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

注音符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注音符號,舊稱注音字母,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的漢字標音符號,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

注音符號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目前仍舊為台灣漢字的重要拼讀工具,小學語文教育必修內容;中國大陸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只在主要漢語字典工具書保留使用。

歷史[编辑]

章太炎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並在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 早年注音以章太炎記音字母為基礎,從該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計39個。1920年,增字母「ㄜ」,共計達40個。

1930年,注音字母改稱「注音符號」。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國音取代老國音,中文以北京音為標準,本來的三個注音符號「ㄪ」(v)、「ㄬ」(gn)及「ㄫ」(ng)不再使用,後標註為只作拼寫方言之用。

1932年教育部在「編定《國音常用字彙》特組會議」時決定,為了便利說明,添補一個注音符號「帀」(U+312D.svg),作為「ㄓㄔㄕㄖㄗㄘㄙ」七個聲母單獨成音節時的省略韻母(即虛母)。

另外有三個注音符號ㆭ(-ng)、ㆬ(-m)、乃(-n),用作解釋聲隨韻母(ㄢ、ㄣ、ㄤ、ㄥ)時使用,(-n)的字形是ㄋ多加一筆直豎,ㄤ解作ㄚ+ㆭ、ㄥ解成ㄜ+ㆭ、ㄢ為ㄚ+(-n)、ㄣ為ㄜ+(-n);同理,複韻母ㄞ解為ㄚ+ㄧ、ㄠ為ㄚ+ㄨ。ㆭ、ㆬ、(-n)絕少單獨使用,「嗯」常唸作「˙ㄣ」,也有人唸成「˙(-n)」。

國語注音符號



卷舌韵母
鼻韵母
复韵母
单韵母

可做声母韵母半元音

平舌音
卷舌音
舌面前音
舌根音
舌尖中音
双唇音唇齿音




齐齿呼

平舌不送气音
卷舌不送气音
舌面前不送气音
舌根不送气音
舌尖不送气音
双唇不送气音



合口呼

平舌送气音
卷舌送气音
舌面前送气音
舌根送气音
舌尖送气音
双唇送气音



撮口呼

平舌擦音
卷舌清擦音
舌面前擦音
舌根擦音
舌尖鼻音
双唇鼻音




卷舌浊擦音
舌尖边音
唇齿擦音

1986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羅馬字拼寫的「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因此又稱為「第一式」。

值得一提的是,於1980年代期間,台灣與香港的交流日趨頻繁,而當時網際網路並不流行,訊息流通不如今日便捷,加上香港的中文科基礎教育,向來缺乏「拼音」的概念;曾經有一個誤會,是香港人誤以為「注音符號」是日文,更有「台灣書運往日本印刷,所以加上日文」的誤解。

使用[编辑]

在台灣,小學生學習漢字前,必須上十週的注音符號教學課,但不少幼稚園亦已經教授。日常生活中,注音符號既用來標注生僻字,亦是常用的漢字輸入法,其推廣相當普遍,多數幼童均熟練使用。

台語客家話的教學上,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這些「鄉土語言」(方言),稱之為「臺灣方言音符號」,比如台語/閩南語音節的ㆭ、ㆬ,被正式訂為台灣方言音符號,載入Unicode注音符號擴展區用字,(-n)則沒有收入,故無法顯示。

寫法[编辑]

依照中華民國教育部於民國24年規定,注音符號的「ㄧ(yi)」在直寫時要寫成「—」、而橫寫時寫成「丨」。台灣國語教育一般使用直寫,故在台灣一般人並沒學過「丨」,在橫寫時亦寫成「—」。但為因應電腦化,民國97年起,橫式以寫成「—」為原則,亦可寫成「丨」。[1]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提倡橫寫,故字典等採用的注音符號字型,都固定造成「丨」的形狀。下為瓶子兩字的排列方法:




ㄥˊ


˙

ㄆ丨ㄥˊ
ㄗ˙


聲調[编辑]

