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戴卓爾夫人逝世 - 20130409 - 蘋果日報

 

戴卓爾夫人逝世

【1925-2013】
■戴卓爾夫人周一早上中風後離世,終年87歲。美聯社

致力以自由主義改變英國和世界的「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昨日(周一)早上中風逝世,終年87歲。她在任11年間大刀闊斧落實國營企業私有化計劃,帶領國家走出經濟困境。現首相卡梅倫形容,「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袖、偉大的首相和偉大的英國公民」。葬禮將按她家人意願,以禮葬(Ceremonial funeral)舉行。

戴卓爾夫人的發言人貝爾,代表她一對子女公佈死訊:「馬克和卡蘿爾極度傷感地宣佈,他們的母親、戴卓爾女男爵今早因中風安詳離世。」他說:「我相信她會獲紀念為這個國家最偉大的首相之一。我肯定人們會像紀念(前首相)邱吉爾等偉人那樣紀念她。她確實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三度帶領保守黨贏得大選

鐵娘子晚年健康欠佳,多次輕微中風後,聽醫生勸告,近10年已沒有公開演說;之後患上癡呆症,更鮮有公開露面,去年12月曾入院接受膀胱小手術。卡蘿爾透露,母親經常忘記至愛的丈夫丹尼斯已在2003年逝世。
戴卓爾夫人是英國歷來的唯一女首相,作風硬朗、敢言,三度帶領保守黨贏出大選,在1979至90年期間執政,是19世紀初以來執政時間最長的英國首相,但講求自由的「戴卓爾夫人主義」(Thatcherism),令國內外對她的評價兩極。
她上任時,國家經濟因為長期的福利主義而陷入危機,加上政府架構臃腫、工會勢力龐大而暮氣沉沉。她大刀闊斧落實國營企業私有化、打擊工會勢力,成功帶領國家走出經濟困境。支持者認為她提升個人自由、打破英國社會數百年來的階級分野;反對者卻批評她獨裁。
在國際事務上,她跟時任美國總統列根攜手促進冷戰結束,為國際新秩序奠下基礎,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但她的疑歐立場和出兵福克蘭群島與阿根廷開戰,都備受爭議。

■英國國會大樓下半旗,向國家歷來首位女首相致哀。路透社

卡梅倫:我們失去偉大首相

正在西班牙訪問的首相卡梅倫形容,「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袖、偉大的首相和偉大的英國國民」。他原定昨晚轉訪法國,現已縮短歐洲訪問返國,首相府亦下半旗致哀。白金漢宮表示,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對戴卓爾夫人離世感到傷感,並已向她的家人致哀。戴卓爾夫人當年的繼任人馬卓安就形容她是「政治奇蹟」,指「她在經濟、工會法例的改革,以及重奪福克蘭群島,將她超越了正常政治,其他領袖未必做得到」。鐵娘子的倫敦寓所外陸續有人送上鮮花,其中一張便條寫着「最偉大的英國領袖」。
國際社會都紛紛致哀,在冷戰時跟鐵娘子多次交手的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讚揚她是「偉大政治家」,將會名留青史。歐洲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對鐵娘子離世表示傷感,指大家不會忘記她「對歐盟的貢獻和保留態度」,在「將中歐和東歐國家帶入歐洲大家庭上,扮演了領導角色」。
路透社/法新社

生前意願:葬禮不設公眾瞻仰

首相府宣佈,戴卓爾夫人會獲得有軍人儀式的「禮葬」,儀式會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屆時西敏寺和聖保羅大教堂之間的街道都會封路,費用由政府、戴卓爾夫人基金會共同負擔。當局日內將會公佈戴卓爾夫人葬禮的日子和具體安排。戴卓爾夫人生前各方友好將會獲邀出席,皇室亦會派員出席,暫時不清楚英女皇會否出席。儀式結束後,將按照戴卓爾夫人的遺願,遺體以私人儀式進行火化。

