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3日星期三

Siri、Google Now 、Cortana,也许都敌不过 Viv?

Siri、Google Now 、Cortana,也许都敌不过 Viv?
来源: www.ifanr.com

untitled

我需要在去哥哥家的路上买瓶可以配意大利千层面的葡萄酒。

试试跟你手机里的语音助手讲这句话,看看她们会有什么回应?Siri 一直在问我"要去酒吧还是烟酒专卖店?";Google Now 给我推荐了一些意大利菜餐厅链接。

如果是 Viv ,TA 会自动打开地图显示如何从你现在的位置到达哥哥家,然后标出路上哪里有卖酒的,更厉害的是 TA 还能分析意大利千层面的大概成分,帮你挑选几款与千层面搭配起来最合适的酒。

Viv 是几位曾打造了苹果 Siri 语音助手的开发者即将推出的一款新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据 Wired 报道称,Viv 可以对接第三方应用和服务,完成订票、打的、信息查询等操作。同时,Viv 还能在用户对它的使用中自主学习,几乎可以满足用户的任何要求。

Viv 的"祖先" Siri

3 年前,苹果语音助手 Siri 的问世曾让很多人为之兴奋:认为这个可以听懂人话,会用迷人女声回应"主人",能帮忙设定闹钟、拨打电话的语音助手,把人工智能领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可惜,没过几个月,人们就不满足了,纷纷吐槽 Siri 的局限性:

告诉 Siri 你需要定张机票,她可能会列出很多旅游网站的链接,航班信息之类的完全没有;要买什么东西问问 Siri,如果苹果商店里没有,那 Siri 给出的答案永远都是空白;就算后来与订餐网站 OpenTable 建立了合作,Siri 也没有办法直接根据你的日程安排帮忙定好餐厅。

Siri "知道" 如何订餐,也可以根据用户命令"报告"日程,但要让她根据日程空档安排订餐,Siri 表示"做不到!" 因为她只能做工程师为她设定好了的操作,本身没有学习能力,也不能理解复杂的句子。

ff_startup_f

原 Siri 开发者离开苹果,开发 Viv

Viv 要比 Siri 聪明多了,TA 可以解决 Siri 存在的局限性。告诉 Viv 你要买机票, 与 Siri 只能给链接不同,Viv 会直接帮你下单、选座,甚至还能根据你的日程安排建议你买返程的机票。在 Viv 看来,所有的语音命令不再只能是孤立事件,而是可以协作和互通的关系,甚至能把这种关系纵深到整个互联网的数据之中。

Viv 被赋予了学习能力,所有实例都将连接到云端的同一个"大脑",从而不断积累从各个用户身上学到的东西然后强化自身智能。

如前文所述, Viv 的开发者曾是苹果 Siri 语音助手的创始人,当时他们研发的语音助手被乔布斯看中,并坚持买了下来。但可惜的是,在乔布斯去世之后 Siri 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动。后来 Siri 创始人Dag Kittlaus 和 Adam Cheyer 以及 Siri 团队早期成员 Chris Brigham 一起创办了 Viv Labs,致力于新的人工智能助手 Viv 的研发。在开发者之一 Dag Kittlaus 看来:

Siri 只是(人工智能语音助手)这个长篇故事的第一章。

而团队另一位成员 Adam Cheyer 则表示:

Siri 的开发以及其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都令我觉得非常骄傲。但是 Siri 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siri

人工智能语音领域,竞争者云集

其实,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并不只有 Siri,Google Now 、cortana 都是类似产品,Amazon 最近也在 Fire TV 中运用了语音技术。不过,Dag Kittlaus 认为以上这些语音助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无法完成复杂的运算,而且所有没被程序员编入的命令他们都不会做。

而 Viv 将拥有更加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通过云端获取更多的数据资料,智能化程度将比同类软件更高。不过, Viv 也不能高兴的太早。人工智能助手这块儿的竞争者也"来势汹汹":

Google 近期以 5 亿美元收购了深度学习公司 DeepMind ,还聘请了 AI 界传奇人物 Geoffrey Hinton 和 Ray Kurzweil。Facebook 也在内部建立了深度学习小组,由纽约大学 Yann LeCun 直接领导,试图建立新一代的 AI 算法以解决更大体量的数据问题,从而预判用户行为,帮忙完成任务。

没有苹果当靠山的 Viv,能否凭借其强大的功能赢得用户,打败竞争者,目前还真没办法看得出。

下图为 Viv 的算法:

ff_startup4_f

题图来自 aolcdn

无折腾,不生活。

方舟子: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如此凶狠?

