争需要而通过正当法律程序征用,行动自由也可能因国家处于紧急状态而受限制。

  韩寒有没有代笔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韩寒的诚信,二是韩寒作品的署名权。前者可视为某种公共利益,后者则是私权。现行《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的“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便是对作者署名权的刚性保护。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韩寒的作品存在署名权等著作权纠纷,因此,韩寒应该被视为其作品的作者。

  疑韩人士的一系列文章,迄今没有一篇能够证明韩寒有人代笔——虽然方舟子早已铁口直断“这些作品不可能是韩寒写的”。有人说,即使找不到代笔人,也可以认为有代笔。这种说法在作家在世而且毫无署名权纠纷的前提下,是对作者人格的肆意羞辱与诽谤。在没有署名权纠纷,也没有有力的相反证据时,外界对作家的诚信应该采取信任态度,即使有种种狐疑,也不应在缺乏明显证据的情况下公开地刨根问底,否则,它必然会侵害作家应受保护的安静生活的权利。韩寒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再公共,也没有义务遭受这样的人格侵犯,不能打着所谓公共利益的旗号,肆意践踏私权。作品是不是作家亲自所写,涉及作家的基本清白,涉及作家职业生命的存亡,岂能为了一个毫无事实根据的所谓公共利益诚信,就来要求作家自证清白不是骗子?

  无证据的公开怀疑已是一种轻微的侵权——一种作为公众人物能够承受或者说法律可以容忍的侵权,但它从来不是权利,公众人物所能承受的侵权只能以此为界,如果将无界限的侵权当作自由,那么每个人的自由都将不复存在。

  何为言论自由

  安兰德说:“言论自由是指政府不得对公民的言论采取制止、干涉或惩罚的行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这个法律不适用于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它只适用于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只能确保政府不剥夺公民发表言论的权利。”

  言论自由从其作为一种权利起源上说,是相对于有能力压制、限制甚至剥夺自由的公权力而言的政治自由,因此,西方任何正常的宪政理论都不会将它归于普通的私权,虽然它当然也衍生于私权。194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罗伯特·杰克逊大法官在西弗吉尼亚州教育委员会诉巴尼特国旗敬礼案中,有一段经典判词:“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和集会自由的权利以及其他基本权利,不能由投票表决,他们不取决于任何选举的结果。”因此,言论自由作为一种宪法学上的绝对权利,从来不是针对普通公民的,而是针对公权力的。

  美国法上之所以会产生与欧洲侵权法不同的公共人物概念,除了美国有极发达的言论自由传统,还因为美国有经典三权分立制度下的独立司法权,尤其是司法审查制度,因此公共人物的私权原本就受到强有力的保护,如果受到误伤,可以有效校正与弥补。而在没有言论出版自由、没有司法独立、没有程序正义的国家,尤其是民众普遍缺乏针对公权力的言论自由习惯,却惯于私权之间的相互侵犯与践踏,在移用公共人物概念时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因此若要移用,应当尽可能限定于公共官员、掌握特定社会权力者(比如大公司老总),以及被卷入热议的公共事务时与公权力相关的人,而不应在这两个领域之外过多使用公众人物概念限制私权。

  此次韩寒遭遇的问题,就是一群混淆了言论自由何为的人,在向一个普通的公众人物要言论自由,以至于产生了大量支持麦田、方舟子无限度质疑的怪论。

  舆论暴力的成因——制度与大众心理

  此次疑韩事件,之所以会形成如此荒谬绝伦的巨大声势,存在着深刻的制度与文化根源。

  《诗经》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许基本上概括了中国传统,它深刻地描述了近三千年来,国人在公共领域缺乏两项基本的权利,就是自由(尤其是政治自由)与财产权(土地是财产权中最重要的部分)的保障,而在西方,至少罗马法时代就有了一定的法治性制度保护,这也是早期希腊罗马区分自由人和奴隶的标志。至于近代以来发展出来的成熟的宪政制度,更是将私权保护放在第一位。《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偷了一块面包就被判了19年徒刑,除了反映刑罚残酷之外,也反映了对私权保护的力度,因此,西方国家盗窃罪的构成通常与盗窃的金额关系不大,它惩罚的是一种侵犯私权的行为,而对私权被侵犯的程度并不那么计较。

  欧洲18世纪之前大部分国家都没有专门保护各种自由的立法,原因在于他们将私有产权视为自由的基础,一个失去所有或最重要财产的人谈不上什么自由,人格权之类的专项系统立法保护都是后来的事。中国历代王朝鼎革之后,都要重新来一遍“分田分地真忙”,半个世纪前的土改也一样,以至于到现在中国人还不拥有土地私有权,这都是私权不发达、私权难得保障的原因。私权保障的程度与对公权力制约的程度成正比,缺乏私权保护之地必是公权力或伪公权肆意践踏私权之所。而政府向来是民众最重要的榜样,公权力践踏私权,私权和私权之间也往往不会相互尊重,人民之间习惯于相互恶意推定,习惯于无端对人示恶。尤其是人们缺乏公民常识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被限制甚至剥夺各种自由,而公权力肆意践踏私权的行为却大行其道,这就导致许多人将日常怨气撒播到网络,针对那些跟他们一样无权无势的人撒气示恶,不少匍匐于日复一日机械性工作糊口的普通人,尤其乐见一些成功人士倒霉——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要对一个并未害人的公众人物如此恶意妄断,逼人自证清白,这就是尼采和舍勒着力分析过的小市民的怨恨心理,再加一些网络达人误用公众人物概念,更是给这些对人无端示恶者提供理论依据。当然,六十多年来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迄今未曾得到深入反省,也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恶意推定、恶意构陷、阴谋论等大众社会心理,依然顽固地保留在许多人头脑中,并与现实制度遥相呼应。而这种现象,倘若缺乏有效疏泄与引导,转基因文革指日可待,今天还在网络上,明天就可能走上大街。

结语

  肖洛霍夫自23岁发表《静静的顿河》第一卷后,不久被诽谤剽窃了白军军官克留科夫的遗稿,1965年获诺奖也未改厄运,直到1999年手稿出现,并找到葛利高里原型叶尔马科夫,才彻底恢复名誉,而这时肖洛霍夫已作古15年。肖洛霍夫虽是共产主义者,但正直诚实,敢为底层人仗义执言,因此1938年差点被诬陷整肃,斯大林歪打正着保护了他,安慰他说:您担心我们相信诽谤者,这是多余的。长舒一口气的作家于是讲了个故事:

  一个兔子没命地狂奔,路遇狼。狼说,你跑那么急干嘛?兔子说,他们要逮住我,给我钉掌。狼说,他们要逮住钉掌的是骆驼,而不是你。兔子说,他们要是逮住我钉了掌,你看我还怎么证明自己不是骆驼。

文章-韩寒VS方舟子 对垒还是自戕?-南方人物周刊

刘彦伟:方舟子大战方舟子(转)

作者:刘彦伟 更新时间:2012-02-10

(转自《南方人物周刊》,原文链接http://www.nfpeople.com/News-detail-item-2533.html,因为篇幅限制略有删减,这里贴个原版)
刘彦伟:方舟子大战方舟子
  我是“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的忠实粉丝,就在一个多月前,还给报社写了一篇《感动中国人物,我愿投方舟子一票》(发表时标题被改为《莫让科学思维成为稀缺品》并有删节)。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当时有人说方舟子不打官员和体制内人物的假,我听了气不过,想站出来为方舟子一辩,同时表达一下我对方舟子没能当选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遗憾。
  我从2006年起推荐方舟子的文章,宣传方舟子的思维,我本人的老读者都知道我是方的支持者。在我负责的媒体栏目,还曾专门开辟了“科学思维”的版块,用以推荐方舟子等人的文章。可以说我在不遗余力的为方舟子做宣传。做这些当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偏心,而是客观上我认为,方舟子的科学思维、打假勇气是中国的稀缺品,值得宣扬。
  但我不能赞同“质疑韩寒的方舟子”。为了表示对前一个方舟子的支持,我就用前一个方舟子的准则来检视下后一个方舟子。以下言辞或有激烈,但出于公心还是私怨,读者一看便知。
方舟子如何违背自己的准则
  以下方舟子的6条表态出自他的《科学世代的伪科学》和《装聋作哑是何罪?》两篇文章。
  1、方舟子说:“传闻不是证据”。
  但是在方韩之争以及之前的方罗(永浩)之争中,方舟子惯用的手段是“只要是对他有利的说法,他都拿来用,而不辨其真伪”。比如一位网友杜撰一条“吾友为韩寒代笔”的微博,方舟子马上将其添加到自己的质疑文章中,虽然他经常对这种引用加上“可靠程度不得而知”、“是真的吗?”、“有点意思”的说明,但既然“传闻不是证据”,又何必把传闻列入正儿八经的质疑文章中呢?
  有时方舟子对传闻甚至直接采信。比如一位非媒体人说“反对韩寒的文章上面都有禁令”,方舟子就说“凭什么,靠韩三篇成功转身获得护身符?那更要继续”。
  2、方舟子说:“轶事不是证据”。
  轶事就是指那些“非正史”、不可靠地资料。新闻报道不是轶事,但一篇根据自身经历写的文艺作品是。韩寒的《求医》就是一篇文艺作品,当年《小说选刊》就把它选在短篇小说栏目里,根据“轶事不是证据”的准则,方舟子拿文艺作品里的情节来当证据做推断,能站得住脚吗?
  3、方舟子说:“巧合不是证据”。
  韩寒的《书店(一)》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想必与‘幽默’(humour)最初在英语里解释为‘体液’十分切意,眼泪鼻涕当算体液,流眼泪便是流‘幽默’”。而钱钟书的《说笑》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我们不要忘记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象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
  方舟子由此得出韩寒对钱钟书的其他作品就已烂熟于胸的结论。且不说韩寒的描写与钱钟书的描写并不相似,即便是相似,那也可能是巧合,巧合能作为韩寒熟读钱钟书作品的证据吗?
  4、方舟子说:“合理假设,准确求证”。
  在方舟子的《“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之谜》一文中,方舟子称“韩仁均与考官李其纲同届”,这犯了事实错误——韩仁均与李其纲并非同届,且这个事实已被反复澄清。方舟子还拿《儿子韩寒》的2006年版和2009年版作对比,事实上这本书根本没有这两个版本。
  方舟子这种求证犯了低级的事实错误,非但不准确,简直是随意。
  5、方舟子说:“不能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作解释,而无视不利的数据”。
  在韩寒的《正常文章一篇》中,提到自己小学读的还“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但“到了初中高中,我拼命的读各种书”。然而方舟子在论证的时候很奇妙的就把韩寒自己的说法引用到小学为止,对初中的就转而用韩寒父亲的说法,并得出“韩寒在创作《书店》之前,并没有博览成年人书籍的阅读史”的结论。
  方舟子说“看看韩寒首度公开的《三重门》手稿视频,果然干净得像抄稿”,但方舟子自己就引述过《儿子韩寒》一书中的一段话——“而且他还写得一手很好的钢笔字,写的文章初稿就如别人改定誊清的稿件一样,基本上是一次‘成型’的”。可见,手稿干净的原因在几年前的出版物中就有解释,而且方舟子明明知道这个解释,却还拿“干净”说事。
  6、方舟子说:“装聋作哑其实是一切造假者在事情败露后的最后一招”。
  对于别人指出方舟子的错误之处,方舟子基本是两招:要么完全不理睬;要么抓住别人论述中个把不严谨的字句大做文章,而对其它有理有据的反驳默不作声。比如对于我们专题批评方舟子的8000字长文,方舟子只是挑出其中论述医学文献的一处反驳,并以“还教起我如何看医学文献了”来显示自己的不屑。且不论方舟子反驳的对不对,就算对了,那么还有7000多字的批评,包括“韩寒其实知道三重门的读音”这类推翻方舟子说法的铁证,也一概不屑?
后一个方舟子其实早现端倪
  方舟子此次质疑表现出的随意与不认账的态度让很多人吃惊,究竟是方舟子变了,还是以前人们看错了他?其实在我看来,两个因素都有,先说后一个。
  以前方舟子就有不少做错的地方,只是没有引起太多注意。比如他曾在微博上说“有谁知道现在时代周报是哪个流氓在当总编?还是原《南方都市报》的陆晖作为执行副总编在管事?就不怕别人也顺带人肉骂他老婆?”。事实上这时陆晖已经离开时代周报8个多月,方舟子不经考证随意骂人,不但骂错了还把人家妻子牵扯进去,却一句道歉没有。倒是别人指出他妻子抄袭,他暴跳如雷。
  再比如,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有篇文章被其他人引用却未注明出处,是别人抄了孙海峰,方舟子误以为是孙海峰抄袭别人,以此对孙海峰进行了“讲师抄助教,深圳大学的抄玉溪师范学院的,抄得好不威武”等冷嘲热讽,后在孙海峰反复说明的情况下,方舟子置之不理。(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前几天方舟子还在重复“孙海峰剽窃”这个他早就心知肚明的谎言。)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方舟子
  一边是那个令人尊敬的“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一边是这个“随意发难且不认账的方舟子”,为何两个方舟子合于一体呢?其实也不难理解,盖因前一个方舟子太悲情。
  别看现在方舟子的支持者空前多,退回3、4年前,他的支持者也还主要是小众群体,大众一般对他印象并不佳,一听到他批评中医或者支持转基因就要骂娘。方舟子一边春蝉到死丝方尽般的打假反伪,为改良社会做出极大贡献,为此还遭受着身体和经济上的威胁,一边却收获如潮骂声。这种情形下,他就好比鲁迅小说里被做成人血馒头的革命党人,如圣经中在群众压力下被钉死的耶稣,何等悲情。
  抵御这种悲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出冷酷的姿态——我本就是那孤傲的一峰,不管你们如何,我自有我的风景。长久的摆着这个姿态,难免习惯成自然,所以方舟子经常能说出“我真是服务器杀手,指哪崩哪”这类让别人感觉“这人自我感觉也太良好了”的话来。
  既然“不管你们如何”了,那么我方舟子就不怕敌人多,多几个敌人还能展示一下我见魔杀魔的刀法,引得支持者更加崇拜,这种心态演变下去就变成了“怕敌人不多”。所以方舟子不但对看不惯他的人尖酸刻薄,而且对偶然批评他的人都乐于一巴掌扫成“方黑”。这种暴戾之气也让方舟子忍不住动粗,比如对陆晖不加考证的谩骂。
  这种冷酷的面容,孤傲的形象,让方舟子不但孤芳自赏、好勇斗狠,而且不能认错认输,因为认错认输可不那么酷。尤其是一些较早认识到方舟子价值的人成为方的支持者后,方舟子就勾勒出一幅众人膜拜孤峰的画面,这幅画面真美,方舟子已飘飘欲神仙。而凡是把自己塑造成神的人,都会“死不认错”,正如之前被方舟子拉下马的唐骏。被神化的人,只能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一旦认错认输,他的根基就毁了。而一些“教徒化”的受众,也不会允许他认错认输。
  那么一个人不肯认错认输,但又知道自己错了输了怎么办呢?比如说,把“传闻不是证据”分析得头头是道的方舟子,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引用传闻的行为是错的,他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他可以装聋作哑,但方舟子的办法不仅如此,比如他把韩寒不愿再理会他的表态当做韩寒的认输宣言,或者转发某个支持者吹捧他的话当做自己的胜利宣言。除此之外,继续发起新的攻势也可以把人们对上一轮对错的关注吸引到新的焦点。
  分析完不认账的原因,再来看看方舟子为什么随意。如果说随意指责陆晖是好勇斗狠的习惯使然的话,那么很可能还有种故意的随意。也就是说,我的第一次随意是不小心,但发现也能忽悠住一批人,成果还是大于损失,那么不妨继续随意下去。在很多人指出方舟子论证方式的纰漏后,方舟子还继续用这种论证方式质疑,很难不给人“故意”之感。
  总之,我认为方舟子在这次质疑韩寒的过程中比以往的一些不严谨程度更深,他的确有变化,也许是他的支持者更多让他更输不起,导致了这种变化。
  作为那个“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的忠实粉丝,我希望那个方舟子快点回来。
  (系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供职单位)

