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9日星期四

�果日�- 利字��:千四�值得�? - 利世民

蘋果日報- 利字當頭:千四億值得嗎? - 利世民

利字當頭:千四億值得嗎? - 利世民

我每年最少要飛十多次長途機,在空中花的時間四百多小時,差不多整整廿天。世界上有點名堂的機場,我幾乎全都到過。坦白講,香港國際機場算營運得很有效率,但以香港一貫的道德標準,做得好,是應該的。


據我觀察,正在冒起的發展中地區,通常都以擁有非常體面的機場為榮,反而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地區,機場只要運作正常就是;像美國阿特蘭大的Hartsfield-Jackson International(ATL),處理的乘客人數量是世界第一,但很少見人家自吹自擂。順帶一提,阿特蘭大國際機場在二○○一年開始興建第五跑道,當時的成本是十二億美元,五年竣工;另外,一九九九年阿特蘭大國際機場又定下了十年規模擴充計劃,本來的預算是五十四億美元,結果埋單計數要九十億美元,機場每年處理的乘客數目近一億人次,可以想像當中的經濟效益有多大。


橙不可以和蘋果比,香港機場三跑的天價預算,據說是因為工程用上了令七十億人都震驚了的高科技,例如「深層水泥拌合」,單是填海的成本,就提高了四倍。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在官僚眼中都不是問題。


話說回頭,像阿特蘭大國際機場,成功不單以鋼筋水泥堆砌出來,如何善用資源,才是重點。在外國,有香港這種規模的大城市,通常都會分開地區機場和國際機場,地區機場專注增加接駁點,樞紐針對大機場。個人的經驗告訴我知,在香港出發的跨太平洋航班,很多時都要到日本成田又或者韓國銀川轉機,往西的航班很多時要在杜拜轉機。事實上,由香港往世界主要機場的航班不多,大多數的航線,目的地是大陸城市。


換言之,香港的國際航班樞紐地位,其實有點尷尬。用上大量珍貴資源連接大陸城市,卻跟國際大航空樞紐越來越脫節。有朝一日,大陸其他大城市的機場只會增加對向直航,香港機場的定位又可以怎樣放?其實要增加香港機場的客運量,只要重新安排航線就是。不過航權的分配,又是另一個複雜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見得多條跑道有多大好處。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