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星期日

凯恩斯主义与房产税

凯恩斯主义与房产税
来源: fugeli.blog.caixin.com

凯恩斯主义与房产税

财政改革再次被列入中国议程。中国的财政体系——税收和财政支出——建立于1994年,当时经济成效刚刚初露端倪,加入世贸组织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绝非偶然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的首席谈判官和中国投资公司的前负责人,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对虚无缥缈的改革付出了卓绝的努力。去年12月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彰显了其政治意义。宏伟的愿景包括两个目标:财政改革和经济再平衡。中国迈出的每一步均是有利于更具重要意义的未来规划的。鉴于中国的规模、影响力和财富以及随之而来的管理难度,实施干预措施迫在眉睫。20年前,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结构性改革希望在商业繁荣和保持社会秩序之间保持平衡。工业的首要性为企业来带了最初的压力,尤其是他们希望吸引外资促进增长。政府创造了一系列财政来源,但不总是合法途径。北京的需求是制定约束地方的条例——当然没有那么严苛,并创造了无法定义的误导性结果。中美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近期的报告将此描述为"分散化体制"。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因没有达到起征点而没有缴纳所得税。总体来讲,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税收之间的比例是相当低的;此外,只有8%的中国家庭需要缴纳所得税。在此情形下,促进投资的同时保护最贫困阶层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该运作方式不再可行。另一方面,高关税抑制了进口需求,同时新兴的服务经济没有取得与工业经济同样的优待。系统的不透明渗透了监管框架:工业企业获得优待、征税难度大、腐败和当地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急躁情绪。

 

目前,有必要纠正极度失衡。中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国债仅为2.9%——这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虽然国债的价值不得而知,尤其是地方债务的量化难度非常大。改革的第一步是取代营业税——将对服务业产生重要影响——并对所有行业开征增值税。政府应考虑国家变化的同时,赋予广泛的平等待遇,不再给予制造业高度重视和特权(目前获得银行、铁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并努力驱散国有企业创造的阴霾。税负较轻的国有企业积累了巨额财富,最终中饱私囊,而非贡献于公共利益。此外, 污染企业以及燃煤企业的环保责任越来越重。考虑到北京愈发严重的空气污染,人们已经不再容忍违反环保规定。中国可能会对房地产、个人财务和奢侈品消费开征重税,旨在干预行政管理方式,降低不断扩大和危险的社会不平等。对于消费方面,政府将继续扩大支出,满足不断发展的国家增长的需求。因此,根据凯恩斯主义,财政支出与具有平抑作用的房产税相结合将成为中国未来行动的特点。这意味着应重新考量其他解决方案——狂热的工业自由化主义和严格的政策控制——的有效性。

 




HH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