吴永正:坚持吴英无罪 年轻人创业不容易_财经_凤凰网

 

吴永正:坚持吴英无罪 年轻人创业不容易

2012年02月10日 13:35
来源:凤凰网财经 作者:权基正

字号:T|T
2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吴英父亲喊话浙江高院:请公开回答我四个问题

吴英父亲给凤凰财经展示本色集团资料

凤凰网财经讯 吴英父亲吴永正在凤凰网财经演播室如此评价自己的女儿,“吴英的创业没错,她是值得被标为榜样,年轻人创业并不容易!”

“所有的事实证明,吴英的判断力、胆量都是超前的,”吴永正评价女儿吴英称,“吴英的创业没错,我坚持他没有罪,人一生之中必须要创业、要奋斗,否则这个社会也没发展前途。年轻人创业容易吗。”

吴英投入近1.6亿元到房产,其中东阳博大房产2200万元,通江花园近3000万元,望宁公寓5000多万元,湖北荆门1400万元,浙江诸暨近300万元等。吴英所购房产,大部分为沿街商铺,三年过去,这些房产都已大量增值。

吴永正坦言,吴英的判断和胆量是自己不能比拟的,“我相信她有她的想法,不具备好的分析能力和魄力,不敢动这个念头,我没这个胆量,也没有这种分析能力。”

吴英创业史

吴英有三个亲姐妹,吴永正曾提过,小时候吴英在四个女儿中学习最好。不过,初中毕业后吴英就放弃继续学习,一门心思想要经商的她,跑到做美容生意的姑姑那学习做美容。一年之后,吴英选择在宁波慈溪与人合伙开美容店。此时,吴英才15岁。

“贵族美容美体沙龙”是吴英第一家正式经营的公司,在美容店,吴英积累了众多人脉关系,亦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日后进入民间借贷、铜期货以及建立本色集团打下基础。

2006年4月开始,本色集团突然在东阳横空出世:本色商贸、本色洗业、本色广告、本色酒店、本色电脑网络、本色装饰材料、本色婚庆服务、本色物流……本色系公司一家接一家注册,仅当年8月14日,吴英就一口气注册了3家公司。吴英的本色版图,直至当年10月10日本色控股集团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方才组建完毕。

本色集团为吴英带来了巨大声誉及财富,但也恰恰是这个本色集团使吴英陷入牢狱之灾。

坚持吴英无罪

2007年3月16日吴英被逮捕,2009年12月18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吴英不服提出上诉,二审裁决维持原判,案件已移交最高人民法院复核。

“无罪,不是死不死的问题,我坚持吴英是无罪的,”吴永正表示,“吴英集资操办企业,做投资,创造一千多个就业机会,根本没有诈骗动机。”

吴永正质问省高院,吴英的诈骗动机是什么;为何不出示吴英和本色集团实际财产,只披露亏损;为何捏造口供称吴英认罪;为何宣传称吴英躲债。吴永正不理解省高院不调查这些疑问。

当问及吴永正如何看目前东阳民间经济和民间融资情况现状时,他愤愤不平的指出,民间这种借贷,融资很正常,就是到现在还是很普遍。他透露,现在在东阳超过吴英集资数额的人还很多。

判决吴英集资诈骗罪的重要依据是非法占有为目的,生活挥霍无度。创业时大肆收购40辆豪车的行为,成为对吴英满足个人虚荣心,非法集资的指证。

“这都是假的,”吴永正指出,“40辆车是本色集团婚庆公司用的,而且是被骗把二手货当新车购买的,在没出事之前要处理问题,要告他们的,所以那些车还没落户,钱也是吴英自己垫出去的。”

据最新披露,吴英和本色集团车辆涉案扣押的41辆车,已被拍卖30辆,得390万元,还有11辆未拍卖,包括法拉利等豪车。

“40辆也不都是豪车,有10辆车是出租车,你说出租车能是高档车吗,”吴永正质问豪华车之说,“既然是豪华车,可为什么最后仅仅拍到390万。”

民间借贷禁不住

“你不管杀吴英,不杀吴英,民间借贷,永远禁不住,”吴永正表示,“只有规范,才能梳理民间借贷。”

他指出,在农村剩余年轻劳动力很多,这部分群体处理不好,不利于经济有序健康的发展。在农村解决剩余的年轻劳动力方法是要鼓励年轻人创业,以创业解决就业。

“杀吴英很容易,但是这样做,至少在东阳,对年轻人创业绝对是沉重打击。”吴永正指出,如要体现法律一视同仁,所有的企业家几乎要杀完,因为民间借贷在民间具有普遍性。

希望她坚强

二审宣判,吴英临走前回头用东阳方言对父亲说句,“给我带两双棉鞋进来”。吴永正坐在旁听席上,一言不发,沉默了许久。

吴永正表示,那次二审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吴英,之后到现在为止没见过吴英。

作为吴英的父亲,他表示,“不管结果如何,我希望她能坚强,年轻人创业容易吗?”

吴永正:坚持吴英无罪 年轻人创业不容易_财经_凤凰网

重庆打黑绝密内幕:薄熙来遭人叫板 王立军挨骂 - 财经人物 - 中金在线

 

重庆打黑绝密内幕:薄熙来遭人叫板 王立军挨骂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2年02月10日 09:43 互动百科 

点击进入下一张


薄熙来 资料图

  摘自《重庆打黑》
  重庆的未来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的道路上,却有许多羁绊,拉扯着整个重庆的发展停滞不前,或是向后退。特别是重庆的黑社会组织,已经由原来街头的打打杀杀开始向国家行政权力机关渗透,将重庆地区的社会治安、经济环境搞得乌烟瘴气。重庆如果要发展,必须施以重拳清除这些社会阴暗处的毒瘤,让光明的火种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让正义、秩序在重庆各基层繁衍生根。
  2008年11月3日,重庆黑社会组织找借口寻衅滋事,发动主城区近8000辆出租车停止运营,公然向政府叫板。
  很多重庆市民早上出来上班时,发现在渝北区、渝中区、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区、江北区等基本都见不到出租车。重庆机场、火车站等重要场所都没有出租车运营,黑社会组织的猖獗几乎瘫痪了重庆的交通。
  早在11月3日出租车罢运前一周,黑社会组织就已经通过传单、网络、车载电台等形式将“11月3日要罢运”的消息传达给承包车主和司机。
  有部分出租车司机并不买黑社会的账,当天早上依然出车拉客,但是迎接他们的是黑社会人员在街上砸他们的车,硬性把车里的乘客拉出车。没有办法,这部分本来没有准备参与闹事的出租车司机也被拉下水。
  重庆市公运集团出租汽车公司一位黄姓司机师傅说,他早晨驾驶出租车出去后,发现沙坪坝区杨公桥一带有人砸车,被迫返回公司停车地点。“许多出租车司机并不想罢工,只是担心被砸车,不敢开出去。”
  于是,在当时重庆主城区和郊区你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壮观场面,在主城区,你看不到一辆出租车,但是在郊区你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出租车停放在一起。在乡间小道、在江边、在大桥底下,到处都可以看到成百辆出租车停在那里,出租车司机三三两两围在一起抽烟、闲聊。
  让人奇怪的是,黑社会组织何以有这么大的发动能力,能够在一夜之间瘫痪掉重庆的交通?为什么重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事前就已经广泛传播开的要罢工信息反映迟钝,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黑社会组织在他们黑势力伞的保护下,竟然扛着“为民请命”的幌子发动所谓的“罢工”,公然践踏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是正常的民意表达,我们无意责难,我国的宪法赋予人民集会、游行的权力,但事实证明,这次所谓的“罢工”不过是黑社会分子黎强和他黑团伙发动的一次肆意扰乱正当社会秩序的行动。
  黑社会组织提出的“罢工”理由可谓是“义正词严”: 一是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对黑车整治不力,导致黑车泛滥;二是运价低,起步价才5元;三是出租汽车公司对挂靠的个体出租车收取的管理费过高,平均每辆出租车每月收取管理费七八千元;四是出租车有时在主城区加气难。
  在黑社会分子黎强和他的黑家庭成员被捕后,我们终于可以知道当时的事实是怎么样的。
  2008年11月2日,黎强指示何永红召集公司旗下出租车分公司开会,传达11月3日全市出租汽车将集体停运的消息,并要求主力黑团伙成员为出租车罢运提供串联机会和场所。
  3日,渝强出租汽车公司参与了停运,部分车主和驾驶员还对正常营运的出租车进行打砸抢。
  当晚,政府宣布二十时将会恢复营运,并在人民广场上组织恢复营运的仪式,当时黎强也去了开协调会。由于出租车方要求每辆车都配一个警察才肯复工,复运计划最后流产。
  恢复营运计划失败后,薄熙来书记当机立断,直接和部分出租车司机以及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对话。
  在一次座谈会上,当薄熙来刚刚谈到他对重庆出租车行业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的时候,黎强就站起来打断了薄熙来的话,趾高气扬地说:“薄书记,你来重庆的时间很短,不了解重庆的情况,我来给你讲讲”。当时的场面颇为尴尬。
  黎强老婆伍树芹很可能是“”出租车罢运事件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渝强实业曾派出租车分公司经理刘朝富等组织人员,以砸车的方式阻止车主上街营运,黎强的黑团伙成员来有刚和黎德明也都曾参与以砸车方式阻止车主上街运营。甚至还有出租车司机保留了当时渝强实业组织者的指挥短信。
  黎强是如何控制他公司的出租车司机们参与黑社会“罢工”的呢?对于愿意捧场参加上访、闹事的车主及司机,黎强往往给油费、出场费等补贴,甚至出事了还有误工费,打伤了人赔偿还有单位报销。
  在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陈洪刚这些潜伏在政府内部的黑社会保护伞落网之后,人们才知道为什么黎强这些黑社会能够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大规模组织黑社会成员发难政府。


