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爭端
昔日權宜之計鑄成大錯
管 見
釣魚島問題的歷史淵源
中國政府在東海、南海都顯示其強硬姿態,在國內受到好評。國人希望中國對外強硬之心不難理解,而若能收回釣魚島,或有助於對南海的主權擁有能夠獲得國際承認,人們當然樂觀其成。
不過問題是,中國政府的這些主權要求,在國際社會遇到很大的質疑。中國人大女新聞發言人傅瑩公開承認,「國內外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存在著差距」。
中國政府聲稱釣魚島為中國固有領土,對其擁有主權。去年國務院新聞辦發表白皮書《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闡述中國政府的立場和理由。不過,這份白皮書記載的兩件事,卻很是微妙。
先是,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七日,美日簽署《關於琉球諸島及大東諸島的協定》(簡稱「歸還沖繩協定」),將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的「施政權」「歸還」給日本。六個月後,十二月三十日,中國外交部發表嚴正聲明指出:「美、日兩國政府在『歸還』沖繩協定中,把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域』,完全是非法的,這絲毫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等島嶼的領土主權。」
然後,一九七二年三月八日,日本外務省發表《關於尖閣列島所有權問題的基本見解》,闡述日本政府對於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的主張。值得注意的是,那白皮書沒有記載中國政府對此事有過什麼反應。
中國政府「擱置爭議」遺禍
在美國將釣魚島的「施政權」交給日本之時,中國政府在半年之後才發表聲明表示反對,看上去不大在乎這一變化。而當幾個月後日本外務省發表闡述政府立場的文件,中國政府乾脆沒有反應。
這是怎麼回事?或許,看看當時的一些情況的變化,有助於弄清楚其中的奧妙。
美日之間簽署協議之後不久,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基辛格秘密訪華,而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翌年,二月二十一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抵達北京訪問,二月二十八日,發表「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然後,九月二十九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
基辛格秘密訪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尼克松訪華,這一系列事件,意味著國際形勢在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基辛格、尼克松訪華,中國當時稱其為「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線的偉大勝利」,而此事在日本則形成重大衝擊,迫使日本追隨美國,對中國轉變態度。
然而,表面上,日本人陷入被動,搶先與中國建交,似乎是日本「有求於」中國,實際上卻不盡然如此。
現在我們知道了,在中日建交談判時,日本人本來準備與中國談判釣魚島問題,然而中國總理周恩來明確說,這個問題不談。於是,兩國順利建交,建交公報對釣魚島問題隻字未提。而這樣一來,也就好理解,在中日建交之前,也是半年時間左右,中國政府為什麼對日本外務省發表文件沒有反應,連表示反對的外交姿態也不作了。
尼克松訪華,上海公報對台灣問題作了交代,中國政府進一步的期待是中美兩國建交,但是事情偏偏拖了下來。中國政府顯然希望在中日關係上取得突破,而且,它似乎比日本政府更希望盡快建立外交關係,因而有意迴避了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日本人則順水推舟,於是形成了中國政府「默認」日本對釣魚島實際控制的局面。
這樣,一九七二年發生的事情,使得「自古以來」或「固有領土」的說法黯然失色。
中共對釣魚島進退失據
在當時,中國政府迴避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採取這樣的權宜之計,除上述原因之外,顯然還因為釣魚島實際為台灣附屬島嶼。保衛釣魚島主權,一向是香港人最為堅決,呼聲最強烈,台灣中華民國政府較為謹慎,而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更像個旁觀者,直到近年來才有所轉變。這樣的狀態,表明著釣魚島問題的複雜性。
然而,正如上述,中國政府畢竟在兩個重要時刻主動迴避了釣魚島問題。在其後四十年時間裡,中日之間的問題似乎只是日本對歷史的反省,中方以「擱置爭議」的姿態,坐視日本實際控制釣魚島。
中國政府先前對釣魚島不屑一顧,很像當年大清帝王對小小的香港島滿不在乎。而目前它的動作,又讓人回想起了當年的珍寶島事件。珍寶島在中蘇兩國國界河之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本屬於中國,卻實際控制在蘇聯手中。當中國有意收復該島時,中國軍隊打了一場伏擊戰,將蘇聯軍隊趕了出去。現在對釣魚島頻頻動作,當年的故事似乎又要有新的版本了。
但是,當今世界已經大不相同,而且中國政府一向主張以談判解決爭端。看來中國政府是以巡航促談判,那麼,它應該在準備談判方面做更多的事情。一味強硬,並非明智之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