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星期日

蘋果日報- 金價未止瀉六年新低 金舖人流增加內地客佔多數

蘋果日報- 金價未止瀉六年新低 金舖人流增加內地客佔多數

金價未止瀉六年新低 金舖人流增加內地客佔多數

【本報訊】黃金市場持續頹勢。現貨金上周五曾急瀉超過19美元或1.8%,每盎斯報1,052.87美元,創下近六年新低。雖然及後輕微回穩,收報每盎斯1,057.41美元,跌14.79美元,惟市場普遍認為金價跌勢未止。金價下跌令金舖人流增加,但並未重現年前搶金潮「逼爆金舖」盛況。

記者:江靖然 魏智恒

本報記者昨午到尖沙嘴海防道一帶金舖觀察,現場所見,幾乎全部金舖都有多名顧客在選購產品,絕大部份是內地旅客,當中最多人在挑選手鐲及龍鳳𠼦。有店員向記者表示,早幾個月銷情確實較為淡靜,惟近日店內人流明顯增加,店員由早上至下午一直做到冇停手,顧客付賬時亦比較「爽手」。


被問到客人是否以內地人居多,她指本地客及內地客大概「一半一半」,惟記者現場所見仍是拖篋內地旅客為主。不過,該店員又表示,其實公司早於月中已推出周年大減價,所以亦不排除有客人是特意前來選購產品。


■金價下跌雖然令金舖人流稍增,但難以重現早年搶金潮「逼爆」的盛況。 陳奕釗攝

2013年搶金大媽坐艇
對上一次「搶金潮」,要數到2013年4月中,當時本港九九金價急瀉逾一成,為三十年來罕見情況,吸引中港顧客搶購。當年部份細金行不論是金條或金粒幾乎搶購一空,大型連鎖店亦都非常旺場、生意急增近五成,門店外人龍更加「打蛇餅」。今次金價再現弱勢、跌近六年新低,金舖人流雖有增加,但明顯不及兩年多前的搶金潮墟冚,亦未有斷貨情況出現。


與2013年「搶金潮」相比,飾金牌價已下跌超過3,000元,當時牌價報每両14,450元,昨日飾金牌價為每両11,380元,跌幅逾20%。當年成功以「低價」搶購黃金的消費者,全部都坐上了「黃金艇」。


地緣政治影響有限
市場預期儲局12月加息,利率期貨顯示儲局下月加息機會高達72%。加息機會增加令美元轉強,美滙指數再度破百,上周五收報100.2,但強美元同時拖累金價下挫。現貨金價由年初至今已經下跌近19%,投資大行高盛表示金價仍有下跌空間,預期未來一年金價或下試1,000美元低位。


再加上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印度表示第四季黃金需求或降至八年新低,印度珠寶及首飾貿易聯盟表示第四季黃金需求可能較去年下跌50噸,路透社亦引述消息指印度第四季黃金進口量減半。印度需求下降對原本疲態盡現的黃金市場來說是傷上加傷。


雖然土俄局勢或令黃金等避險資產有上升的可能,但德國第二大行德國商業銀行的分析師指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力暫時有限,在各種利淡因素影響下,金價仍是會跌。

【內地客心聲】

喜歡便買
內地旅客江小姐:「喜歡又看中便買,不是(因為金價平)特意來的。買了兩、三條金頸鏈,自用及送給朋友,花了兩萬多元。」


■江小姐

覺得抵咗
內地旅客楊小姐:「買了一對龍鳳手鐲給媳婦,花了一萬多元,金價跌所以買『抵咗』。(冇買給自己?)以前已經來過香港買金飾,一般花數萬元。」


■楊小姐

下一則: 美國感恩節網購額大增



I

蘋果日報- 理財第一波:100元1位與1碟壽司 - 李兆波

蘋果日報- 理財第一波:100元1位與1碟壽司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100元1位與1碟壽司 - 李兆波

在香港的中檔壽司店,兩位的總消費可能是數百至千多元,而我指的高檔壽司是千多元一位以上的那些。於那些中檔壽司店,隨時可能要支付100元一碟的金鎗魚腩、鮑魚或帶子壽司,而且很薄,長度也短。