王立军 资料图

  重庆打黑简介
  2009年初开始,在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在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主持下,重庆市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黑唱红”运动,将许多盘踞在重庆多年的黑社会头目批捕入狱。一时间,被黑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的重庆社会秩序,如同7月的雨后街道一样,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感觉……打黑之余,我们也需要反思,为什么黑社会现在越来越猖獗,而贪腐官员会与黑社会分子勾结得越来越紧密,社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本书讲述了文强和以文强为“保护伞”的黎强、龚刚模、陈明亮、王天伦等多个重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团伙杀人、抢劫、绑架、故意伤害、组织并容留卖淫、开设赌场、非法拘禁、强迫交易、寻衅滋事等犯罪活动过程。全书以文强贪腐并包庇黑社会组织为主线,重点讲述主要黑社会组织成员由发迹到覆灭的全过程,从中揭示了存在于重庆黑社会组织内部的经济利益链条。
  黑社会分子给重庆市造成的危害还远不止组织出租车司机“罢工”,2009年3月19日,重庆黑社会分子组织策划袭击了某驻渝部队营房哨兵,造成一名哨兵身亡,并抢走自动步枪一支。
  枪案发生后,有人将责任归结为是哨兵警惕性不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哨兵警惕性再高,如果黑社会分子是处心积虑,经过严密的勘察地形,对哨兵站岗放哨的时间和作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于十八九岁的哨兵来说,还是防不胜防的。这些黑社会分子为了能够顺利的实施这次计划,花费心机,十八九岁的哨兵们的警惕性不可谓不高,但是在重庆黑帮有组织的实施的犯罪过程中,他们单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重庆哨兵被枪杀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部长孟建柱高度重视,亲赴重庆督促办案。
  在重庆警方公布的监控录像中可以看出来,这次的袭击完全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犯罪。
  驻扎在重庆市石新路石桥铺八益建材批发市场旁的是一支通讯部队。部队大门左右两侧,分别是八益建材广场和八益建材批发市场,对面是一排经营陶瓷的商铺,大门右侧约四五十米远的地方,有一排居民楼。
  案发时,虽然建材广场和建材批发市场及商铺都已经关门下班,但部队门前那条马路上,仍有行人来往,并且还有一些小贩在摆卖水果、烧烤等。
  部队门前平时有3名战士值勤,其中两人在大门外的岗哨上,一人在大门旁的传达室内。岗哨上的其中一人身背半自动步枪。
  19日19时42分,身穿浅色风衣、头戴黑色线帽、只露出两只眼睛的枪匪出现在部队大门前。他拿出一把手枪,向站在大门右侧值班岗哨上、身背半自动步枪的哨兵连开两枪后,又把枪口对准了另外两名企图冲上前去的值班战士。这两名战士被迫只好跑进部队大院,并吹响了紧急哨。
  背枪的战士胸部中弹,倒在地上。枪匪抢走他的枪后,沿部队门前的马路,向石新路方向逃去。

“抢枪了!抢枪了!”部队大门对面,正在吃饭的香烟档老板看见后,当即大声喊道。此外,当时正在部队大门前扫地的一位清洁工也目睹了枪匪开枪射杀哨兵和抢走枪支的过程。
  蒙面枪匪枪击哨兵抢走枪支后,徒步穿过石桥铺社区,到达距离事发现场约300米远的渝洲五金交易城西门对面的石新路边,乘坐一辆在此等候多时的出租车逃逸。
  枪匪在逃跑的过程中一点都看不出慌张,而是非常安然的逃离现场。
  从部队大门往石新路方向约四五十米的地方,有一条上山的小路通向石桥铺社区。路口边上,有一个卤肉档。枪声响过之后,卤肉档的女老板看见枪匪腋下夹着一个尼龙袋跑了过来,径直向山坡上的小路跑去。
  距路口约六七米远的地方,有个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的老板已退伍多年。当时,他看见枪匪沿山坡跑了十多米后,左转钻进了山腰上的石桥铺正街。
  约一分钟后,那两名被枪匪逼退的战士追了过来,他主动带着两名战士向山坡上追去。石桥铺正街是一条在半山腰上的小巷,小巷尽头是高新区人民医院。
  巷口一家洗发店前卖香烟的阿婆证实,她亲眼看见蒙面枪匪跑进了巷子里。他们一直追到高新区人民医院门前,仍没见到枪匪踪影,最后只好返回。
  位于石新路渝洲五金交易城西门前的监控录像显示,枪匪到达高新区人民医院这里后,穿过马路和中间的绿化带,到对面坐上了一辆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出租车,沿石新路逃去。当时,他仍然穿着风衣、戴着黑色线帽,只露出两只眼睛,手里拿着那只装枪的尼龙袋。
  出租车停靠的地方,距离八益建材批发市场路口约有300米左右,距离高新区人民医院路口约20多米。出租车就停靠在医院及批发市场一侧,但监控录像表明,枪匪当时是从马路对面过来的。在石桥铺正街实地走访发现,石桥铺正街与石新路之间,约有二三十米的距离,嫌犯在逃进石桥铺正街后,共有四个出口可通往石新路。
  高新区人民医院大门是石桥铺正街的尽头。石桥铺正街没有安装监控录像。当地居民则推测,枪匪从这两条小巷逃出的可能性最大。不过,从这里出来后,要想过到马路对面,必须走到20多米外的高新区人民医院门前的那条马路边,否则要跨过约一米高的人行护栏和马路中间的绿化带。
  那嫌犯到底是怎么跑到马路对面,为什么又要折回头坐上出租车?附近居民分析,这可能是有预谋的,并踩点多次,熟悉了各个路口的情况,以此来迷惑警方。
  这里有一个疑问,黑社会组织有计划地袭击哨兵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重庆黑社会组织要从2008年6月份以来组织策划了多起严重的刑事犯罪案件?并煽动社会动乱?
  面对黑社会组织的猖狂挑衅,重庆市委、市政府忍无可忍,奋起反击。2009年10月17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出席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前,向境内外媒体代表介绍了重庆打黑的最新情况。
  面对来自全世界报业的杰出代表,薄熙来一番力重千钧又饱含感情的话,首次向公众道出了2009年以来重庆连串重拳掀起“打黑”风暴的真实初衷。
  “黑恶势力拿刀砍人就像屠户用刀砍杀牲畜”,“为了实现平安重庆,就需要打黑除恶。”薄熙来坦言,“打黑不是我们要主动而为,而是黑恶势力逼得我们没办法。”
  “老百姓聚集在政府门口,举着血淋淋的照片,画面让人神经紧张。去年我们清缴刀具,大砍刀堆积如山。那不是一般的匕首,而是砍刀啊!”说到这里,薄熙来的表情让人动容。
  “连清朝皇帝都不能容忍”,“我们认为,群众的投诉要重视,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薄熙来指出,“谢才萍开赌场从中抽头,赌场开在五星级饭店,旱涝保收。这连清朝道光皇帝和林则徐都不能容忍。”
  “这些黑势力这样猖狂,是因为上边有保护伞。打黑对保障市民安全有重要作用,市民非常欢迎。政府要老百姓积极举报,市民很支持,百分之八十的信是实名举报。说明群众非常热爱重庆。”在讲话的最后,薄熙来脸上的表情坚定而沉着:“现在打黑困难仍然很大,问题很多,但是有群众支持。打黑一定能取得胜利。”
  薄熙来发动的打黑风暴是真正的为民做主。来自网上的一份《重庆打黑除恶风暴后市民安全感调查》显示,数千重庆网民发表了意见。有37%的网友称,被黑恶分子骚扰过,但都忍气吞声。在打黑除恶之后,4589位网友称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做生意时不再担心有黑恶势力来骚扰”,占投票总数的四分之一。

打黑行动为重庆赢得了干净的公共环境,各种经济活动因为没有了黑社会这个毒瘤的存在,都开始进入有序经营状态中。
  在打黑的同时,薄熙来书记也在努力改变重庆的精神气质,他选择了以革命经典歌曲、故事来重塑整个重庆市民的精神风貌。重庆是有红色文化基础的,著名的渣滓洞、白公馆、江姐、重庆谈判等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许多先辈在重庆战斗过、生活过,牺牲过的英烈也不在少数。
  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处长苟欣文援引薄熙来后来的一次讲话说,“动员大家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就是要培养重庆人民良好的精气神。有了思想内涵,有了文化品位,重庆就能持久,就有合力,就有实现跨越发展的可能。”
  2008年5月30日,薄熙来在调研重庆学校工作时,就发出了一个倡议:在全社会形成高唱红色经典歌曲的热潮。
  不久,重庆市委宣传部就选取了《义勇军进行曲》《红太阳》等27首革命历史歌曲和《我和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18首改革开放以后的现代经典歌曲,并以下发政府红头文件的方式向市民推荐传唱上述歌曲。
  由于前述文件提倡重庆传唱红歌以合唱为主,不久重庆市级党政机关、40个区县直属机关纷纷成立合唱团,都将唱红歌作为重要纪念日的标志性活动,随后大、小红歌演唱会密集举行。
  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甚至专门开设了“红歌社区行”栏目,海选、PK、现场直播、明星参与等方式也被引入到红歌传唱中来。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张礼慧认为,红歌对于重庆这座红色城市来说,可以振奋凝聚人心。
  除了红歌传唱,被重庆坊间称之为“红色热潮”的还有“读经典、讲故事”。
  到2009年8月中旬,已经有3298万人次参与了“红歌传唱”活动,而落入法网的涉黑成员多达1500余人,另有50多名干部因贪腐入狱。
  打黑、唱红之外,重庆官员更大的震动,来自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反腐。在过去的一年里,包括重庆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唐文峰、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九龙坡区原区长黄云、市规划局原局长蒋勇、重庆国土房产局原副局长王斌、渝中区原副区长王政、渝中区委原副书记郑维、沙坪坝区原副区长陈明等多达9名厅局级官员和10多名处级干部因身陷“地产窝案”纷纷落马,一时震惊重庆官场。截至2009年7月,重庆已有502名公检法干部涉案接受调查。
  一方面是大力打击官员腐败,另外,重庆市又开始重新选拔和调整新的官员。2009年8月1日,重庆市人保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招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工作的通知》: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没有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将视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予以辞退处理。
  除学历外,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也被视为考察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2008年11月重庆曾暴发震惊全国的出租车“罢运”事件,一度导致重庆交通瘫痪,后来薄熙来赶到现场与“罢工”司机对话,并通过电视直播,被认为是新时期执政者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榜样。
  要改变一个城市的面貌首先是要改变领导干部的精神面貌,薄熙来深知这一点,在他任职半年后,重庆市委、市政府就在他的建议下,全重庆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内就展开了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各种活动。
  2008年8月25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该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操,每次20分钟左右。各单位的工间操和课间操做得好不好,将作为所在区县政府体育工作的考核内容。这也被认为是薄熙来此前提出的建立“健康重庆”的举措之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重庆新时期发展的需要,重庆市委组织部门还向中央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要求选派优秀的干部到重庆挂职锻炼。2009年3月,重庆人的诚意,打动了中央各部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分别选派来渝干部共11人。

