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星期日

iPhone 表格 App 对比:苹果 Numbers vs. 微软 Excel-iPhone论坛 /Apple Watch/ iPad|【苹果网】Mac OS X,苹果笔记本,苹果论坛,苹果软件,苹果游戏,官网,iOS,iPhone,iPad,MacBook Pro -


iPhone 表格 App 对比:苹果 Numbers vs. 微软 Excel

本帖最后由 luciiferre 于 15-1-25 07:18 编辑

不久之前,我们测试了 iPhone 平台上的文档处理软件,苹果 Pages 和微软 Word。作为 Office 以及 iWork 套件的一部分,电子表格处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广泛用于数据记录、数据计算和统计等方面。相信对于每一个用习惯 Excel 的用户来说,OS X 版 Numbers 的界面和表格总显得怪怪的,用着不习惯,这可能就是先入为主的感觉。无论怎样,在 iPhone 平台上, Numbers 和 Excel 都是全新的开始。究竟如何在小屏幕上提供最佳的表格编辑功能呢?

iPhone 文档处理 App 对比:苹果 Pages vs. 微软 Word

苹果 Numbers 与 Pages 相似,除了编辑功能和函数运算不同,Numbers 同样支持 iCloud 同步,有简约和直观的操控体验。Excel 的控制 与 iPhone 版 Word 没有太大区别,只支持了函数运算,在小屏幕上的操作体验并不够直观。当然,兼容性依然是 Excel 的强项。微软已经选择与 Dropbox 合作,新版 Excel 不仅支持自己的 OneDrive 云同步,还支持 Dropbox,并提供了1个月免费的 Office 365 订阅。

虽然 Pages 是橙色,微软 Word 是蓝色,但 Numbers 和 Excel 都选择了绿色为主题,只不过一个深绿一个浅绿。苹果 Numbers 的图标与 Pages 相似,同样采用简单的白色图形在绿色背景上。微软 Excel 的图标设计整体风格与 Word 相似,只是将 W 字母变成了 X,右侧的图标显示的也是表格,而不是文字行。Numbers 和 Excel 的图标设计与 iWork 和 Office 套件整体风格统一,非常精美。




启动 & 欢迎





苹果 Numbers 第一次启动也会有类似 Pages 的欢迎窗口,提醒用户 iOS 版 Numbers 是"专为移动设备设计的极富创新性的电子表格应用程序",苹果的文案还是非常不错的(真的笑,笑出声)。Numbers 的欢迎界面中还有使用应用制作的各种绚丽的图表,这种层级立体叠放的方式也比较有美感。背景中是各种绿色的渐变,与 iOS 8 的多彩扁平风格匹配。Excel 没有设置欢迎界面,不过有简约的启动及诶面,背景中是与图标相同的绿色,中间为 Excel 图标,整体结构设计与 Word 相同,左上角的 Office 标识。两款 App 的启动速度都非常不错,不过 Numbers 更快一些。

Numbers 和 Excel 的整体设计思路与结构与 Pages 和 Word 很相似。完成启动后,Numbers 会显示一些主要功能包括自由格式的画布、强大的函数、交互式图标等。Excel 提供的的是一些基本的操作,应用的交互方式与 Word 相似,不过从编辑数据的角度看,Excel 需要将各种函数以直观的形式体现出来。




主界面



相信阅读过 Pages 和 Word 对比的朋友肯定对上图中的界面非常熟悉,Numbers 和 Excel 分别作为 iWork 和 Office 的一部分,很多界面的设计都非常相似。Numbers 在主界面上会显示各种最近编辑和创建的电子表格文件,左上角的新建和分享,右上角的编辑,可以批量删除或者搜索电子表格。Excel 的界面采用标准的底部图标设计,底部的四个功能包括账户、新建、最近和打开。Excel 的主要设计语言依然采用绿色,与各种文档图标相配。作为文档管理功能,Excel 可以连接更多服务,Numbers 主界面的功能显得略简单,当然,编辑和函数功能才是电子表格处理应用最重要的一部分。

模板选择



Numbers 和 Excel 新建电子表格时,会像 Pages 和 Word 一样提供各种花哨的模板。Numbers 的模板分类更详细,包括个人财务等。Excel 的所有表格会堆在一起,不过所有表格的尺寸统一,看起来更工整。选择模板后加载速度Numbers 要更快一些。从提供的表格模板上看,Numbers 提供的更华丽,颜色更多。Excel 提供模板的颜色更朴素一些。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可以选择 Numbers 的空白表格和 Excel 的新建空白工作簿。

表格查看



除了工具条外,Numbers 的 Excel 的表格设计与桌面版很相似。Numbers 只提供有限数量的表格,不过我们可以拖动按钮,随意增加表格的面积。此外,Numbers 的新建工作表和工作表管理在应用的上方,Excel 的工作表新建和管理在表格的下方。这些结构设计与桌面版 Numbers 和 Excel 相同。

Numbers 的顶部功能包括编辑、插入、分享和工具,选中表格输入数据时才会出现函数功能,这种设计也保证了整体界面不会受到功能按钮的影响。Excel 的顶部功能比较多,包括全屏查看和查找等。当然与 Word 相同,所有功能都被集成在了编辑功能上用户需要切换功能时,必须首先点击编辑功能也就是图片中字母 A 与铅笔图标融合的地方。两款 App 的编辑体验都非常不错,在屏幕上随意点按任意表格即可选中。当然,在小屏幕上编辑数量众多的 Number 和 Excel 单元还是显得有些困难。各种缩放手势需要经常使用。就像 Windows 和 OS X 系统窗口控制位置不同一样,Numbers 和 Excel 的新建工作表的图标位置也正好相反,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通过拖拽选中表格的两个圆点,可以任意更改选中表格的尺寸。


基础编辑



选中任意表格后,点击右上角的编辑按键即可开启常规的编辑功能。Numbers 的编辑功能只有表格、标题、单元格和格式,更多功能隐藏在工具界面。Excel 依然将全部功能集成在下半部分界面,想要切换其他功能时,需要点击"开始"并完成选择。就像之前的试用中提到的那样,虽然这种设计简化了功能分布,不过想要直接使用某个功能还是比较困难。作为在小屏幕上的文档或者电子表格编辑软件来说,只有利用下方的空间才能起到不影响整体内容的效果。两款 App 的主要编辑功能按钮还是非常好用的,在下方可以通过二级菜单的方式访问更多的功能。

选中任意单元格后,可以进入输入模式。苹果 Numbers 的表给输入功能支持4种输入方式,而且键盘自动会切换为函数键盘,非常适合计算,这种设计也比 OS X 版 Numbers 用起来更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单击可以选中任意单元格,想要在单元格中输入则需要双击单元格,这样会进入输入模式。输入时可以在顶部的四个功能按钮上切换,第一个有数字42的是数字输入,Numbers 会自动切换时专门定制的数字小键盘,效果非常不错。第二个时钟的标志是时间输入,同样是数字小键盘,不过增加了月、星期和年输入的快捷方式,同样很有创意。T 是指文字输入,会调用普通的文字输入键盘。最后的是函数输入,键盘会切换成函数功能,如果键盘中的函数没有满足需求的,可以看到最下方有 Fx 按钮,点击即可进入完整的函数选择界面。对于我们常用的求和函数,Numbers 会自动在底部空格处增加,非常方便。




相比较 Numbers 的实用输入界面,Excel 的输入就显得比较单调了,只会调用系统键盘,如果需要函数,需要点击左上角的 Fx 进入函数运算界面。相对于触控屏的优化,苹果 Numbers 的输入功能切换已经超越了 Excel 的 iPhone 版本。