在日本的城市如大阪、東京,隨時可以100元一位的價錢享用壽司,味道更好,魚肉更厚,更新鮮,更長,魚的長度蓋過飯的部份。那裏的魚,可以在香港作兩碟甚至三碟之用。我和不少朋友也有親身經歷,只花3,000多日圓,在大阪的中檔壽司店已吃過滿堂紅,如果只是兩位女士,相信更不用花3,000日圓,即是不用200港元。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差別?日本時薪比香港高,薪金不是主因。魚材運輸費是不菲,由於要空運,因而成本較高,美味程度亦下降。


大家也明白租金高昂是主因,再加上日圓下跌,令不少內地旅客走到日本去,香港人何嘗不是?大集團可以有議價能力獲得較相宜的租金,但小店卻不可以。食材成本佔收入三成左右,貴價食材更高,當租金成本與食材相差不遠時,惟有在份量、質量上做工夫。


兩位在中檔壽司店吃兩餐,與在日本的城市吃更好的東西作比較,差額隨時已足夠買一張廉價航空的機票,而機票的成本可以支持買其他東西,如電器、化妝品、日用品。


朋友說不如在香港吃簡單的東西,在日本吃更好的,這除笨有精,少了顧客,租值便不可以得到支持,不少人正等待這日子來臨。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simonsplee@gmail.com



I

蘋果日報- 趣BLOGBLOG:港紙三文治 - 股榮

蘋果日報- 趣BLOGBLOG:港紙三文治 - 股榮

趣BLOGBLOG:港紙三文治 - 股榮


■香港由零售到股市樓市,都要面對港紙夾在美元強、人幣弱的不利狀況。 資料圖片

說香港零售一池死水,或者言過其實。一田購物日師奶兵團的威力,黑色星期五名牌袋破天荒半價求售,名店外出現久違的人龍,都反映了本地消費力底子不弱,只是市民使得更精明,務求用得其所。


減價只是一次性,勿奢望整體零售銷售由跌轉升,事關美元大強勢下,明年步入加息周期,與美元掛鈎的港紙,滙水被迫處於偏強水平,競爭力自然比下去。更糟的,是人民幣本周如預期般納入特別提款權(SDR),人行干預人民幣的誘因失去,人民幣很大可能跟隨市場續貶下去,港紙相對又貴了。


不單是零售商,各行各業以至股市樓市,明年要面對的,是港紙夾在美元強、人幣弱的不利狀況。


量度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價值的美滙指數(DXY),上周五收市企穩100樓上,由去年第二季80水平至今,DXY年半間升了25%。DXY升穿100,對港股港樓而言都是利淡訊號。97年中DXY升穿100,同期恒指亦見頂,及至98年中,DXY升見105,恒指低見8000點水平。2001年至2002年,DXY高見120水平,港股以至樓市同樣呈下跌走勢。另一個更好例子是2007至2008年,DXY由85跌至近70水平,同期恒指則由二萬點飆升至三萬點樓上。簡言之,美金強,港股港樓冇運行。

滙水決定旅客目的地
過去年半美元轉強,面對滙水改變,最直接的影響,是港人以至內地客的消費模式改變了。港人赴日韓歐澳旅遊,變相七折甚至更平消費。內地客減少來港,不是佔中、不是冇得走水貨,而是轉去歐洲日本消費,購買力遠勝香港。滙水因素決定了旅客目的地,這不是內地客獨有,而是全球性。


過去一個月,多間零售商公佈最新半年度業績,珠寶商周大福(1929)、六福(590)盈利減少超過四成,化妝品商莎莎(178)更少賺55%,錶行甚至蝕錢收場。這代表甚麼,就是內地客的消費模式不單止改變了,由高端走向低端,甚至乎連低端消費群也出現結構性改變,平均每客消費力劇減。


