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號,舊稱注音字母,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的漢字標音符號,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
注音符號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目前仍舊為台灣漢字的重要拼讀工具,小學語文教育必修內容;中國大陸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只在主要漢語字典工具書保留使用。
歷史[编辑]
章太炎像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並在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 早年注音以章太炎記音字母為基礎,從該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計39個。1920年,增字母「ㄜ」,共計達40個。
1930年,注音字母改稱「注音符號」。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國音取代老國音,中文以北京音為標準,本來的三個注音符號「ㄪ」(v)、「ㄬ」(gn)及「ㄫ」(ng)不再使用,後標註為只作拼寫方言之用。
1932年教育部在「編定《國音常用字彙》特組會議」時決定,為了便利說明,添補一個注音符號「帀」(),作為「ㄓㄔㄕㄖㄗㄘㄙ」七個聲母單獨成音節時的省略韻母(即虛母)。
另外有三個注音符號ㆭ(-ng)、ㆬ(-m)、乃(-n),用作解釋聲隨韻母(ㄢ、ㄣ、ㄤ、ㄥ)時使用,(-n)的字形是ㄋ多加一筆直豎,ㄤ解作ㄚ+ㆭ、ㄥ解成ㄜ+ㆭ、ㄢ為ㄚ+(-n)、ㄣ為ㄜ+(-n);同理,複韻母ㄞ解為ㄚ+ㄧ、ㄠ為ㄚ+ㄨ。ㆭ、ㆬ、(-n)絕少單獨使用,「嗯」常唸作「˙ㄣ」,也有人唸成「˙(-n)」。
國語注音符號
ㄧ 齐齿呼
ㄗ 平舌不送气音
ㄓ 卷舌不送气音
ㄐ 舌面前不送气音
ㄍ 舌根不送气音
ㄉ 舌尖不送气音
ㄅ 双唇不送气音ㄨ 合口呼
ㄘ 平舌送气音
ㄔ 卷舌送气音
ㄑ 舌面前送气音
ㄎ 舌根送气音
ㄊ 舌尖送气音
ㄆ 双唇送气音ㄩ 撮口呼
ㄙ 平舌擦音
ㄕ 卷舌清擦音
ㄒ 舌面前擦音
ㄏ 舌根擦音
ㄋ 舌尖鼻音
ㄇ 双唇鼻音1986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羅馬字拼寫的「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因此又稱為「第一式」。
值得一提的是,於1980年代期間,台灣與香港的交流日趨頻繁,而當時網際網路並不流行,訊息流通不如今日便捷,加上香港的中文科基礎教育,向來缺乏「拼音」的概念;曾經有一個誤會,是香港人誤以為「注音符號」是日文,更有「台灣書運往日本印刷,所以加上日文」的誤解。
使用[编辑]
在台灣,小學生學習漢字前,必須上十週的注音符號教學課,但不少幼稚園亦已經教授。日常生活中,注音符號既用來標注生僻字,亦是常用的漢字輸入法,其推廣相當普遍,多數幼童均熟練使用。