函数



Numbers 的函数界面分为两部分,左下角可以在最近使用和全部函数中进行切换,函数的分类全部使用中文,方便找到自己想使用的函数,当然,各种函数名称依然是缩写的英文,比如经常用的 SUM 求和,AVERAGE 求平均值,以及 COUNT 计数等。Numbers 和 Excel 的函数界面没有太大区别,都将所有函数直接通过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不过 Excel 并没有像 Numbers 那样友好的分类,最近使用和所有功能全部在一个界面,寻找和切换函数功能比较复杂和繁琐。

工具



Numbers 的工具和更多设置以及查找都集成在了右上角的齿轮按钮中,整体结构和设计与 Pages 类似,很多功能都被折叠在了二级菜单中,当然查找和打印两个经常使用的功能还是非常不错的,图标设计很精致。Excel 的更多功能界面依然与"开始"集成在一起,没有太多创新点,想要熟悉和掌握各种 Excel 中的功能可以点击"开始"并将所有功能逐一浏览,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只要掌握基本位置就可以一直使用,当然操作上还是非常繁琐,因为选择功能需要切换两次。Excel 为 iPhone 的优化还是不够完美,很多操作和界面整体结构的设计上有些死板,不过微软 Office 应用的兼容性很强大。

插入



Numbers 和 Excel 的插入界面与之前测试过的 Pages 和 Word 相似,从界面上就可以看出 Numbers 的设计更直观一些,通过整体屏幕的设计将全部可以插入的内容显示出来,等待用户完成完成选择后直接插入。Numbers 与 Excel 都支持插入图形、图片等内容。Numbers 提供的模板效果更令人喜欢,可以直观的看到图表的完整形状和颜色。

总结:在上次的 Pages 与 Word 对比中,两款 App 没有太大的区别,应用的文字输入和格式化等类似,Pages 将主要功能分散,虽然一开始使用时会有找不到功能的感觉,但整体结构还是不错。Word 将所有功能集中,加上更好的兼容性可以说略胜一筹。这次的 Numbers 和 Excel 对比出现了一些变化,Numbers 提供的数据录入定制键盘和函数优化操作等效果都非常不错,实际操作体验很好。苹果在触控屏应用的优化方面还是要优于微软,不过微软 Excel 等 Office 套件上线后,功能升级的频率也很快。不过受到小屏幕的限制,在 iPhone 上编辑和录入大量的数据还是很麻烦的,这里更推荐的是 Numbers。

苹果 Numbers




免费



优点:启动快、更好的数据输入、模板分类
不足:兼容性不高、分享太少

微软 Excel




免费



优点:兼容性强、功能集成、支持 Dropbox
不足:功能单调,创新不强

斯蒂芬·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史蒂芬·金。2007年2月

筆名
Richard Bachman
John Swithen

出生
1947年9月21日(1947-09-21)(67歲)
美国缅因州波特兰

職業
作家

國籍
美國 美國

體裁
恐怖小說奇幻小說科幻小說

配偶
塔比莎·金

子女
娜歐蜜·瑞秋·金
喬·希爾·金
歐文·菲利普·金

受影響於
[展开]

H.P.洛夫克拉夫特
J.R.R.托爾金
大仲馬
愛倫·坡
雷·布萊伯利
威廉·戈爾丁
托馬斯·哈代
西奧多·德萊賽
約翰·福爾斯
羅勃特·白朗寧
Burton Hatlen
Robert Bloch
Clifford Simak
Shirley Jackson
Fritz Leiber
Richard Matheson
John D. MacDonald
Don Robertson
Stanley G. Weinbaum
Daphne du Maurier
Rod Serling

施影响于
[展开]

丁·昆士
Bentley Little
Sarah Pinborough


http://stephenking.com

史蒂芬·愛德溫·金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9月21日-),是一位作品多產、屢獲獎項的美国畅销书作家,編寫過劇本、專欄評論,曾擔任電影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

史蒂芬·金作品銷售超過3億5000萬冊,以恐怖小說著稱,活脫脫概括了此一類別的整個發展沿革。他的作品還包括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短篇小說、非小說、影視劇本及舞台劇劇本。大多數的作品都曾被改編到其它媒體,像是電影、電視影集和漫畫書上。他同時以筆名理察·巴克曼(Richard Bachman)寫作,也曾以筆名約翰·史懷森(John Swithen)發表过一篇短篇小說。他在2003年獲得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目录

[隐藏

生平簡歷[编辑]

早年生活[编辑]

史蒂芬·愛德溫·金於1947年9月21日由唐納·愛德溫·金與妮莉·露絲·皮爾斯貝瑞·金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當金兩歲大時,他的爸爸去買包菸而且再也沒有回來,丟下了金的媽媽讓她獨立養育金和他的認養哥哥大衛,並留下一屁股債。

他的家庭四處搬家,其中他們搬過威斯康辛州的西帝培瑞、印第安納州的韋恩堡康乃狄克州的史翠福,在金11歲時,他的媽媽帶他們回到了緬因州的德罕去照顧她年老的雙親。當金的外公婆去逝之後,她在當地的洗衣店找了一些雜務差事以養活這一家人。

當史蒂芬·金還是小孩的時候,他目擊了他朋友被火車輾過並死亡,儘管他本人說他對這件事一點印象也沒有。他的家人告訴他當他與他朋友玩後回到家中時,他完全不說話而且似乎受到了驚嚇,直到他的家人得知他朋友的死訊。有些人認為這件事或許激發了他心理上的黑暗,影響他的創作,但史蒂芬·金本人不同意這個想法。這件事也有可能激發了他收錄在《四季奇譚》中的中篇小說《總要找到你》(後來改編成電影《站在我這邊》)的靈感。

教育與早期創作[编辑]

史蒂芬·金就讀德罕小學,從小就展現出對恐怖題材的熱情。在就讀期間也開始從事寫作,其中最主要會替哥哥大衛創辦的報紙撰文,還會將自己從其他題材獲得的靈感而寫的小說賣給朋友 (之後有被學校導師發現,並且被迫將錢還給大家)。史蒂芬·金的第一篇獨立出版故事為《我是一個青年盜墓者》,之後連續刊登系列的三個故事在雜誌上。隔年再度在另一個雜誌上刊載完整的故事。

1966年,史蒂芬·金就讀緬因大學英文系,並且在1970年畢業拿到文學士學位。就學期間他在學校的學生報上有定期專欄,並且參加學校教授波頓·海特倫 (Burton Hatlen)的文學研討會,而他也是在那裡與他的未來妻子塔比莎·史布魯斯墬入愛河。在就學期間,史蒂芬·金曾在洗衣店以及學校圖書館打工,其中他也是因為在圖書館工作才得以認識他的妻子。

1970年史蒂芬·金畢業後取得英文教師的資格,但是無法立即找到教職,他以從事額外的寫作賣給男性雜誌 (例如《花花公子》)賺取稿費生活。1971年1月2日,史蒂芬·金正式與塔比莎·史布魯斯結為連理,兩人婚後育有二子一女,而如今婚姻仍幸福美滿。之後史蒂芬·金順利找到在學校教書的工作,一方面執教鞭,另一方面也持續投稿作品賺取生活費,在此同時他日後的酗酒問題也悄悄發酵。

《魔女嘉莉》─聲名大噪[编辑]