內地客跌了、消費力減弱是事實,可惜零售商仍然為業績差搵藉口解釋。莎莎在通告指,截至9月底止半年,港澳生意跌與內地客人次減少有關,原因之一是香港發生佔領及反水貨行動。去年佔中發生在9月28日,基本上對業績期(4月至9月)的表現,全無影響可言,將業績差賴落佔中,某程度只凸顯管理層的無知及無能。


一個強美元因素,已經令本港叫苦連天,零售商不知所措。更何況明年人民幣貶值黑天鵝,我見到的,是政府以至大部份企業,表面上是不變應萬變,其實是不變等自閹。





股榮


http://www.facebook.com/stockwing1



上一則: 供需失衡待解 煤股績差難反彈

下一則: 老樓周記:高按糖衣陷阱 - 劉兆昌



I

蘋果日報- 未來是年輕人的 - 梁文道

蘋果日報- 未來是年輕人的 - 梁文道

未來是年輕人的 - 梁文道

1991年夏,我在洛杉磯生平第一回看完整個系列的NBA季後賽,看得很認真很仔細,於是開始喜歡上了NBA。看球這種事情很難客觀,大多數球迷都會有偏好,不挑一方當上心裏頭的主隊,就好像沒法子全情投入似的,不只叫喊叫得不真誠,開心開得不完整,便連沮喪也都嫌沮喪得不夠透徹。所以打從那時候起,我成了湖人隊的球迷。我們家確實是住在洛杉磯,鄰居朋友自都理所當然地站在湖人那邊;可我初來乍到,而且還是會回香港,所以對湖人沒有什麼主場感情,沒必要非它不可。更何況那是個屬於Michael Jordan的夏天,正是那一季開啟了後來公牛隊六奪總冠軍的王朝霸業,全世界都能在Jordan的每一步動作之中預見一個傳說的誕生。在這個電視轉播是看球常態的時代,大部分球迷都不住在自己喜歡的隊伍的城市,於是他們要是為了某支球隊着迷上癮,就多半是因為那個球隊會贏。運動競賽殘酷,喜歡贏家,而且想它一路贏下去,看它無情摧殘弱者,是人之常情。此所以剛剛接觸西班牙甲級聯賽的,絕少一來迷上拉斯彭馬斯,他們通常會看中巴塞、皇馬,要不至少也得是馬體會這種有性格又有競爭力的勁旅。


但就在那個讓許多人愛上了公牛和Jordan的暑假,我偏偏開始跟隨湖人。籃球是項團隊運動,不過便和足球、棒球等其他團隊運動一樣,這個由一大群人構成的宇宙註定圍繞着幾顆球星轉動。恒星兀自燃燒,人所共見;離得近些的接受光暈餘暉,勉強也在視野;等到了海王、冥王那種板凳位置,便真是廣寒深處空寂寥,一兩年後便不復為人記起。我喜歡湖人,是當時洛城當地資深球迷指導,告訴我前幾年天勾渣巴等人尚未退役時湖人「Showtime」籃球的漂亮,告訴我Magic Johnson傳球功夫的出神入化,引我注意彼時仍在場上奔走的這位巨星,正在他職業生涯的末期閃現最後的光芒。


光芒的確只能一閃即逝。那時候,Magic Johnson尚未公佈患上愛滋病的消息(這在當年被歸類為醜聞),我們也還不曉得這是他畢生最後一個賽季。但我清楚看見一個正在滑墜的球員,他跑得沒有人家說的那麼快,反應也沒有我在深夜電視老賽事回放裏頭所見的那麼靈敏(當年還沒有YouTube),被公牛的Scottie Pippen守得有志難伸,偶而才能突圍交出幾記讓老球迷恍忽想起昨天的神妙助攻。事前大家都說這個系列的焦點是Jordan和他這兩大巨星的對決,不過最後我們看到的卻是王座的接替,Jordan的統率氣勢幾乎全面蓋過了Magic,就連後者聞名天下的no look pass也都被新起的飛人模仿得維妙維肖。


