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星期六

讓中國人害怕的《隧道》(上) - 高慧然 | 2017-04-02 | | 蘋果日報

讓中國人害怕的《隧道》(上) - 高慧然 | 2017-04-02 | | 蘋果日報

讓中國人害怕的《隧道》(上) - 高慧然

2016年8月上映的電影《隧道》在韓國大熱,連連打破票房紀錄,不過有趣的是,這部電影卻讓中國人有太多聯想,故此不能在中國上映。
故事很簡單:河正宇飾演的男主角是一間汽車公司的推銷員,一個尋常的日子,放工後,他買了送給女兒的生日蛋糕,一邊輕鬆地與老婆閒聊,一邊駕車回家。行經一條新通車一個月的隧道,整個山體突然壓向隧道,隧道坍塌,河正宇的車被壓漽,他被埋在瓦礫和石塊間。
整個故事便圍繞着搜救行動展開,本來以為只是普通災難片,又或是湯漢斯孤島求生式的硬漢故事。誰知越看越精彩,恍如社會紀實,讓人緊張地追看下去。不得不承認,韓國電影相當出色,與韓國劇集是雲泥之別。
電影借一場人為災難,對社會、人性、媒體、制度展開毫不留情的批判。
災難發生後,政府對全國一百二十多條隧道進行檢驗,發現有七十多條跟出事隧道一樣屬豆腐渣工程,河正宇的不幸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大眾感同身受,對被困的河正宇及其家人充滿同情。官員及時出來抽水,除了要求救援隊「像救自己的家人那樣去救人」之外,見到受災者的家人,爭相與之合影。見不到官員有出來承擔責任的勇氣,只見到他們借人為災難而爭取政治利益的急切。