参见:魔女嘉莉

1973年是史蒂芬·金與一家人命運大轉變的一年,史蒂芬·金因為以前工作上的軼事而找到了寫作題材,《魔女嘉莉》是關於一個擁有念動力少女的故事,情節並融入了校園暴力基督教極端教派造成的問題。事實上,當初史蒂芬·金對這故事並不看好,他不喜歡主角嘉莉也不清楚女性生理方面的知識,當他將手稿扔到紙簍中,是他的妻子將手稿撿了起來並且鼓勵協助丈夫完成故事,這個決定也成為了史蒂芬·金一家人的轉捩點。當時的史蒂芬·金薪水微薄,必須靠他與太太努力工作才能養活兩個兒女,他們住在寬廣的拖車上,甚至沒有裝上電話,當時捉襟見肘的程度可想而知。史蒂芬·金將《魔女嘉莉》賣給雙日出版社,並且拿到了2500美元的預付金 (在當時並不算多),但是隨後卻賺了40萬的權利金,其中的合約規定一半給出版社,史蒂芬·金一家人實拿到20萬美金,但是也足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窘境。在《魔女嘉莉》出版後,史蒂芬·金母親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一家人搬回了南緬因照顧生病的母親。1974年,史蒂芬·金的母親因為肺癌去世,去世前曾由姊妹代讀《魔女嘉莉》。

儘管在這期間母親去世以及自身的問題,這對金來說仍是個大躍進的時期。史蒂芬·金一家人搬到科羅拉多,這期間他寫作了《幽光》,之後在1975年搬回緬因州,完成了第四本小說《末日逼近》,之後史蒂芬·金就長期定居於緬因州。

黑塔小說系列[编辑]

史蒂芬·金在1970年代末開始一系列關於一個孤獨的槍手羅蘭·德斯欽的系列,整篇系列充滿許多不同的風格,包含奇幻、恐怖、科幻和西部。系列的靈感來自羅勃特·白朗寧的《公子羅蘭來尋黑塔》、《指环王》、亞瑟王傳說和《黃昏三鑣客》等作品的啟發。首部小說《黑塔I 最後的槍客》於1977年至1981年間完成,該系列被稱為《黑塔》。

1987年,史蒂芬·金完成《黑塔II 三張預言牌》,首刷為1,000,000本。2009年,史蒂芬·金宣佈未來將會撰寫第八本《黑塔》小說《穿過鎖孔的風》(The Wind Through the Keyhole)。

2000年代[编辑]

2000年,史蒂芬·金在網路上完成連載小說《The Plant》[1],起初史蒂芬·金放棄出版該系列,但他後來改變心意。未完成的書信體小說可以從史蒂芬·金官方網站免費閱讀。同樣在2000年,他中篇小說驚魂過山車》,並認為電子書將佔據市場50%,大概在2013年,也許2012年。但他也警告說人們很快就厭倦新的玩具[2]

2003年8月,史蒂芬·金開始在娛樂周刊撰寫流行文化專欄,通常是每月第三週。該專欄被稱為“史蒂芬·金流行”[3]

2006年,史蒂芬·金發表末日小說《手機》。

2007年,驚奇漫畫公司開始出版《黑塔系列》漫畫。

2008年,史蒂芬·金出版小說《魔島》與《日落之後》。

2009年11月10日,史蒂芬·金小說《穹頂之下》出版。這是他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未完成的小說,總共1,074頁,是1986年以來,他創作內容的最多的長篇小說[4]

2010年代[编辑]

2010年2月16日,史蒂芬·金在他的網站上宣布下一本書會是《暗夜無星》。在當年4月,史蒂芬·金發布《鐵捕比利》。在隨後的一個月,DC漫畫連載《美國吸血鬼》,這是每月漫畫系列,由史蒂芬·金與短篇小說作家斯科特·斯奈德創作,拉斐爾·阿爾布開克繪圖,是史蒂芬·金的第一部原創漫畫作品[5][6][7]。史蒂芬·金的第一個美國吸血鬼為Skinner Sweet。

2011年11月8日,史蒂芬·金的《11/22/63》被提名為2012年世界奇幻獎最佳小說[8][9] 。《穿過鎖孔的風》發表於2012年。《鬼店》續集《睡眠醫生》在2013年9月發表。

史蒂芬·金在2014年6月宣布,《Mr. Mercedes》是三部曲的一部分,第二部曲將在2015年出版[10]

作品列表[编辑]

小說[编辑]

發表年份
作品名稱
作品長度
中文版資訊
改編紀錄
備註

1974
魔女嘉莉
Carrie
長篇
1977年台灣四季出版《奇女凱莉》
1996年大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凯丽》
2011年台灣皇冠出版《魔女嘉莉》
2012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魔女卡丽》
1976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2002年改編為電視電影
2013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1975
撒冷地
Salem's Lot
長篇
1998年大陆大众文艺出版《撒冷镇》
1999年大陆内蒙古文化出版《缅因鬼镇》
2011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撒冷镇》
2012年台灣皇冠出版《撒冷地》
1979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午夜行屍》
1995年BBC改編為廣播劇
2004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

1977
Rage
長篇
筆名理察·巴克曼

闪灵
The Shining
長篇
1980年台灣好時年出版《幽光》
1998年大陸大眾文藝出版《闪灵 》
2011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闪灵 》
2012年台灣皇冠出版《鬼店》
1980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1978
末日逼近
The Stand
長篇
1998年大陸大眾文藝出版《末日逼近》(上、下)
2011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末日逼近》(上、下)
2013年台灣皇冠出版《末日逼近》(上、中、下)
1994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
預計改編為電影
1990年重新出版完整版

有時候,他們會回來
Night Shift
短篇集
1985年台灣皇冠出版《玉米田的孩子》
2013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守夜》
2014年台灣皇冠重譯出版《有時候,他們會回來》
(以下僅列出電影部份)
1984年改編為電影《芝加哥打鬼英语Children of the Corn (film))》
1985年改編為電影《貓眼看人英语Cat's Eye (film))》
1986年改編為電影《火魔战车英语Maximum Overdrive)》
1990年改編為電影《銷魂大夜班英语Graveyard Shift)》
1992年改編為電影《未來終結者英语The Lawnmower Man (film))》
1995年改編為電影《猛鬼工廠英语The Mangler (film))》
收錄20篇短篇小說

1979
死亡地带
The Dead Zone
長篇
1984年台灣皇冠出版《再死一次》
1997年大陆珠海出版《死亡区域》
1983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2002年改編為同名影集

The Long Walk
長篇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80
燃燒的凝視
Firestarter
長篇
1997年大陆珠海出版《神秘火焰》
1984年改編為電影《勢如破竹》

1981
狂犬庫丘
Cujo
長篇
1981年台灣皇冠出版(实体书书名未知)
1997年大陆珠海出版《厄兆》
1983年改編為電影《狂犬驚魂

Roadwork
長篇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82
黑暗塔I:枪侠
The Dark Tower I:
The Gunslinger

長篇
2006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黑暗塔首曲:枪侠》
2007年台湾皇冠出版《黑塔Ⅰ:最後的槍客》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塔Ⅰ:枪侠》
預計改編為電影
2003年重新出版

魔鬼阿諾
The Running Man
長篇
1984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筆名理察·巴克曼

四季奇譚
Different Seasons
中篇集
1982年台灣皇冠出版《四季》
2005年台灣遠流出版《四季奇譚》
2006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肖申克的救赎》
(以下僅列出電影部份)
1986年改編為電影《伴我同行
1994年改編為電影《肖申克的救赎
1998年改編為電影《纳粹追凶
收錄4篇中篇小說
2006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肖申克的救赎》实际为Different Seasons,收录4篇中篇小说

