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星期四

�果日�- ��形象 - 陶�


國際形象 - 陶傑

香港特區政府想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的財長級會議,說這樣可以加強香港的「國際都市形象」。

一個城鎮國不國際,不視乎召開幾多場「國際財長級會議」。印尼的峇里島,還開過更高級的亞太經合組織的元首級會議,總統總理官階的大人物,比財長高級。一九五四年,印尼萬隆的不結盟運動會議,出席的也是元首級,包括當年的國際風頭人物印度總理尼赫魯,但萬隆到今日,還是大量印傭出口的基地,不是什麼「國際城市」。

國際城市不是靠花錢請客擺濶一兩遭,就「國際」得起來,如同真正的友情,不靠用錢買。

香港在殖民地時代,不但匯豐怡和的總部在這裏,業務由香港為起點輻射世界,英文為官方語言,政府公文的英文文法準確。一九六○年,希治閣親自來香港宣傳「觸目驚心」。一九六六年,披頭四來香港登台。一九七○年,教皇保祿六世訪問香港,向全世界宣示,香港也屬於耶教文明的版圖。香港政府不必舉辦國際會議證明什麼,香港自己就是國際。

國際精神是內在的涵養,一個政府的信仰是什麼,一個城巿的公民氣質和法治的保障。因為「國際」的定義是歐美英日這一條主軸,當一個華人「飲譽國際」如馬友友、貝聿銘,你首先想到時代週刊封面,以及以此為中心,美國、英國、法國和歐洲的知名度和公眾的敬意。索馬里、孟加拉國和北韓有人知道,不成為「國際人物」。

香港特區政府十六年來的所為,自己心裏明白,在逐步洗脫以前留下的國際色彩。在中國的意識裏,對於「國際城市」這個名詞先天戒懼,覺得你越「國際」,越想與「祖國」分離。中國仇恨「普世價值觀」,而眾所周知,「國際城市」必以普世價值觀為靈魂,香港特區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戰戰兢兢,揣摩主人的怒意,像小腳女人走路,又能「國際」到那裏去?

這樣一來,要拚命製造「國際形象」,只有靠請客式的電擊之法。但警察又如臨大敵,如幾年前惹過一批韓國農民來喧鬧示威。這種「國際形象」,要神經繃緊的高成本,這又何苦呢?

這樣子做人,或者經營一個攤子,太累了。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