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動畫】時間囊藏驚世預言
中國崛起IS聖戰都應驗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動畫】時間囊藏驚世預言<br/>中國崛起IS聖戰都應驗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動畫】時間囊藏驚世預言 中國崛起IS聖戰都應驗

澳洲悉尼一個時間囊藏在一間屋的牆中,22年後有人意外發現並把它打開,當中一封信竟準確預言中國勢將成為經濟超級大國,以及有極端伊斯蘭分子在全球發動「聖戰」,最神奇的是,憑藉社交網facebook的力量,竟找到「預言家」本人!

貿易商人伊利克(Sasha Ilic)早前翻新浴室時,意外發現牆中有一個時間囊,當中一封長達3頁紙的信,聲稱是於1995年4月15日、由當時49歲的威爾金森(Greg Wilkinson)用一部486電腦用Word打出來,而電腦的RAM有8MB、硬碟容量為240MB。

這封信比911恐襲還要早6年寫下,他本來預期信件50至80年才有人看到,因此開初談及了他個人的資料,以及對全球政局的一些預測。當中不少預言後來的確成真了。信中寫道:「伊斯蘭教將成為下一個涉及意識形態的議題,引發關乎平等和與之對抗的相互作用,使全球大部份地區陷入荒謬的『聖戰』……任何一種教派內的派系將因這種態度而受苦,這場戰爭將持續很長時間。」

威爾金森亦準確預言,中國會成為世界經濟超級大國,而美國將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但預言也有失準,他指澳洲總理基廷(Paul Keating)將會在任一段長時間,結果基廷在1996年的選舉中慘敗,工黨亦結束長達13年的執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利克把信件上載到facebook後,竟然還可以透過社交平台找到威爾金森本人。現年已61歲的威爾金森表示,起初他看到信件後感到被冒犯,後來釋懷,認為反映了22年來互聯網發展迅速至此,他說:「如果沒有互聯網,他們怎會找到我?我收到facebook通訊邀請,一位好心人問那位信中人是不是我……正是了,這幾乎令我淚流滿面。」

英國《每日郵報》



I

南韓組織揭平壤非人道罪行
北韓處處刑場 當眾處決小偷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南韓組織揭平壤非人道罪行<br/>北韓處處刑場 當眾處決小偷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南韓組織揭平壤非人道罪行 北韓處處刑場 當眾處決小偷


南韓有組織發表報告,指北韓會在河邊當眾處決犯輕微罪行者。

北韓政權經常遭指摘干犯人道罪行,具體情況究竟是怎樣?南韓有非政府組織花兩年時間,整理出首份紀錄北韓處決點的報告,可見除了監獄及拘留設施,連市集及學校操場都可以是刑場;罪行亦分等級,若被判定為「不值得浪費子彈」,犯事者就會遭虐打至死。
犬決、高射炮……北韓領袖金正恩對付威脅到自己的高官可謂心狠手辣,但原來一些看似輕微的罪行,例如偷竊等,在北韓也會不得好死。過去兩年,南韓非政府組織過渡公義工作組(Transitional Justice Working Group,TJWG)訪問了375名脫北者,從他們口中掌握到北韓處決犯人的情況,將資料輯錄成報告,昨天發表。

「不值浪費子彈」者虐死

報告指這些處決往往是未審就判,而處決地點與方式受犯人家族背景、政府想針對哪類行為殺一儆百等影響,例如偷賣工廠金屬製品者一般被槍斃;竊取粟米、稻米等農產品的通常被當眾處決,地點可以是運動場、學校操場、市集及河邊;「一些罪行會被視為不值得浪費子彈」,犯事者連槍決的資格也沒有,只能被虐打至死;干犯貪污及間諜罪的政府官員,處決過程則會安排其他官員旁觀,以收震懾之效。
其中一名受訪者是前政治犯,聲稱因為認識獄中官員,有機會見過一張列出逾100名在一年間遭秘密處決的囚犯名單;而他被囚期間,有最大批囚犯被殺的是在1999年。
而除了文字記載,報告亦以地圖方式,羅列北韓各道的刑場及亂葬崗數目,當中以東北部咸鏡北道最「血腥」,有222個刑場及24個亂葬崗。
北韓人權狀況遭聯合國譴責多年,至2014年11月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通過議案,要求安理會就北韓人權問題將金正恩送到國際刑事法庭(ICC)受審,被視為國際社會歷年對北韓施加的最大壓力,但北韓一直否認指控。TJWG希望「這些地圖配以脫北者的描述,能夠為北韓多年來一直侵犯人權的情況繪出清楚畫面」,日後用以舉證北韓干犯人道罪行。
TJWG由一班人權關注者及研究員組成,資金主要來自美國非牟利機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後受美國國會資助。
路透社/TJWG網站