1983
克麗斯汀
Christine
長篇
1983年台灣皇冠出版《克麗斯汀》
2005年大陆珠海出版《克里斯汀》
2008年台灣皇冠重譯出版《克麗斯汀》
2013年上海文艺出版《克丽斯汀》
1983年改編為電影《克麗絲汀魅力》

寵物墳場
Pet Sematary
長篇
1984年台灣皇冠出版《寵物墳場》
2000年大陆珠海出版《宠物公墓》
2009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宠物公墓》
2009年台灣皇冠重譯出版《寵物墳場》
2014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宠物公墓》
1989年改編為電影《禁入墳場

銀色子彈
Cycle of the Werewolf
長篇
1985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1984
魔符
The Talisman
長篇
1986年台灣皇冠出版《魔符》
2010年台灣皇冠重譯出版《魔符》
2013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魔符》
2008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
彼得·史卓伯英语Peter Straub)合著

銷形蝕骸
Thinner
長篇
1985年台灣皇冠出版(实体书书名未知)
1996年改編為電影《瘦到死》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85
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
Skeleton Crew
短篇集
1986年台灣皇冠出版《被詛咒的手》
1986年台灣皇冠出版《迷霧》
2009年台灣皇冠重譯出版《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
2012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斯蒂芬·金的故事贩卖机》
2007年改編為電影《迷霧驚魂
收錄19篇短篇小說
1篇中篇小說
2首詩作

1986

It
長篇
1987年台灣皇冠出版《牠》
2000年大陆珠海出版《死光(上、下)》
2012年台灣皇冠重譯出版《牠(上、下)》
2014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它(上、下)》
1990年改編為電視電影《靈異魔咒
預計改編為電影

1987
龍之眼
The Eyes of the Dragon
長篇
1987年台灣皇冠出版(实体书书名未知)
2015年台灣皇冠預計重譯出版《龍之眼》

戰慄遊戲
Misery
長篇
1997年大陆太白文艺出版《危情十日》
2005年大陸珠海出版《一号书迷》
2006年台灣遠流出版《戰慄遊戲》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头号书迷》
1990年改編為電影《危情十日》

黑暗塔II:三张牌
The Dark Tower II:
The Drawing of the Three

長篇
2006年大陸人民文学出版《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2007年台灣皇冠出版《黑塔Ⅱ:三張預言牌》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塔Ⅱ:三张牌》

綠魔
The Tommyknockers
長篇
1993年改編為電視電影

1988
Dark Visions
短篇集
喬治·馬丁
丹·西蒙斯合著

1989
黑暗之半
The Dark Half
長篇
1992年大陆译林出版《隐秘的一半》
1997年大陆珠海出版《黑暗的另一半》
2002年大陆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黑暗的另一半》
2003年大陆远方出版《黑暗的另一半(袖珍版1、2)》
2006年台灣遠流出版《黑暗之半》
2011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黑暗的另一半》
2014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的另一半》
1993年改編為電影《人鬼雙胞胎》

杜雷的凱迪拉克
Dolan's Cadillac
短篇
限量版

可愛的小馬
My Pretty Pony
短篇
限量版

1990
午夜禁語
Four Past Midnight
中篇集
1992年台灣時報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一時]蘭戈利爾人》
1992年台灣時報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二時]秘密的窗,秘密的花园》
1992年台灣時報出版《午夜禁語[午夜三時]圖書館警察》
1998年大陆远方出版《午夜禁语[午夜一时]兰戈利尔人》
1998年大陆远方出版《午夜禁语[午夜二时]秘密的窗,秘密的花园》
1998年大陆远方出版《午夜禁语[午夜三时]图书馆警察》
1998年大陆远方出版《午夜禁语[午夜四时]太阳狗》
1992年台灣時報出版《太陽狗》
2008年台灣遠流出版《午夜2點》
2008年台灣遠流出版《午夜4點》
1995年改編為電視電影《海市蜃樓》
2004年改編為電影《秘窗

1991
必需品專賣店
Needful Things
長篇
2009年台灣皇冠出版《必需品專賣店》
2012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必需品专卖店》
1993年改編為電影《勾魂遊戲》

黑暗塔III:荒原
The Dark Tower III:
The Waste Lands

長篇
2006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黑暗塔之三:荒原》
2007年台湾皇冠出版《黑塔Ⅲ:荒原的試煉》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塔Ⅲ:荒原》

1992
傑羅德遊戲
Gerald's Game
長篇
1999年大陆内蒙古文化出版《致命游戏》
2000年大陆珠海出版《杰罗德游戏》

桃樂絲的秘密
Dolores Claiborne
長篇
2002年台灣新雨出版《桃樂絲的秘密》
2005年大陆珠海出版《惊鸟》
1995年改編為電影《熱淚傷痕》

1993
惡夢工廠
Nightmares & Dreamscapes
短篇集
1999年台灣新雨出版《惡夢工廠Ⅰ》
1999年台灣新雨出版《惡夢工廠Ⅱ》
1999年大陆内蒙古文化出版《恶梦工厂》
2013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华生探案记》
2006年改編為電視迷你影集
收錄24篇短篇小說
1987年斯蒂芬·金等多人合著The New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含The Doctor's Case华生探案记,2013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华生探案记》实际为合著版The New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1994
失眠
Insomnia
長篇
2010年台灣皇冠出版《失眠》

1995
玫瑰疯狂者
Rose Madder
長篇
2000年大陆珠海出版《玫瑰疯狂者》

最後的案子
Umney's Last Case
短篇

1996
綠色奇蹟
The Green Mile
長篇
2007年台灣遠流出版《綠色奇蹟》
2007年大陸上海譯文出版《绿里奇迹》
2014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绿里》
1999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絕望生機
Desperation
長篇
2006年改編為電視電影《史蒂芬金之絕望生機》

The Regulators
長篇
筆名理察·巴克曼

1997
Six Stories
短篇集
限量版

黑暗塔IV:巫师与玻璃球
The Dark Tower IV:
Wizard and Glass

長篇
2007年大陸人民文学出版《黑暗塔之四:巫师与玻璃球》
2007年台湾皇冠出版《黑塔Ⅳ:巫師與水晶球(上、下)》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塔Ⅳ:巫师与玻璃球》

1998
尸骨袋
Bag of Bones
長篇
2006年大陸上海譯文出版《尸骨袋》
2007年台湾远流出版《一袋白骨》
2012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尸骨袋》

1999
The Girl Who Loved
Tom Gordon

長篇

勿忘我
Hearts in Atlantis
中篇集
2006年台灣遠流出版《勿忘我》
2010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亚特兰蒂斯之心》
2014年台灣遠流再版《穿黃外套的下等人》
2014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亚特兰蒂斯之心》
2001年改編為電影《亚特兰蒂斯之心
收錄5篇中篇小說

The New Lieutenant's Rap
短篇
限量版

2000
驚魂過山車
Riding the Bullet
短篇
電子書

2001
劫夢驚魂
Dreamcatcher
長篇
2008年大陸上海譯文出版《劫梦惊魂》
2014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捕梦网》
2003年改編為電影《捕夢網

黑屋
Black House
長篇
2011年台灣皇冠出版《黑屋》
《魔符》續集

2002
緣起別克8
From a Buick 8
長篇
預計改編為電影

史蒂芬金的14張牌
Everything's Eventual:
14 Dark Tales

短篇集
2005年大陆珠海出版《世事无常》
2014年台湾皇冠出版《史蒂芬金的14張牌》
2007年改編為電影《1408幻影凶间
收錄14篇短篇小說

2003
黑暗塔V:卡拉之狼
The Dark Tower V:
Wolves of the Calla

長篇
2007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黑暗塔之五:卡拉之狼》
2008年台湾皇冠出版《黑塔Ⅴ:卡拉之狼(上、下)》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塔Ⅴ:卡拉之狼》