注音聲調採用黎錦暉的提案,調號標在最後的韻母上。

一般而言注音標號標在最後一個字的右上方;橫寫時則是左上方或是最右側(方便電腦輸入)。

另有輕聲,標為「˙」,標在最上方(橫寫時最左方);輕聲只是將字輕讀,一般而言不列入四聲

排序[编辑]

1918年注音字母公佈時,次序大致依三十六字母的傳統,以「見溪」開始,「來日」結束。字母的順序規定如下:

  • 聲母:ㄍㄎㄫㄐㄑㄬㄉㄊㄋㄅㄆㄇㄈㄪㄗㄘㄙㄓㄔㄕㄏㄒㄌㄖ
  • 介母:ㄧㄨㄩ
  • 韻母:ㄚㄛㄜㄝㄟㄞㄠㄡㄢㄤㄣㄥㄦ

1919年重新排定注音字母,依發音部位排列,即

  • 聲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
  • 介母:ㄧㄨㄩ
  • 韻母: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ㄨ、ㄢ的例外[编辑]

ㄅㄆㄇ接ㄛ韻之時雖然在寫的時候注音是寫成ㄅㄛ ㄆㄛ ㄇㄛ,卻讀作ㄨㄛ。因為ㄅㄆㄇ已帶有合口音ㄨ的傾向,注音符號並非精準標音的記音系統,故從簡,如:柏(ㄅㄛˊ)、婆(ㄆㄛˊ)、魔(ㄇㄛˊ)。

ㄢ前面若有ㄧ、ㄩ之時讀作ㄝ(-n)[2],其餘聲母則讀做ㄚ(-n)。

編碼[编辑]

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流行電腦編碼,均有收錄現代標準漢語的37個注音符號。台灣的 Big5 把注音符號收錄在 A3 區段(注音符號內碼為 A374-A3BA,調號為 A3BB-A3BF),中國大陸的 GB 2312-80 則收錄在 08 區段(EUC-CN內碼為 0xA8C5-0xA8E9,調號另行收錄)。

在 Unicode 方面,自 1.0 版即收錄了 40 個注音符號(包括ㄪ、ㄫ、ㄬ)在 U+3105-U+312C[3]。臺灣方言音符號則在 Unicode 3.0 版收錄在 U+31A0-U+31B7 ,稱為「Bopomofo Extended」區。

「ㄭ」(U+312D.svg)在過往各版本的 Unicode 均未收錄。在2008年4月發行的 Unicode 5.1 版,把「ㄭ」放到U+312D[4][3]

Unicode6.0版加入了三個「胡托苗文」(注音字母苗文)專用的注音符號。澳大利亞的傳教士胡志宗(Maurice H. Hutton,又名「胡托」)在1920年代,使用注音字母替貴州省爐山縣旁海的苗語文字。因為苗語有些獨特的語音注音字母不能表達,胡托加入了三個新的字母為黑苗語和革兜苗語注音的注音符號擴充。

31B8:ㆸ Bopomofo Letter GH 聲母;不送氣濁軟腭擦音/ɣ/ 31B9:ㆹ Bopomofo Letter LH 聲母;不送氣齒(齦)邊擦音/ɬ/ 31BA:ㆺ Bopomofo Letter ZY 聲母;不送氣濁齦齶擦音/ʑ/

注音
字源
漢語拼音
國際音標


同「萬」字
v
v


兀,說文解字:「高而上平也。」
ng
ŋ


广(非「廣」之簡化),說文解字:「因厂(崖)為屋也。」
gn
ȵ

比較[编辑]

注音比較

聲母

注音
字源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例子(注音,漢語拼音)


包,說文解字:「勹,裹也,像人曲行,有所包裹」取其聲
p
b
p
八 (ㄅㄚ, bā)


扑,說文解字:「攵,小擊也。即手執竿輕敲」取其聲

p
p'
杷 (ㄆㄚˊ, pá)


冪,遮蔽覆蓋之意,取其聲
m
m
m
馬 (ㄇㄚˇ, mǎ)


匚,說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盛器,取其聲
f
f
f
法 (ㄈㄚˇ, fǎ)


刀字異體,取其聲
t
d
t
地 (ㄉㄧˋ, dì)