I

調控民間海外投資 撐一帶一路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調控民間海外投資 撐一帶一路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調控民間海外投資 撐一帶一路


習近平鍾情足球運動。

國家發改委前日聲言遏止「非理性對外投資」,並獲官媒「大合唱」力撐。本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昨向《蘋果》指,官方志在調控中國民間在海外的投資規模;而點名關注酒店、影城、娛樂業及體育俱樂部等的對外投資,是因這些投資背後除有走資洗錢之嫌,亦未能有效配合「一帶一路」國策。

富可敵國成眼中釘

劉銳紹指,一帶一路主要涉及海外大型基建項目,背後需要民企大量金錢投資。而近兩年來內地黑錢走向外國,已從大型海外投資變成利用娛樂、體育等較小型投資的「螞蟻搬家」方式。「呢啲係一帶一路下比較『無關痛癢』既投資,加上又有洗錢之嫌,禁咗令你啲投資可以配合番國策」。劉又稱:「當民營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官方就會認為你富可敵國,唔會坐視不理畀你繼續坐大。」劉舉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熱比婭作例,指以往經商的她於1990年代曾是中國十大富豪之一,後來卻被當局安插罪名整治,「之後啲富豪吸收經驗教訓,趁你未出手祭出新嘅經濟條例前就走錢先」。熱愛足球的習近平曾提出過「足球中國夢」,隨後近年不少內地富豪積極出手收購海外足球隊,被視為配合習總「圓夢」。劉銳紹指,官方現時提遏止收購海外體育俱樂部,與「足球夢」並不違背:「當局可以派人出國受訓,或者請外國球員嚟中國踢,更可加強國內足球管理等,唔一定要花巨錢買球隊。」
■記者曾昭坪



I

引專家指買意甲球會有洗錢嫌疑
官媒斥蘇寧、李勇鴻入主米蘭雙雄走資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引專家指買意甲球會有洗錢嫌疑<br/>官媒斥蘇寧、李勇鴻入主米蘭雙雄走資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引專家指買意甲球會有洗錢嫌疑 官媒斥蘇寧、李勇鴻入主米蘭雙雄走資

中共十九大前夕,繼國家發改委直指要續遏內地民企在娛樂、體育等的「不理性對外投資」,隨即一眾官媒體「大合唱」密集發聲,力斥民企出國「爆買」帶來巨大風險後,官媒更提蘇寧入主意甲勁旅國際米蘭,以及萬達、融創等巨企名字,稱這些海外投資實質是轉移資產行為,不排除其洗錢嫌疑。
內地民企近年出國「大撒幣」風潮,事實上可謂由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所引領,而李於前年9月更曾被內地官方輿論批評他撤資,稱「別讓李嘉誠跑了」而引發風波。就在同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11,373億(港元,下同),僅次美國躍居全球第二位,更首次超過同期外資流入金額而成淨資本輸出地。去年更是中資在國際併購上最活躍的一年,內地企業不計金融類的對外直接投資更達13,282億元。


AC米蘭的麥巴耶尼安(前)和國米的迪岩布斯奧場上交鋒,惟兩支球隊均被中資入股收購。

質疑買入蝕錢球隊動機

去年11月,國務院曾出台限制中資對外投資規定,並表明不鼓勵中資企業投資海外房地產和娛樂資產等,今年上半年中資對外投資明顯劇減。至前日發改委發言人嚴鵬程在記者會上稱,發改委支持合規的對外投資,尤其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及國際產能合作項目,而「有關部門將繼續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防範對外投資風險,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隨即再引爆輿論。隨後,央視同晚播出「新聞1+1節目」為嚴鵬程之言解畫。節目罕有點名提內地商人李勇鴻和蘇寧集團分別入主AC米蘭和國際米蘭:「以蘇寧集團出資2.7億歐元(約24.3億港元)控股國際米蘭為例,這個著名球隊已連續5年虧損,總虧損額達2.759億歐元(約24.9億港元)。這樣的收購究竟是為了甚麼?」
中資近年已收購至少12支國外足球隊,耗逾1,170億元。節目中社科院研究員尹中立指,部份企業非理性對外投資並不是要增加生產,實質是轉移資產行為:「這些海外投資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回收現金的能力不是特別強,不排除有洗錢嫌疑……這些機構大多數的境內負債率都特別高……如果在境外投資一旦出現失誤,那麼境內銀行的壞賬就會大幅度增加。」