2004
黑暗塔VI:蘇珊娜之歌
The Dark Tower VI:
Song of Susannah

長篇
2008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黑暗之六:苏珊娜之歌》
2008年台湾皇冠出版《黑塔Ⅵ:蘇珊娜之歌》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塔Ⅵ:苏珊娜之歌》

黑暗塔VII:業之門
The Dark Tower VII:
The Dark Tower

長篇
2008年台灣皇冠出版《黑塔Ⅶ:業之門(上、下)》
2009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黑暗塔之七:黑暗之塔》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塔Ⅶ:黑暗塔》

2005
The Colorado Kid
長篇

2006
手機
Cell
長篇
2007年台灣皇冠出版《手機》
2007年大陸上海譯文出版《手机》
預計改編為電影

莉西的故事
Lisey's Story
長篇
2008年台灣皇冠出版《莉西的故事》
2008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丽赛的故事》

The Secretary of Dreams
繪本

2007
布萊澤
Blaze
長篇
2010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布莱泽》
筆名理察·巴克曼

2008
魔島
Duma Key
長篇
2009年台灣皇冠出版《魔島》
2009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杜马岛》

日落之後
Just After Sunset
短篇集
2010年台灣皇冠出版《日落之後》
2013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日落之后》

2009
Stephen King Goes to the Movies
短篇集
精選集,沒有新作

Ur
中篇
電子書

穹頂之下
Under the Dome
長篇
2013年台灣皇冠出版《穹頂之下(上、下)》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穹顶之下(上、下)》
2013年改編為同名影集

2010
鐵捕比利
Blockade Billy
中篇短篇各一篇

暗夜無星
Full Dark, No Stars
中篇集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暗夜无星》
2014年台灣皇冠出版《暗夜無星》

2011
11/22/63
長篇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11/22/63》

2012
黑暗塔番外:穿过锁孔的风
The Dark Tower: The Wind Through the Keyhole
長篇
2014年台灣皇冠出版《穿過鑰匙孔的風》
2013年大陆上海文艺出版《黑暗塔番外:穿过锁孔的风》

2013
Joyland
長篇

睡眠醫生
Doctor Sleep
長篇
《闪灵》續集

2014
梅赛德斯先生
Mr. Mercedes
長篇

Revival
長篇

非小說類作品[编辑]

發表年份
作品名稱
中文版資訊
備註

1981
死亡之舞
Danse Macabre
超自然文學總覽及評論

1988
Nightmares in the Sky
咖啡桌書籍

2000
史蒂芬·金談寫作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2002年台灣商周出版《史蒂芬‧金談寫作》
2002年大陆珠海出版《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之自传:抚摸恐怖——我的创作生涯》
2006年大陆珠海再版《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传》
2009年大陆上海译文出版《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自傳和寫作書籍

Secret Windows: Essays and Fiction on the Craft of Writing
短篇小說、散文和致詞的合集

2005
Faithful: Two Diehard Boston Red Sox Fans Chronicle the Historic 2004 Season
談論棒球的非小說,和史都華·歐南合著

有聲書[编辑]

發表年份
作品名稱
作品長度
收錄
備註

2000
Blood and Smoke
短篇集
《1408》、《午餐驚魂》和《死亡之屋》(皆在2001年被收錄於《世事無常》中)
由史蒂芬·金親自朗讀

2006
健身腳踏車
Stationary Bike
中篇
在2008年收錄於《日落之後》(Just After Sunset

個人獲獎[编辑]

  • 1982年《死亡之舞》獲頒雨果獎「非小說類獎」
  • 1986年《牠》獲頒英倫奇幻獎
  • 1996年《綠色奇蹟》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1996年〈黑衣男子〉獲頒歐亨利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03年獲頒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卓越貢獻獎」[11]
  • 2004年獲頒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
  • 2007年獲頒愛倫·坡獎「大師獎」
  • 2008年《魔島》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2008年《日落之後》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10年《暗夜無星》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參考資料[编辑]

  1. ^ Verton, Dan. Barnes & Noble Takes Popular Literature Digital. Computerworld. January 8, 2001: (14).
  2. ^ Minzesheimer, Bob. "More bibliophiles get on the same page with digital readers" USA Today Retrieved October 21, 2010.
  3. ^ King, Stephen. The Pop of King: The Tao of Steve. Entertainment Weekly. February 1, 2007 [September 12, 2010].
  4. ^ Schuessler, Jennifer. Best Sellers –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9, 2009 [March 20, 2011].
  5. ^ Mullin, Pamela. SCOTT SNYDER and STEPHEN KING to write a new horror comic book series, AMERICAN VAMPIRE. Vertigo.blog.dccomics.com. October 25, 2009 [September 12, 2010].
  6. ^ Rogers, Vaneta. Stephen King Brings an American Vampire Tale to Vertigo. Newsarama. October 26, 2009 [April 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1, 2012).
  7. ^ Rogers, Vaneta. "Rafael Albuquerque Talks American Vampire, Stephen King", Newsarama, October 29, 2010
  8. ^ 11/22/63. Amazon.com.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11.
  9. ^ King, Stephen. "Stephen King's 11/22/63". stephenking.com. Retrieved March 11, 2011.
  10. ^ King, Stephen. Stephen King @Sephen King. @Stephen King. Stephen King via twitter. 10 June 2014 [11 June 2014].
  11. ^ 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獲國家書獎

外部連結[编辑]

斯蒂芬·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分享网易新闻「英媒:李嘉诚就快买下英国了」

我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发现新闻:「英媒:李嘉诚就快买下英国了」,与你分享。

  近日,李嘉诚在英国动作不断,出手收购英国第二大的电信运营商O2电信商。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每日邮报》今日撰文指出:这位亚洲富豪快买下大不列颠帝国了。

  报道还称,尽管公司内部都称他为"超人",尽管他在过去的几年里默默的买下英国最大的几个产业,但很多英国人从来没听说过他。

  以下为报道全文:

  这位身价310亿元英镑的巨鳄已经拥有了英国铁路、天然气、电气公司,最近他斥资100亿英镑买下O2集团。他此前已经买下Northumbrian水处理公司(英格兰地区主要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公司)、北方天然气公司(Northern Gas Network)、Superdrug(屈臣氏母公司)。福布斯杂志报道他向慈善的投入超过10亿美元。

  他就是李嘉诚。世界富豪排名高达第14位,个人资产逾220亿英镑。他是亚洲首富却只带着50美元的手表。

  李嘉诚是斥资100亿英镑收购英国电信巨鳄O2的香港的富豪。尽管公司内部都称他为"超人",尽管他在过去的几年里默默的买下英国最大的几个产业,很多英国人从来没听说过他。

  这位86岁的富豪拥有220亿英镑的私人财产,也拥有和记黄埔。在过去的20年里,和记黄埔一直是亚洲最富有的商业财团。

  他最近的动作是从西班牙电信商Telefonica手中买下拥有2400万客户的O2电信公司。这次大手笔的投资再次强化了李嘉诚作为英国最大的投资者之一的地位。

  从药品连锁巨头屈臣氏到港口,他的投资触角几乎伸到英国的每一个领域内。几乎四分之一的英国家庭使用的天然气需要通过他所有的天然气管道。英国电力网络(同为李嘉诚所有)为超过30%的英国居民提供电力供应,其电力网络覆盖伦敦和英国东南部。