方舟子: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如此凶狠?
来源: jiaren.org

两名参与救助的美国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回国治疗后,病情已好转。

方舟子: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如此凶狠?| jiaren.org

埃博拉病毒为什么如此凶狠?

文/方舟子

在扎伊尔(现在叫刚果民主共和国)有一条河叫埃博拉,在河边上有一个小村庄叫亚姆布库。1976年8月底,当地学校校长认为自己得了疟疾,在当地医院注射了治疗疟疾的药物。5天后,9月1日,校长再次出现发高烧等类似疟疾症状,又到医院诊治。但这次病情越来越严重,4天后,他身体所有的开口都出血,又过了3天,9月8日,不治身亡。

在校长病情发作的一周内,医院里员工、病人也纷纷得了类似的疾病。这是一家很落后的乡村医院,没有隔离设备,甚至也没有采取消毒措施,连针头都重复使用。校长死后,他的亲友按当地习俗为他收殓尸体埋葬,这些人大多数也发病。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疫情才逐渐被控制住。最终,有318人发病,280人死亡,死亡率几乎达到90%。医院的17名员工死了11名,医院不得不关闭。

病原体很快被分离了出来,是一种病毒。从病毒的形态和导致的症状看,很像是1967年在德国马尔堡首次发现的那种病毒。在马尔堡的那次疫情中,有31人发病,7人死亡,而亚姆布库的疫情要比它严重得多。最终,它被确认为与马尔堡病毒不同,是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它导致的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

之后,埃博拉病在非洲又爆发过十几次。最近的这一次最为严重,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创下了记录。每次引起疫情爆发的病毒毒株不尽相同,死亡率也有差异。目前的这一次爆发还未控制住,死亡率已接近60%。幸运的是,埃博拉病毒虽然凶狠,却不像流感病毒那样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而是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要与患者有比较密切的接触才会被传染上。

即使被埃博拉病毒传染上了,也不一定会发病。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病原体,将它消灭。有些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只是抽血检查时,发现他们体内有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说明他们曾经感染过埃博拉病毒,但是免疫系统迅速把病毒消灭了。但是为什么其他感染者的身体,没能调动免疫系统消灭埃博拉病毒?这是因为埃博拉病毒有办法绑架人体免疫系统,这是马尔堡病毒做不到的。

埃博拉病毒的构造很简单,中间是一条单链核糖核酸(RNA),只包括7个基因,被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包裹着,壳上分布着许多突起。这些突起是一种含有寡糖的蛋白质,叫糖蛋白。人体细胞含有一种叫NPC1的蛋白质,它的功能是转运胆固醇,但是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能跟NPC1结合,病毒借此被转运进了细胞内。一旦进入细胞,埃博拉病毒就利用细胞内的合成系统复制病毒,复制完成后,新的病毒冲破细胞释放出去,细胞也就破裂、死亡。

与此同时,埃博拉病毒会合成很多小一号的糖蛋白。这些小号糖蛋白被大量地释放出去,去包围嗜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它一旦被激活,不仅能吞噬病原体,而且能释放出信号来调节其他免疫反应。

但是小号糖蛋白与嗜中性粒细胞结合后,抑制住了它的活性,这样人体免疫系统就失灵了,听任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埃博拉病毒的主要目标是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死亡导致血管壁破裂,就出现了出血。埃博拉病毒也能入侵别的细胞,例如肝脏细胞,导致全身各处局部坏死。

目前还没有能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繁殖的药物,只是对患者采取支持性治疗。但是在知道了埃博拉病毒的入侵机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研发出药物。

例如,已发现有的小分子药物能够阻碍NPC1与糖蛋白的结合,埃博拉病毒就没法入侵细胞,据此有可能研发出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埃博拉病的患者因为免疫系统失灵,没法自己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但是我们可以在动物身上,甚至在转基因植物中,生产针对性的特异抗体(叫单克隆抗体),然后注射到患者体内,帮助患者消灭埃博拉病毒。

在这次埃博拉疫情中,有两名参与救助的美国人也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给他们注射了抗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后,病情已好转。这还只是实验性的药物,即便证明了的确有疗效,也非常昂贵,难以在贫困地区大规模使用。更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注射疫苗预防被感染,但埃博拉病毒疫苗还处于研制阶段,还没有开始临床试验。