累蘇寧雲商A股一度挫6.5%

此說一出,蘇寧雲商A股昨曾一度跌近6.5%。蘇寧副總裁孫為民急急回應,稱集團對國家的對外投資產業政策堅決擁護,投資國際米蘭是學習國外經驗提升國內足球水平,並提升蘇寧的國際影響力。
《人民日報》旗下《證券時報》昨也發文,點名萬達來說明中資在海外併購加大企業風險。文章稱萬達自2012年收購美國AMC影院公司以來,在海外投資總額達2,800億元;同時評級機構標普日前卻將萬達商業地產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級為BBB-,更列負面觀察名單。
央視/《經濟參考報》/《證券時報》/新浪網



I

隔 世 - 李純恩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隔 世 - 李純恩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隔 世 - 李純恩

大陸小朋友來港,問劉曉波事情。
他說本來關於劉曉波的事情知之甚少,幾乎空白,但最近大陸電視上播了一些,都是治病救人之類,所以才想了解,只是大陸網絡管制越來越嚴,翻牆難度大了,正好來香港辦事,連日在報紙上看到消息,才叫知道一二。
他是八十年代尾出生的人,許多事情於他來說離得太遠,雖是網絡一代,但又從小在防火牆內生活。防火牆擋掉了的東西,有許多他們都不知道,不知道便沒有好奇心,反正防火牆內也有很熱鬧的內容,年青人習慣了也不覺得悶,慢慢對外面世界的東西也不上心,只是知道有許多「敏感」的內容,在中國看不到。因為習慣了,看不看得到也無所謂,這就是中國式的網絡生態。及至他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
前兩年我有些日子在上海工作,第一次在網絡封鎖下不習慣,使用了朋友翻牆軟件的戶口,翻牆上網。第二次因為工作忙,那位朋友又不在上海,起初沒有翻牆,拖得日子久了,慢慢習慣,結果住了兩個月,沒看境外報紙,境外事情也是通過大陸電視新聞了解,由不習慣到習慣。直至工作完畢回到香港,與人言談,恍如隔世,正應了一句話:「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同胞們常說「要跟國際接軌」,中間就是這個差距。



Z88

DQ之後 - 曾志豪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DQ之後 - 曾志豪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DQ之後 - 曾志豪

政治有時只是一種觀感。
別試圖要求每一個民眾都明白政治的真相。
譬如DQ事件,建制陣營試圖如此描繪圖畫:一群喜歡出位的政客玩出火自己搬石頭打自己的腳。政府只是運用現有的法例懲治,人大釋法只是輔助,不是添加。一切責任來自玩出禍的議員。
在這個描述之中,建制陣營迴避了重要問題,如果現行法例已經可以準確完善處理宣誓的程序問題,何須人大釋法?更何須在法庭宣判前便要釋法?
非建制陣營嘗試如此描述:議員在宣誓時加料是慣例,主席容許議員有第二次宣誓機會也是一種公開的默契。今屆立法會主席以及政府突然出手打破這個「默契」,是搞突襲搬龍門。
非建制陣營也難以迴避公眾的質疑:為何一定要在宣誓時加料?主席容許第二次宣誓是法例明文規定?還是個別人士的酌情權?
DQ可能陸續有來,最糟糕的是,非建制只能捱打而不知對策。一個「總辭」令非建制陣營一盤散沙,明爭暗鬥。明白「總辭派」的理念,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博,反正殘兵剩卒留在議會都無可作為。
但反過來,總辭又能帶來幾多改變?說總辭可以團結民心,我實在不相信市民會因為議員總辭而做出比起佔中更進一步的行為。
最重要的是,總辭的訴求是甚麼?要求DQ議員上訴時政府不作答辯?林鄭大條道理,我沒有開戰,我只是依法庭判決執行。答辯也是上訴的必要程序。
總辭可以帶來甚麼「後果」讓政府忌憚?今天香港人,難道還能做出比佔中更大型的抗議運動?
很遺憾,佔中時,群眾運動去到一個高潮,未竟全功,實難梅開二度;現在還是回氣階段,不宜過急。眼前虧是吃定了,籌款、補選是當務之急,與其總辭撤離議會,寧願癱瘓議會作抗爭。