葬禮安排惹爭議

國葬是專為君主而設,但有時也會恩准讓國家英雄享有此榮譽,前首相邱吉爾1965年逝世後曾獲國葬的禮待。邱吉爾在戰時團結國民共抗納粹軍隊,被譽為國家英雄。英女皇和首相府年前曾考慮一旦戴卓爾夫人逝世會給她國葬禮遇,但由於戴卓爾夫人是個具爭議人物,可能迫使當局最後改變決定,只給她次一級的「禮葬」。
事實上,禮葬和國葬只有少許分別,國葬需國會批准,但對街頭民眾來說,那規模看來像國葬。傳統國葬是有以下三項安排:一、英女皇是否出席;二、遺體會否讓公眾弔唁;三、是否有軍方列隊護送。皇太后2002年逝世,靈柩從倫敦聖詹姆斯宮女王教堂,由盛大的行列護送至一英里外的西敏寺大廳,停留四天供國會議員及民眾瞻仰。
據傳媒透露,戴卓爾夫人遺體會停放在西敏寺大廳下方的聖瑪莉地窖小教堂,供親友最後憑弔。不過,按戴卓爾夫人生前意願,其葬禮不會有任何公眾瞻仰儀式,但她的靈柩從國會移送到聖保羅大教堂時,將會安排電視直播,其間會有軍方儀仗隊夾道列隊送行,向這位前首相致敬。
路透社/英國《泰晤士報》

戴卓爾夫人逝世 - 20130409 - 蘋果日報

中英談判鐵娘子唔企硬 
非全心捍衞港人 純為英國爭取利益

12,196

Initial Image

■1982年2月,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戴卓爾夫人步出人民大會堂時不慎跌倒,成為經典的政治鏡頭。

【鐵娘子逝世】
【本報訊】戴卓爾夫人與香港前途密不可分,她在82年開始到北京展開香港前途談判,84年與北京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定香港97年回歸。有政界中人讚揚她成功確保香港平穩過渡;但也有人不滿「鐵娘子」在談判期間節節退讓,未有捍衞港人最大利益。
記者:陳雪玲 姚國雄

戴卓爾夫人82年9月任首相期間,到北京展開香港前途談判,但談判過程卻節節敗退,談判後更在人民大會堂外摔了一跤。前行政立法兩局議員李鵬飛憶述,當年英方未能游說中央接受「主權換治權」後,前港督尤德曾在83年底、84年初邀約兩局議員商討解決辦法,但鄧小平最終堅拒任何讓步,最終反而是英國退讓,形容「鐵娘子」亦非長期硬朗。

累港民主變晒樣

戴卓爾夫人終在1984年12月19日再度訪華,與當時總理趙紫陽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承諾97年7月1日移交香港主權予中國,中方保證香港回歸後50年不變,享有高度自治。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發表聲明,指戴卓爾夫人在中央談判期間扮演重要角色,簽訂《中英聯合聲明》亦為香港平穩過渡奠下良好基礎。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曾在前港督彭定康任內與戴卓爾夫人會面,指對方相當關心香港回歸後發展,嘆指:「如果份聲明,中央可以全面落實,香港一早有民主,唔會好似家咁變晒樣。」
也有政界不滿戴卓爾夫人在談判中退讓。84年12月底,戴卓爾夫人赴港出席記者會,時任記者的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當面質問戴卓爾夫人:「你簽咗協議,將500萬香港人交畀共產政權,道義上講唔講得通呢﹖抑或係國際政治層面,最高嘅政治境界係維護你本身嘅利益?」
劉慧卿憶述戴卓爾夫人聞言「好㷫」,「佢話我哋最好嘞,為你哋香港人做最多嘢、做到盡,所有香港人都滿意,佢話『你係唯一嘅例外』。」劉慧卿又指,北京六四屠城後,香港人心惶惶,但統治香港百年的英國連居留權都不肯給港人,「呢件事,英國真係好離譜」。任記者時曾採訪中英談判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指,當時戴卓爾與中國談判時「企得唔夠硬」,形容她也並非全心全意從港人利益着想。