同突(凸),取其聲

t
t'
提 (ㄊㄧˊ, tí)


乃字變體,取其聲
n
n
n
你 (ㄋㄧˇ, nǐ)


力字變體,取其聲
l
l
l
利 (ㄌㄧˋ, lì)


澮,說文解字:「巜,水流澮澮也。」田間水道,取其聲
k
g
k
告 (ㄍㄠˋ, gào)


考,說文:「丂,氣欲舒出,上礙於一也。」取其聲

k
k'
考 (ㄎㄠˇ, kǎo)


厂(同“庵”;非「廠」之簡化),部首名,說文:「山石之厓巖,人可居」
x
h
h
好 (ㄏㄠˇ, hǎo)


糾,說文:「丩,相糾繚也。」取其聲
ʨ
j
ch
叫 (ㄐㄧㄠˋ, jiào)


,田間水道,取其聲
ʨʰ
q
ch'
巧 (ㄑㄧㄠˇ, qiǎo)


下之古字,取其聲
ɕ
x
hs
小 (ㄒㄧㄠˇ, xiǎo)


「之」的古字,取其聲
ʈʂ
zhi / zh
chih / ch
主 (ㄓㄨˇ, zhǔ)


正字通:「左步為彳,右步為亍,合彳亍為行。」取其聲
ʈʂʰ
chi / ch
ch'ih / ch'
出 (ㄔㄨ, chū)


尸之古字,取其聲
ʂ
shi / sh
shih / sh
束 (ㄕㄨˋ, shù)


日之象形古字
ʐ
ri / r
jih / j
入 (ㄖㄨˋ, rù)


節之古字,取其聲(讀尖音
ʦ
zi /z
tzû / ts
在 (ㄗㄞˋ, zài)


七之古字,取其聲(讀尖音
ʦʰ
ci /c
tz'û / ts'
才 (ㄘㄞˊ, cái)


私之古字,取其聲
s
si / s
ssû / s
塞 (ㄙㄞ, sāi)

韻母

注音
字源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例子(注音,漢語拼音)


中古漢字,指上端分出的东西,取其韻
ɑ
a
a
大 (ㄉㄚˋ, dà)


近似呵,取其韻

o
o
多 (ㄉㄨㄛ, duō)


「ㄛ」之轉化,由「ㄛ」添筆而成,為後來新加
ɯʌ
e
e
得 (ㄉㄜˊ, dé)


也之變體
ɛ
ê
eh
爹 (ㄉㄧㄝ, diē)


亥之變體,取其韻

ai
ai
晒 (ㄕㄞˋ, shài)


說文:「同戾也,从反丿,讀與弗同」取其韻

ei
ei
誰 (ㄕㄟˊ, shéi)


說文:「幺,小也」,取其韻
ɑʊ
ao
ao
少 (ㄕㄠˇ, shǎo)


今字又,右手之象形古字,取其韻
ɤʊ
ou
ou
收 (ㄕㄡ, shōu)


說文:「ㄢ,艸木之華未發圅然。」
an
an
an
山 (ㄕㄢ, shān)


今字隱
ən
en
en
申 (ㄕㄣ, shēn)


本字尪,音wāng,骨胳弯曲不正
ɑŋ
ang
ang
上 (ㄕㄤˋ, shàng)


同肱,音gōng,上臂也,
əŋ
eng
eng
生 (ㄕㄥ, shēng)


兒,孩童
ɑɻ
er
erh
而 (ㄦˊ, ér)


源自「一」字
i
yi / i
i
逆 (ㄋㄧˋ, nì)


in
yin /in
in
音 (ㄧㄣ, yīn)



ying / ing
ing
英 (ㄧㄥ, yīng)


「五」之古字
u
wu / u
wu / u
努 (ㄋㄨˇ, nǔ)


uən
wen / un
wen / un
文 (ㄨㄣˊ, wén)


uəŋ / ʊŋ
weng / ong
weng / ung
翁 (ㄨㄥ, wēng)


