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黃寶芝隨筆
揭開千層樹身世之謎
夏天的步履才剛走開,秋老虎卻在台北的空間一直盤旋,中秋都快到了,暑氣並未稍減,尤其是中午時分,真的和炎夏沒兩樣,氣候經常都在攝氏30度以上,我突然間發現台北市有些街道的行道樹,開著密密麻麻、細細碎碎的小白花,這種有著奇特外貎的行道樹,就叫做千層樹(Cajeput tree、Punk tree)。
一直以來我對千層樹有著很特別的感情,總是覺得她像一個歷盡了滄桑的老人,樹的表皮刻畫著層層疊疊的歲月痕跡,她彎駝著腰,佝僂的身子,佈滿疙瘩及灰白的容顏,儘管樹上葉片青翠,卻掩蓋不住給人那股蒼涼的感覺。
千層樹又叫白千層,已知的有236個樹種之多,據說其中230種原產於澳洲,其餘原生長在印尼、新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和馬來西亞等地,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和紅千層有親緣的關係,相對而言,紅千層(Callistemon)卻美麗多了,它葉如披針,似羅漢松葉而終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葉片披白色柔毛,株形颯爽美觀,開花珍奇美艷並相當稠密,聚生於頂端,花形極為奇特呈穗狀,可用來做奇麗的切花,也是插花的最佳花材,還可作為盆栽、缸栽,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狀,成為高貴的盆景,是人見人愛的奇花異樹盆栽植物之一。紅千層花期很長(春至秋季),開花時節一片火樹紅花,滿枝吐焰,盛開時千百枝雄蕊組成一支支艷紅的瓶刷子,甚為奇特也很美觀,適合庭院美化,是高級庭院的首選優良觀花樹種。
稱白千層是刻意將她與紅千層作為區分,白千層其實是一種經濟植物,可粹取提煉香精精油,又稱為「茶油」,因此白千層也叫做「油茶樹」(Melaleuca alternifolia)可以應用到食品和醫藥工業中。前些年台灣的精油業熱賣的「茶樹精油」即是由此屬植物粹取得來,就叫做「澳洲茶樹」。白千層的葉子亦可提煉出「玉樹油」,即白樹油(cajuput oil),也是白花油,綠油精和萬金油的主要成分。
事實上千層樹被引進台灣已超過百年歷史,由於樹種繁多,在她們身上幾乎可看到不少樹種的影子,她的葉子有細葉、尖葉、楕圓葉、圓葉、長葉、針葉等,而花形也變化無窮,有些像極了瓶刷子,有些卻有點像合歡花,更有些像似圓刷木,千奇百怪,不過也頗符合其特性,因為她是桃金娘科的植物,難怪也都保有其花系家族多樣化的特徵。
白千層因為樹皮的木栓組織發逹,容易長出新皮,而新皮長出之後,舊皮卻沒有脫落,新皮不斷往外長,把舊皮推擠,就產生裂開的情形,層次分明地一層貼著一層留在樹幹上,愈是外頭的皮年紀愈大,究竟有幾層?大概就可以算出它的年紀了。千層樹樹皮質感如海綿般的鬆軟,且富有彈性,裂開的樹皮好像外衣一件件被剝開來,經年累月之下,整身披披掛掛零零落落,有人形容她衣衫襤褸,十分的寒酸,但我總認為那是無情歲月在老人臉上留下的斑駁刻痕,有時我也懷疑古人用樹皮造紙的靈感是否來自白千層?這當然是不可考的,因為蔡倫造紙時大概千層樹還未移居入籍中國。
白千層在台灣的別名又叫相思仔、日本相思、白瓶刷子樹、剝皮樹、千層皮、脫皮樹、玉樹等,也有戲稱之為猴不爬樹,指它樹幹不扎實,連猴子都不敢攀爬。在台灣白千層廣泛地被栽植為行道樹,也是防風樹種之一,由於它具有耐乾旱,抗風沙的特性,因此它是相當理想的行道樹,而在海岸地區,也常看到它作為防風林或農田間的圍籬。株高可達十多公尺,樹幹上有一個個小孔,是她的呼吸孔,樹皮鬆軟易剝,小孩子常剝取把玩或當橡皮擦來用;白千層花是白色或淡黃色,穗狀花序,頂生,無梗,像個小瓶刷子的樣子,花軸結果以後,會生出新枝葉,花期從9~11月;樹葉酷似相思樹,互生,橢圓狀針形,全緣,葉柄赤色,樹葉革質,頗厚,揉碎後有一股香味;蒴果扁球形,附著於老枝上,種子細小,略呈線形。
據說千層樹是因為原生在澳洲相當乾旱,而且容易發生火災的乾躁森林,因此她這身厚厚軟軟的樹皮,可以在乾旱時減少水份的散失,而且可以在森林火災時,幫助她的新芽不會被火所害,以延綿她的生命,原來她是為了適應環境而保有其非常罕見的特性和樣貎,終於揭開了她謎一般的身世。
2013. 9.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