無爭取普選特首

而在中英雙方83年仍未就香港前途問題達成共識時,當時的港大學生會曾去信戴卓爾,重申香港主權屬於中國。有份參與起草的前港大學生會會長的馮煒光憶述,信中主要要求英國不要阻撓回歸,但戴卓爾夫人並沒回信,學生會反而收到趙紫陽回信,稱理解港人對民主的要求及對國事的關心。馮說,即使不認同戴卓爾處理香港前途問題的立場取態,但認為「佢要做嘅嘢都做咗」。
80年代任政治記者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也稱,當時戴卓爾代表英國與中國談判,並非從香港人利益出發:「佢只係利用香港作為一個籌碼,為英國爭取最大的利益。」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稱,戴卓爾在香港前途談判一開始擺出強硬姿態,但與中國交手卻節節敗退,最終猶如「棄甲曳兵」。他不認為戴卓爾在談判期間為香港人爭取過甚麼,「事後睇返,好多係當時中國國策,想放多啲,令香港穩定下來」。
蔡子強以特首選舉為例,指84年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特首是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反而90年全國人大通過《基本法》,明確規定特首和立法會都最終達至普選產生。

政壇縱橫

■戴卓爾夫人曾會見船王包玉剛(中);左一及二為包玉剛二女包陪容及夫婿吳光正,右為三女包陪麗。
■97年4月,已卸任的戴卓爾夫人訪港,並順道與當時的候任特首董建華見面。
■李柱銘與鐵娘子在1997年會面。

愛美節儉 怕與共黨打交道

【密件揭秘】戴卓爾夫人曾在英國及國際政治舞台上叱咤風雲,亦是香港歷史命運的關鍵人物,較早前戴卓爾夫人基金會公開的解密文件,包括多宗重大政治事件詳細紀錄,從文件的字裏行間,可窺見鐵娘子的陰柔一面。
戴卓爾夫人82年遠東之行,首站便訪問中國,文件中曾提及戴卓爾原來最怕與共產國家打交道,認為十分吃力,所以寧願先苦後甜。另外行程安排中,亦要特別要預留一些時間讓她理髮,以維護鐵娘子標誌髮型,而她行程每天所穿服裝,亦要一早計劃好,可見她雖然政務繁忙,對打扮仍一絲不苟。

為英公司大亞灣合約

戴卓爾夫人亦有師奶的一面,當時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曾就宴請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的晚宴菜單,諮詢她的意見,人民大會堂共有4款餐單可選,分別價值每位50元人民幣、75元人民幣、100元人民及140元人民幣。戴卓爾最初只選每位50元的餐單,更要求取消當中的麵包、牛油和士多啤梨果醬,改為鮮果沙律,非常慳家。
其後還是柯利達認為不夠大體,強烈建議要有魚翅及海參等菜式,及用銀器餐具,雖然開支大增,最後戴卓爾亦照准。
戴卓爾夫人不是只懂政治,做生意亦數口甚精,她在會見前總理趙紫陽時,花了不少時間「傾生意」,大力推銷英國貨,當中她直言英國對廣東大亞灣核電計劃深感興趣,當時廣東核電公司和中電正與英國通用電氣公司商討合約。趙紫陽回答稱廣東核電公司計劃會採用英國的發電機,她即追問是否已決定,因她聽聞美國方面也有接觸。趙即保證廣東核電與美國並無正式接觸,戴即稱很高興聽到此消息。
《蘋果》記者

推行國企私有 帶來廿年繁榮

【經改功過】戴卓爾夫人出任英國首相期間,不少經濟政策備受爭議。有香港經濟學者則肯定她當時的經濟改革政策,帶來英國往後廿多年的經濟繁榮,敬佩她有改革的勇氣和先見之明。
經濟學者林本利對戴卓爾夫人在70年代的經濟改革給予肯定,認為她當時大力推行國企私有化政策上擁有相當大的勇氣和幹勁,最終成功搞活經濟及幫助企業恢復動力,「至於當時嘅私有化政策係咪去得太盡,包括將監獄同鐵路等斬碎私有化,造成鐵路安全等問題,就可以進行學術性研究。」但他認為有關政策,帶來英國之後廿多年的經濟繁榮。

