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星期日

蘋果日報- 讀甚麼書?抬甚麼米? - 高慧然

蘋果日報- 讀甚麼書?抬甚麼米? - 高慧然

讀甚麼書?抬甚麼米? - 高慧然

教育局長吳克儉接受訪問時提到他讀初中時,課餘兼職抬米,每抬一袋米有五元報酬,引起網民熱議。


有人質疑他當時是否有能力抬米,「初中十二、三歲,未發育,名校學生,一袋米不是五公斤八公斤,起碼四五十公斤,局長真係天生神力,英雄出少年。」馬上有人補充資料:當年一袋米為一百斤。


每個人體格不同,吳克儉初中時有沒有能力抬米,只有他本人知道,外人無法猜測。但是當年的薪酬及物價卻是客觀數據,完全可用作參考。


有人1968至1969年期間,每逢周日去茶樓賣點心,朝七午二,做足七小時,有十二元收入,時薪不到兩元。暑期則在工廠做雜工,一個月收入九十元。


自稱年紀與吳局長差不多的網民們也分享了他們當年打工的收入狀況:有人做暑期工日薪八元。有人在工廠大廈做暑期工日薪七元。有人在布廠學師兩百元一個月。有人在工廠做學徒,每天朝八晚六,月薪一百八十元。


一個老人,若記憶退化,不太記得四、五十年前的兼職打工收入,完全可以理解。但有備而來,去接受訪問,則有責任對不確定的數據預先作出查證。訪問出街後,若有記者質疑,更應跟進。


正如吳月讀三十本書,大眾好奇,希望他提供書單一樣,他採取漠然置之的態度。與治學、教育所要求的嚴謹、科學精神背道而馳。難怪有網民嘲諷:他讀的是龍虎豹、抬的是黑米。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