  这11位国家部委的官员,有正厅级3人,他们分别在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任职,一人任市委副秘书长,两人任市政府副秘书长。11人中副厅级3人、正处级干部5人,他们分别在市经信委、建委、市金融办、国土资源和房管局等重要部门,担任副主任或助理(主任或局长助理)。
  这11位挂职干部,有博士3位、硕士7位、学士1位,平均年龄岁,普遍都接触过不同的工作面。这批具备高素质能力干部的到来,为重庆带来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又为重庆官场带来了一股新气象。
  薄熙来在重庆执政期间,挑战的不仅是经济,还包括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民众的精神气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重庆经济发展的要求,薄熙来首先以重塑重庆人的精神气质出发,是治本的方法。
  重塑,意味着推倒原来的,但薄熙来并不是全面否定重庆以前的文化,而是在扬弃中前进,淘汰腐朽的,比如干部贪污、黑社会组织等,而弘扬红色精神、健康、平安、开明、锐意进取等优秀的文化。
  “打黑、唱红、发展”是薄熙来主政重庆着手进行的三项主要工作,唱红、发展对于正常的社会环境来说,并非难事,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打掉盘踞在重庆各个领域里的黑社会组织。一直具有顽强作战风格的公安团队是保证打黑工作能顺利实现的前提,薄熙来从他长期主政过的辽宁调来全国著名的打黑英雄王立军前往重庆,强力打击黑社会。
  2008年6月25日,重庆市政府任命辽宁省锦州市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王立军接替文强任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正厅局长级)。其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又任命王立军兼任武警重庆市总队第一政委、第一书记。这一职位任命被外界认为是他全面接管重庆警界的开始,当时正处于打黑除恶斗争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关键时期。
  王立军1959年出生,早在辽宁省铁岭、锦州任职时,就以扫荡黑恶势力而大振警威,因此获得“打黑英雄”称号,曾获国务院、公安部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一级英模”等多种荣誉。
  王立军的到来掀起了重庆打黑高潮。王立军到重庆半个月后,他就在重庆启动了25年来的最大行动,即打击暴力犯罪、打黑除恶、缉枪制爆专项整治行动。

从2008年7月10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战果堪称辉煌。据警方透露,共破获刑事案件32771起,破获年内案件25931起,查处治安案件52671件,执行逮捕9512人。导致重庆市公安监管场所关押量持续上升,部分看守所、拘留所爆满。
  2009年1月,重庆警方再出动近千名警员,集中清剿和围捕渝、湘、黔交界地区的多个“地下兵工厂”。警方共抓获制造枪支的犯罪嫌疑人数十名,捣毁“地下兵工厂”4个、制贩枪支窝点10余个,缴获仿制式成品枪支58支、半成品枪支6支。
  “内除积弊,外消积怨。”是王立军打黑除恶行动的目标。对内,重新树立警队纪律,肃清内鬼、贪腐分子,纯洁警察队伍;对外,掌握黑社会分子的组织活动规律,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肃清。
  王立军到任后,他提出要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警察就得像警察”。“过去,警察作为国家机器,讲的是政治性、革命性,政治上靠得住最重要。而王立军提出业务体现政治,没有业务水平,政治觉悟再高也没用。”
  王立军将坐办公室的民警推向“前锋”,到一线巡逻,过去许多协警做的工作现在必须由警察来做。
  责任观念也是王立军对重庆警队成员始终强调的,“任何一件事,出了事就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不能像以前一样,就教育教育、批评批评了事”。
  重庆警方内部传闻,有一次王立军在开县检查工作,发现某值班警察竟然酒气熏天,王一把扯下他的警章来并骂道:“你这个王八蛋,把派出所当你家了”。
  重庆下属某县一位民警将枪忘在厕所里,市局机关马上派人去查,很快发现枪支被一名保安拾得,没有扩散,按过去的做法,这样的情况最多批评教育。而这次,该县公安局局长、副局长均被免职,市局分管枪支工作的一个副处级干部也被免职。
  在管理上,王立军采用新的思维。“以前在公安局听都没听说过的词,比如集约化、项目化、流程化、标准化等等”被运用于内部管理当中。王立军的打黑行动也是如此,打掉14个团伙,成立了15个专案组,从市局及各区县调配,选拔负责人,限时破案。
  重庆律师周立太前几个月到重庆某县办案子,见到派出所的民警私下骂王立军,因为王立军来了他们不敢酒后上班。但发现不少警察被免职或“双规”、王立军是“动真格的”后,现在不敢有怨言了。
  在打黑斗争中,公安局给每户居民发“致重庆市民的一封信”,并附一个打印好回信地址、印有“绝密”字样的信封以及足够的邮票,“举报人只要填写名字和基本事实就可以。”同时,加大宣传,连公交站台也设置了大幅通告鼓励群众举报。
  通过对警队的重塑,正气、实干精神在警队内部提升,原来受到警队内部不正之风压制的警员开始恢复了做警察的自信,王立军手里掌握了一支敢于打击黑社会的劲旅。
  王立军带领的重庆警方经过仔细周密的调研后,基本掌握了重庆黑社会组织的特点。2009年7月31日,作为重庆新任公安局长的王立军在一次座谈会上,亲自给老百姓描述了不同版本的重庆治安与重庆“黑帮”。
  重庆警方掌握的黑恶社会团伙已达104个。重庆的“黑帮”,杀人、敲诈、绑架、贩毒、“放水”(高利贷)、强奸......无恶不作,甚至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妇女儿童都未能幸免。
  王立军指出了重庆社会治安的两点事实。第一点,重庆涉黑案件的总体特点是时间长、跨度大、背景深、人数多、质量高、影响恶劣;第二点,重庆警方历史欠账多,有60多万起积案未侦破。
  王立军说,重庆的黑恶势力“跨度大、背景深”。一些黑恶组织已有“合法”外衣,以商养“黑”,以“黑”富商。黑社会分子,不仅手段凶残,而且已通过各种手段渗透入许多行业,通过敲诈、“放水”等手段非法敛财。
  重庆的黑恶势力,已涉及多个行业,进入不同领域,下至小商贩,上至亿万富豪。前些年运输行业利润丰厚,一些黑帮就盯上了这块蛋糕。2001年以来,一个叫李如国的男子,就先后纠集十多名社会闲杂人员,采取强行入股他人河沙、石子生意,垄断煤炭转运、货场等手段,通过有组织地实施敲诈与故意伤害等活动,逐步形成了对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河沙、石子、货场、煤炭转运行业的非法控制。
  重庆水产品市场内也有黑帮组织。重庆西三街水产品市场“程氏三姐弟”被检察院公诉通过欺行霸市,欺压残害群众等犯罪活动,垄断了西三街虾蟹及牛蛙经营,非法敛财上百万元。
  养猪的,养牛的,这个圈子里面都有黑帮。几年前,重庆一个“猪老大”向“牛老大”领域扩展地盘,结果“牛老大”被杀了。

在王立军的强势整顿下,重庆的社会治安环境得到了肃清。到2009年10月25日,重庆市警方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28起,涉及58种罪名,其中侦破故意杀人案24件;抓获涉案人员2915人,刑事拘留384人,逮捕1567人(其中,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700人);缴获各类枪支79支(其中军用枪支11支含2支冲锋枪、其他枪支68支),子弹1482发,手雷4枚,管制刀具221把,冰毒公斤;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财产亿余元。
  长期盘踞重庆市的重大涉案团伙受到毁灭性打击,陈明亮、龚刚模、陈坤志、岳村、黎强、王天伦等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无一漏网,160多名骨干成员全部被缉捕归案。
  薄熙来作为重庆市直辖后的第五任市委书记是接过前任打黑的火炬,并非他独创。黑恶势力,严重侵蚀社会肌体,危害社会稳定,历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打黑除恶斗争,长期坚持严厉打击带黑社会性质的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
  2002年12月6日,重庆市打掉称霸永川多年的曾令文、杨天明、陈维强三大涉黑团伙。2002年底,重庆市法院还宣判了10起黑社会性质案件,179名罪犯被判刑。一时,长期称霸一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黑社会性质团伙被一个个铲除,曾经不可一世的“黑老大”纷纷“栽水”。
  “黑老大”王渝男,被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90万元;黑老大”杨天明,被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黑老大”封曼,被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30万元;深挖查处“保护伞”18名。
  截至2005年底,重庆市政法机关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7个,逮捕“涉黑”犯罪嫌疑人305名,深挖查处“保护伞”18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33起,缴获各类枪支25支,赃款赃物总价值近亿元;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265个,抓获涉恶成员2729名。
  在2006至2007两年时间里,重庆市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28起,打掉恶势力团伙251个。通过侦办黑恶案件共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790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836起,缴获各类枪支34支,非法资产1200万余元。
  2008年,重庆市共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18件,判刑201人,同时,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103个。在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绩效考核中,位列西部第一。
  自重庆独立为直辖市以来,历任政府都非常注重打击黑社会,但是黑社会组织却屡禁不止,这其中固然有当地根深蒂固的黑社会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因为当地的执法机构和政府各级部门内部的腐败官员成为黑社会的保护伞,所以,每次的打黑行动,貌似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一些没有保护伞的黑社会组织被铲除了,而一些大的黑社会组织反而更加强大起来。这有点像企业间的兼并收购。

[分享] 苹果一天比推特一年赚得还多

苹果一天比推特一年赚得还多

http://img1.guokr.com/gkimage/2k/yz/0y/2kyz0y.png

最近,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发布了对Twitter未来收入情况的预测,预计Twitter的营收将会在2014年超过5亿美元,而在2011年度Twitter的总收入为1.395亿美元,这对于一个在"将流行变成钞票"道路上努力前进的新兴企业来说,已经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绩单。

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跟某些科技巨头比起来,Twitter所挣的钱不过是人家的零头,就比如——那颗伟大的苹果。根据《福布斯》提供的数据,苹果公司去年的日均收入就已超过Twitter全年的总收入。由于上个季度的优秀表现,苹果公司交出了单财季460亿美元总收入的惊人成绩单,也就是说,苹果每天平均能赚5.09亿。

当然,或许世界上任何的科技企业都没法儿跟苹果比较,就连谷歌一年的总收入也比不过苹果一个季度的收入,所以将Twitter和苹果相提并论也许并不公平。苹果公司在许多领域都占据着领先地位,在智能手机领域,去年第四季度苹果一共卖出了3700万台iPhone,还在香港和中国造成了声势浩大的"抢机骚乱";而且苹果电脑的销量也在持续上升。相比之下,Twitter仍旧是一个"发展中企业"。

作为典型的新兴互联网公司,Twitter目前的主要任务仍旧是吸引用户并增强服务对用户的吸引力,而非创造更多的利润。Twitter正在通过广告努力构建自己的营收体系,但更重要的,他们需要更大数量的用户群来支撑。略显讽刺的是,正是苹果给Twitter用户数的增加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苹果最新的操作系统中都内嵌了Twitter的微博服务,Twitter的CEO迪克·考斯特罗也证实,随着iOS5的发布,通过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注册的用户数增长了三倍。

要想赶上苹果的赚钱速度,革命远未成功,Twitter仍需努力。

图片和信息来源: TNW


源地址:
http://www.guokr.com/article/95392/
(来自鲜果联播)


发自我的 iPhone

薄熙来解释“红歌”寓意 称不介意被说三道四 薄熙来青睐云南民族医药 邀云南白药到重庆开店-中新网

那里王立军下去了,这里薄熙来还在游荡,在暗示什么来着?

