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陸資金買起香港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 李兆富) - 李兆富
香港股市和地產被內地資金熱炒。資料圖片
「管它是中資英資美資日資,自由市場,價高者得,這個硬道理,你不反對吧?」談到近來中資盲搶地的現象,朋友的設問,甚有「挑機」的意味。
借用本地華資發展商龍頭新鴻基地產老闆郭炳聯的講法:「益政府也是益市民。」其實,我沒有資格去跟這些中資企業去搶,自然沒有資格去反對人家看中香港地產物業的前景。不過,股市卻是豐儉由人的玩意,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一眾散戶:不少近來積極購買海外資產,又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買下來的資產價值幾乎等同它們的公司市值。
樂觀的人,當然可以說這些企業積極擴張,一來是對香港前途充滿信心,二來只要有朝一日水漲船高,資產價格再創新高,這些企業的股票也奇貨可居。不過,我是個多疑又悲觀的人。所以,我會懷疑,為何全世界只有中資企業瘋狂地搶購資產,難道其他英資美資日資港資,統統都看不見這些黃金機會?
中資除了看中了香港的地產物業,對股票也一樣着迷;當然,大陸資金進入香港股市的渠道,可不像一般的基金那樣,分散投資,甚麼都買一點。事實上,大陸一般投資者要買香港股票,仍然有一定限制;這也部份解釋了為何大陸的散戶,鍾情香港的地產。
大陸資金來港買股票,現象叫做「殼股」;三年前跟一位初相識的年輕金融才俊月旦時事:「殼股有價有市,你就發啦!」
殊不知,這位朋友竟然說:「香港人遲早冇份參與,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他說這句話的情境,至今仍然歷歷在目。當然,幾年下來我們見到監管機構無所不用其極地阻止本地新公司上市;就在上星期,有一家上市公司經過正常程序上了市,證監卻可以未審先判地,將這家公司的交易停止。
然而,在另一邊廂,大陸資金湧入收買下來的上市公司卻越來越多。據說在股票市場上,這種現象叫「貨源歸邊」;只不過我們現在見到的「貨源歸邊」,不是一兩間公司的股權集中,而是整個市場的資金,都集中在同一個來源。
「管它是中資英資美資日資,自由市場,價高者得,這個硬道理……」道理我當然明白,可是我也必須要指出歷史的教訓:現在我們見到湧入來香港的,客觀叫「資金」,着色一點叫「熱錢」。其實無論叫資金抑或是熱錢,最終有流出的一刻;當資金的來源太集中,流向也更同步單一。
泡沫經濟下自求多福
先別定性香港被大陸資金炒起,現象是好是壞,但可以肯定,目前香港經濟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有人知道,假如有朝一日若然資金流走,資產價格回落,對香港金融系統可以有多大影響。當然,政府和監管機構必然說,他們一直有嚴密監督香港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機構,可是歷史教訓我們,泡沫經濟下,政府可以做的事不多,畢竟人的非理性行為,怎樣也禁絕不了。
千萬不要誤會,我不是要政府做點甚麼事。剛好相反,正由於政府做甚麼都沒有用;搞不好甚至像股市那樣,好心做壞事,反效果比原本的傷害更大。「自求多福」這四個字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市場先生總會在大家意想不到的時候,出手懲戒那些「應該恐懼時貪婪」的人。
「癲價」總會過去。你不用信我,但見慣大風浪的「大孖沙」,眼光應該不會差到哪裏。
李兆富
Common Ground HK召集人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