这么凶狠的病毒是怎么来的呢?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蝙蝠已经与埃博拉病毒共存了很长时间,那些毒性强的病毒在把蝙蝠迅速杀死的同时,自己也随之死去,难以传播;而那些毒性弱的病毒,在让蝙蝠多活一段时间的同时也更容易传播开去,长期进化的结果,让埃博拉病毒对蝙蝠的毒性越来越弱,变得越来越温和,到最后,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蝙蝠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当埃博拉病毒从蝙蝠传到人身上时,才变得无比凶狠。

我们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共同进化历程,才刚刚开始。(来源


【猎奇】非洲即将消失的唇盘族,实在令人震惊!

【猎奇】非洲即将消失的唇盘族,实在令人震惊!
来源: www.pento.cn

摄影师玛蒂尔达-坦博雷多次前往偏僻的埃塞俄比亚南部奥莫山谷地区,为当地风俗奇特的部落居民拍摄肖像照。这里的女子有着独特"唇盘"装饰,她们以唇部畸形为美,没有唇盘的女性难以找到理想夫婿。

如今,奥莫山谷的宁静将被全球化潮流打破,越来越多的部落女性开始选择放弃传统的唇部装饰风格。

带着唇盘装饰的奥莫山谷女性,女人和孩子身上都绘有传统纹饰。在南部埃塞俄比亚,女人们移除下颚牙齿,穿透上唇,并用陶土唇盘扩大唇部。耳部也相应地穿孔并戴有扩大耳垂的圆盘。

在部落里,有唇盘能帮助姑娘们在寻找如意郎君时更胜一筹,没有唇盘则很难出嫁。但这种传统正在改变,比如摄影师在造访部落时发现了两位拒绝戴上唇盘的姑娘。然而再次到访部落时,摄影师发现两位女孩儿还是顺应传统,都戴上了唇盘。

部落的装饰风格正在顺应"潮流"接受改变,传统的唇盘和纹身正在被棒球帽和足球T恤替代。部落之间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争端与矛盾,只不过如今"鸟枪换炮",战火燃起时战士们更喜欢背一把苏制的卡拉什尼科夫手提冲锋枪。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脚步,高速公路开始从埃塞俄比亚首都和邻国肯尼亚的首都通向偏僻的奥莫山谷,这里的独特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到访山谷部落的外来者数量正在逐步增加。

如图所见,唇盘也可以取下。

外来文化很快被当地人吸收并融合到本土文化中去,属于过去的本土文化遗产就此走向消亡。

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也对改变奥莫山谷人的风俗作出了些许贡献:女孩头巾边缘挂着四枚冲锋枪空弹壳。

新兴的旅游业也向奥莫山谷输送了大量西方游客,一睹这里独特文化的芳容。

沿着高速公路分布的村庄从旅游业中尝到了甜头,村民们开始迎合旅游者需要,想尽办法用最繁复的花样装饰自己,从而能获得和旅游者一起拍照赚钱的机会。

在奥莫山谷,部落间的矛盾以特别的"战争"方式解决:互相用长棍击打。这样的"战争"有时还有裁判,但有时也会以一方的死亡而告终。如今当地开始出现在战斗中使用枪支的现象,令人十分不安。

埃塞俄比亚政府的现代化计划让奥莫山谷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奥莫山谷上游的奥莫河上,政府已经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水电站大坝建设。一旦完工,水电站将使埃塞俄比亚成为能源出口国,也会使奥莫山谷成为重要的商业区。

然而新水坝对奥莫山谷50万部落居民而言并不是个好事情。他们的传统文化将随着大坝的建立消失殆尽。

水坝项目遭到文化保护者的批评,但埃塞俄比亚政府认为这些批评是"不顾国家利益,盲目浪漫化部落生活方式"


一张图告诉你全国最顶尖名医在哪里!

一张图告诉你全国最顶尖名医在哪里!
来源: mp.weixin.qq.com


南京一位从医几十年的外科医生,掌握着"全国顶尖名医"的大数据。历时五年,跨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调研了全国200家医院,查询了3000名医生的治疗专长,手术数量、科研成果,将常见的11个手术科室细分为62个专业,再从每个专业中筛选出10个顶级高手,入选榜单,打造出《中国名医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