薄熙来解释“红歌”寓意 称不介意被说三道四

2012年01月12日 07:15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79)

  重庆的改革发展,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两会”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二十多家媒体组成“知名媒体看重庆”采访团来渝采访。10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领导黄奇帆、何事忠、翁杰明,与记者们座谈。一个多小时里,大家畅所欲言,就重庆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其中,“共富”成为最热的一个词。

  如果腐败分子和黑恶势力搅到一起,对百姓的危害就更大了,一定要坚决“打黑”

  座谈会上,大家争相提问,气氛热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彭玉冰第一个抢到话筒。她说,这次来重庆发现变化真大,道路通畅,绿树更多,夜景更美,社会治安也让人放心。那些对“唱红打黑”不理解的人,都应该来重庆看一看。

  薄熙来说,有些人不喜欢“红歌”,其实,中华民族喜欢红色是有由来的,因为它象征着事业的“红火”与吉庆,这已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共识。比如,天安门是红色的,这并不是共产党执政后才染红的。在现代,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这寄托着崇高的精神和神圣的情感,因为它是千千万万烈士的热血染红的,共产党人为谋求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今天“唱红”,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与为民情怀。再者,红歌内容广泛,既有抗战歌曲,有建国歌曲,也有古今中外的不朽名曲和名作,我们是借用大家广为理解的概念,统称为“唱红”。过去词牌里就有《满江红》,当年爱国将领岳飞“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腔热血“满江红”,体现了精忠报国的精神,感动了一代代的人。有些人对“唱红”说三道四,其实也说不出多少道理,我们并不介意。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中国,不“唱红”,难道还要“唱黄”、“唱黑”吗?

  至于说到“打黑”,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要打击刑事犯罪,任何政权都不能容忍杀人抢劫和贪污腐败。如果腐败分子和黑恶势力搅到一起,对百姓的危害就更大了,所以一定要坚决“打黑”!市委、市府是在摸清线索,掌握情况之后,才下决心要把社会环境集中清理一下。去年,重庆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好的城市之一,说明广大百姓对“打黑”是认可的,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地方当领导干部的,经常要想的“共性”问题,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瞭望周刊总编室主任杨士龙说,当前,重庆在海内外广受关注,不少人称赞薄书记是“个性官员”,但对重庆的一些举措,也存在争议,请问薄书记如何看待?

  薄熙来说,关于你说的“个性”,其实在地方当领导干部的,经常要想的“共性”问题,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脑子里一定要装着百姓。重庆提出民生导向的发展思路,完全是按中央确定的路线来具体实践。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党的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最为关心的都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更要把民生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具体到重庆,就是如何让3200多万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薄熙来说,民生共富之路是一个重大课题,要深入具体地破解。市委先后召开了两次全会专题研究,出台了“民生10条”、“共富12条”,提出了“缩差共富”的一系列具体措施。“民生10条”、“共富12条”涵盖的社会面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比如说,公租房涉及50万户、近两百万人;“万元增收”要使渝东南、渝东北区县的农户,用3年时间每家增收万元;再比如,建设“森林重庆”,提高森林覆盖率,搞了大大小小几百个公园,全体市民都享受。我们还要把长江重庆段800公里两岸全都绿化起来,这也算是重庆人对中华民族“母亲河”尽些孝心!“大下访”、“结穷亲”、“三进三同”,就是要让所有的干部都眼睛向下,重心下沉,面向广大的基层群众,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领导干部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和压力,不能上推下卸,要有担当的勇气

  薄熙来说,说到争议,我的看法是,在一个地方做领导,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经过理性思维,把该做的事、看准的事坚定不移地做好。其实,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会是完全一致的,都会有争议,而且越有价值、越有创新的事就越有争议。如果遇到这些事儿大家都绕道儿走,社会的正义就很难彰显,正气就会受到压抑。比如“打黑”,就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不仅是黑恶团伙,还有他们的“保护伞”。但不“打黑”能行吗?社会能和谐吗?让人民继续忍着吗?该干的事儿就要干,不必想那么多。其实,不仅“打黑”有压力,对“唱红”说闲话的人也有,说什么“左”啦,搞“形式主义”啦……一个地方要想大发展,就要有精气神,不能整天哼些靡靡之音。我们很有包容性,但更要唱响主旋律!共产党人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而坚持真理就必须旗帜鲜明。领导干部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和压力,不能上推下卸,要有担当的勇气。

  任何地方都有发展之机,就看能不能科学合理地运作

  人民日报记者侯露露说,这几年,重庆探索“地票”交易、户籍制度改革、公租房建设、交巡警合一,还开通了渝新欧铁路。这么多东部想做而没做成的事情,重庆为什么却做成了?

  薄熙来说,中央对重庆寄予厚望,锦涛总书记作了“314”总体部署,三大定位里有一个“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给了重庆先行先试的权力。“地票”交易、户籍制度改革、“三权”抵押贷款,都是城乡统筹的具体抓手。有了这些措施,城乡统筹才成为可操作、可推动、具体现实的东西。

  薄熙来说,你提到内陆地区如何在改革开放上有所突破。依我看,一个地方越有挑战,就越有干头儿。挑战可以激发人的思维和创造力。重庆虽地处内陆,但只要肯动脑筋,有创意,照样可以有所突破,甚至在某些领域变“跟跑”为“领跑”。讲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过去30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中西部相对落后,但想开了、搞好了照样可以后来居上。这些年,重庆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0%多,2007年到位10亿美元,去年到位100亿美元,总量已居全国前八。可喜的是,还“走出去”到国外投资50亿美元,在巴西买地种大豆,在澳大利亚、非洲买矿。在中央的支持下,重庆还设立了两江新区。随着渝新欧这条大运量、低成本的国际货运铁路的开通,重庆到欧洲的货运时间可缩短半个月,山城也就从开放的“三线”转为“一线”。我们还无中生有建设了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去年生产了2500万台,2014年将年产1亿台,主要销往欧美。任何地方都有发展之机,就看能不能科学合理地运作。针对关键问题,抓住机遇,动几个大手术,城市也就做活了。

  社会要发展进步,就要让大多数的百姓看着公平、合理,比较满足

  共同富裕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人民论坛记者刘建希望了解重庆“缩差共富”决策的背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程维询问重庆面临哪些挑战。

  薄熙来说,重庆还比较穷,财政并不宽裕,但我们下决心走共同富裕的路子,这绝不是盲目的,是建立在科学思考的基础上。社会要发展进步,就要让大多数的百姓看着公平、合理,比较满足,这样才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现在重庆的“三个差距”,即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已不小,不仅群众有意见,消费也上不去。只有把民生安排好,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广大市民才能在心理上安稳,发展才能持续。

  薄熙来说,“缩差共富”当然会面临很大挑战。重庆直辖后,带起了原四川省也属贫困的“两翼”地区,其中有14个国贫县,而重庆的财力并不雄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面临的挑战很大。按一些人的思维逻辑,好像收入差距越大,越能刺激发展,越能招到廉价劳动力,企业的利润也会越丰厚,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其实,贫富差距大了,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影响社会稳定,也会严重削弱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重庆的思路很简单,就是要在共同富裕中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普遍提高市民的收入水平,既改善他们的生活,也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使整个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有机会招到更多优秀的工人,再加上政府提供公租房,为农民工解决城市户籍,提高保障水平,企业没了后顾之忧,就可一心一意谋发展,投资兴业的信心自然会大增。重庆这些年经济社会有了较大进步,证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平均主义不利于发展,所以要打破“大锅饭”;但贫富差距拉大也会破坏生产力

  香港大公报记者孙志接着问:“今年是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经济界认为,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重庆在此时提出共富理念,对当前GDP增长有何作用,又有什么长远意义?”

  薄熙来说,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改革开放之初,在平均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强调打破“大锅饭”,克服平均主义,从而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是完全正确的。但小平同志看得远,当时就提出“要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30年过去了,有些地方贫富差距已经不小,需要高度重视。从哲学上讲,“物极必反”,凡事都要有个“度”,平均主义不利于发展,所以要打破“大锅饭”;但收入差距要适度,如果差距拉大,也会破坏生产力,所以要“缩差共富”。

  薄熙来说,直观来看,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照顾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困难群众,我们的“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都期望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缩差共富”不仅是一个道义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下一段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经济界经常讲“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目前“投资”和“出口”的力度已经很大,全球领先,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受到限制。而以消费促发展的潜力巨大,要挖掘这个潜力,“缩差共富”是关键,要大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整体提升社会的消费水平,使“三驾马车”都能铆足劲儿,一起拉动经济的发展。把“消费”这个潜力挖掘出来,又可实现大发展。反之,如果贫富分化,富人有钱没处花,低收入百姓有急用却缺钱花,在这种消费状态中,经济发展自然会大受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已经到了做好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的时候了。重庆这些年致力于改善民生,百姓从内心满意,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重庆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一定要重视缩小基尼系数,同步解决

  经济日报佘颖问:“不少地方考核干部,注重GDP这个指标,听说重庆加进了基尼系数,这两者之间如何处理?”

  薄熙来说,基尼系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不少干部对GDP、财政收入、引资等指标比较重视,这是对的,但还不够。现在我们特别加进了“基尼系数”这个考核指标,就是要提醒重庆的干部,不能光讲GDP,还要讲基尼系数,关注社会分配。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就要寻求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在经济考核指标上有所体现。为人民服务不是空话,它是具体的,而“一具体就深刻”,干部就知道该干什么了。重庆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一定要重视缩小基尼系数,同步解决,努力实现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不能等到经济发展起来、总量做大,基尼系数也过大,再调过头来解决,那时的矛盾会很大,解决起来就难了。

  如果说重庆的发展有什么特点,没别的,就是老老实实按中央要求,把民生导向的路子走好

  香港商报记者邓明宇提问说:“对‘重庆模式’,有人总结为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您怎么看?”

  薄熙来说,我们从没提过什么“模式”。如果说重庆的发展有什么特点,没别的,就是老老实实按中央要求,把民生导向的路子走好。改善民生是“三个代表”的重要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薄熙来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发挥作用,并且是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开展工作。如果把一切交给市场,政府听之任之,富者暴富,穷者自穷,社会就会出问题。政府不仅要对社会的稳定、安全负责,也要对广大社会成员的生活负责。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更要有全局意识,能实实在在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重庆人民热爱自己的城市,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形成了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光明日报记者王逸吟感叹,重庆市民的精气神推动了大发展,建议提炼“重庆精神”。中央电视台记者赵海燕说:“老百姓把薄书记与黄市长亲切地叫做‘熙奇组合’,请问您有什么感想?”

  薄熙来说,人民群众很有正义感,市委、市府开展“打黑除恶”、“三项治理”,老百姓一致拥护。而且有激情,唱红歌激情澎湃,做工作埋头苦干。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植树造林等方面,大家都艰苦奋斗,互相支持和帮助。重庆人民热爱自己的城市,凡是对城市有利的事,大家不辞辛苦、全心全意地去干。重庆的干部也很有创意,在日常工作中想出了很多新办法、好办法,做了不少探索。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形成了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薄熙来说,至于我和奇帆市长,常常能想到一块儿,合作得很愉快。市政府很能干,很务实,也很有创意。“五个重庆”、“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公租房、户籍制度改革、“地票”交易,市委每提出一个想法,市政府都周密安排,细心运作,很有魄力。人大、政协也干了不少实事,不仅依法履职,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人大代表在行动”、“800委员助推区县发展”等活动。各部门和区县也都超水平发挥,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半月谈记者韩振、第一财经电视记者商洁玲、新华视点编辑室副主任宋振远,还兴致勃勃地就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微型企业发展、农村改革等问题,与薄书记进行了交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中午12点多,大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记者 肖竹)

 

薄熙来青睐云南民族医药 邀云南白药到重庆开店

2012年02月10日 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16)

 中新社昆明2月10日电 “我就喜欢中药,传统、安全。欢迎云南白药到重庆设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9日在此间考察云南白药集团新厂区时如是说。

  2月8日至9日,薄熙来率领重庆市党政代表团在云南交流考察。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滇池治理是代表团此次考察的重点。

  在位于昆明市呈贡区的云南白药集团新厂区,薄熙来一行在云南省主要官员的陪同下饶有兴致的感受着这家百年国药“老店”生机勃发的“不老传奇”:国内制药企业最大规模的物流平台、现代化生产线出品的传统中药、融合康体时尚打造的药妆新产业。

  薄熙来说,云南是药物王国,如果坚持走特色发展的路子,云药产业一定能做大做强。“我就喜欢中药,传统、安全。”他当场向企业负责人发出邀请:“欢迎你们到重庆设店。”

  素有“植物王国”、“百药之乡”的云南省,中草药品种达6157类,为中国之首,利用中草药研制的“云南白药”、“血竭”等名贵中药驰名中外,药材种质资源居全国之首。该省将争取到2012年使生物医药实现总产值250亿元人民币,2020年达到1400亿元左右。(完)

薄熙来青睐云南民族医药 邀云南白药到重庆开店-中新网

薄熙来致信重庆宣传部: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图)

2012年02月08日 09:53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66)

