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7日星期日

�果日�- 【�下系列】��上的祖� - �大任

蘋果日報- 【當下系列】電郵上的祖國 - 劉大任


【當下系列】電郵上的祖國 - 劉大任

甚麼時候開始的,這套輕易不改的每日生活流程,居然磐石般,成了習慣?也許是,那一年,終生俸大局抵定後,突然一陣懶怠,起的頭?

我總是這樣,精進一些日子,隨即進入懶怠期。懶怠一些日子,又要發憤圖強。小學生一樣。

不過,生活流程,確實有點麻痹作用,讓人覺得,機器始終動着。

退休後的那段懶怠日子,不免拖久了,反彈也就更加有力。

我終於把握了三項原則。

第一,不睡懶覺,不熬夜,定時作息,尤其是飲食、吃藥、上大號之類的細節,務必貫之以中道,堅持,但不勉強;

第二,勞逸平衡。拳要打,字要寫,園事不可廢。同時,社交方面,不起哄,不狂歡,不輕易遠遊(此所以後來的大搬家如此艱難也);

第三,兒孫雖毋須疏遠,國事更不可偏廢。

這第三項原則的後半句,主要表現在生活流程中每日必行的兩個生活節點。早晨起床,第一個節點,包括:煮咖啡,看報紙,打一套拳。第二個節點,只有一件事,上網,看電郵。

該說一說這事的緣起了。

我們這一輩的人裏面,不上網、不電腦打字、不電郵的,所在多有。不碰臉書、推特的,當然更普遍,連我也是。但我,至少上網、打字、電郵,而且,中英文俱通。端賴兩個因緣。

尚未退休的若干年前,磊兒掙得第一筆錢,送了我一個生日禮物,一台宏碁電腦。

「老爸,知道你愛國,特意選了部中國人做的,我試過一下,覺得還不錯呢!」

我倒是並不一定要在電腦上愛國,不過,聽他的話,把台灣也算進了中國,我就接受了。

學起來,比我想像容易,很快上路了。只有一件,打中文不那麼方便。那時還沒有用手寫的,要麼注音符號,倉頡、要麼五筆字形,或者拼音。注音符號早忘了,倉頡、五筆字形麻煩,覺得拼音今後必然世界通用,就勉強自己死背。

學拼音打字還有一個因緣。每學期,給學生準備的講義裏面,有些地方,不用中文不行。總不能老找別人幫忙吧。

不料,學會拼音附帶產生意外用途。跟些老朋友空中聯絡上了。

原來,保釣時期比較投機的幾個人,早就有了個小圈圈啦!

知道我如今也趕上了時髦末班車,立刻把我拉進了這個小組討論。

如今,成為我每日生活流程的必要節點,有一段時日了。幸好,這麼些年來,雖偶有面紅耳赤,居然沒散。

電郵上的討論,時事、歷史、人物,題材不拘,論點隨意,沒有一定的形式,然而,實踐多年,總是隱隱約約,有個共同點:無以名之,姑且稱之為:祖國。

下面綜合的議論,可以算是典型。不妨立此存照。

K的意見掀起強烈反響。他的意見主要三條。這是我根據他這幾天送給大家的最新電郵歸納出來的。

第一條,中國的崛起已成事實,美國勢力退出東亞遲早要發生,但是,掃帚不到,灰塵不可能自動消失;

第二條,遼寧艦突破第一島鏈,進入藍水區演練,同時,大陸正着手建造至少兩艘規模更大、實力更強的航空母艦,表明美、日圍堵策略面臨破產;

第三條,徹底解決台獨問題的時間到了,但最佳戰略不是直接攻佔台灣,而是逼退美國,威懾日本,實現琉球中立,則台灣與釣魚台,都可一勞永逸。

這些人,其實都已日暮途窮,有時候,說話,講道理,依然保持四十多年前的口氣,不免好笑,但,有時想想,何必要他們改呢?自己受到感染,偶而也來那麼一下,不也挺好?

跟K的意見比較,最針鋒相對者,首推P。我再根據他的電郵,歸納出這麼三條:

第一條,所謂「中國崛起」,內涵千瘡百孔,財富分配、城鄉差距、貪腐濫權、生態破壞與污染,加上體制僵化和信仰危機…,這個「崛起」,基本外強中乾,難以持續;

第二條,軍事力量方面,比美國落後至少二、三十年,一艘從醫療船改裝而成的遼寧艦,怎麼抗衡十個最先進的航母戰鬥群?

第三條,台灣官民的拒統心理未減反增,以經促政、籠絡商人的策略未必奏效,台灣即使無法獨立,但統一絕對遙遙無期。

從一開始,我就不知道,這樣子的書生論政,有甚麼價值?然而,全面撤出,好像也做不到。所以,我也參與,一樣,提了三條:

第一條,中國崛起,不是完成的現實,應視為漫長過程,目前,硬體、軟體都略具規模,基礎初備,有待改革創新者,不勝書;

第二條,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策略,絕未過時,至少還要二、三十年,我輩不一定看得到結果,但,這一觀點,不能放棄;

第三條,應該看到,這二、三十年,官方潛在的指導思想,不斷變化。二戰後,以《大西洋憲章》、《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為基礎的人類文明新秩序,正逐漸融入北京的大政方針。

反正,我知道,說了也是白說。都是七十左右的了。誰聽誰?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