  李嘉诚此前已经买下Three电信公司,这家公司有800万的英国客户。在买下拥有2400万客户的O2后,他将拥有英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超过目前排名第一的英国电信运营商EE。

  出身贫困崛起迅速

  李嘉诚出身贫困,在15岁时就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他在一家塑料工厂找到了工作,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一直辛苦存钱希望有自己的小生意。

  他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了4300英镑,在香港岛北部开了一家塑料假花工厂。13年后,他迎娶了来自富有制造业家族的远房表妹庄月明。妻子的家族帮助他还清了之前的贷款。他在1967年动乱后在香港大量购买房地产,他相信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时短暂的。

  他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在1979年。当年,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手中买下和记黄埔,当时的和黄只是拥有不少优良港口资产的中型集团。

  李嘉诚的这次收购不仅获得香港汇丰银行的大笔贷款,更为他赢得汇丰银行董事会的一席之位。从此,他跻身于世界顶级投资者之列。

  和黄的成功为李嘉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为他创立一个世界商业帝国。和记黄埔成了李嘉诚收购各类公司、港口、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工具。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在世界超过50多个国家都有生意,拥有超过30万的员工。

  对于他收购O2的举动,不少分析师担忧电信运营商的高度集中会减少市场竞争,造成垄断。

  电信专家Matthew Howette表示:"目前最大的担心是(电信运营商的合并)对消费者的影响,特别是低端消费者。"

  李嘉诚对O2的收购仍然在等待位于布鲁塞尔的竞争监管机构的最后确认。

  李嘉诚英国投资清单

  图为李嘉诚在英国投资清单列表

  李嘉诚在英国最早的投资是2000年和黄斥资36亿英镑收购英国Three电信商的电信运营牌照。

  2002年,他向荷兰零售商Kruidvat Beheer买下屈臣氏集团和一些位于欧洲的商店。

  2011年,李嘉诚24亿英镑买下Northumbrian自来水公司,这是英国主要的供应水和污水处理公司。

  他还拥有南部自来水公司(Southern Water)、威尔士能源公司(Wales and West Utilities)、英国电力网络(UK Power Networks)和多个英国优质港口例如(Thamesport and Harwich ports)。

  2013年5月,吉林省的建筑工人大贴海报指控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拖欠1年的工资

  2003年,李嘉诚与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合影



原地址:http://163.fm/avpYcMM


HH

�果日�- 投��航:�家�A股��牛

蘋果日報- 投資導航:專家撐A股繼續牛

投資導航:專家撐A股繼續牛

一一九慘案,滬綜指單日喪跌7.7%,不少股民信心動搖,減磅甚至清貨離場,但其後幾日,A股又回復牛氣,究竟係死貓彈還是新一輪升勢?基金經理及專家不約而同認為,A股牛市未完,中資股仍有大升浪在後頭,冇貨在手的你,應該知道怎樣做吧!


■搜集各財金專家意見,內地「股市春牛圖」,預視再升一輪。

內險股夠穩陣
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A股不死,博內險股仍是相對穩健的板塊。相信今潮A股牛市,會催生集銀行、保險、投行、網上銀行等於一身的超級金融機構,平保(2318)有條件成為其一。與此同時,新華保險(1336)上周停牌,並傳馬雲入股及發債增資,相信正是朝這方向出發。


■龐寶林

全年料升兩成
惠理集團主席謝清海︰內地改革與反貪利好股市長線信心,但中央政府不希望見到股市升勢過急,在融資融券業務整頓完結後,或有機會再減息。A股上周一反應過大,中國等待一個強勢股市,預期未來數周當局會有穩定市況的招數出台,預計全年升幅有一成半至兩成,落後的H股升幅或更大。


■謝清海

中交建買得過
豐盛金融董事黃國英:A股是中國人主場,非由外資主導,屬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牌面上,券商股應該炒完,相信後市是有波幅、冇升幅,受惠A股牛市及國策扶持的板塊看高一線,內險及基建板塊值博率較大,加上滬港通優化版今年有望出台,可繼續留意年初時推介的中交建(1800)。


■黃國英

仍有上升空間
前大學教授曾淵滄︰滬綜指在2009年時曾經見3400點,過去數年內地經濟仍然以高速增長,但滬綜指卻一直下跌,即使最近經過一輪升市,滬綜指亦只是回升至3300點水平,故相信牛市並未完結,目標可升至4000點,但投資者需要有心理準備,A股的大幅波動,將會成為市場的新常態。


■曾淵滄

內銀內險抵買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A股仍然有龐大的上升潛力,從技術角度看,在牛市一期升浪中出現大波動屬正常表現,在牛市二期穩步上升後,才會進入第三期。個別股份板塊方面,內銀及內險股估值低,其中內險股的基本面不俗,加上受惠於A股的上升,相信內險股會錄得不俗的投資回報。


■沈振盈

市場資金充足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A股早前的走勢「跌得急,調整快」,但之後兩日大市已回升三分之二,足以反映A股牛市未完,加上中央在跌市後,亦有為股市護航,而在中證監小懲券商孖展行為後,市場的孖展成交明顯減少,但大市成交未見大跌,亦可證明A股市場資金充足,因此未來有機會再上。


■陳永陸

滬綜指見4200
交銀國際︰A股在3400點遇到重大阻力,但市場人士仍紛紛憧憬A股將發展成一個泡沫,若相信泡沫持續,滬綜指最高可見4200點。而在中證監懲罰融資融券業務、入市資金減少及情緒遭到打擊情況下,市場將在短期內調整,若果處理不當,本次調整可持續數月。

宜增持中資股
高盛︰繼續維持中資股增持的評級,將滬深300指數目標由3000點升至3800點,以反映支持股市的貨幣政策及相關改革,自去年第四季起作計算,A股跑贏H股十九個百分點,認為現時H股有更大的投資價值,因為A股已累積不少升幅,並且已經有四成的溢價。

企業盈利看好
德銀︰今年H指目標13500點,料中國減息及改革推動下,市場會有溫和的估值升級,料人行減息會令融資成本下降,企業盈利率提升,非金融類股份盈利增長,該行認為,商品價格下跌節省成本、消費者進口更高品質,以及A股潛在加入MSCI指數,都會支持中資股上升。

中央放水 為股市護航
【派定心丸】


中共三中全會提出「推動股權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自此維護股市發展,成為最高層決策。中國總理李克強上周三訪問瑞士時再度表示,要發展資本市場和直接融資。另一方面,國企股權改革離不開股市,如果A股長期積弱,將影響改革步伐。

未有表明存在泡沫
自去年以來,中央對A股着力呵護,每逢新股抽水潮來臨,人行一般都會暫停正回購等抽水行動,以免造成過大衝擊。《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喉舌又多番唱好股市,成為去年牛市成因之一。


人行去年11月啟動減息以來,資金沒有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大量流入股市。孖展、傘形信託等槓桿資金蜂擁入市,不但有違中央放水初衷,而且加大金融風險。中證監最近亦數次針對孖展而採取行動。


A股上周一大跌後,中證監和新華社相繼派定心丸,表明這些措施,主要是為槓桿資金降溫,而非要打壓股市。


中央至今沒有高層表示,A股存在泡沫。人行在上周四事隔一年後重啟逆回購,又加碼MLF(中期便利信貸)向市場放水,為股市保駕護航,意味中央並不希望牛市終止。

平保可吼 A股ETF俏
【入市策略】


經過一周波動市,定一定神,睇好A股牛市未完,吸納相關股份勝算依然高。近期內地保險業有多個利好消息,內險股值得捧場,相反,中證監雖明言打壓孖展非打壓股市,但券商股急速降溫,投資者宜候新升浪確定才重新入場。