在台語、客家話的教學上,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這些「鄉土語言」(方言),稱之為「臺灣方言音符號」,比如台語/閩南語音節的ㆭ、ㆬ,被正式訂為台灣方言音符號,載入Unicode注音符號擴展區用字,(-n)則沒有收入,故無法顯示。
寫法[编辑]
依照中華民國教育部於民國24年規定,注音符號的「ㄧ(yi)」在直寫時要寫成「—」、而橫寫時寫成「丨」。台灣國語教育一般使用直寫,故在台灣一般人並沒學過「丨」,在橫寫時亦寫成「—」。但為因應電腦化,民國97年起,橫式以寫成「—」為原則,亦可寫成「丨」。[1]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提倡橫寫,故字典等採用的注音符號字型,都固定造成「丨」的形狀。下為瓶子兩字的排列方法:
瓶
ㄆ
ㄧ
ㄥˊ子
˙
ㄗ或
ㄆ丨ㄥˊ
ㄗ˙瓶
子聲調[编辑]
注音聲調採用黎錦暉的提案,調號標在最後的韻母上。
一般而言注音標號標在最後一個字的右上方;橫寫時則是左上方或是最右側(方便電腦輸入)。
另有輕聲,標為「˙」,標在最上方(橫寫時最左方);輕聲只是將字輕讀,一般而言不列入四聲。
排序[编辑]
1918年注音字母公佈時,次序大致依三十六字母的傳統,以「見溪」開始,「來日」結束。字母的順序規定如下:
- 聲母:ㄍㄎㄫㄐㄑㄬㄉㄊㄋㄅㄆㄇㄈㄪㄗㄘㄙㄓㄔㄕㄏㄒㄌㄖ
- 介母:ㄧㄨㄩ
- 韻母:ㄚㄛㄜㄝㄟㄞㄠㄡㄢㄤㄣㄥㄦ
1919年重新排定注音字母,依發音部位排列,即
- 聲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
- 介母:ㄧㄨㄩ
- 韻母: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ㄨ、ㄢ的例外[编辑]
ㄅㄆㄇ接ㄛ韻之時雖然在寫的時候注音是寫成ㄅㄛ ㄆㄛ ㄇㄛ,卻讀作ㄨㄛ。因為ㄅㄆㄇ已帶有合口音ㄨ的傾向,注音符號並非精準標音的記音系統,故從簡,如:柏(ㄅㄛˊ)、婆(ㄆㄛˊ)、魔(ㄇㄛˊ)。
ㄢ前面若有ㄧ、ㄩ之時讀作ㄝ(-n)[2],其餘聲母則讀做ㄚ(-n)。
編碼[编辑]
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流行電腦編碼,均有收錄現代標準漢語的37個注音符號。台灣的 Big5 把注音符號收錄在 A3 區段(注音符號內碼為 A374-A3BA,調號為 A3BB-A3BF),中國大陸的 GB 2312-80 則收錄在 08 區段(EUC-CN內碼為 0xA8C5-0xA8E9,調號另行收錄)。
在 Unicode 方面,自 1.0 版即收錄了 40 個注音符號(包括ㄪ、ㄫ、ㄬ)在 U+3105-U+312C[3]。臺灣方言音符號則在 Unicode 3.0 版收錄在 U+31A0-U+31B7 ,稱為「Bopomofo Extended」區。
「ㄭ」()在過往各版本的 Unicode 均未收錄。在2008年4月發行的 Unicode 5.1 版,把「ㄭ」放到U+312D[4][3]。
Unicode6.0版加入了三個「胡托苗文」(注音字母苗文)專用的注音符號。澳大利亞的傳教士胡志宗(Maurice H. Hutton,又名「胡托」)在1920年代,使用注音字母替貴州省爐山縣旁海的苗語文字。因為苗語有些獨特的語音注音字母不能表達,胡托加入了三個新的字母為黑苗語和革兜苗語注音的注音符號擴充。