Z88

政爭再起 - 左丁山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政爭再起 - 左丁山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政爭再起 - 左丁山

高等法院區慶祥法官於7月14日裁決,泛民四名議員姚松炎、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四人去年在立法會宣誓就職時,無誠意,不符合宣誓八大規條,因此喪失議員資格,追溯至去年10月12日宣誓當天起生效,四人並須付訟費。
自梁振英政府要求人大釋法,解釋宣誓必需條件之後,本港法庭對議員宣誓的要求,必須遵守人大釋法,區慶祥法官不過是等因奉此,未判案前,已可預料到判案的結果,依照中央的治港口訣四個字:「依法治港」,上述四位泛民議員根本翻身無望。
中央念念不忘依法治國,不讓劉曉波出外就醫致死,是依法治國,禍及妻房,劉霞不能出國,是依法治國,透過人大釋法頒聖旨,規範本港法庭,褫奪(DQ)民選議員公職,當然也就是依法治港。於此,梁振英完全心領神會,連同梁頌恆、游蕙禎及上述四位,梁振英的「依法治港」策略已合共DQ了六名泛民議員,梁振英與建制派於競選失敗,法庭大勝,可飲得杯落,開懷大笑。
笑不得出聲的卻是林鄭月娥。林鄭上任,力求和諧,用36億作籌碼,公然討好教育界選民,當然是行使懷柔政策。但梁振英埋下的炸彈,把泛民炸得血肉橫飛,餘下來的議員,若懂得玩政治,夠硬朗的話,根本不可能與林鄭月娥政府妥協,否則立法會議席補選時,泛民變得兩面不是人。林鄭的36億教育界派糖計劃,看來早有預謀,以特別快速、破例的手法,提交財委會,顯然是(其實早知道判案日期也知道判決結果必然是遵照人大釋法)製造一個立法會「士碌架」給泛民議員。這時候,發火報復,拉布推倒撥款,便負上搗亂責任,難向教協選民交代,若忍辱負重,為了36億元糖果而讓撥款通過,便是給政府搶民望的謀略偷雞得米,教師只會感激林鄭而不會多謝泛民。這樣的政治陷阱,過去克林頓與奧巴馬經常使用來為難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梁振英與林鄭偷師學藝而已。泛民議員現在已完全陷入捱打狀態,講政治鬥爭,就要硬一點,拖垮林鄭的教育撥款,要求盡早補選,放手一博,補選能拿回四至六席,一展威風才與林鄭吹「和風」還不太遲,處於弱勢下風時,和談其實與投降差不多,有若干威勢才與對方和談,方能守得住原則底線。



Z88

普劉米修士之死 - 陶傑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普劉米修士之死 - 陶傑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普劉米修士之死 - 陶傑

為什麼劉曉波的○八憲章以悲劇告終?因為中國民族不受這一套。
中國由商鞅秦始皇的法家開始,不論改朝換代,都以嚴刑峻法統治。商鞅更發明了嚴密的組織和株連,調動人民的農耕和戰爭的勞動力,併滅了六國。中國人的農民基因長存二千年,接受強權的統治和動員,直到苛政太過,加上饑饉,農民暴動造反(注意,絕對不是所謂「起義」),自己做了皇帝,由奴隸變成奴隸主,也承襲了法家的手段和精神,即轉而壓迫其他的農民。
其間儒家知識分子,歷代也有為民請命的、向君王勸諫的,偶有海瑞和包拯,但中國的知識分子從未能發動一場如歐洲的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不是一個民族或一個朝廷的軍事復興,而是人性被壓抑之後的自由文明復興。西方在十五世紀有了槍炮,火器和航海技術的進步,如果還配上一個中世紀的黑暗時代,歐洲就完蛋了。但幸好這時出現了馬丁路德和達文西,人文精神的覺醒,播下了現代化的種子。
西方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形成對無產階級的壓迫。但除了知識分子為民請命,工人和農夫同時自我覺醒。文藝復興導致西方全民的人權意識,工人成立工會,農夫、小手工業者、婦女,紛紛要投票權。許多工會聯合起來,在英國,剛進入二十世紀,就成立了工黨。
然而中國的小農社會不是這樣。雖然有知識分子草擬人權憲章,有維權律師為農民打官司,但當一個農民,即使在秋菊打官司後獲得了公義,但這個農民和這一家,不會想到另一個山頭還有其他的農民和其他許多家受到同樣的壓迫。他只會向人權律師或其包青天叩頭感謝,然後回家繼續啃吃他們的糧食。小農性格天生短視而自私,他們不會因為公義和人權這類抽象的理想價值而自行組織起來,不必永遠靠知識分子一次又一次地啟蒙。正如英國的工黨,不再需要二百年前的知識分子替他們請命,他們早已有了自己的政黨,而且早已知識化、專業化、精英化。
中國農民缺乏自我的人權意識和組織力。他們只能接受商鞅和秦始皇的刑賞和組織力。所以在香港,只有親中勢力才可以用「蛇齋餅糭」的口腔實惠,組織一幫大媽阿伯去城市論壇大罵黃之鋒,並必要時對一個收到指示而他們不認識的愛國候選人投票。
這是中國小農人口的基因慣性,這個人種確實離豬牛羊鷄鴨近一些,離馬丁路德和達文西非常遠。劉曉波等知識分子,總以為可以做普羅米修士,但他們不知道,他們所處的人間,習慣了長期的黑暗,對於點燈,以及一人點燈之後集體傳燈,完全沒有興趣。