中國太平目標30元
國務院本月宣佈養老金並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須自行交養老金,並建立年金制度,保險公司日後有機會參與。


另外,保監會在上周公佈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辦法,為保險公司開拓融資新管道,均對保險股起利好作用。


股份方面,一眾券商均看好平保(2318)可重見紅底,其中摩通更將目標價大幅調高三成至一百三十元,現價計潛在升幅近五成,該行認為平保盈利能力較好,新業務增長看俏,故維持增持評級。至於剛發盈喜的中國太平(966),圖表亦呈突破,一旦企穩二十五元,可向三十元大關進發。


較保守的投資者,如不想承受太大風險,可乾脆買入A股ETF,安碩A50(2823)及南方A50(2822)均可取,假設滬綜指升見4000點,潛在升幅也達兩成。

【LIVE】渣馬直擊


http://bit.ly/nextmedialive

下一則: 趣BLOGBLOG:全宇宙最難上車 又如何…… - 股榮



HH

�果日�- ��� - 高慧然

蘋果日報- 鑄鐵鍋 - 高慧然

鑄鐵鍋 - 高慧然

香港家中有幾隻鑄鐵鍋,鍋蓋內的汲水釘設計令水蒸汽在密封的鍋內循環,久煮不乾,用來做燜製菜式一流。但是在香港使用鑄鐵鍋,是一件很糾結的事,每一次我都要在用與不用之間掙扎良久。香港的廚房面積始終有限,我的廚具又多,鑄鐵鍋被塞入廚櫃下層,跟別的鍋一起疊放,每一次把它們搬出來都大費周章,而且又重,還沒開煮,只搬鍋這個動作,已經累得令人喪失入廚興致。有一個大廚房,使用鑄鐵鍋方能夠得心應手。


本來想把家中最大的那隻鍋搬來加拿大,整理行李時過磅,才知道有十六公斤!把我嚇了一大跳!原來我平時搬上搬下的鍋有這麼重!喜歡肌肉型女人的男人,不妨常買鑄鐵鍋回家。因為實在太重,那隻鍋仍留在香港。


我從不期望男人送手袋給我,但很想收到鑄鐵鍋。鑄鐵鍋是天長地久的鍋,好好用,可以用一輩子的。有甚麼開心得過煮東西給自己喜歡的人吃呢?一個完整的幸福的家庭,家中要有相親相愛的人,廚房要有食物的香味,守着一口鍋,在食物的翻滾聲中,歲月靜好,如水一般慢慢流過,幸福,如此簡單,卻又如此不凡。熱愛生活的女人都熱愛廚房,熱愛廚房的女人,生活終究會令她們鍛鍊出舉重若輕的能力,是這樣吧?



HH

�果日�- 最�的�代,最好的�代 - 李怡

蘋果日報- 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 - 李怡

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 - 李怡

恆常車龍滾滾的紅隧,卻一片空蕩蕩,只有一個孤獨的身影,撐着一把黃傘,似佇立等待,似瞻望前路,似探索能否前行。這是攝影家楊必興在佔領運動期間的一幅攝影作品。題目叫「香港何去何從」。


車行的隧道為什麼空了?之前發生了什麼事?之後又會怎樣?想到不平凡的過去一整年:身影就是抗爭的香港人吧,在不斷被指「外國勢力介入」的誣陷中,其實是孤立無援的。自三十年前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以來,「香港何去何從」就一直是一個大哉問。簽署聯合聲明,完成基本法,97年回歸,這問題表面已有了答案。但現實告訴我們這不是答案,而是問題的開始。十多年的嬗變,到2012年梁振英上台,社會文明急遽淪落,全面滑向禮崩樂壞,終於來到2014年這最壞的時刻。歷來爭取民主的死氣沉沉局面突然被前所未見、出乎世人意外的抗爭打破,市民洶湧奮起,以卵擊石的勇氣喚起全球關注,給悶局帶來新的希望。港人踽踽獨行,挑戰龐然大物的強權,真是難有勝算,但從乞求民主中覺醒,則是破天荒來到了新紀元。香港人的意志、體質在這一年經受考驗,升起香港最好時代的曙光。


我有幸目睹香港這最壞也是最好的時代,雖年邁而不能呼嘯街頭,卻整年都灌注主要精力在每週兩篇的社論撰寫中。六十年的寫作生涯,從來沒有這一年那麼緊貼一個地方的變化。思考中出現的論述,一些自以為有點突破性的想法,也許不會隨着社論的時效而失去意義,至少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值得珍重的歷程。


於是我把這一年的政論編選出版,書名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HH

�果日�- 丁�:李小�上了我身! - 沈西城

蘋果日報- 丁珮:李小龍上了我身! - 沈西城

丁珮:李小龍上了我身! - 沈西城

七三年七月二十日李小龍去世,受累最深的人自是他的北京知己紅顏丁珮——唐美麗,小龍迷怒斥伊害死李小龍。由於死在她畢架山碧華閣香閨軟床上,敏感的傳媒遂自編劇本,渲染李小龍是在魚龍曼衍時暴斃,人們穿鑿附會,添鹽加醋,竟說李小龍身上的衣服是事後穿回上去的。面對千責萬罵,廿六歲的丁珮只能兩耳不聞窗外事,沉默隱居,避對傳媒。一隱近四十年,去年方接受陳魯豫訪問。李小龍的死,待我七五年自日本回來後,有朋友跟我說,曾潛入驗屍房,看到遺體某處「一柱擎天」。我不敢相信,對丁珮寄予無限同情,一個小女人要承受這般大壓力,不崩潰才怪。果然過去三十多年中,丁珮真的一度精神分裂,要仰仗大麻避禍。李小龍去世三年後,委身下嫁向華强,為的是他不嫌前事,施予援手,可婚姻維持僅四年便告吹。婚姻短暫,也非無收穫,丁珮得了一個與她一生為伴的女兒。


離婚後,丁珮念佛,青磬紅魚,以佛經滌洗煩躁心靈,仍覺無助。小龍陰影,豈是佛道可驅!至今四十二年,仍未情忘。友人蕭成財去年曾跟丁珮共飯,事後告我丁珮有異常人。我問「異在哪?」蕭兄回答「李小龍上身!」啥回事?原來丁珮已成武術高手,掄拳雄猛,寸勁猶似李小龍,旋踢三腳,虎虎生風,更有教人吃驚的地方,居然能做出李小龍在《猛龍過江》羅馬鬥獸場裏決鬥卓•羅禮士的前俯彎身動作。「她站直,前彎,臉孔緊貼膝蓋!」一聽,哇的喊起來,丁珮年屆六十七,還能做出這高難度的動作,豈非神跡?丁珮認真說「噢!他跟我一體嘛!小龍完成了上半場傳奇,那下半場就讓我來吧!我要拍一部電影展示功夫!」一臉自信,活生生便是李小龍化身。一個從來不曾習武的女人,有此神力,科學難釋,也只好歸諸玄學——「小龍上身」!


三十多年來,丁珮受盡委屈,人人罵她狐狸精,害死李小龍,實則兩人是兩情相悅,互訴衷曲。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丁珮媽媽可最討厭李小龍,埋怨「李小龍害了我女兒!」慈母愛女之心,無微不至。受困黑淵三十多年,丁珮終能撥雲霓見青天,值得慶賀!