記憶是會騙人的。許多年後,當我向人家解釋愛上湖人的理由,我總會說起這樣一個畫面:持球的Magic在三分線左右滑倒,正當他的手肘快要碰到地面的時候,他奮力揮出右手,想要像過去一樣又急又準地單手把球送到隊友將要走到的位置,想要在那人群之中的空隙劃出一道不可思議的線條。他是那麼地急切,不認輸,乃至於我幾乎聽見了他咬牙的聲音。然而,那球被對手半途奪走。這時,一個鏡頭對住已經完全跌在地上的他,一臉不憤,眼神複雜得難以名狀,摻雜了無奈、生氣,以及一種不相信自己竟然已經做不到自己一向不用細想也做得出來的動作的嘆息。這個畫面,後來我在網上遍尋不獲,令我懷疑它其實可能是自己的虛構,是文藝青年過於濫情的幻想投射,是大腦在看完五場比賽之後自動總結提煉出來的一個象徵形象。但我就是這麼記得,這個畫面使我擁護湖人,看着它成為公牛和Jordan登頂的台階,看着它接下來近十年的掙扎。


Magic Johnson正式宣佈退休的那年,有一個初中生在聽到消息之後痛哭不止,好幾天不吃不睡。身為湖人和Magic的忠實粉絲,他實在接受不了再也看不到偶像打球的事實。也許還有很多球迷也會犯上他這種情緒,但我懷疑他有點不同,他心底會不會還有一股「為什麼你不能等我長大,等我和你好好打上一場再走」的古怪心情呢?好在多年以後,他的另一個偶像Jordan還在,甚至還能在場上跟他對位單對單。Jordan後來告訴記者,當時被這個孩子防守就跟在防守自己似的,使他終於感覺到從前對手的感覺了。最可笑的是這個非常渴望勝利非常喜歡競爭的孩子的好學態度,居然直接在場上問他這麼低位單打對不對:「雙腳是該站開還是緊靠」?你的對手一邊和你卯足力氣地對抗,一邊還要跟你虛心討教,如此荒謬的事情一下子讓Jordan覺得自己老了許多。


這個孩子的名字也很古怪,叫做Kobe Bryant,據說是因為父母太過喜歡神戶牛,才為自己的骨肉取了個牛肉的名字。我最早知道這個名字,是1996年他剛被交換到湖人那一季的時候。那一兩年,不少湖人球迷對他的印象都不太好,替他取了個外號。「Showboat」,嘲諷他年紀輕輕特別愛秀,看來有些天賦,好耍一些前輩大師的高難度絕活,可是怎麼看都有點花拳繡腿,不太順眼,典型的浮誇青年,不肯老老實穩紮穩打做好派給新人的後上支援角色。直到後來,我們才曉得他對那些招數是來真的,絕非單純看看影像模仿一下就算。原來他小時候住在意大利,身邊的同學玩伴全都喜歡足球(當然他也喜歡),沒幾個人願意天天跟他在籃球場上遊戲練球。這個有些孤單的籃球小子只好看了電視轉播,記住小螢光幕上NBA一眾名將的動作步法,然後一個人在球場上對着自己的影子練習,用自己的身軀復原那些畫面上出現過的技巧,以地上的投影矯正肢體的每一個細節,日日如是。一直到他17歲時進了湖人,成為職業選手,他都還在對着自己的影子練球。雖然環境完全不同,但這情景還真像是烏拉圭作家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筆下里約.熱內盧山區貧民窟的小孩:獨自在狹窄街區的小廣場踢球,下午的影子越拉越長,終於踢到太陽下山,肉眼再也看不到足球和身影,一切盡入夜色。


(球員與球迷俱老二之一)



I

蘋果日報- 生命變得單一 - 李怡

蘋果日報- 生命變得單一 - 李怡

生命變得單一 - 李怡

台灣出生、在大陸發展號稱「台獨剋星」的歌手,舉報另一歌手盧廣仲有台獨意識,於是盧「被退出」東莞草莓音樂節活動,也「被取消」北京演唱會;一個被黃秋生稱為「女流氓」者,舉報盧凱彤曾繫黃絲帶,於是盧凱彤也「被退出」草莓音樂節。阿諛絕對權力討賞並自鳴得意的打手不罕見,只是掌權者竟被小丑糊弄,卻是在毛鄧時代不會有的事。縱有台獨意識,在缺乏台獨土壤的大陸如何宣揚?縱有香港人自主意識,大陸歌迷又有誰理會?相反,禁制令在台港的後果,則無疑助長了台獨意識和香港人的自主意識。真是愚不可及。