不保障罷工爭薪

獅子山學會創會人孫柏文評價戴卓爾夫人對英國經濟上的貢獻為A+級,「最敬佩佢當時勇於放棄好多人覺得重要,但佢認為已經冇競爭力嘅汽車工業,將呢啲企業私有化,令呢個行業冇成為公帑嘅負累。」大讚她有先見之明,「換轉好似梁振英之流,可能會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去挽救」。
戴卓爾夫人被指限制工會活動、鼓勵自由市場及廢除大部份福利政策都不得民心,但孫柏文認為,只有把企業分離於政府,工人不再在政府保障下,便無法透過示威罷工輕易達到加薪目的,才醒覺只有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如願。
《蘋果》記者

說話綿裏藏針 不耐煩仍優雅

【英式氣派】在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談判的八十年代,擔任政治記者的公民黨毛孟靜和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曾近距離觀察戴卓爾夫人:鐵娘子人如其名作風硬朗,說話綿裏藏針,但不失優雅,一貫英國政治家的氣派。毛孟靜更形容:「無論佢點樣暴躁,佢個髮型依舊係十號風球都打唔散。」
82年,戴卓爾與鄧小平談判後,在人民大會堂摔了一跤後到廣州會見香港傳媒。當時身在廣州的無綫電視記者毛孟靜指,戴卓爾夫人表現出有點怒氣:「佢個樣係相當煩躁暴躁,但佢嘅髮型依舊係十號風球都打唔甩,髮型係一絲不苟……佢當時講嘢好似『好忍你』咁,佢會話『that's what I am talking about,okay?』你會覺得佢開始唔耐煩,都仍然維持優雅,後來我哋先知佢同鄧小平談得相當不愉快……佢雖然硬朗,但唔會提高聲線。」

髮型「十號風球也唔甩」

毛孟靜更指,已故的立法局議員張鑑泉曾向她指,戴卓爾夫人與立法局議員午宴,也會在席上塗口紅,並非想像中那般拘謹。曾擔任青馬大橋開幕儀式司儀的毛孟靜表示,當時也有出席儀式的戴卓爾已退下火線,但髮型仍然是「十號風球也唔甩」。
劉銳紹曾在80年代初在擔任駐英國政治記者,曾到過英國唐寧街十號出席過戴卓爾夫人主持的記者會。劉銳紹形容,戴卓爾夫人回應記者提問時,雖然答案表面平實,但往往是綿裏藏針,內容老實不客氣。
他形容,戴卓爾夫人處理政治事務務實,是硬朗兼成熟的政治家:「處理政治問題時嘅高明,軟硬兼施,關鍵時刻妥協讓步,佢對福克蘭群島係採取強硬嘅態度,但對香港就進進退退,總之謀取英國最大利益。」李柱銘也憶述,97年獲邀到港督府見戴卓爾夫人,當時遇上塞車,但戴卓爾夫人來到門口迎接,相當隨和。
《蘋果》記者

主婦闖政壇拜相

3,571

Initial Image

■1986年9月,她到德國視察駐守在法靈格博斯特爾的英軍,走上一架坦克留影。美聯社

【鐵娘子逝世】1925年10月13日,一個將改寫英國歷史的女娃兒,在林肯郡格蘭瑟姆(Grantham)出生。

少女時代 愛念詩讀化學

瑪格麗特.羅伯茨(Margaret Roberts)生於一個中產階級下層家庭,有一姊,父親艾爾弗雷德(Alfred)為人虔誠又勤奮,深信做人應自力更生,對政治很有興趣,當過市議員和市長。他的價值觀對瑪格麗特有很大影響。
瑪格麗特自小聰敏,愛念詩,尤愛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她雖自小成績不俗,但也全賴有考生放棄機會,她1943年才拿到獎學金入牛津大學念化學。以二等榮譽畢業後,她一度在塑料廠當研究員,但其後她再上法學院,取得律師牌執業,因她始終想闖一闖政壇。