Z88

追打曾俊華,還是學習曾俊華? - 梁文道 | 2017-04-02 | | 蘋果日報

追打曾俊華,還是學習曾俊華? - 梁文道 | 2017-04-02 | | 蘋果日報

追打曾俊華,還是學習曾俊華? - 梁文道

特首選舉過後,關於曾俊華的首要問題,並非他日後的動向,而是建制派會怎麼看待這位昔日盟友。
選戰期間,曾俊華不只被建制輿論打成了反對勢力的代言人,甚至還有論者說他和可怕的外國勢力相關,證據是為他助選的民間團隊「薯仔」當中有人曾經任職於美資公關公司。這種「證據」,自然十分薄弱,對公眾幾乎沒有任何說服力。且看林鄭月娥勝選那刻,她身後不是有一位「學民思潮」的前度成員,以及一位「傘兵」出身的極端本土青年嗎?我們能不能把它當作林鄭月娥勾結反對力量的鐵證呢?顯然不能,因為傳統建制報刊很快就發文護航了,說這反倒是林鄭月娥可以團結社會、修補撕裂的象徵。由此可見,得到泛民甚至「傘兵」和極端本土派的支持,究竟是勾結還是團結,乃是任人詮釋的一件事,全憑政治需要而定。
選舉結束,從常理上講,這種對曾俊華的打擊應該可以告一段落,因為原來要對付他的需要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我們會看見部份親建制媒體誇讚他面對敗選的風度;並以其對林鄭月娥的衷誠祝福,強調他「回到了溫柔和善」的常態。有些論者看到了他的民望,更說建制派應該反過來拉攏他才是,甚至推他做下一屆政府的政務司司長。練乙錚先生尤其大膽,竟然猜想中共統戰部會派人向曾俊華道歉。
在我看來,這類說法實在太過樂觀,以為化敵為友會和化友為敵一樣容易,完全忽略了另一條相反路線的存在。那條路線就是持續鬥爭,繼續針對曾俊華,就算不搞秋後算賬,至少也要他在政壇上永無翻身之日。果然,選舉才剛完不到兩天,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就以《曾俊華是泛民代表》為題,為文質疑泛民選委票投曾俊華的背後「充滿政治陰謀和計算」了。除此之外,特首梁振英也在同日向媒體提問:「今次泛民的舉動,令到大家不得其解。……咁係咪等於曾俊華就係佢哋嘅代表?咁呢個係令大家深思嘅」。我非常重視梁振英的每一句話,特別是每次他一說到「值得深思」,我就覺得這裏頭必然有很值得深思的下文。然後我們就看到有人繼續發揮「泛民代表」一說,談曾俊華的「西方背景」,談他神秘莫測的參選動機,進而描繪出他和泛民以及美國的「互動」(理據是他一敗選,美國國會就對香港特首選舉發佈了強烈的聲明)。
為什麼遊戲都已經玩完了,仍然要鍥而不捨地狙擊曾俊華呢?理由不外以下四點。其一是意義不大的單純報復。其二是先着一子,以免他日後復出,挾其聲望真的投向泛民,當上反對明星。其三則是為了新一屆政府着想,反正要在短期內拉拔林鄭月娥的民望不易,不如反其道而言,以各種方式打壓她的前對手,讓大家覺得兩個蘋果其實都不算好。最後,也是最可怕的理由,就是本着鬥爭為綱的路線,唔好畀佢停,向曾俊華的淺藍支持者揭示他的「真面目」,逼迫他們站線歸隊,回到藍黃惡鬥,是非對立的原有局面。
雖然直到此刻,我依然覺得這種路徑是可能會發展下去的。可是我也必須指出,這些做法對那些有心人而言不只收效甚微,而且還會損及自身,好比七傷神拳,終於落得個害人害己的結局。原因很簡單,如果沒有特別爆炸性的內幕黑材料,光靠那些繪聲繪影的傳說,恐怕是很難破壞曾俊華今日所擁有的聲望的(要是真有,也早該在選舉期間公開了)。而「薯粉」當中,更有大批淺藍甚至一部份深藍市民,他們現在已經發現是次選舉的問題,憂憤之餘更加逼近了淺黃的邊緣,打擊他們的情緒投射對象曾俊華,一鬧不好,反而會把他們推向對家,徒削弱了己陣實力。再說親建制輿論若是不斷攻擊曾俊華,不吃這套的「薯粉」多半會把賬算在下一屆政府頭上,覺得是林鄭月娥和她的神聖同盟小氣,死纏早已明言要「hea」下去的舊敵不放。這對正想提升民望和形象的新特首來說是好事嗎?
如果仔細思量,算過一切後果之後,便會發現再打壓曾俊華下去,只會得不償失。建制群豪何不反過來思考,想一個最近有不少泛民都在思考的問題呢?
那便是以曾俊華是次參選的成果成範例,看看自己可以學到些什麼。其實比起泛民主派,建制派更有理由要在曾俊華的競選工程和「薯粉」熱潮當中取經。畢竟這是個領導過紀律部隊,身懷佩槍;執掌過香港財庫,手握鑰匙的建制精英。假如連泛民頭領都在反省為什麼泛民出不了曾俊華的話,建制派不是更應該回想己方何以出不了一個像曾俊華這樣的人物,以及過去為什麼沒法讓他冒出頭來的緣故嗎?
「林鄭做特首,着數日日有」,這是特首選舉當天守在會展門外,林鄭月娥支持者舉出的標語之一。一眾在被記者訪問的時候,這群人裏頭有人不知道自己今天其實是要來支持誰的,有人說不出自己住在香港什麼地方。有線新聞更拍到有人在事後發錢給其中部份參與者,就連林鄭月娥自己都看不過眼,說這類事情不該再有。比起曾俊華那天落區巡遊以及造勢大會上的自發熱情,其分別豈以道里能計?偏偏同類型的活動,一隊隊大巴運過來的長者,咬水管當記認的青年,以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土氣表演,卻是過去幾年市民對建制派動員成果的最深印象。那種重量不重質,不考慮香港中產主流口味的形象,營造與曾俊華競選工程中表現出來的細緻和創意相較,難道建制派不覺得羞愧嗎?當然我知道這裏頭有不少複雜的權錢交易網絡,使得事情不得不至於如此。但若搶奪民心真像他們所說的那麼重要的話,建制派還能容許類似的文宣及動員模式持續下去嗎?
「薯粉」狂熱當中最誇張,也最叫我驚訝的,是許多人已經不只把曾俊華當成政治明星,更視之為人格楷模。我常常能在網上留言裏頭看到一些家長說要以他為範,教導子女怎樣做一個誠實、幽默、友善、寬容和勇敢的好人。看來這是真愛呀,否則我們該如何解釋這些「薯粉」竟然要為曾俊華的落選慶幸,覺得「衰工做唔做都罷」,乃至於說什麼「香港配不上你」這樣離奇的話?上好的形象工程可以做到這個地步,一向喜歡花大錢搞派對的建制派可曾料到?
就像我上次說的,「薯粉」熱潮是不分藍黃,當下香港中產主流求和厭戰情緒的反射。再加上這種把曾俊華當偶像的現象,我們就可以看到香港人某種很老土很守舊,但又非常實在的盼想了,那便是期待一個比較正派的政治人物,以及比較正派的政治風氣。是的,我說的就是「正派」,一個十分古老,而且在今天聽起來十分可笑的字眼。原來這麼多香港人所期許於當下政壇,尤其建制派者,無非一個正派的好人而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真的,你只要做得比較正派,顯得比較正派,原來就已經夠了,原來就已經可以叫他們心甘情願地從家裏跑到街上央你合影,根本用不着「日日有着數」。