說文:「凵(音qū)盧,飯器,以柳爲之。象形。」。
y
yu / u / ü
yü / ü
女 (ㄋㄩˇ, nǚ)


yn
yun / un / ün
yün / ün
韻 (ㄩㄣˋ, yùn)



yong / iong
yung / iung
永 (ㄩㄥˇ, yǒng)

筆順[编辑]

  • ㄅ-bw.png

  • ㄆ-bw.png

  • ㄇ-bw.png

  • ㄈ-bw.png

  • ㄉ-bw.png

  • ㄊ-bw.png

  • ㄋ-bw.png

  • ㄌ-bw.png

  • ㄍ-bw.png

  • ㄎ-bw.png

  • ㄏ-bw.png

  • ㄐ-bw.png

  • ㄑ-bw.png

  • ㄒ-bw.png

  • ㄓ-bw.png

  • ㄔ-bw.png

  • ㄕ-bw.png

  • ㄖ-bw.png

  • ㄗ-bw.png

  • ㄘ-bw.png

  • ㄙ-bw.png

  • ㄧ-bw.png

  • ㄨ-bw.png

  • ㄩ-bw.png

  • ㄚ-bw.png

  • ㄛ-bw.png

  • ㄜ-bw.png

  • ㄝ-bw.png

  • ㄞ-bw.png

  • ㄟ-bw.png

  • ㄠ-bw.png

  • ㄡ-bw.png

  • ㄢ-bw.png

  • ㄣ-bw.png

  • ㄤ-bw.png

  • ㄥ-bw.png

  • ㄦ-bw.png

轉換[编辑]

注音符號和漢語拼音大致能直接轉換,但部分例子略有差異,其重點如下:

  • 「ㄜ」對應於漢語拼音中的e,而「ㄝ」則對應於漢語拼音中的ê。可是除了獨用外,其他情況ê都改寫成「e」,所以使辨識上不及注音符號的「ㄝ」來得容易。在漢語拼音的寫法中,「ㄝ」永遠是複韻母的最後一個,這點可以用來根據漢語拼音辨別兩者。另一個特殊情況是「ㄦ」漢語拼音寫作「er」,但作韻尾時僅寫「r」。
  • 當既可作聲母又可作韻母的「丨」、「ㄨ」不作聲母時,「ㄨㄥ」在漢語拼音中寫作「ong」,「丨ㄡ」寫作「iu」,「ㄨㄟ」寫作「ui」,「ㄩㄥ」寫作「iong」,「丨ㄥ」寫作「ing」,「ㄨㄣ」寫作「un」。
  • 單成音節的「丨」、「ㄨ」、「ㄩ」分別寫作「yi」、「wu」、「yu」。「ㄩ」在很多情況下寫成「u」,詳見漢語拼音方案
  • 在注音符號,「ㄓㄔㄕㄖㄗㄘㄙ」等聲母可以單獨成音節。但漢語拼音必須添加韻母「i」方可組成音節。故這些音節在漢語拼音中寫作「zhi chi shi ri zi ci si」。附註:zhi 在舊式注音需加空韻「ㄭ」注成「ㄓㄭ」,新式中則不需,注成「ㄓ」,故漢語拼音以類似舊式的拼法,zh 要加空韻 i。

鍵盤[编辑]

臺灣行動電話上附有注音的數字鍵盤

主条目:注音輸入法

注音符號的電腦鍵盤排列共分為大千式、倚天式、精業式、IBM式等。當中大千式在Microsoft Windows稱為標準式,是台灣使用最廣的排列方式。而行動電話另採另外的編排法,大致是將注音依序分散各鍵,因各家而異故無一定標準。

台灣市面上的鍵盤多數為大千式。其特點是直接將注音符號表放在鍵盤上,由上至下、由左而右把注音符號依序排列。由於注音符號一定按照「聲母→介母→韻母」的順序出現,注音符號表也有如此的順序。故使用大千式鍵盤時,一定是從左邊向右邊輸入(除聲調外)。另外,初學者學習的時候,也比較有跡可循找到注音的位置,不需要大海摸針。

大千式鍵盤排列方法

注音符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