■1951年12月,她和丹尼斯在倫敦舉行婚禮。美聯社

從政時代 23歲參選議員

大學時代的瑪格麗特,已對政治有濃厚興趣。她學習演講外,45年大選更幫手搞集會,翌年就當上牛津大學保守黨聯會史上首名女主席。
47年畢業後,工廠的工作越欠滿足感,她公餘時全情投入政治。回報很快有了,才23歲的她獲邀代表保守黨角逐達特福德(Dartford)選區的國會議席,可惜50和51年兩次出選都失利。
這期間她邂逅離婚商人丹尼斯(Denis Thatcher),51年底結婚,成為戴卓爾夫人。搬到倫敦的她,開始攻讀法律,53年誕下龍鳳胎,忙於照顧家庭,有幾年沒參加選戰,而且「家庭主婦」身份也較難獲黨內大老垂青。但她終在59年進入國會,很快做出成績,三年後首次進入政府,在退休保障部當一名小官,67年更成為影子內閣教育大臣。
70年保守黨意外上台,她也成了教育大臣。任內下令取消向學童免費派牛奶和強制16歲及以下兒童必須上學,最令民眾印象深刻。

■戴卓爾夫人1979年3月在肯特郡城堡,跟丈夫及子女一起散步。美聯社

風光時代 重奪福克蘭群島

戴卓爾夫人能夠坐上高位,全憑無比魄力和堅定信念。1975年,她擊敗了一手提拔她的希斯(Edward Heath),就任黨魁後即申明作風:不講共識,只講信念。之後三年,她努力爭取黨內草根支持,同時改變形象,靜待上台機會。
78年末至79年初,工黨政府提出限制加薪幅度,激怒工會,掀起罷工潮,「不滿的冬季」(Winter of Discontent)令英國人厭煩,5月大選時將希望寄託戴卓爾夫人身上,英國歷來首位女首相,就此誕生。
戴卓爾夫人甫上台就大刀闊斧的削減政府開支、提出國企私有化等,成功壓抑通脹,但失業率勁升至12%,民眾和黨內出現懷疑聲音。
福克蘭危機來得及時,82年英軍用72天重奪被阿根廷佔領的福克蘭群島,英國重振國威,翌年保守黨以壓倒性姿態勝出大選,戴卓爾夫人強勢連任,之後再在87年第三度領導保守黨勝出大選,執政11年,是19世紀以來在位最長的首相。

退休時代 患癡呆少露面

但戴卓爾夫人的強勢領導,也教部份下屬不滿,認為她剛愎自用。推出人頭稅令她聲望劇跌,在歐洲政策上與閣員意見相左,最終導致多年親信、外相賀維(Geoffery Howe)辭職,激發黨內「倒戴潮」。1990年11月20日,與她素有嫌隙的夏舜廷(Michael Heseltine)發難,挑戰她黨魁地位,觸發黨魁選舉。戴卓爾夫人在第一輪投票竟未能取得足夠票數,第二輪投票前,她遭馬卓安(John Major)、彭定康(Chris Patten)等黨員「逼宮」。大勢已去的戴卓爾夫人,11月22日宣佈退選,鞠躬下台,結束11年首相生涯。

戴卓爾夫人回國會當了兩年後座議員,92年沒再參選。離開下議院後她曾寫書和演說,但隨着年紀老去,她健康漸差,2002年數次輕微中風後,不再公開演說。2003年丈夫丹尼斯離世,給戴卓爾夫人很大打擊,她曾寫道:「首相是孤獨的工作,但幸而有丹尼斯,我從不孤單。」又讚他是「真男人、好丈夫、摯友」。
05年,女兒卡蘿爾指她患上癡呆症,「剛說完一句話,她已忘了句子的開頭」,會把以往的國際、國家大事搞混,甚至連丈夫已離世也不記得。近年她越發衰弱,幾乎不再露面,甚至2010年首相府為她舉行85歲生日派對、前年威廉王子結婚等,她都以抱恙為由沒出席。
《蘋果》資料室