Z88

【越磨越鈍】刀王華叔評霆鋒磨刀:唔係正統學廚嘅人先咁磨 | 2017-04-02 | | 蘋果日報

【越磨越鈍】刀王華叔評霆鋒磨刀:唔係正統學廚嘅人先咁磨 | 2017-04-02 | | 蘋果日報

【越磨越鈍】刀王華叔評霆鋒磨刀:唔係正統學廚嘅人先咁磨

最近熱話必數謝霆鋒在《鋒味廚房》極chok的廚藝和刀功被網民翻炒,自創磨鋸齒刀、單手剝蕉皮和「半熟」雞蛋仔,真的令人大開眼界,還笑說他的廚藝已「超越」廚神Gordon Ramsay。


磨刀七十一年的「香港刀王」陳華笑指謝霆鋒的磨刀手法不專業,而且磨後應該用水沖洗刀身,不應在切食物前才磨刀。

連磨刀七十年的「刀王」華叔,看完他的磨刀片段都忍不住笑。「謝霆鋒那些不是磨刀,那叫『喝刀』。那條叫『喝條』會喝壞刀的。」華叔說。像霆鋒那樣來回磨刀的中間,會令刀的切口變得凹凸不平,切食物時刀口很容易會滑走。華叔又指本來不是正式學廚的人,就會用那支磨刀棒來磨刀,但現在正式學廚的的人都很少學用磨刀棒。用磨刀棒來磨刀以前就俗稱「喝刀」,廚師會「喝刀」令刀口鋒利一點,但他說真正的磨刀,要用九種不用密度的石來磨至少半小時。而且用磨刀棒的鋒利度和持久度遠遠不及用石磨出來的。仔細一看,霆鋒其實那把是鋸齒刀,華叔又更正那是不能磨的,磨鋸齒刀不能令刀更鋒利,只會磨出鐵粉來。就連他的「勁敵」Gordon Ramsay,都有教人如何用磨刀棒磨刀,要將整把刀由底部磨到頂部,而不是前後來回,只磨中間。


磨一把全新的刀需要用九種密度越來越高的磨刀石去磨,而且其間要倒少許高溫油來防止磨擦發熱。


眼利的網民除了發現鋸齒刀之外,還有發現切威靈頓牛肉時沒有酥皮碎跌出來,似乎是預先切好了。

西餐可能一時失準而己,做地道的雞蛋仔又如何呢?平日甚少接受訪問、獲米芝蓮推介的媽咪雞蛋仔的總店老闆娘Irene都要說幾句,「可能份量沒有黃金比例,所以做不到外脆內軟的效果,只做到外軟和內軟的效果。我不知道他本來的份量是多少,驟眼看可能蛋的份量過重了點。」一底香脆的雞蛋仔,除了材料的份量恰當,混好的蛋漿還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發酵,發酵過程未完成就放鑊中,做出來就會比較軟身。「加上他用的爐具比較家用式,做不到生鐵鑊有香脆的效果。」原來製作雞蛋仔,爐也很重要。老闆娘還說剛出爐的雞蛋仔,正常接觸到空氣就會脆,店中的雞蛋仔更會放入風機將外表吹得更脆,那霆鋒的雞蛋仔是否有救?「驟眼看都不行了,那個真是頗軟,像一個軟身的海棉蛋糕,而不是傳統的雞蛋仔。」


另一搞笑位是謝霆鋒手持自己做的「半熟」雞蛋仔,但上碟的是另一底脆的雞蛋仔,他更chok着吃了幾粒。


媽咪雞蛋仔紅磡總店的老闆娘Irene說一底靚的雞蛋仔其實不易做出來,蛋漿和爐火都要掌握得好,才能做到外脆內軟的效果。

再問問排隊買雞蛋仔的客人,霆鋒做的外軟內軟雞蛋仔,你又想不想試食?唐先生說:「不會特別想吃。」陳小姐也說:「應該很難吃,會叫他換一底。」看來暫時都是沒人懂欣賞了。

記者:黎婉婷
攝影:王國輝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Z88

围观| “国民大厨”谢霆锋台湾寻宝-淘宝头条

围观| "国民大厨"谢霆锋台湾寻宝-淘宝头条

围观| "国民大厨"谢霆锋台湾寻宝-淘宝头条

围观| "国民大厨"谢霆锋台湾寻宝

2017-03-29 (来源: 优酷生活v)

第一期北京的节目点击量已近2000万大关,

众吃货纷纷表示"跟锋吃喝"真的是一件

很酷的事情。

不但有颜值爆表的"国民大厨"亲自带队,

还有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感觉口水都流干了><

各位早餐控们注意啦!

