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3日星期二

中港融合是大錯 2013-04 動向雜誌第332期

 

中港融合是大錯

林 忌

  近兩年有嘗試了解香港民主運動的人,當發現潮流變了,香港主體意識開始抬頭。

  三十多年的香港民主運動,主軸從來都是「建設民主中國」,認同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不但要追求香港民主,同時更追求中國民主,多年來幾乎未遇任何挑戰。原因無他:這批領袖都屬於七、八十年代的「認中關社」,以至八九「六四」的催化,他們是一批理想家,希望中共好似東歐各國般一夜變天。

  事實卻與理想相反,中國不但沒有走向民主自由,更藉著經濟的強大令共產黨變得更橫蠻,不但在國內維穩,更把巨資送往海外收購傳媒,操控華文輿論,令有識之士對中國的前途愈來愈悲觀,也令香港年輕一代感到心寒,難道香港最終要變成大陸般,連Facebook也不能上,Youtube也不能看嗎?

  亦因此,香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自二○○八年的四川地震、北京奧運時在香港達到了顛峰──即有近四成人於港大民調自認是「中國人」,之後就隨著毒奶粉案急轉直下。

  中共在香港製造了很多問題,而且長期不願檢討,第一,政治體制是四不像,由特首、行政會議以至立法會都沒有民主,於是完全沒有民意授權,也沒有民意支持,去執行任何改革;第二,中共根本不懂法律,基本法一些生硬的條文,如基本法廿四條造成的大陸孕婦產子「雙非」問題,或公務員福利不能變動問題,都嚴重影響特區的穩定;第三,僭建的「中港融合」理念,完全違反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安排,以至江澤民的「河水不犯井水」論,令香港在「融合」時受盡折磨;第四,中聯辦與親共組織明目張膽破壞一國兩制,令年輕一代對將來愈來愈不抱希望。

  香港舊有的民主派也認同「中港融合」,他們一直以為「融合」是純經濟問題,卻不知道一旦經濟要融合,政治與法律必然緊隨其後;有如當年純是經濟的歐洲共同市場,最終也步上了政治融合的「歐盟」。規管經濟的就是法律,掌握經濟的就是政治,再加上「中共大、香港小」的情況,用廣府俚語說明之,即為「大石砸死蟹」,結果就是凡「融合」,根本不是歐盟那種合作的模式,而是香港單方面「融入」大陸體制,簡單而言,就是大陸化、中國化,更悲哀的現實,就是「中共化」。

  很多人根本不明白,「中港融合」不但沒有利益,反而對兩地人民帶來傷害;香港之所以獨特,就是和大陸的不同,而非相同;如果香港變得和大陸一樣,那麼也就失去了其獨特的地位與價值──還去香港做甚麼?

  亦因此,香港主體意識抬頭,實際上對兩地人民都是一件好事。如果再繼續執行港共政權的「大陸化」道路,不用很多年香港就會和大陸變得一模一樣,這不但是七百萬香港人的損失,更是十三億中國人的損失,此一點是很多大陸朋友所忽視的。

動向雜誌第332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