薄熙来致信重庆宣传部: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图)

薄熙来信件。

薄熙来亲笔手书。

  全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书记薄熙来亲笔手书一封,充分肯定市委宣传部的工作,勉励全市宣传工作者坚持真理,扶正祛邪,引导社会正气。

  日前,我市召开宣传文化工作会议,薄熙来在会上指出,宣传战线的同志不是当“吹鼓手”,而要成为“思想家”,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正确地引导舆论,弘扬先进文化,推动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服务重庆的科学发展。

  会后,薄熙来向市委宣传部赠予鲁迅先生铜像,并亲笔在信中写道:“市委敬制了鲁迅先生的铜像,时时想到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格言。作为宣传工作者,就是要坚持真理,而且无所畏惧,旗帜鲜明!惟此才能扶正祛邪,引导社会的正气!同志们责任重大,要好好学习鲁迅先生的为民情怀与刚正不阿的风骨!” (肖竹)

薄熙来致信重庆宣传部: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图)-中新网

深圳黑老大被捕前烧大批现金

深圳黑老大被捕前烧大批现金

2012-02-10 08:34:35  来源:晶报

  "龙哥"抢地皮大搞违建
  "现在的沙井兴旺很多,到处都在建设发展。"在沙井,一位原村民这样告诉记者。当地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使沙井许多原村民亦喜亦忧,因为可用的地很多都被当地人称作"龙哥"的"老大"等人以低价格买走,当地几无地可用,让原村民对于下一代的生存有些担忧。而随着沙井打黑案的展开,许多原村民也稍稍缓了一口气。
  据当地房地产中介人士介绍,近5年来,除了鸿荣源、万科这类正规房地产公司之外,沙井很多在建的房地产都被"龙哥"等所垄断,他们将自己的房产以统建楼的名义建在社区里,属于"灰色地带",政府很难管理,因统建楼、农民房的建设投入成本少、销售利润高,让"龙哥"等不惜以身试法。
  两年前,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就曾对沙井违法建筑多的状况进行了曝光,此事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注。此后沙井的违法建筑一度停工,然而不久又死灰复燃。据非官方统计,沙井目前存在的违法建设的大型统建楼、农民房大约有10多处。因此,对于此次打黑行动,许多房地产中介人士拍手称快。
  对于上述说法,似乎可以从另一方面予以证实:此案中,原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刘少雄和城建办负责人陈某同时"落马"。有沙井街道办工作人员对记者称,刘少雄的司机多次出面为他"做事",也被牵连在内。
  那么刘少雄与"龙哥"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有知情人表示,刘少雄是"龙哥"的保护伞,此次"落马"不足为奇。
  据当地人说,沙井"黑道"中也流传一种说法:"'龙哥'主要做废品回收,此前他试图垄断光明、公明一些大型小区的废品收购,进而有人查明'龙哥'及其手下犯过多桩命案,此次,相关部门将那些案件统统调出,重新调查。"对于上述说法,警方表示案件还在深入细致的调查中,暂时不便透露。
  宾馆内藏大批玉器珍玩
  昨日,有媒体报道了沙井多家星级酒店遭到查封搜查的消息。据记者了解,"龙哥"正是这些酒店娱乐场所的主要股东之一。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警方曾进入位于沙井中心路旁一家并不起眼的星河大厦,对大厦内的银通商务宾馆901室进行搜查,搜出"龙哥"私藏在房内多年的大批翡翠玉器珍玩,最后动用大量警力,装了4辆大货车才将所有珍玩运走。知情人说,901室内之前有几重门,当时警方是破门而入的。
  然而,这只是"龙哥"所拥有财产的冰山一角。昨日有知情人透露:"'龙哥'在获得警方行动风声之后,在家里焚烧了大批现金,随后准备潜逃出境时被缉拿归案。不久银行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迅速冻结了'龙哥'在银行存储的巨额财产。"对此,记者试图向沙井多家银行求证,但均被告知因涉及客户隐私不便透露。
  水库山头建别墅
  壆岗水库又名松山水库,隐藏在壆岗社区工业区、居民区内,记者询问多名路人,才终于找到了这个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远远望去在水库中央的一个山头上面建起了6栋联排别墅,以及一栋综合办公楼,一个豪华大凉亭和一个依水库而建的望水亭,工程接近完工。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案发后,工地内的所有工人都已被驱逐。而此时,进入工地的铁门紧闭,贴有警用封条。
  当地原村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水库以及用地都属于国有土地性质,因"龙哥"在沙井当地势力强大,去年有人将水库内的山头以赠予的形式给"龙哥"使用,"龙哥"又回赠位于宝安的一栋别墅和一辆保时捷越野车,陈先生说,这几栋别墅建筑豪华,请来国外知名室内设计师设计,KTV、大型赌场、桑拿、健身房、游戏机室、游泳池等设施一应俱全。
  废品站内藏"皇宫"
  壆岗岗头路70号是宝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沙井景昌收购站的原址,昨日记者赶到此处时,此处仍集结了大批警力。警方称,没有上级领导的批准,任何人不准进入。
  曾进入此收购站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收购站早几年前就已作废,后来在废品站后面建起了三栋贴有黄色外瓷砖的普通楼房,"'龙哥'就是以收购站作幌子,那几栋楼房内部装修豪华,他让手下在里面尽情享乐,这是他们内部人员的'皇宫',从不对外开放。"
  记者爬上一旁在建的沙井公园一个山坡,往下望见三栋楼房的门窗已被贴上封条,可以看到里面设有大型游泳池,以及一个水上高尔夫练习场。
  在陈先生提供的一张相片中,记者看到该楼房内还有"龙哥专用洗漱室",门前挂了警示牌提醒清洁工"室内的泳裤、毛巾、游水用具都不可动",只可清洁卫生。陈先生说,"'龙哥'有洁癖。"
  "在其中一栋楼房的4楼是打手的健身房,因为'龙哥'身材瘦小,身高不到160厘米,为了安全,他请了几名退伍军人充当打手,在每次出门时都会叫上两个彪形大汉跟随,而打手也要求'龙哥'给他们设置一个健身房,以便经常锻炼肌肉。"陈先生说,健身房的投入达到数百万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龙哥"还从成都、重庆的演艺公司、模特公司雇佣了约50名二线模特、二线演员,"空运"来深竞聘上岗,不符合要求的就退货,这些女孩的身高都在1米7以上,她们除了每天在"皇宫"内吃睡之外,还要陪"黑社会成员"赌博、桑拿、卡拉OK以及上床,而在此消费的成员们不需要支付一分钱。
  在警方这次打黑行动中,外界流传还有多辆保时捷、法拉利等豪车被扣押。昨日记者在"皇宫"外围观察到,废品站内被查扣停放的有宝马、奔驰、雷克萨斯等豪华轿车,也有马自达、卡罗拉、广本等普通轿车,再有就是JMC房车、港牌保姆车,而跑车仅有一辆车牌为粤B2222Z的法拉利。据可靠消息称,该车是数年前,沙井另一名有势力的陈姓"大哥"以生日礼物赠送给"龙哥"的。
  据陈先生说,警方在7日的行动中,还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这个赌场最小的赌注是10万元,没有上限,有些成员嗜赌如命,闹得家破人亡是常有的事。"
  (线索提供:陈先生,300元)
  刘少雄被免职
  宝安副区长谢晓东兼任沙井书记
  记者从宝安区委宣传部证实,在8日下午沙井街道办召开的干部大会上,根据区委决定,由宝安区副区长谢晓东兼任沙井街道党工委书记,原新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赵俊平和宝安区纪委(监察局)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组长毛健强担任沙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免去刘少雄沙井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职务。
  此次宝安区配备了精干力量充实沙井街道办队伍。副区长谢晓东主要分管公安、城市管理、查违、规划等方面工作,多年前曾在罗湖区多个街道担任主要领导,有很强的基层工作能力。副书记赵俊平在新安街道担任副书记期间,主要分管党群、城管、教育等多方面工作,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近两年来,宝安区安乐码头整治、中心区十万平米建材市场整治等大型行动中担任现场总指挥,啃下了"硬骨头"取得突出成绩,是一位实干型的基层干部。副书记毛健强原任宝安区纪委(监察局)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组长,主要负责观澜、石岩2个街道的纪检监察工作。
  据沙井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的重点工作是支持配合专项行动,全力提升沙井的各项工作,街道主要领导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进入熟悉状态。目前进行工作部署为主,全力以赴消除大家的疑虑,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局面。希望沙井的建设有一个新的面貌出现。
  在沙井街道办政府网站,已全面撤下有关前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少雄的相关内容。
  警方回应
  市公安局已成立专案组
  昨日,就沙井街道办主任刘少雄"涉黑"落马一事,宝安公安分局负责宣传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该事件了解不多,具体内容由市公安局统一发布。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案如有更多相关材料发布,将统一知会各媒体。
  记者获悉,目前,市公安局已就沙井反黑行动成立了专案组。市公安局表示,近年来,深圳市公安局掌握了宝安沙井片区有帮派势力活动的情况,通过侦查,一举摧毁了以陈某某为首的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抓获了一批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查封了一批涉案的公司、企业,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深圳警方敦促涉案人员投案自首,争取从宽处理,同时呼吁群众及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
  日前,深圳警方一举摧毁了宝安沙井片区一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沙井街道办党工委原书记刘少雄、原沙井城建办主任陈某、沙井黑帮老大绰号"龙哥"的陈某某相继落马、落网,这也成为沙井当地居民近期热议的话题。昨日,记者深入沙井多方走访,了解到沙井涉黑案调查历时多年,涉案人员错综复杂,警方在查封"龙哥"拥有的几家星级酒店娱乐场所之外,还查封了其位于沙井壆岗水库的一处在建豪华联排别墅以及暗藏在景昌收购站内的"皇宫"。
  "龙哥"其人
  据当地居民介绍,此人是沙井一带的"名人",姓陈。早在上世纪后期,"龙哥"还只是"龙仔",1992年跟随来自潮汕地区的"大哥"陈某某垄断了宝安地区所有的废品回收生意,"龙仔"当时只是陈某某颇为信赖的司机;进入21世纪之后,"大哥"陈某某退居幕后,并将废品回收生意交给"龙仔"打理,"大哥"开始转战房地产项目。据熟悉"龙哥"的人介绍,其生长在沙井壆岗,拥有客家人行事为人低调、接人待物有礼貌、穿着朴素的特质,虽然身材瘦小,但说话声音洪亮,气场十足。知情人士透露,东窗事发后,"大哥"陈某某曾两次接受调查,但都被释放。据传言,陈某某已出境潜逃,躲避近期的打黑风头。

原地址:http://163.fm/84lt6xV


发自我的 iPad

重庆美剧

谈被代笔烦厌了,趁王立军事件,韩寒马上发挥他的黑色幽默。方舟子他懂吗?

