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個土生香港仔,祖父在大戰前已在香港工作,但自問本人的中文寫作水平不高,不懂生花妙筆,只是因為碰巧懂一點術數,寫的內容雖然亂雜,但幸好本命有顆「文昌星化科」,所以誤打誤撞,可以在月刊、報紙寫專欄,也出版了十本以上的書。
■咸豐皇帝的「咸」及「豐」,皆來自易經六十四卦。
本人的中文水平低,在中大不能報讀自己喜歡的學科,只能以低水平的成績入港大讀建築系。各位考大學的同學,成績不理想也別灰心,命運的轉折是很奧妙的。因為入讀殖民地時期的英文中學,古文閱讀只有中學時幾篇範文,包括「古詩十九首」、「出師表」等等,就是為了學習《易經》等術數書籍,研究了古文幾十年,雖不能寫,但也可以看得懂,打開了中國這四千年的文化寶庫,而開始的基礎就是中學時幾篇範文,所以筆者絕對反對中學教學減少中國歷史及古文閱讀,這應該是必修科。
筆者學術數風水,除了有幸遇上恩師王亭之外,身在香港也是一個重要的機遇,因為今日中國術數文化的中心是在香港與台灣,特別是廣東文化,它的內涵中隱藏了不少術數的文化。
廣東的文化是由於蒙古滅南宋,當時大批避難的人從北方走過南雄珠璣巷南遷,也把唐宋的文化帶到南方,所以今日不少廣東人的族譜記載,祖先大都是在六、七百年前開始遷來,由於中國農民習慣不喜遷移,所以幾十代人住在孤立的山區縣城,因此可以保存了這些古文化。
廣東文化最大特點當然是我們講的廣東話,有很多時身為廣東人,有不少說話都懂講,但不懂寫出來,也有人覺得廣東話有點粗俗。但其實廣東話中有不少古代易經的文化內涵。
■「蠱惑」一詞,原來由降頭的「蠱」引伸出來。
例如我們話說蠱惑,「蠱」就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一卦,代表古代的巫術,也就是東南亞流行的「落降頭」,它的做法是用七種毒物,包括毒蛇、毒蠍、蜘蛛等放入一個龕內七七四十九日,它們自相殘殺,死後留下屍蟲,巫師再在這屍蟲上作法便成為蠱,「蠱」字由來便是把蟲放在一個器皿之上。這過程不可被人看見,所以一個人做事可疑便會被人指為「蠱惑」。
另一句舊廣府話,向風流的朋友問:「過不過濟?」過濟源於易經第六十三及六十四卦,為「既濟」與「未濟」兩卦,兩卦都是由水火兩卦組成,是一個平衡的狀態,但既濟之後卦變得更好,而未濟則會變得更差,所以過濟是代表已超過了平常一般的平衡,所以更有人視之為越規之行為。
平常講一個人好色是鹹濕,「鹹」字與「咸」字相通,是易經六十四卦之一,象為「陽在陰中」,代表男女交媾、生育,所以「咸濕」一字,不言而喻。
清代咸豐皇帝因為登基時只有同治一個兒子,在古代皇家來說是人丁單薄,所以改名咸豐,咸是生育,豐也是六十四卦之一,代表豐收,取其年號是希望咸豐多生仔,但結果事與願違。
又例如一個人遇到不想面對的場合,借故去廁所逃避,廣東話叫借水遯,遯一字也是六十四卦之一,是歸隱之意的引申。又例如屯門一字源於當地曾經屯兵,而屯兵是指軍旅在沒有仗打的環境,不知去向不見敵人而駐守一地。屯為六十四卦之一,為混沌不知去向的意思。
其他不少常說的話也是源於《易經》,例如「否極泰來」的「否」與「泰」卦,「訴訟」的「訟」卦,「謙謙君子」的「謙」卦,不可星數。由於在香港可閱讀到中港台的古籍,沒有甚麼政治阻礙,所以是研究術數絕佳之地,但大家要學習看簡繁兩種字體及古文,這才可以閱讀得到博大的知識,希望可以把術數發揚光大。
蔣匡文
術數大師王亭之首徒嫡傳、香港大學博士、建築師、專欄作家、風水顧問及客座專題教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