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日星期一

「溺器」怎麼讀? - 古德明

「溺器」怎麼讀? - 古德明

「溺器」怎麼讀? - 古德明

香港考試局日前發表中學文憑試評卷報告,談到中文科口試,慨歎「考生學養不足」,例如着他們以「滌親溺器」談孝道,有考生把「滌」、「溺」讀作「條」、「弱」。考試局說:「正確讀音是『滴』、『匿』。」考試局失察了。
《百孝圖》有「黃庭堅滌母溺器」故事:宋朝文豪黃庭堅官居太史,「身雖貴顯,奉母必竭其誠。每晚必取母溺器,親手洗滌,無一刻不供子職」。「溺器」就是便器,或稱「飲器」,或稱「伏虎」,或稱「溲器」,不一而足。
「溺」可以讀「弱」,指水性柔弱,不能浮物,如《楚辭.大招》呼魂魄歸來,莫赴東海:「東有大海,溺水浟攸只。」王夫之注:「溺與弱通。」今人常說的「弱水三千」,也可寫作「溺水」。《說文解字》說:「溺水,自張掖刪丹西至酒泉合黎。從水,弱聲。」
「溺」也可讀「匿」,指沉沒水中,如《孟子.離婁上》說,見嫂嫂落在水裏,就不必管男女之防:「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溺」還有一個讀音,就是「尿」,如《莊子.人間世》說:「夫愛馬者,以筐(竹筐)盛矢,以蜄(漆樽)盛溺。」矢者,通「屎」,不可讀作「始」;溺者,通「尿」,不可讀作「匿」或「弱」。考試局中文科主考並此不知,怎可譏考生「學養不足」。
其實中文科要「口試」,無非效法英文科。中國人學中文,而要用英文科形式教學、考試,是中文「新式教學法」。然則中文水準低落,豈無因哉。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