韩寒  2012-02-09  21:24

昨天夜晚,相信很多网友和我一样,拼命刷屏人民网。我估计这是人民网第一次迎接来这么多真正的人民。刷屏的目的只为了三个字,王立军。

宫廷大戏一出,我这样的民间闹剧就相形见绌。在这次闹剧中,由于我猪一样的发挥,深感愧对观众。没有想到是重庆救了我,而主人公又去了美国大使馆,这就是美剧了。再次回头看看自己扮演的国产连续剧,真的太小儿科了。

这又让我突然想到了常年在各个县城参加拉力赛发车时的情景。因为我是种子车手,所以都是县里的领导给我发车,但到了第二年,主持人喊着一样的头衔,出现的却是不一样的脸。发车过程结束以后,伴随着主持人的一句"请领导下台",我注视领导的背影,感慨万千。当然这其中有升迁的有栽的,而重庆具体发生了什么,在这种政治八卦里,我们终究是看不清楚的。大路消息深藏不露,人民网不仁,我就只能顺着小道一路攀爬,拼凑出了个大概。在这个过程里,我代入了王立军同志的内心,得出了一个字,累。

中国的官员本身就是极其分裂的,他们上午进会场,晚上进会所,一方面要学习和领会六十年代风格的文件,一方面又要在互联网上仔细分辨微博和QQ的区别,而他们在批评美国的同时也要精确的知道美领馆的位置。在这里,你读不懂中国。我由衷的替他们觉得辛苦。今天只是跟了一个晚上的重庆美剧,过程跌宕起伏,消息层出不穷,连我都觉得需要治疗性休养了,何况当事人王立军,估计已经休克了。

所以我不明白,中国的官员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很多人都想当官,这是肯定的,尤其是当了大官,想做生意的时候根本不用像吴英那样自己想办法筹钱,最后还换个死刑,只需要安排一个亲属,垄断一块资源,致电一下银行。官员做到了一定的程度,上上下下都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理解的,因为上海大火而辞职的官员很快就可以去新疆当官,好在不是被派往克拉玛依。今天能调动舆论机构的,明天就成负面新闻,今天能开动国家机器的,明天就被国家机器带走。对于官员,大家已经不再用腐败和清廉来形容了,只有得势和失宠。而大家也不知道重庆将要发生些什么,尽管这个城市刚刚去香港唱过红,而在此之前,香港人只听过张国荣唱的《红》。

这次的破朔迷离,让我知道未来的中国,其实不需要预想一个什么颜色,红也好,蓝也好,都抵不过透明。


美證王立軍曾訪領事館逗留逾 24小時 「他自願離開」

美證王立軍曾訪領事館
逗留逾 24小時 「他自願離開」

2012年02月10日

重慶副市長王立軍闖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下簡稱美領館)的事件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證實,王確實曾到訪美領館,但拒絕評論他是否要求政治庇護,但重申他是自願離開美領館的。不過,王非主管外交事務,「公事造訪」美領館超過 24小時,事件耐人尋味。

休假式爆大鑊 偽君子一鑊熟

「會面是經事先安排的,我們的人員跟他(王立軍)見面。」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德( Victoria Nuland)在美東時間周三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王立軍確實以副市長的身份要求在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會面。會面時間經事先安排。我們的人跟他見面。他確實訪問領事館,後來自願離開( his own volition)。至於是否要求庇護,顯然地,我們不談論涉及和難民身分或避難等有關的話題。」

稱公事造訪 預先安排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德表示,王立軍訪美領館是一早安排的。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德表示,王立軍訪美領館是一早安排的。

對於會面內容,努蘭德說,她沒有這方面的資料,王立軍到訪領事館的時間是周一( 6日)。對於有傳王是被拖出去的,努蘭德強調說:「他(王立軍)是走出去的,這是他的選擇。」
身兼市公安局長的王立軍,上周被重慶市政府解除了公安局長一職後,周一闖入成都美領館,直至周三( 8日)凌晨被中方人員帶走,押往北京,同日早上重慶官方宣佈,王「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高度緊張,身體嚴重不適,經同意,現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療」。
對於王立軍在美領館逗留超過 24小時,其間發生何事,有分析指,王之所以逗留這麼久,原因是程序上美領館需向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上報,再經中美外交部門協調,其次是給予北京時間下達指示處理。王自願離開使館,顯然是中美雙方已達成協議。

重慶公安局人心惶惶

薄熙來(左)和王立軍(右)昔日情如手足。互聯網

薄熙來(左)和王立軍(右)昔日情如手足。互聯網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昨日在記者會上,面對美國媒體的追問表示,王立軍造訪美領館是非常「偶然事件」,事件已順利解決,不會影響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下周二( 14日)訪美行程。
不過,內地資深傳媒人石扉客昨在微博指,王立軍任副市長不管外交事務,公事造訪美領館的可能極低,若說他是因公事造訪,難以解釋周二( 7日)晚領事館外有多輛公安車出現的情況。也有四川傳媒人認為,王此舉目的不是逃亡,而是令事件曝露在國際媒體前,令中央直接接手事件,二則是留個懸念,不知道他究竟有否將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黑材料交給美方,如此便可避免自己在休假式治療中暴斃。
重慶公安局內部人士表示,當局至今仍未對內宣佈王立軍的問題,警局內人心惶惶。重慶市人民政府官網上,市領導副市長一欄,王的名字直至昨晚仍在。另有消息指,負責處理王案的中共領導高層,昨仍住在成都金牛賓館,顯示王案事件仍有後續。

王立軍逃到美領事館過程

2月 6日:得悉司機被重慶當局秘密拘捕後,王立軍驅車由重慶抵達成都,在晚間逃到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尋求政治庇護
2月 7日:晚間,大批軍警開始進駐美領館周邊街道,並封鎖附近多條馬路
2月 8日:凌晨時分,美方把王交給中方帶回北京;早上 10時,重慶官方稱王因身體嚴重不適,現接受休假式治療
2月 9日:美國國務院證實王立軍確曾赴美領館,其後自願離開,但拒絕評論他是否為尋求政治庇護;中國外交部指王造訪美領館為「偶然事件」,不影響國家領導人訪美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薄熙來昆明「休假式考察」

2012年02月10日

重慶市官方傳媒自前天王立軍出事後,連續兩日頭版報道薄熙來的活動,「力證」薄地位不變。不過有消息指,目前薄已被「保護」起來,可以出鏡,但限制出境。前晚,薄熙來在雲南昆明露面,明日加拿大總理哈珀( Harper)將訪問重慶,薄將接待他。
《重慶日報》繼前天在頭版刊登薄熙來給宣傳部的題詞後,昨再在頭版刊登薄為重慶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的題詞。
重慶電台一名網名「 DJ龍翔女士」的記者,前晚上載照片,指薄熙來正在雲南省昆明考察。照片中,薄面對群眾及鏡頭時,似乎有些心不在焉。鳳凰新聞官方微博昨晚則指,薄熙來前日起一連兩天率領重慶黨政代表團在昆明進行考察,該微博又轉載雲南《春城晚報》圖片總監馬沖的相片,相中薄正在昆明湖邊餵海鷗。有網民諷侃指:「原來薄書記正在昆明休假式考察」。
《蘋果》記者

網傳王立軍「抑鬱」診斷書

2012年02月10日

昨日網上流傳一份有重慶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又名大坪醫院)印鑑、簽發日期為 2月 4日的王立軍的病情診斷書,其中指 2月 3日王兩次打電話給院長周林約次日上午到醫院治療,但沒有出現。有關專家認定王存在嚴重抑鬱狀態。
本報昨致電醫院,院長周林(心血管專業)辦公室電話被轉駁至傳真機;而總機稱該院並不設精神科,當問到副市長王立軍是否曾在該院治療,醫務人員回應:「他怎麼會在這兒!」
診斷書還指王自 2008年以來不斷提到壓力大、睡眠不足及精神高度緊張等。 2011年底以來更幾乎每天找醫生交流,醫生發現他缺乏邏輯及喜怒無常等,曾有輕生念頭。據悉,這份診斷書疑由重慶官方「五毛」在微博上發出。有網民評論稱,重慶官方用王立軍有精神病一說,企圖將一齣權鬥戲《宮心計》變《飛越瘋人院》,搞不好王隨時「被自殺」。《蘋果》記者

網上出現聲稱是王立軍的病情的證明書。

    網上出現聲稱是王立軍的病情的證明書。

    王公開信斥薄熙來既貪且色

    2012年02月10日

    近期頻頻爆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負面新聞的海外博訊新聞網,昨刊出一封聲稱由王海外朋友提供的王給全世界的公開信,矛頭直指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做秀。全文如下:
    我給全世界的公開信:
    當大家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或許已不在人世或許已失去了自由。我想向全世界解釋一下我做這一切的原因。歸根結底是一條:我不希望看到黨內最大的偽君子薄熙來能再繼續表演下去,如果這樣的奸臣當道,這將是中國未來最大的不幸和民族的災難。薄熙來「唱紅打黑」鬧劇完全是為了他企圖進入常委的做秀。這是薄熙來的「文化大革命」!他專制武斷,心恨手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一直強迫包括我在內的下級用各種手段,為他幹各種不可想像的事。稍有不從,馬上下狠手處置。他把所有人當成是口香糖,嚼完了隨便一丟,不管沾在誰的腳底。他才是最大的黑社會老大。他已把整個重慶從黨和人民的天下變成了他一人的家天下。按他的性格,當不上中國的老大是不會罷休的,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會不擇手段。薄熙來號稱清廉,但實際既貪又色,縱容家人大肆斂財,數額驚人。有關情況,我掌握了大量材料,已向有關方面檢舉,也委託了我國外朋友在適當時候在公佈這封信後逐步公佈於世!我也希望能夠用這些材料有朝一日出書。
    薄熙來無情無義到了極致,從他文革中鬥父親,對待兄弟姐妹和對待前妻就可以看出。我為他兩肋插刀,但他對我連條狗都不如,當我不願再為他做髒事趟混水時,竟然把我身邊司機等抓走來威脅我。士可殺不可辱!我本不是甚麼英雄,我願意為人民流血流汗,但不再願意再為歎息在這麼一個壞人手下工作悄悄流淚!人終有一死,我願意用生命來揭露薄熙來,為中國的體制中少掉這麼一個會禍害中華民族的野心家獻出一切!
    王立軍
    二零一二年二月三日

    點滴
    網友求「休假式包養」

    2012年02月10日

    有女網民借用網絡熱詞「休假式治療」惡搞(圖),在微博推銷「休假式包養」。內容多稱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在情人節到來之前精神高度緊張,身體嚴重不適,經同意,目前接受休假式包養,歡迎競價。有人聲稱目前最高競價高達 500萬元人民幣。

    點滴
    網絡封鎖「王立軍」

    2012年02月10日

    昨下午起,王立軍相關消息逐步被封鎖,在百度上搜關鍵詞「王立軍及美領館」,會出現提示語:「搜索結果可能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未予顯示。」新浪博客或微博上轉發的王立軍公開信更迅速被刪。連在大陸用 Google或維基百科找王立軍事件都跳去無法連接的頁面。

      「紅三代」情侶 薄瓜瓜與陳曉丹分手

      2012年02月10日
      瓜瓜甩拖 法拉利借咋喎

      中共太子黨、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仕途,會否因王立軍闖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下稱美領館)而受影響,備受外界關注。有澳洲傳媒報道,薄的兒子薄瓜瓜最近向友人澄清,他早前與前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 Jon Huntsman)之女約會開的那架紅色法拉利,並不是他自己的。據悉薄瓜瓜與中共元老陳雲的孫女陳曉丹這對「紅三代」情侶已在幾個月前分手。

      否認擁有法拉利

      薄瓜瓜(圖左)、陳曉丹(圖右)

      薄瓜瓜(圖左)、陳曉丹(圖右)

      薄瓜瓜開紅色法拉利跑車一事,去年底由美國《華爾街日報》踢爆。報道指,當時薄身穿燕尾服,開着紅色豪華法拉利跑車赴前美駐京大使洪博培的官邸赴宴。文章認為,在一個去年平均家庭收入約為 3,300美元( 25,595港元)的國家裏,領導人的兒子開着一輛價值幾十萬美元,顏色「如中共國旗般鮮紅」的跑車太過招搖。
      罕見的是,澳洲報章《 The Age》昨報道薄瓜瓜近日向友人澄清,他平時在北京經常開的那架法拉利跑車,不是他的。
      現年 24歲的薄瓜瓜自小赴英留學,在牛津大學政治經濟哲學系畢業後,就讀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薄瓜瓜過去曾高調接受傳媒採訪, 2009年,他在夜店與眾多女生相擁的合照在網上熱傳,事件轟動一時。
      去年 2月薄瓜瓜被爆與另一已故元老陳雲的孫女陳曉丹拍拖,由於陳同樣在哈佛大學就讀,二人被視為中共「紅色名門」第三代俊男美女組合。可是,二人甜蜜同遊西藏,全程要警車開路一事,被內地網民痛批浪費公共資源。有內地傳媒人指,薄在哈佛大學的同學證實,兩人幾個月前已經分手。對此,有網民說:「不得不說,陳大小姐家族消息靈通。」《蘋果》記者
      薄瓜瓜( 24歲)
      籍貫:山西
      家庭背景:
      •祖父為中共已故元老薄一波;父親為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
      經歷:
      •英國著名貴族學校哈羅公學首位大陸留學生;牛津大學政治經濟哲學系畢業,現就讀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
      • 2009年當選英國十大傑出華人青年
      陳曉丹( 24歲)
      籍貫:上海
      家庭背景:
      •祖父為中共已故元老陳雲;父親為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
      經歷:
      •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現在哈佛大學讀 MBA
      • 2006年參加法國著名的名媛成人禮舞會,以紫色長裙亮相,艷壓全場