比起丁珮,陳厚更不幸,直到死前未言一語。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陳厚愛妻「古典美人」樂蒂自殺身亡,陳厚立即被一眾太太團罵得狗血淋頭。上海太太罵陳厚是「殺千刀、下作胚、拆白黨」,就連李翰祥也站在樂蒂那邊廂,靈堂輓聯寫道——「丈夫若能對你明明白白,陳以厚愛,得以重歡,樂蒂還是樂的。朋友早應勸她思思想想,高瞻遠矚,回春用上妙藥,心病得須心醫。」將有關人物樂蒂、陳厚、明明(兩人女兒)、高遠和陳思思都嵌了進去,大才子出手,不同凡響。樂蒂過世兩年後,陳厚亦以直腸癌病逝美國紐約,年僅三十九。上海太太幸災樂禍「樂蒂索命來啦!」


我跟陳厚有數面之緣,幽默風趣,舉止瀟灑,不像是薄倖郎,跟丁珮一樣,被罵得狗血淋頭;跟丁珮一樣,選擇沉默、避居。翁靈文伯伯對我說過——「樂蒂、陳厚走在一起是錯誤的,兩人性格南轅北轍,水火不相容!」言之有理,以命相言,陳厚三一年生,肖羊;樂蒂三七年,肖牛,丑未沖,夫妻難諧。鄭佩佩女士曾為文描述兩人的性格,見微知著——「陳厚愛家、愛老婆,但是卻一天不能沒有朋友;而樂蒂卻認為,在小爺叔的心裏,她這個老婆,永遠及不上他那些朋友重要。」樂蒂是上海人,有上海女人的習性「愛作」(矯揉造作)。她喜潔愛靜,對吃尤為講究,據鄭佩佩說,一碟「蛋炒飯」不配胃口而要陳厚走動多次叫廚師為她再炒,直言無忌:「圈子裏的人對陳厚、樂蒂這一對夫婦會分手都不覺奇怪,反而對他們兩個這麼不同的人會在一起覺得不可思議。」顧媚姊說過,樂蒂最愛與莫愁聊天,莫愁婚姻不諧,常鬧自殺,樂蒂耳濡目染,真的自殺了!說來邪乎,莫愁自殺於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而樂蒂亦在三年後的十二月二十七日服食過量安眠藥致死,一對好姊妹同月同日分赴黃泉!


丁珮遇李小龍是偶然,酒店門外相遇;陳厚見樂蒂是偶然,樓梯當中碰頭。愛情以甜蜜始,卻以苦痛終,直是孽緣!



HH

�果日�- 中�和世界 - 陶�

蘋果日報- 中國和世界 - 陶傑

中國和世界 - 陶傑

中國人富有起來,到外國購物、留學、定居,難與西方文明相處。


法國漫畫開始刊登「黃禍」諷刺。美加開始驅逐「孔子學院」。英國內政部一口氣驅逐四百個持留學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回國,指他們沒有上課,潛伏地下打工或斂財。


中國走向世界,是很困難的事,因為中國無法明白文明世界,世界也不可能真正明白一個沒有了孔孟禮義忠恕之道的「中國」。連香港的下一代都心生疏離之心,中國未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令這個世界喜歡中國。


中國之與世界隔絕,還有地理的原因。西面全是高山和高原,已經將歐洲擋在外面。


東面臨海,但是中國的海洋,黃海和東海之外,一望無際,是浩淼的太平洋。


然而歐洲不同。羅馬和希臘,兩三千年前,也面臨海洋,那個海洋卻是地中海。地中海的面積,不小也不大,揚帆遠航,有許多島嶼,西西里、科西嘉,很快就到達彼岸埃及的阿歷山大港,接觸到中東、埃及、北非。


同樣是海洋,地中海可以孕育出史詩「奧德賽」般的想像力,地中海有陽光,地中海擁有一片寶藍的星空,是無限靈感的搖籃。


但是中國東面的海洋不能啟迪想像,而且令人恐懼。連大詩人李白,對中國的海洋,也只能浩嘆:「海客談瀛洲,𤀹濤微茫信難求。」李白登蜀道、見長江,都能詩才泉湧,唯海洋令他頹然止步。


為何中國無法與世界接軌?因為中國的海洋不是搖籃,而是墳場;不是走廊,而是屏障。所以地中海產生了希臘神話與史詩,即使中國的鄭和下西洋,下不出什麼名堂。中國人的生計、想像、創造,全在黃河流域的大陸,而大陸限制了心靈。


所以當台灣一受到荷蘭的點化於前、日本的殖民於後,台灣漸生「海洋國家」的獨立意識。一旦「海洋」成為台灣人的視野,必然與中國的「大陸」越行越遠。


而歐洲不同。歐洲與地中海,像一對情侶,是融為一體的。這一點,解釋了今日世界的「中國問題」,而中國人社會的中小學課本,由於永遠以中國為世界的中心,沒有這樣的視點,不論開多少「通識」和「國民教育」,教師永遠不會這樣教你的孩子。



HH

�果日�- 中�和世界 - 陶�

蘋果日報- 中國和世界 - 陶傑

中國和世界 - 陶傑

中國人富有起來,到外國購物、留學、定居,難與西方文明相處。


法國漫畫開始刊登「黃禍」諷刺。美加開始驅逐「孔子學院」。英國內政部一口氣驅逐四百個持留學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回國,指他們沒有上課,潛伏地下打工或斂財。


中國走向世界,是很困難的事,因為中國無法明白文明世界,世界也不可能真正明白一個沒有了孔孟禮義忠恕之道的「中國」。連香港的下一代都心生疏離之心,中國未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令這個世界喜歡中國。


中國之與世界隔絕,還有地理的原因。西面全是高山和高原,已經將歐洲擋在外面。


東面臨海,但是中國的海洋,黃海和東海之外,一望無際,是浩淼的太平洋。


然而歐洲不同。羅馬和希臘,兩三千年前,也面臨海洋,那個海洋卻是地中海。地中海的面積,不小也不大,揚帆遠航,有許多島嶼,西西里、科西嘉,很快就到達彼岸埃及的阿歷山大港,接觸到中東、埃及、北非。


同樣是海洋,地中海可以孕育出史詩「奧德賽」般的想像力,地中海有陽光,地中海擁有一片寶藍的星空,是無限靈感的搖籃。


但是中國東面的海洋不能啟迪想像,而且令人恐懼。連大詩人李白,對中國的海洋,也只能浩嘆:「海客談瀛洲,𤀹濤微茫信難求。」李白登蜀道、見長江,都能詩才泉湧,唯海洋令他頹然止步。


為何中國無法與世界接軌?因為中國的海洋不是搖籃,而是墳場;不是走廊,而是屏障。所以地中海產生了希臘神話與史詩,即使中國的鄭和下西洋,下不出什麼名堂。中國人的生計、想像、創造,全在黃河流域的大陸,而大陸限制了心靈。


所以當台灣一受到荷蘭的點化於前、日本的殖民於後,台灣漸生「海洋國家」的獨立意識。一旦「海洋」成為台灣人的視野,必然與中國的「大陸」越行越遠。


而歐洲不同。歐洲與地中海,像一對情侶,是融為一體的。這一點,解釋了今日世界的「中國問題」,而中國人社會的中小學課本,由於永遠以中國為世界的中心,沒有這樣的視點,不論開多少「通識」和「國民教育」,教師永遠不會這樣教你的孩子。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