女流氓說:「決抵制一切佔中藝人歌手到內地賺人民幣。」原來歌手獻唱、歌迷欣賞不是等值交換而是歌手來「賺人民幣」。愛國者大概不知道,抵制歌手其實也是在抵制大陸歌迷。


1976年捷共統治時期,捷克出現過一個名叫「宇宙塑膠人」的搖滾樂隊,他們唱出年輕人的絕望與迷茫,用特立獨行來保持內心的溫暖與希望。捷共忽然逮捕「宇宙塑膠人」連帶追隨他們的年輕歌迷,官媒說他們是流氓,準備以刑事罪檢控。當時的劇作家哈維爾說,這一案件「不同於和政敵算帳,也絕不是政治集團的鬥爭,這是極權對人最起碼的自由和誠實良心的侵犯。」這些青年人只不過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檢控揭示了極權主義的本質:讓生命變得單一,割除任何與統治者意識形態不同的人與事物。


禁制台港歌手,也等於在大陸扼殺流行音樂代表的自由和奔放,使大陸人的生命變得單一,缺乏多元生命和想像力。生命單一的社會創造力也乾枯。



I

蘋果日報- 讀甚麼書?抬甚麼米? - 高慧然

蘋果日報- 讀甚麼書?抬甚麼米? - 高慧然

讀甚麼書?抬甚麼米? - 高慧然

教育局長吳克儉接受訪問時提到他讀初中時,課餘兼職抬米,每抬一袋米有五元報酬,引起網民熱議。


有人質疑他當時是否有能力抬米,「初中十二、三歲,未發育,名校學生,一袋米不是五公斤八公斤,起碼四五十公斤,局長真係天生神力,英雄出少年。」馬上有人補充資料:當年一袋米為一百斤。


每個人體格不同,吳克儉初中時有沒有能力抬米,只有他本人知道,外人無法猜測。但是當年的薪酬及物價卻是客觀數據,完全可用作參考。


有人1968至1969年期間,每逢周日去茶樓賣點心,朝七午二,做足七小時,有十二元收入,時薪不到兩元。暑期則在工廠做雜工,一個月收入九十元。


自稱年紀與吳局長差不多的網民們也分享了他們當年打工的收入狀況:有人做暑期工日薪八元。有人在工廠大廈做暑期工日薪七元。有人在布廠學師兩百元一個月。有人在工廠做學徒,每天朝八晚六,月薪一百八十元。


一個老人,若記憶退化,不太記得四、五十年前的兼職打工收入,完全可以理解。但有備而來,去接受訪問,則有責任對不確定的數據預先作出查證。訪問出街後,若有記者質疑,更應跟進。


正如吳月讀三十本書,大眾好奇,希望他提供書單一樣,他採取漠然置之的態度。與治學、教育所要求的嚴謹、科學精神背道而馳。難怪有網民嘲諷:他讀的是龍虎豹、抬的是黑米。



I

蘋果日報- 【電腦巡場】16GB USB Type-C手指 90蚊入手

蘋果日報- 【電腦巡場】16GB USB Type-C手指 90蚊入手

【電腦巡場】16GB USB Type-C手指 90蚊入手

USB Type-C開始逐漸走入大家眼中,最為果粉熟悉的,當然係全機只有一個插口位的新MacBook,至於喜歡玩手機的,都會發現國產的OnePlus 2及樂視推出的新型號手機,都已經開始轉用USB Type-C了;而且腦場人預計,出年轉投USB Type-C的Android手機,會有更多款式推出,黃金Sales說:「如果出年的iPhone 7,都同新MacBook完全睇齊,行USB Type-C,咁就天下大同了。」