戴卓爾夫人生平

13/10/1925 在格蘭瑟姆出生
10/1943 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化學
10/1946 當選牛津大學保守黨聯會主席
23/02/1950 代表保守黨在達特福德競逐國會議席,落敗而回
13/12/1951 與丹尼斯.戴卓爾結婚
01/12/1953 取得律師資格
08/10/1959 首度當選國會議員
09/10/1961 獲委任為保守黨退休金及國民保險事務次長
18/10/1965 保守黨成為在野黨後,獲委任入影子內閣,先後任房屋土地、能源、運輸、教育等事務的發言人
19/06/1970 保守黨再上台,任教育科學大臣
11/02/1975 保守黨淪為在野黨後,挑戰黨魁希斯的黨魁地位成功,成為保守黨首位女黨魁
03/05/1979 保守黨勝出大選,成為英國首位女首相
02/04/1982 阿根廷出兵佔領福克蘭群島,她下令派兵攻打
14/06/1982 經過72天戰爭後,阿根廷投降,成功重奪福克蘭群島

09/06/1983 首度連任
12/03/1984 英格蘭北部煤礦工人罷工開始,工潮持續一年,最後在她鐵腕打壓下關閉
12/10/1984 避過愛爾蘭共和軍行刺
20/11/1984 將國營英國電訊公司私有化
16/12/1984 跟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會晤後,說他是可以打交道的人
19/12/1984 就香港前途問題來華簽署《中英聯合聲明》
11/06/1987 第二度連任
31/03/1990 因為開徵人頭稅,倫敦中部爆發騷亂
22/11/1990 黨內就歐洲政策現分歧,在黨員逼宮下宣佈辭職,由馬卓安繼任
30/06/1992 獲冊封為終身貴族,晉身上議院
22/03/2002 多次中風後,停止公開演說
26/06/2003 丈夫丹尼斯逝世
20/12/2012 入院做手術,切除膀胱瘜肉
08/04/2013 中風後逝世,終年87歲

鐵娘子稱號 源於蘇聯報章

【軼事趣聞】戴卓爾夫人的「鐵娘子」稱號深入民心,原來這個稱號是由前蘇聯國防部《紅星報》在1976年給她起的。當年戴卓爾夫人發表演說,痛斥蘇聯「一心要支配世界」、「重槍炮而輕牛油」,因而引來《紅星報》以「鐵娘子」之稱回應她,但她對這個綽號欣然接受。

作風端莊 手袋如權杖

【軼事趣聞】戴卓爾夫人全家信奉基督教循道衞理宗,養成事事一絲不苟的習慣。從政以後,她端莊作風不變,連外表髮型也不例外,精心經營的招牌「熟女」髮型和常常掛在手臂上的手袋,遂成了她的個人標誌。後來有人以「Handbagging」來形容女政客攻擊男同事和政敵,也是源於戴卓爾夫人那個好比權杖的手袋。

勤力工作狂 日睡四小時

【軼事趣聞】戴卓爾夫人與已故美國總統列根志同道合,但兩人行事風格明顯不同。列根奉行「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領導哲學,每天定必準時下班。相反,戴卓爾夫人以勤力見稱,是出名的「工作狂」,據說每天只睡四小時,精力過人,同時愛好杯中物。不過戴卓爾夫人晚年健康轉差,不得不遵從醫生勸諭減少公開演說。2004年列根逝世時,戴卓爾夫人亦因健康問題,連悼辭也要預先錄音。
《蘋果》資料室

