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哲學課 - 陶傑
在幼稚園教哲學可不可以?強國小孩天份高,沒有什麼不可能。
幼稚園小孩要有很早慧的觸覺,才在四五歲的年齡出現「哲學」的萌芽。
荷蘭作家房龍,小時候在意大利,他爸爸帶他遊歷一家中世紀的修道院,房龍那時四五歲,父親牽着他的手登上一幢鐘樓。他用手觸摸斑蝕的牆壁,聞到木樓梯五百年的濕霉味,摸到石牆外的青苔,幼小的房龍,隱隱感覺到什麼叫「永恆」。
哲學的第一課是思考生死,短小的生命如一座孤島,而包繞着這座小島的無盡黑暗,又是什麼。童年有此一遊,他父親沒有變成哲學家,房龍長大後卻用淺白的語文寫出了「論寬容」和「人類故事」,深受少年兒童歡迎。
房龍主張的寬容,是在參照過中世紀教廷專權、鎮壓伽利略、哥白尼,以及一切無神論的慘史之後的主張,不是今日是非美醜不分的「大愛包容」。相對於中世紀教廷的思想壓制,「寬容」才有文藝復興,「寬容」才有牛頓的物理學。寬容(Tolerance)結果只能是心靈的釋放,而不是反過來對主張鎮壓、壓制婦女受教育的權利、篡改歷史和謊言的放縱。
房龍後來移民美國。他的書用對小孩講話的筆觸,向小孩解說時間的意義。他叫小孩不要過早懷舊:「當你今日看見中世紀留下的舊教堂,你會覺得很美,而厭惡現代城市高樓大廈的交通噪音。但不要忘記在中世紀,與這些教堂同在的還有豬糞的臭味。中世紀的人不常洗澡,他們身上的衣服往往由祖父那一代傳下來,穿了許久也不洗,因為那時肥皂這種工業品還沒有發明。那時還有鼠疫和天花。」
房龍提醒下一代:人類的遠祖,學會站立行走,要一百萬年。但自從一八八七年第一輛四輪汽車發明,到人類可以遠征太空登月,卻只用了八十五年。
幼稚園不需要哲學,只須教師講故事,講好聽的故事,以生動的方式講故事。讓小孩感受嗅覺、視覺、觸覺,有如花園裏盛放的花草。失敗的幼兒教育,令小孩七歲就向父母留下遺書說他期待在天國見面,那麼早就知道生死?而這方面的「哲學」,香港有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