      去年網上流傳薄瓜瓜和陳曉丹在西藏遊玩的照片,讓兩人戀情曝光。

        去年網上流傳薄瓜瓜和陳曉丹在西藏遊玩的照片,讓兩人戀情曝光。


        张家上门索20万赠款 八成半网友认为药家不该给 - 推荐-社会 - 21CN.COM

         

        张家上门索20万赠款 八成半网友认为药家不该给

        来源:信息时报 | 2012-02-10 04:04:17 | 我来说两句 已有3人参与

          药家鑫案余波未了,张家上门索20万赠款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袁建彰 王玉 实习生 梁钧君

          2月7日上午,药家鑫案被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母亲刘小欠等人通过代理人张显的微博账号@西安张显发布公告称,愿意接受@药家鑫之父药庆卫在药案审理期间表示“赠与的20万元”,并“于2012年2月8日上午前往药庆卫处接受该款。”此前,张妙家人已拒绝该赠款。8日上午,张显、王辉、张平选、张平选二女儿张朗以及同村村民一行6人到达药庆卫家“索要”20万捐款。因言语不和,与在药家楼下等候的药庆卫代理人马延明发生争执和肢体冲突。(详见2月9日《信息时报》A26)

          “你认为药家鑫之父应该付给张妙家属20万元吗?”这一新闻话题迅速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在新浪微博的一项同题目投票调查之中,截至昨日(9日)19时40分,有81193名网友参与了投票,其中有68979(85%)位网友明确表示药家这笔钱“不该给”,仅有6053(7%)位网友认为药家“应该给”,另外有6181(8%)位网友认为这事情“不好说”。昨日,记者采访了广东创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绍华律师和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主任肖胜方律师,二位律师一致认为张家如今上门讨钱缺乏法律依据支持。

          律师说法

          广东创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赵绍华:张家打官司绝对打不赢

          从赔偿上来说,作为受害人家属,张家有权利获得赔偿,当然也可以放弃这个权利。药家鑫还未被判刑前,张妙家属为了让药家鑫被判死刑,当时没有向药家鑫提出经济赔偿,并宣布放弃赔偿,我们可以认为这层法律关系就结束了,张家放弃了民事赔偿的权利。

          到了药家鑫在死刑复核阶段,药家鑫父亲送20万到张妙家中,张家拒绝了并通过邮局退款给药家。当时药庆卫是为了完成他儿子遗愿而捐款,这算是赠予,如果双方达成一致,那这就算是赠予合同。不过赠予合同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买卖合同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平时的买卖合同是实践性合同,而赠予合同是诺成性合同,这种合同只有捐赠方交付了赠予的东西,合同此时这才算是正式生效。

          由于赠予合同在捐赠行为发生前捐赠人随时都可以反悔,因此张家在这个时候没有征得药家同意,就去找上门去要钱,从法律上来说,药家可以不给这笔钱。张家打官司绝对打不赢。

          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肖胜方:张家索赔没有法律依据

          赠予合同最后是以赠予物的交付为准,药家说要给20万,在没给之前,他当然是可以反悔,这并不是取决于张家是要还是不要。药家鑫是成年人,他的事情是由他自己负责,他的父母是没有赔偿义务,所以这20万元是属于赠予行为。在这个层面上我想说的是,就算张家最初没有拒绝这笔钱,但是后来药家又反悔不赠予了,这也是没有问题的。理由是赠与合同一定要以赠予物的交付才生效的。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张家想不想要,而是在于药家想不想给,如果当时药家表达了愿意赠予的意愿,也实际给了钱人家,之后再反悔的话这就不行了。目前张家上门讨钱的行为并没有法律依据。

          网友围观

          “本来让人同情,现在让人反感”

          微博网友的意见也一边倒支持药家不给20万元,@米兰的咖啡说:“既要命又要钱,哪有这种好事。药家鑫伏法后再来要钱,丑陋嘴脸一览无遗”。@爱心相互传递说:“网上给张家捐了那么多钱都用完了?什么病啊?有胆说出来吗?药家坚决不给钱。”@那个她说则调侃道:“‘命’你所欲也,‘钱’亦你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当初舍‘钱’取命,取了命如今又来要钱?杀人已偿命,与药家鑫父母何关?去找药家鑫要吧!”@Christina是个伪淑女也认为:“不该给。为什么给。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解读都不该给!”

          部分网友认为张家反悔于情于理都不合。@石头妮说:“当时不是信誓旦旦的说不稀罕么?本来让人同情现在让人反感!”@我们家赵赵说:“既然明确表示不要,怎么能反悔呢。那岂不是以后我们都可以在想要的时候把已经不要了的东西要回来,只要我们想。”@日月可行表示:“既然拒绝了,就不应该给。当初为了讨回公道,坚辞拒收药家的捐款,现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了,不拿钱又觉得吃亏了,就强行索要。被害人的遭遇确实让人可怜,但一点都不高尚。通过这件事,国人的劣根性可见一斑。”

          药家代理人兰和做客搜狐微访谈:想要赠款需满足三个条件

          “之所以提三个前提,不是出于苛刻,而是基于对等的信任和诚恳。”由于张显突然带领张妙家属前往药家索要20万元“赠款”,并引发拳脚冲突,去年被判死刑的药家鑫一案再度引发大家关注,由于此前张家明确拒绝了这笔赠款,而今突然又反悔,各界舆论不一,对此,药家鑫之父药庆卫代理律师兰和昨日做客搜狐微访谈时表示,如果张显公布网络捐款使用细节、索取赠款真相并为此前不实言论道歉,药庆卫和他本人均愿对张平选夫人看病一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捐款人有权知道捐款的去向

          “三个前提条件:1.张平选能够将网络捐款明细走向公布,证明自己确实已经到了无钱看病的地步;2.对此前在媒体上公布的不实信息进行澄清;3.并能将‘索款事件’真实内幕公之于众”。兰和律师昨日做客搜狐微访谈时表示,在满足三前提条件下,药庆卫和本人均愿对张平选夫人看病一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此之前,已经有网友和一些捐款者对高达92万元的捐款使用情况提出了质疑,不过,直到前天面对媒体,张显依旧强调,款项使用情况是私人事情,没必要公开,引发了舆论反弹,昨日的搜狐微访谈中,不少网友和捐款者也对此表示关切。兰和则表示,捐款人有权利要求知道自己捐赠款项的去向和用途。

          而对于要求公布“索款事件真相”,兰和认为,张显以及张家选择在2月8日这个时间节点来索要“赠款”,非常蹊跷,因为药父名誉权案判决在即,不排除想通过占据道德高地、置药庆卫于不仁不义之境地的嫌疑,同时还能转移焦点,让公众视线回归药家鑫案,以此混淆视听,维护维权义士的光辉形象。

          赠予合同关系并不成立

          “药庆卫与张平选之间并未形成事实上的赠予合同关系”兰和表示,根据《合同法》,赠予合同必须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如果赠予人有赠予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到底是王辉不接收还是有人让王辉不接受,不得而知,按照代理人张显的表述是,不要药家一分带血的钱 。”据兰和介绍,当时受赠人张平选在接受赠款后将赠款退回,并且其代理人张显已多次通过微博或公开舆论平台明确表示“不要一分带血的钱”,由此可见受赠人已经明确表示拒绝接受该赠予,该赠予合同不成立,无合同关系,自然也无相应权利义务,因此,对于此20万元款项,药庆卫有自由处置的权利。 微博在很大程度是一份公开的日记,是为了留存记忆。只表明曾经想过什么,做过什么。就比如3个月前某人在自己微博上写上“妈妈喊某人回家吃饭”一样,到现在没删除,并不代表他妈妈一口气喊了三个月。兰和认为,药庆卫此前在微博上发布的“赠款声明”,并不能代表赠予合同成立。

        张家上门索20万赠款 八成半网友认为药家不该给 - 推荐-社会 - 21CN.COM

        蘋果日報 - 20120210 - 反骨與驕狂

         

        反骨與驕狂

        2012年02月10日

        昂山素姬的父親昂山,被刺殺時才三十二歲。這是什麼年齡?相當香港「八十後」的一代。
        香港的「八十後」還在玩 On-line Game,在網上反蝗洩憤,但「八十後」的昂山,也是學運領袖出身,早已拿起了鎗炮。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靠了日本間諜,而且穿上日本軍服,在海南島受訓之後,潛回緬甸,替日本反英,剿滅英國人支持的克倫族人──鎮壓也就是相當於那時廣東的「東江縱隊」。
        日本要切斷滇緬公路這條運輸線,英軍在緬北,與中華民國的孫立人部合作對日作戰,昂山的組織,還有緬共,與中國的毛澤東一樣來扯後腿,這就與英國人結下了樑子。
        但這也罪不至必死。昂山死於年少氣傲。你看他的遺照:瘦小的個子,甚為「招積」,但命薄,一看就知道不是福相。
        昂山不但政治投機,「有風駛盡」,而且得了勢,一張嘴巴不饒人。戰後邱吉爾下台,工黨首相艾德禮是新人,請昂山訪倫敦──三十出頭的昂山,跟英國首相平起平坐,而且得到艾德禮的禮遇,爽快答應一年後,讓緬甸獨立,昂山做開國的總理。
        昂山回到仰光,得意洋洋,一對英國警官夫婦歡迎他歸國,這對夫婦,對昂山一向欣賞,是昂山的老朋友,昂山卻笑嘻嘻告訴他:「幸好你的首相大老闆,對我都讓了步,答應了我的條件。萬一談判破裂,我回來,就會發動武裝革命,把你們夫妻倆,都幹掉。」
        警官吃了一驚,問昂山:「你是說笑吧?我當你在說笑話好了。」昂山收起笑容說:我是認真的。英國警官心一沉。
        這樣,緬甸的英殖有力人士,就要背着遠在倫敦的艾德禮下手了。他們認定昂山親日,容共,上台後必成大患,那時英國政府,新舊交替,像今天大陸「十八大」即將換屆一樣,緬甸的亂局,倫敦管不了,昂山死於緬督史密夫支持的政治對手吳梭,但跟工黨的英國政府沒關係,這一點,可以肯定。
        昂山之死,死於「反骨」,年少激昂,得志張狂,昂山是三國呂布型的人物──呂布的恩師是丁原,呂布投靠董卓,殺恩師,後又殺董卓,投靠王允和袁術。這種人,註定是歷史的過場人物,不成為政治家,只是犧牲品。

        蘋果日報 - 20120210 - 反骨與驕狂

        蘋果日報 - 20120210 - 勃起來

         

        勃起來

        2012年02月10日

        重慶副巿長於成都美國總領事館的偷閑半日遊,在正常編劇筆下大概會寫成一齣《不可能的任務》,危機四伏諜影重重,包保令投入的觀眾周身標冷汗,患政治冷感的我卻只看到一個個笑位,完全不顧大局涵蓋的深層意義,津津有味咀嚼夾縫裏的文字,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焦慮上。譬如事後官方發出的聲明,真教人眼界大開,證明從政者不但可以說不,而且說法多姿多采:重慶市新聞辦宣稱「副市長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高度緊張,身體嚴重不適」,形容詞一浪接一浪,功架之優美值得港府半文盲的師爺借鑑;該機構被詢問當事人是否尋求政治庇護,答案是「不清楚」,外交部則表示,除了重慶市的發佈「沒有其他補充」,美駐華大使館聳聳肩「無法對事件發表評論」,美國國務院呢,是「需要時間了解事件」。習慣了薩科齊開門見山的「躝屍啦,衰仔」,他們得體的應對示範了什麼叫文明──畢竟,「談吐」和「吐痰」是有分別的。
        最使我笑不攏嘴的,是幾位配角離奇的姓名,可惜好此道的張愛玲已經仙遊,否則必定豎起大拇指。牽連在內的官二代薄熙來,據說綽號「勃起來」,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那個在內地被逼易名的「勃起」一擔擔;他的結髮妻叫谷開來,以粵語唸特別滑稽,當年來來聯婚,鬧新房的賓客假如口賤,免不了起哄要求新人即席表演谷開來。他們的獨生子看照片台型頗佳,邪惡基佬口水直流,但是名字竟然是薄瓜瓜!我的媽呀,你能想像情到濃時在他耳畔輕呼「瓜瓜,大力一點」的破瓜者,有哪一個不笑到瓜老襯?

        蘋果日報 - 20120210 - 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