今天,谢大厨要带领大家

去小吃遍地的台湾寻找正宗的清晨味道。

这期节目中,

各位可以品尝到谢大厨眼中台湾最好吃的早餐;

女神也为之倾倒的街边神秘店铺;

甚至还有一款谢大厨大厨打满分的经典小吃!

等不及了?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个究竟吧。

 阜 杭 豆 浆 

这家被无数吃货朝圣的早餐店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忠孝东路一段上的华山市场二楼,以厚蛋烧饼、豆浆、米浆、咸豆花等传统台湾早餐为主。跟其他知名台湾小吃店一样,要想品尝这家的味道,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体力。早餐时间来,排队的人群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壮观,长龙从马路一直排到二楼,足足有百米长。

身为吃货带头人的谢大厨毫不犹豫的投身到排队的长龙当中,足足等了将近一小时。好在店家提前为等候的人群准备了五花八门的小点心,为那些经过整夜饥饿折磨的胃补充一些能量,真是周到。

谢大厨这样形容:

我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吃豆浆、油条这类早餐,但是这家真的值得一试。

这里豆浆的浓稠度真的是刚刚好,如果调的不够滑就会感到豆子的渣滓,就不好喝。但是如果太稀薄,力度又不够,但是这里的,就刚刚好。

现在想要吃到这么新鲜,这么脆,但是不那么油的油条真的很难得。真的是脆到你听得见的。

谢大厨这样评价:

上一次我是早上八点来的,那时候会更新鲜。而且上一次的葱香会比这次更加明显。所以今天的厚蛋烧饼是4个刁。

 街边神秘小店 

这家店是谢大厨的好友,女神舒淇亲自推荐的,号称只有台北当地居民才会光顾的神秘早餐店。女神不但颜值逆天,身材完美,演技一流,对美食的喜爱也不亚于任何一个吃货。跟谢大厨一样,女神的一大爱好也是在社交媒体上深夜放毒,馋的大家不要不要的。

这样的吃货推荐的早餐店品质自然不会差。但是由于店家坚持不扩大店面,每一样食材都是手工制作,而且采用最传统的炭火烧制,所以产量有限,为了保证食物的质量,在此就不方便透露这家神秘小店的具体位置,如果各位有走过、路过的,那就千万不要错过啦。

谢大厨这样形容:

昨天晚上十一点给店家打电话,碰碰运气看可不可以留几份给我们,不然每天八点半就已经卖完了。

舒淇就跟我说,"才不是去那边呢!我跟你说正宗台湾人是去哪儿吃的!"

像这种老店,店家会在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准备一天的美食,虽然量不大,但是美食真的需要保证质量,而不是数量。

现在还有几家坚持用这种炭炉烤烧饼,就为了那么一点点碳香,像这种坚持传统的人,好佩服的。

谢大厨这样评价:

相比阜杭豆浆,这边的豆浆更香更滑,我个人更喜欢这边的豆浆。

厚蛋烧饼呢,跟阜杭豆浆的几乎是一样的,我给4个半刁。

阿 宗 面 线

这家店经营各种面线为主的店铺位于万华区峨眉街8-1号(近西门町)。"阿宗面线" 是台湾地道小吃,成立于1975年。阿宗面线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各店门口经常是水泄不通,半夜三更还会有很多的食客不顾形象的在街边捧着碗,呼呼作响的品尝一碗大肠面线。

阿宗面线是米面制作,天然健康。且浇头中的大肠经特殊手法卤制,口感有嚼劲,完全没有让人厌恶的内脏味。用柴鱼熬制的高汤汤头,浇上香菜、蒜泥和特别调制的劲爆辣酱(很多人都会单买他们家的辣椒酱),味道非常有特点。

谢大厨这样形容:

这个应该是我吃的最久的一个台湾小吃,这么多年了,真的还是好棒!

虽然这样的大热天吃这种面线会觉得有点别扭,但是还是觉得好香。

最早吃阿宗面线应该是在1997年,上一次应该是4、5年前,它的味道真的是不变的,这就是对美食的坚持吧。

谢大厨这样评价:

暂时在台湾可以得到满刁的,全刁的,还是阿宗面线!

还有谢大厨的可爱、帅气,

和更多辛辣点评,

快快移步去优酷看《锋味全球美食地图》第二期吧!

怎么样,

这次有没有吃到你喜欢的美食呢?

快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其他小伙伴!

 一起跟着谢大厨寻找锋味吧~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