31B8:ㆸ Bopomofo Letter GH 聲母;不送氣濁軟腭擦音/ɣ/ 31B9:ㆹ Bopomofo Letter LH 聲母;不送氣齒(齦)邊擦音/ɬ/ 31BA:ㆺ Bopomofo Letter ZY 聲母;不送氣濁齦齶擦音/ʑ/
注音
字源
漢語拼音
國際音標ㄪ
同「萬」字
v
vㄫ
兀,說文解字:「高而上平也。」
ng
ŋㄬ
广(非「廣」之簡化),說文解字:「因厂(崖)為屋也。」
gn
ȵ比較[编辑]
注音比較聲母
注音
字源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例子(注音,漢語拼音)ㄅ
包,說文解字:「勹,裹也,像人曲行,有所包裹」取其聲
p
b
p
八 (ㄅㄚ, bā)ㄆ
扑,說文解字:「攵,小擊也。即手執竿輕敲」取其聲
pʰ
p
p'
杷 (ㄆㄚˊ, pá)ㄇ
冪,遮蔽覆蓋之意,取其聲
m
m
m
馬 (ㄇㄚˇ, mǎ)ㄈ
匚,說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盛器,取其聲
f
f
f
法 (ㄈㄚˇ, fǎ)ㄉ
刀字異體,取其聲
t
d
t
地 (ㄉㄧˋ, dì)ㄊ
同突(凸),取其聲
tʰ
t
t'
提 (ㄊㄧˊ, tí)ㄋ
乃字變體,取其聲
n
n
n
你 (ㄋㄧˇ, nǐ)ㄌ
力字變體,取其聲
l
l
l
利 (ㄌㄧˋ, lì)ㄍ
澮,說文解字:「巜,水流澮澮也。」田間水道,取其聲
k
g
k
告 (ㄍㄠˋ, gào)ㄎ
考,說文:「丂,氣欲舒出,上礙於一也。」取其聲
kʰ
k
k'
考 (ㄎㄠˇ, kǎo)ㄏ
厂(同“庵”;非「廠」之簡化),部首名,說文:「山石之厓巖,人可居」
x
h
h
好 (ㄏㄠˇ, hǎo)ㄐ
糾,說文:「丩,相糾繚也。」取其聲
ʨ
j
ch
叫 (ㄐㄧㄠˋ, jiào)ㄑ
,田間水道,取其聲
ʨʰ
q
ch'
巧 (ㄑㄧㄠˇ, qiǎo)ㄒ
下之古字,取其聲
ɕ
x
hs
小 (ㄒㄧㄠˇ, xiǎo)ㄓ
「之」的古字,取其聲
ʈʂ
zhi / zh
chih / ch
主 (ㄓㄨˇ, zhǔ)ㄔ
正字通:「左步為彳,右步為亍,合彳亍為行。」取其聲
ʈʂʰ
chi / ch
ch'ih / ch'
出 (ㄔㄨ, chū)ㄕ
尸之古字,取其聲
ʂ
shi / sh
shih / sh
束 (ㄕㄨˋ, shù)ㄖ
日之象形古字
ʐ
ri / r
jih / j
入 (ㄖㄨˋ, rù)ㄗ
節之古字,取其聲(讀尖音)
ʦ
zi /z
tzû / ts
在 (ㄗㄞˋ, zài)ㄘ
七之古字,取其聲(讀尖音)
ʦʰ
ci /c
tz'û / ts'
才 (ㄘㄞˊ, cái)ㄙ
私之古字,取其聲
s
si / s
ssû / s
塞 (ㄙㄞ, sāi)韻母
注音
字源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例子(注音,漢語拼音)ㄚ
中古漢字,指上端分出的东西,取其韻
ɑ
a
a
大 (ㄉㄚˋ, dà)ㄛ
近似呵,取其韻
uɔ
o
o
多 (ㄉㄨㄛ, duō)ㄜ
「ㄛ」之轉化,由「ㄛ」添筆而成,為後來新加
ɯʌ
e
e
得 (ㄉㄜˊ, dé)ㄝ
也之變體
ɛ
ê
eh
爹 (ㄉㄧㄝ, diē)ㄞ
亥之變體,取其韻
aɪ
ai
ai
晒 (ㄕㄞˋ, shài)ㄟ
說文:「同戾也,从反丿,讀與弗同」取其韻
eɪ
ei
ei
誰 (ㄕㄟˊ, shéi)ㄠ