USB Type-C其實使用了最新USB 3.1的規範,同現在micro USB最大不同處,就是上下端完全設計一致,所以唔會存在上、下插反的問題,使用概念可以話同Apple Lightning如出一轍;至於插頭尺寸方面,USB Type-C為8.3×2.5mm,會比現時Android手機廣泛使用的micro USB插頭略大(6.85×1.8mm);不過在使用上會更見優勢,除咗唔會上、下插反外,當USB Type-C正確插入時會發出響聲,而且傳輸速度最高可達10Gbps,相對現時最廣泛使用的USB 3.0(5Gbps)高了一倍!


今個星期腦場都新返了一款USB Type-C的OTG手指—ADTA Type-C OTG Flash Drive,基本可完全對應MacBook及同類型手機,不過讀寫速度相對可以接受(100MB/s、30MB/s),未算達到USB 3.1的極速,但價錢亦不算太貴,分別為16GB/$90、32GB/$130及64GB/$195,如果是MacBook或以上兩款品牌手機的用家,可以一諗。





查詢:展昇(深水埗黃金商場地面42至44號舖)





記者、攝影:朱崇德



I

蘋果日報- 鼻 - 李碧華

蘋果日報- 鼻 - 李碧華

鼻 - 李碧華

這天細賞張光宇(1900-1965)大師的作品,真是中國現代藝術的開拓者。光說動畫片《大鬧天宮》,創於六十年代,但直至今天仍可看到,不覺得落伍。那孫悟空形象(桃心臉、毛手毛腳、鮮艷黃紅戰衣虎皮裙、鬼馬精靈的動作……),是後人造型設計再加工的藍本,堪稱電影「美猴王鼻祖」。


寫到「鼻祖」便很好奇。常用此詞,但不知淵源。始創人得從「鼻」說起,其本字為「自」,是個象形字,「自」字和下面加個「畀」的形聲字,一樣讀「鼻」音。人們慣於指着鼻子示「自己」、「我」之意,而另一些解釋是「第一」、「最初」、「開始」。


自我為中心,上下各九代,合共十九代,排列如下:鼻祖、遠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來孫、晜孫、仍孫、云孫、耳孫。


凡人懷胎,鼻先受形。且鼻的功能很重要,是呼吸、嗅覺,還有明喻暗喻,如性器官大小性能力高低。鼻為女之夫星。寸人不但鼻孔朝天,還可指着弱者鼻子大罵。男女整容,「間尺鼻」怎能免?驕傲起來「靴咁大個鼻」……但鼻孔亦藏垢納污,在YouTube看了回8分鐘的詭異手術:醫生為某男取出全世界最大的鼻屎,核突糾結如爛香蕉般,好惡心!



I

蘋果日報- 以毛語錄析港大風波 - 陶傑

蘋果日報- 以毛語錄析港大風波 - 陶傑

以毛語錄析港大風波 - 陶傑

連英國議會也唸毛語錄,親英崇洋的中國人,也該浪子回頭,跟着學習一下毛祖宗的智慧了。


中國人的行為,不必什麼孔子論語,毛語錄之中,都找得到文化依據。


譬如港大校委會會議,就副校長陳文敏任命發生爭執。一名醫生校委說,他反對任命,因為他腳痛不支倒地之後,陳文敏不聞不問、不文不敏,沒有慰問他,陳文敏缺乏同情心。


但英國校長馬斐森很理性,認為這種中國式的婆婆媽媽,文明法治社會,無法接受,反駁:大學副校長職責範圍,不包括表達同情。


然而,一翻毛語錄,就知道醫生校委有道理了:「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就是著名的「三個互相」。如同問任何一個伊斯蘭國聖戰士殺敵犧牲之後上天堂會有何獎賞?個個都答得出是七十二個處女,同理,你問問大陸上任何一個五十五歲以上的中國人,包括廣場大媽,他們都唸得出這段神聖的毛語經。


做副校長,職責不必有關心同事的腳膝「傷勢」,英國校長沒有錯。但香港大學是一所中國人的大學,而毛語錄是中國人思想道德的可蘭經,所以毛語錄「超然」於港大副校長招聘廣告的職責條文。