「戴卓爾主義」重振英國
堅決反共 成指導思想

2,536

Initial Image

■戴卓爾夫人任內跟列根建立私人友誼,重塑英美特殊關係。路透社

【鐵娘子逝世】
從政者最大的讚賞,可能就是有以他或她為名的主義。「戴卓爾夫人主義」(Thatcherism)所提倡的市場經濟、私有化、小政府政策,背後對自力更生和自由選擇的信念,打破戰後工黨建立的福利國家制度,令一度被譏是「歐洲病夫」的英國經濟重上軌道,重振國威。連左派的《衞報》也形容她是個「政治現象」,戴卓爾夫人年代,就是英國歷史一個分水嶺。

戴卓爾夫人1987年一次接受雜誌訪問之言,是她的信念最有代表性說法:「我們經歷了一個年代,太多孩子和人被洗腦,常認為『我有問題,政府有責解決』;『我有問題,我要拿資助解決』;『我無家可歸,政府一定要安置我』。他們都將問題歸咎於社會,但甚麼是社會?」
「沒有社會這回事!只有男人、女人和家庭,政府如不是透過個人,人們如不先照顧好自己,政府也無能為力。」

■戴卓爾夫人的倫敦故居外,昨天有不少人獻花悼念。路透社

甫上台削開支和減稅

1979年戴卓爾夫人上台之前的戰後英國,大部份時間由工黨執政,鋼鐵、礦業和電訊等行業都是國有化,大搞福利主義。戴卓爾夫人身為雜貨店東女兒,深信自力更生,認為大政府已成私有企業負累、政府債台高築窒礙經濟,又滋生工會和國企等既得利益。當時很多人都有同樣看法,但只有她有勇氣一往無前實行信念。
戴卓爾夫人乘英國人厭倦之前的一個「不滿的冬季」罷工無日無之,甫上台就大刀闊斧削減政府開支和減稅,展開國企私有化政策,一邊豁免利得稅鼓勵商人,一邊取消工會權利,對工會毫不姑息。
一系列新政雖然壓抑了通脹,但令失業率一度飆升至12%,工人不滿是預計之內,黨內也有人質疑她的政策,部份地區又爆發騷亂,但她在1980年保守黨大會說出此名言:「你們想轉軚就轉軚……本女士決不轉軚。」(You turn if you want to…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

■戴卓爾夫人1990年7月在首相府,迎接到訪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路透社

福克蘭危機成及時雨

1982年的福克蘭危機成為她的及時雨,她決斷派軍用72日重奪被阿根廷獨裁政權佔領的福克蘭群島,令英國重振國威,亦令保守黨翌年大選大勝。捱過改革的陣痛後,英國舊工業是沒落了,金融業卻冒起,國企私有化和容許居民買所住公屋的政策,令很多英國人首次做股東和業主,經濟重回正軌平穩發展。
戴卓爾夫人的堅決反共,亦令她成矚目國際領袖,改善英國的國際舞台地位,不過她對歐洲一體化的支持,只限於貿易而非政治整合,結果疑歐派和親歐派爭議不絕,她更在1990年因人頭稅和歐洲政策,遭黨內逼宮,不但令她黯然下台,也令英國從歐盟邊緣化。
不過「戴卓爾夫人主義」的私有化、小政府、個人選擇和自力更生思想,已不可逆轉,1990年代開始成為英國的「指導思想」,就算貝理雅(Tony Blair)的工黨之後執政13年,也要向右靠攏變身走中間路線的「新工黨」。
工黨重臣文德森(Peter Mandelson)2002年說過:「我們現在都是戴卓爾主義者了。」
英國廣播公司/《衞報》

與列根建英美特殊關係

戴卓爾夫人除了恢復了英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她跟美國前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建立的英美「特殊關係」,更是促使二戰後東西方冷戰結束的主要力量。
鐵娘子1979年上台時,對外交事務既無甚經驗,亦不怎麼熱衷,工作重點放在挽救國家經濟。但同年為配合北約抗衡蘇聯的威脅,她不理國內強大反對聲音,批准美軍在英國本土部署巡航導彈。