說文:「幺,小也」,取其韻
ɑʊ
ao
ao
少 (ㄕㄠˇ, shǎo)ㄡ
今字又,右手之象形古字,取其韻
ɤʊ
ou
ou
收 (ㄕㄡ, shōu)ㄢ
說文:「ㄢ,艸木之華未發圅然。」
an
an
an
山 (ㄕㄢ, shān)ㄣ
今字隱
ən
en
en
申 (ㄕㄣ, shēn)ㄤ
本字尪,音wāng,骨胳弯曲不正
ɑŋ
ang
ang
上 (ㄕㄤˋ, shàng)ㄥ
同肱,音gōng,上臂也,
əŋ
eng
eng
生 (ㄕㄥ, shēng)ㄦ
兒,孩童
ɑɻ
er
erh
而 (ㄦˊ, ér)ㄧ
源自「一」字
i
yi / i
i
逆 (ㄋㄧˋ, nì)-
in
yin /in
in
音 (ㄧㄣ, yīn)-
iŋ
ying / ing
ing
英 (ㄧㄥ, yīng)ㄨ
「五」之古字
u
wu / u
wu / u
努 (ㄋㄨˇ, nǔ)-
uən
wen / un
wen / un
文 (ㄨㄣˊ, wén)-
uəŋ / ʊŋ
weng / ong
weng / ung
翁 (ㄨㄥ, wēng)ㄩ
說文:「凵(音qū)盧,飯器,以柳爲之。象形。」。
y
yu / u / ü
yü / ü
女 (ㄋㄩˇ, nǚ)-
yn
yun / un / ün
yün / ün
韻 (ㄩㄣˋ, yùn)-
yŋ
yong / iong
yung / iung
永 (ㄩㄥˇ, yǒng)筆順[编辑]
轉換[编辑]
注音符號和漢語拼音大致能直接轉換,但部分例子略有差異,其重點如下:
- 「ㄜ」對應於漢語拼音中的e,而「ㄝ」則對應於漢語拼音中的ê。可是除了獨用外,其他情況ê都改寫成「e」,所以使辨識上不及注音符號的「ㄝ」來得容易。在漢語拼音的寫法中,「ㄝ」永遠是複韻母的最後一個,這點可以用來根據漢語拼音辨別兩者。另一個特殊情況是「ㄦ」漢語拼音寫作「er」,但作韻尾時僅寫「r」。
- 當既可作聲母又可作韻母的「丨」、「ㄨ」不作聲母時,「ㄨㄥ」在漢語拼音中寫作「ong」,「丨ㄡ」寫作「iu」,「ㄨㄟ」寫作「ui」,「ㄩㄥ」寫作「iong」,「丨ㄥ」寫作「ing」,「ㄨㄣ」寫作「un」。
- 單成音節的「丨」、「ㄨ」、「ㄩ」分別寫作「yi」、「wu」、「yu」。「ㄩ」在很多情況下寫成「u」,詳見漢語拼音方案。
- 在注音符號,「ㄓㄔㄕㄖㄗㄘㄙ」等聲母可以單獨成音節。但漢語拼音必須添加韻母「i」方可組成音節。故這些音節在漢語拼音中寫作「zhi chi shi ri zi ci si」。附註:zhi 在舊式注音需加空韻「ㄭ」注成「ㄓㄭ」,新式中則不需,注成「ㄓ」,故漢語拼音以類似舊式的拼法,zh 要加空韻 i。
鍵盤[编辑]
臺灣行動電話上附有注音的數字鍵盤
主条目:注音輸入法
注音符號的電腦鍵盤排列共分為大千式、倚天式、精業式、IBM式等。當中大千式在Microsoft Windows稱為標準式,是台灣使用最廣的排列方式。而行動電話另採另外的編排法,大致是將注音依序分散各鍵,因各家而異故無一定標準。
台灣市面上的鍵盤多數為大千式。其特點是直接將注音符號表放在鍵盤上,由上至下、由左而右把注音符號依序排列。由於注音符號一定按照「聲母→介母→韻母」的順序出現,注音符號表也有如此的順序。故使用大千式鍵盤時,一定是從左邊向右邊輸入(除聲調外)。另外,初學者學習的時候,也比較有跡可循找到注音的位置,不需要大海摸針。
大千式鍵盤排列方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