加上連英國下議院,在中國國家主席向英國進貢了五千億之後,毛語錄也贏得了約十五秒的Sound-bite,英國下議院淪為,不,升格為毛語錄「查經班」,所以我認為,那位醫生校委的痛苦經驗,應該得到英國校長謙卑一點的聆聽。


幹部要關心戰士,這句話勿小看。共產黨未得政權時,就是靠平時龐大的資訊組織網,向小農百姓噓寒問暖、縫衣送食、訪貧問苦起家的,亦即所謂「蛇齋餅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裏,就有一場戲,叫「深山問苦」。這一層,香港人,尤其唸英國殖民書的,就更不懂了。



I

蘋果日報- 【趣味科普】天生悲觀?學習樂天可救命

蘋果日報- 【趣味科普】天生悲觀?學習樂天可救命

【趣味科普】天生悲觀?學習樂天可救命

俗語說,好醜命生成,科學發現,一個人樂天與否,天生樂觀還是天生悲觀,原來都跟遺傳有關。今年荷蘭科學家對照了逾千名異卵雙胞胎,和同卵雙胞胎的兄弟姐妹,發現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的同卵雙生兒,比起基因不同的異卵雙生兒樂觀指數更一致,因此相信先天有先天影響。報告中,他們當然亦不排除樂天與否,也很大程度受後天影響,而且一個弄不好,樂觀都會變成悲觀。





這個過程喚作「慣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這個現象亦最早見於動物世界。1965年,著名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進行一個經典但有點兒殘忍的實驗,他把兩條狗放進兩個有電擊的鐵籠裏。甲狗在給電擊後,讓牠們找到電源開關把電源關上,至於乙狗給電擊後,怎麼碰開關掣都依然給電擊,完全無補於事,最後這批狗只好選擇放棄瑟縮一角,既然怎麼做也無效,就索性甚麼也不做。接着,Seligman再把兩頭狗分別放到另外兩個鐵籠裏,但今次卻把門打開。甲狗受到電擊後即時奪門而出,然而乙狗由於習慣了無奈無助,所以就算有機會逃生都放棄了,只懂在那裏悲鳴。





人其實都亦會感到無奈,不過幸好慣性無助也可以變作慣性樂觀。Seligman認為關鍵是遇上困難時,如何換一個樂觀角度去思考。假使你考卷答題得到零分而意志消沉,你可能會埋怨自己笨,甚至以為跑到哪裏都只是零分,其實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很有創意,雖然答的未必是標準答案,但能懂得舉一反三。正如很多高官都會說,這只是個別事件,不是你生下來就是笨的,可能只是倒楣遇上一個笨的給你改卷。要拿100分未必沒有可能,學懂樂觀也會讓你更加努力。又舉一個例子,假使你想約會的男生突然拒絕了你,你會悲觀的認為是自己太沒趣了,以後都沒有男人喜歡我了,還是學學樂觀的一群,想到大抵是那人沒眼光,一定還有很多男人喜歡我呢?





懂得樂觀的人會想可能性,學會堅持而不輕言放棄,等於樂觀的人經常看見半杯水就是半滿一樣,更重要的,就算杯裏不是半滿,只是10%的滿,他們也不會氣餒,把它看成是90%的空。當然,話得說回來,樂觀也別脫離現實,避免自欺欺人,白白浪費了一生。


參考資料:





Forgeard,M.J.C.; M.E.P. Seligman(2012) "Seeing the glass half full: A review of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optimism." Pratiques psychologiques 18:107–120


Wang, Minghui; Zinaida Perova; Benjamin R. Arenkie; Bo Li (2014) "Synaptic Modifications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in Susceptibility and Resilience to Stress" J Neurosci.; 34(22): 7485–7492.


Mavioğlu, Rezan Nehir; Dorret I. Boomsma; Meike Bartels (2015) "Caus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optimism: a study in Dutch twins and their siblings."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381–1388





記者:陳以恒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