奪群島事件列根「離棄」

1981年,列根上台,戴卓爾夫人很快跟他建立了緊密關係。一個是前荷李活演員、一個是雜貨店老闆的女兒,兩人雖然出身不同,卻同樣崇尚自由市場經濟哲學、對共產主義極不信任,更協助攜手拉下蘇聯共產主義鐵幕。《時代》周刊在1998年讚揚她在「資本主義勝利」一仗擔當決定性角色。
不過,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都有意見不合的時候。1982年,阿根廷突然登上福克蘭群島,戴卓爾夫人有意出兵重奪群島,但保守黨內部對此嚴重分歧,令她面對沉重壓力。
豈料連列根都「離棄」她,不肯提供協助,反過來促請她談判商討福克蘭群島的未來,並支持一個和平方案,要求英國放棄堅持,讓島民自決,令她深感被列根「背叛」,成為兩人關係的最低點。幸好,兩人關係最終修復。2004年列根逝世,鐵娘子拍攝影片致哀說:「我失去了一位摯友……他是如此令人快樂和激勵人心。感謝你在總統任期所做的,感謝你對信念的明證。」
法新社/德新社

Justin Bieber咒鐵娘子下地獄

在戴卓爾夫人死訊傳出後,網上流傳加拿大小天王Justin Bieber在Twitter貼文咒罵她,炮轟她在1984年辣手對付約克郡歐格里夫(Orgreave)罷工礦工,「願那母狗下地獄被火燒」。但其後在Justin Bieber戶口並未見到有關貼文,可能貼文已被刪除。
互聯網

捍衞自由從不轉軚的鐵娘子

【政經解碼】1975年10月10日,戴卓爾夫人首次以保守黨領袖身份在黨大會發表”Let me give you my vision”演說,很多人都沒有仔細聽。畢竟她在政壇以至黨內都沒有甚麼份量,不少人把她視為過渡性人物,只為下一任領袖暖場熱身。幾年後大家才發覺估算錯誤,戴卓爾夫人不但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不但成為二十世紀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這篇演說及背後代表的想法更成為改變英國以至世界面貌的動力。
演說有這樣一段話:
”So let us have no truck with those who say the free-enterprise system has failed. What we face today is not a crisis of capitalism but of Socialism. No country can flourish if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is dominated by nationalization and State control”
(讓我們跟那些認為自由市場制度失效的人劃清界線。當前出現危機的是社會主義體系,不是資本主義體系。在國有化政策及政府宰制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興旺發達,生氣勃勃)。

不要忘記,戴卓爾夫人說這番話是在1975年,當時西方大國經濟衰退,計劃經濟盛行,蘇聯共產集團更有「超英趕美」之勢。但鐵娘子的信念沒有動搖,她敢於在一片看淡聲音中別樹一幟,重申自由市場才是真正優越的社會經濟制度,堅持自由市場及自由選擇才是人民福祉的最佳保證。更重要的是,鐵娘子不單單在口頭上堅持,她在選舉中同樣高舉這面自由的旗幟,她在當選後更努力不懈落實這套信念,把自二次大戰後主導英國經濟的國有化政策及政府統攬經濟的做法全盤放棄,包括放棄微調經濟,把政府服務外判及私有化,減少對行業補貼等。1979年戴卓爾夫人上台時,英國經濟水深火熱,一派歐洲病夫模樣。當她陸續推動改革後,暮氣沉沉的國家忽然煥發新的活力,並成為不少歐陸以至發展中國家學習的對象。
鐵娘子認為社會主義體系才危機四伏同樣顯出她的遠見。發表演說後不過幾年,中國就開始開放改革;不到十年,蘇聯東歐集團同樣因經濟一沉不起而要推動經濟改革。到她臨終,除了古巴、北韓這些異類外,社會主義體系已從地球上消失。試問有誰比鐵娘子更有洞見呢?
演說還有一句說話很值得大家牢記:
”Freedom to choose is something we take for granted until it is in danger of being taken away.”
(只有在行將失去時,我們才會驚覺選擇自由並非理所當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