Z88

有求才有供 - 高慧然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有求才有供 - 高慧然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有求才有供 - 高慧然

某報紙報道旺角一間賣街頭小食起家的連鎖店,年賺過千萬,食物全部來自中國工廠,因大批量生產,故此價格比巿面其他鋪頭低一截,報紙毫不客氣指它靠賣垃圾食物發達。
其實,這是食客的選擇,不求質素,只求賤價。巿場最公平,有甚麼樣的食客,就有甚麼樣的商家,有求,才有供。
香港街頭小食,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骯髒,橙紅色的炸豬大腸、氣味不潔的牛雜,還有甚麼燒賣、魚蛋、腸仔、碗仔翅之類……從食物的賣相、味道,到進食的環境……統統令人不舒服。再加上賣小食的人,清一色是「譚仔阿姐」口音的大媽。不知道香港人把這些東西往口腔送的時候,如何說服自己相信這些真是如假包換的香港傳統小食。
所謂街頭小食,說到底是傳統食物,在街頭叫賣,贏得口碑後變成經典,成為民間食物。要賣街頭食物,除了食物的材料、製造、味道必須跟舊日一樣,要抄的,還有其中的人情味。香港是個政府帶頭消滅一個城巿共同記憶的地方,又何來傳統的街頭食物?有的,只是一群賺快錢的人為賺錢而編出的廉價的煽情口號。
賣那種所謂的食物可以年賺千萬,足見這個城巿的人的記憶有多麼粗糙,對食物的要求又多麼卑微……



Z88

「奴化教育」 - 古德明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奴化教育」 - 古德明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奴化教育」 - 古德明

七月一日下午,毒日當空,五十多名小學生給驅到赤鱲角機場停機坪上,侍立紅地毯兩旁,苦候半小時,待習近平夫婦駕臨,給他們「送行」。兩個孩子挨不住,頭暈目眩,一個更倒在紅地毯上。
七月十一日上午,又是毒日當空,又有五、六十名小學生給驅到昂船洲中共軍營,給中共航空母艦遼寧號「送行」。孩子的教師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為名,叫孩子到來合演「愛國」大戲,只給他們一方退熱貼,以防中暑。
把小孩子當作木偶,要他們給政治大戲充場面,是共產國家的通例。但香港據說行一國兩制,孩子據說可免共產國家教育。這樣賊乎人子的大戲,教育界怎麼完全不見抗議一聲。最近,我們只見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口口聲聲稱許新上任的鄭月娥政府:「他們給教育界增撥五十億元,是急民所急。」
小孩子不懂事,硬要他們捱毒日頭,給所謂大人物「送行」,教授的其實是自輕自賤,是偶像崇拜。春秋齊國有大丈夫成覵,不屈於人,曾說:「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深得孟子稱許(《孟子.滕文公上》)。今天,我們的孩子要明白的是:「彼亦人也,我亦人也,吾何得奴事彼哉?」這才是健康的二十一世紀教育。不教孩子以「說大人,則藐之」,卻教以「見權貴,則媚之」,這才真是「奴化教育」,即中共說當年港英政府推行的那種教育。教育經費即使再加百億千億,又何足道。



Z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