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星期一

蘋果日報- 聯和墟婆婆賣缽仔糕60年 捱到彎腰照賣

蘋果日報- 聯和墟婆婆賣缽仔糕60年 捱到彎腰照賣

聯和墟婆婆賣缽仔糕60年 捱到彎腰照賣

五十年代建成的聯和墟,因出現在楊千嬅主演的電影《每當變幻時》而為新一代熟悉,它是粉嶺繁華熱鬧的歷史見證,幢幢舊式唐樓、縱橫交錯的街巷間,盡是一間間街坊老鋪,有冰室、茶餐廳、麵館、糧油雜貨小店……在老粉嶺的腦海裡,這片熟悉的生活風景中,總有一個踽踽獨行的身影──那個頭髮斑白、背脊彎成九十度的老婆婆,緩緩地推着盛載百多個缽仔糕的手推車,六十多年來穿梭墟內大街小巷。

缽仔糕婆婆是聯和墟的代表人物,也大概是全香港最老的小販,早前有人將她的相片放上網,網民都關注婆婆的生活,為何她老來還要推着戰車操勞。

每朝早大約九時,住粉嶺圍的婆婆就會穿上波鞋,獨個兒推車仔,上面載着兩個大鐵桶、共約一百五十個她在家中用柴火炮製的缽仔糕,慢慢推着走路逾半小時,到聯和墟擺賣。

來到聯和墟,她選定一個人流旺、不當風、不被驅趕的位置,就從手推車卸下膠櫈,坐定定,再掏出一小塊膠,塞在手推車其中一個車轆下面,繼而扶正車上的兩個大鐵桶。

擺好個陣,婆婆就開始有一句沒一句地喊:「有缽仔糕呀。」不少街坊行過,都會主動跟她打聲招呼:「阿婆又出嚟開檔呀?好嘢喎。」婆婆報以得意的笑容,應道:「係呀,擺咗幾十年囉。」街坊口中的「缽仔糕婆婆」姓羅,確實姓名、年齡她不願透露,一時自稱九十四歲,一時又話九十二歲。

記者道明來意約羅婆婆做訪問,她初時一口答應,更霸氣地說:「全世界都報過啦。」指外國電視台都拍攝過她擺檔。不過,當記者帶同攝記到場,她說不到十句就不耐煩,又嫌記者阻住她開檔,倒是她的一群粉絲撐她,一人幾句、七嘴八舌地還原缽仔糕婆婆的故事。

【八婆姐】

羅婆婆生於東莞塘廈,原本在鄉下與丈夫耕田維生,五十年代初一起偷渡來港。當時的中國戰禍連年,羅婆婆說,正因為「搵唔到食」才會離鄉別井,昔日艱苦生活的細節不堪回首,她輕描淡寫地總結:「唔記得啦,講唔到咁詳細。」婆婆攤一攤手,卻道天涼好個秋。

他們來港初期得親戚接濟,住過木屋,其後搬入粉嶺圍定居。相距十幾分鐘路程的聯和市場,在一九五一年建成,是戰後香港首個有蓋墟市,二人到來,正好趕上聯和墟最興旺的時期。由於不能再耕田,他們走上街頭做小販,最早期賣缽仔糕也賣茶粿,後來年紀大做不來,便只做缽仔糕。

羅婆婆稱,舊時在家鄉「睇阿媽做過」缽仔糕這些小食,不用學都識。當年做小販不比耕田輕鬆,他們凌晨一時就得起床準備,缽仔糕的米漿是她的丈夫親手用石磨磨成,加入蔗糖及紅豆,再用柴火燒製。婆婆自己則親手將竹篾,削成一支支竹籤。

天一亮,羅婆婆和丈夫就出動,伯伯推車仔擺檔,婆婆則戴着帽,用擔挑挑着兩桶缽仔糕,在圍頭及附近的村落游走,後來一度在舊街市外擺賣。不少街坊都記得,羅婆婆當年是靚女一名,身材高䠷、腰板挺直,孩子們用圍頭話喚她「嫂仔」、「八婆姐」,她就答:「去邊度呀?食唔食缽仔糕?」那時一個缽仔糕才賣一毫子。

半世紀過去,缽仔糕由一毫加價至五毫,漸漸漲到三元,去年再加至五元。婆婆的直腰板,也被重重的擔挑拗成九十度。自從數年前丈夫過身,磨米、蒸糕的工作就由她的女兒代勞。

【街坊撐】

羅婆婆與丈夫以前由朝擺到晚,一日跑幾趟,捱到腰都彎了,終於捱到五名子女大學畢業。「辛苦咪辛苦囉,得鹹魚青菜,冇嘢食㗎。」婆婆堅持有氣有力應該自力更生,記者問她可有想過領取綜援,她激動地說:「攞綜援做咩?你真係吖?攞綜援喎!我哋捱到,自己做就好啫,攞綜援好咩?」

羅婆婆其實唔憂柴米,她兒孫滿堂、有子女供養,但之所以九十多歲仍堅持推車仔擺檔,因為小販這個職業,是她能力的證明、尊嚴的肯定。與此同時,婆婆那九十度身影,也鼓勵了聯和墟的基層街坊,為老區注入動力。

羅婆婆每天孤身開檔,街坊、食客都特別照顧她。有個肥嬸嬸偶爾經過缽仔糕檔,便停下來與婆婆打牙骹。當婆婆人有三急,嬸嬸又會幫她看檔。原來嬸嬸以前掃街,在聯和墟四圍走,不時幫襯羅婆婆,二人便成了朋友。又有個茹素的保安員叔叔,每日幫婆婆買一個缽仔糕做早餐。有時打風落雨,婆婆收檔,他會幫婆婆推車。

羅婆婆坦言,從來沒有計劃過退休生活,自覺老來「有嘢做先好」,不用對住家中四堵牆胡思亂想,「我當出嚟運動囉。」雖然她推車仔時步履蹣跚,但腦筋依然靈活,從來不會計錯數。有人來買七個缽仔糕,給她四十元,說不用找錢,她即時笑得燦爛:「唔使找呀?多謝喎,嘻嘻。」每月親手賺得的萬多元,是羅婆婆的寄託,也是五十年代至今,聯和墟給她的肯定。

撰文:關冠麒、吳婉英

攝錄:胡智堅、李育明

上一則: 文革批鬥半死 癌症老伯麵粉公仔過晚年

下一則: 向綜援說不 地攤婆婆寧執紙皮唔攞家用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