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近日接受外媒(亦稱外國勢力)訪問,說普選會令政策向窮人傾斜,反而不能廣泛地反映社會不同階層的聲音。究竟這是否事實?不推行普選又是否可能解決當下的貧富懸殊問題?筆者不才,「唔多識政治」,不過熟讀「狼語錄」,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未當選特首的梁振英會點講:
問:為什麼政制要變?
答:政制要變,因為向商界傾斜的選舉方法阻礙社會發展
『香港政治體制和選舉方式,又予人向工商界傾斜的口實。工商界和上層社會被指以少數人操控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再加深工商界操控政府,政府維護工商界,官商勾結,利益輸送,魚肉基層等的猜疑……更嚴重的是,公職人員在社會輿論的猜疑下,盡量避免瓜田李下:可做可不做的,不做;需要行使酌情權,可通過可不通過的,不通過……後果是香港不斷蹉跎,錯過一次又一次發展的機遇。社會發展遲滯,基層更不能改善生活,又反過來加深矛盾,形成惡性循環。』
〈從港英「刮龍」到特區的「官商勾結」——香港經濟矛盾轉向階層化〉,2009-10-16《明報》
問:普選會令香港變成「社會主義」?
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後,都沒有被社會主義替代
「《基本法》規定「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過去一個多世紀,西方資本主義走過曲折的道路,但最終沒有被社會主義替代,關鍵就在對社會資源配置的自我完善和對經濟成果的合理共享。香港的資本主義能否自我完善,是「繁榮」和「穩定」的根本條件,表面繁榮只會帶來表面穩定,局部繁榮也只會帶來局部穩定。』
〈從港英「刮龍」到特區的「官商勾結」——香港經濟矛盾轉向階層化〉,2009-10-16《明報》
問:可以依靠富豪、財團自律,體恤基層?
答: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香港的老闆不願體恤基層
「香港的老闆應該想想,如果上層不願體恤基層,即使以香港人的善良,不以武力爭取訴求,也會用文明的方法以集體力量保護和擴大自己的權益,集體談判是一例。事實上勞工界爭取集體談判權已經多年,只是一直受到抵制。最低工資立法的經驗擺在眼前,僱主不主動、不自願自律,最終政府不管怎樣等,最後還要被迫就範。政府原來給僱主兩年時間在「工資保障運動」中自願加薪,僱主卻敷衍拖延……」
〈解決貧窮問題人心工程是當務之急〉,梁振英,2009-11-27
問:社會上層的精英可以反映普羅大眾的利益?
答:經驗決定認知,屁股決定思維
「香港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質量差距大,各區的市容差距也大,原因是香港人的工作收入、投資收入和財富的差距都極大,高的極高,低的極低。在統計處的分組中,最低的一組是月薪3000 以下,最高的一組,是10 萬以上。10 萬月薪或以上的人,僅佔所有就業人數的1.1%,人數是4 萬不到。4 萬人是多少?一個大球場還坐不滿……我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社交圈子,社會的上層也不例外。香港社會的上層,在政界主導了和影響政府的施政,在工商界決定了僱員的工資水平、工時長短、工作環境、僱用政策和福利政策。這群人當中,不少人在中環上班,在中環飲宴,接觸得最多的,只是上班來回一段路的香港,此外就是幾個大型的中高檔購物商場。人的經驗決定認知,也決定觀點。」
〈從差距說起〉,梁振英,2010-06-11《明報》
問:低收入人士無交稅,無資格普選特首?
答:這群人可憫又可敬可愛,掌握權力的人,手鬆一點吧
「香港有接近10%的人口,住戶收入低於綜援的平均金額。10%就是70 萬人,這群人是既可憫又可敬可愛。他們自力更生,寧願邊做工、邊捱窮,也不領取綜援,不為社會增添負擔。對這麼一群人,社會掌握權力的人只要手鬆一點,就功德無量。」
〈解決貧窮問題人心工程是當務之急〉,梁振英,2009-11-27
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最重要;民主、貧困問題不急於解決?
答:不改善基層生活,和諧和長遠發展都無從談起
「過去幾年,我一直在談貧窮問題,是希望大家明白:我們社會要穩定、要發展,就必先要解決貧窮問題。基層的基本滿足,是階層和諧的基石,沒有和諧的階層關係,就沒有穩定的社會,一切長遠發展都無從談起。」
〈人心肉做 有心就有辦法〉,梁振英,2009-11-13《明報》
最後提醒梁振英一句:不要跟代表「希望」的年輕人作對
「香港社會殊不容易,我們這地方地小人多,山高水深。大家聚居在這彈丸之地,有一段時期是為了遠離種種動亂,之後又有一段時期,大家看見希望,對這個地方算是有了點感情。「希望」這兩個字是我們社會穩定和諧的最重要基礎。年輕人代表明天,標誌着希望,如果我們的年輕人成為弱勢社群,大專生覺得前路茫茫,我們的社會就沒有和諧穩定的基本條件。」
〈青年成為弱勢社群 我們就沒有和諧穩定的基本條件〉,梁振英,2009-12-11《明報》
HH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