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

蘋果日報- 蘋機會:Win8爆熱 筆電轉型


蘋機會:Win8爆熱 筆電轉型

玩轉Win8 筆電識變形

都話Win8呢期爆Hit,新機真係一浪接一浪,個個牌子都搶住出。Win8嘅Tablet加傳統桌面的雙重介面設計,除了方便用家使用,更激發起一眾廠家嘅創意,平時點變都變唔出花臣嘅筆電,一下子部部都玩「大轉型」,好似Dell呢部XPS 12就玩轉芒,外表明明係部Ultrabook,一轉即變Tablet,破格兼有型!

記者:韓繼聰 攝影:劉永發

模特兒:Cherry@Unique Model

一體雙機 轉芒變身

Win8嘅變形筆電,唔少都係玩合體分體,或者係滑蓋式變形,但好似Dell呢部「旋轉式」轉芒變身,真係算獨特異類。Dell XPS 12的屏幕設計特別,可於面蓋邊框內自由轉動,正常向內轉係Ultrabook,反轉蓋上即變Tablet。實際試變,過程非常簡單快捷,就算企喺度一手攞機一手變,都無乜難度,外表睇落有啲「化學」嘅設計,玩起來感覺亦相當紮實。不過,話就話可以變身Tablet,但話晒佢實際上都係部Ultrabook,無論點樣輕量化,重量都同一般Tablet有距離。XPS 12重1.52kg、厚15mm,以Tablet做標準當然屬重量級,變身後攞上手玩一陣係過癮嘅,但想好似iPad咁長時間放在手上篤篤篤,都真係幾累㗎!


■轉得嘅芒,睇落「化學」,但其實相當實淨,變身亦又快又方便。

■變身Tablet,其實有啲大亦有啲重,但用落都算方便。

■話晒都係Ultrabook,變成筆電形態始終最啱Feel。

■重1.52kg,厚15mm,輕定重,厚定薄,要睇你當佢係Tablet定筆電喇!

■屏幕設Windows Home鍵,方便變Tablet時使用。

碳纖加防刮玻璃
以Tablet來作準,XPS 12係重,但公平啲來睇,用番筆電做標準,佢其實算係相當輕。XPS 12外殼以機械加工鋁材及輕量化必備嘅碳纖打造,有型之餘亦耐磨耐熱。為配合Tablet功能,12.5吋輕觸屏幕特別以耐刮的康寧Gorilla玻璃打造,俾你篤得更放心。硬件方面,做得Ultrabook自然有一定標準,XPS 12高階版配備Intel Core i7、8GB RAM及256GB SSD硬碟,再加埋Intel HD4000顯示卡,雖然在場無得試,但相信無論係打機、睇戲、工作都難唔到佢,即使是標準版的i5、4GB RAM、128GB SSD都好夠用。另外,機身亦設有USB3.0及Mini Display插口,但就無記憶卡插位,有啲唔方便,不過要輕量就無計喇!

■屏幕以康寧Gorilla玻璃打造,堅固耐刮,1,920×1,080顯示亦清晰亮麗。

■機身以鋁金屬及碳纖打造,兼有類膚材質塗層,手感不俗。

■機側設USB3.0及Mini Display插口,但就無SD卡位。

■設有屏幕轉向Lock掣,方便Tablet形態使用。

■內置6 Cell電池,可連續使用六小時。

Dell XPS 12

售價:$11,999(i5、4GB RAM、128GB SSD)


$14,999(i7、8GB RAM、256GB SSD)


查詢:Dell(2969 3113

其他變形新成員

Acer ICONIA W700 合體變

W700係以「合體」式變形,基本形態同一般Tablet無乜分別,11.6吋屏幕,只重950g,但內裏卻完全係一部電腦,Intel Core i5、4GB RAM、128GB SSD硬碟,行嘅亦係真正Win8唔係RT;不過香港行貨暫時只配備L形底座,12月先有連鍵盤嘅合體配件,所以未能「完全變形」,要變成筆電,暫時只能用藍芽或者USB鍵盤。





$7,388(i3、4GB RAM、64GB SSD)


$8,888(i5、4GB RAM、128GB SSD)


查詢:Acer(2520 2000)


東芝Satellite U920t 滑蓋變

與XPS 12一樣以連鍵盤Ultrabook設計,不過變形方式屬滑蓋式,變起來都算相當簡易,12.5吋屏幕,可作筆電、平板及180度平面顯示。重量只有1.45g,配備獨家Resolution+技術提升畫質;不過內涵同XPS 12標準版差不多,但就貴二千蚊!

■只要將屏幕平開,再水平滑動收納,即可變身Tablet。

$13,999(i5、4GB RAM、256GB SSD)


查詢:其士(2953 3555


上一則: 遊搜好行:煙雨見楓情

下一則: 私駕路:驍勇白武士

蘋果日報- 我行我素4:素食者通常癲癲哋!


我行我素4:素食者通常癲癲哋!

致電給「素食青年」群組發起人動物仔,本來的如意算盤是叫他找兩個朋友,每人介紹一間素食餐廳,最好一個下午完成所有拍攝採訪。電話那頭的素食男卻說:「我好少去餐廳,話明青年,我無乜錢,不如……」省略號的內容,直接要我一早起床去西貢碼頭,跟他乘船往鹽田梓跟區紀復做義工。

記者、攝影:劉嘉蕙


Raw版柯震東
其實動物仔「不如」些甚麼呢?開估:「……不如你講吓食素點樣影響人際關係啦,我好慘㗎,成日俾人鬧,啲人呀,乜都問得出……」例如?「問我女朋友如果食肉,我會唔會咀。」


前兩版David說,香港素食人口是2.4%,而我當然是另外的97.6%,入秋想吃大閘蟹,氣溫跌幾度就要打邊爐,難得去一次西貢,我乘車途中就預先構思要買魷魚絲還是蝦乾,食肉者,大概都是想這些的。上午九時半,人在西貢海鮮檔等着等着,傳說中的動物仔出現了,他的故事你或者在一些傳媒報道中看過,大致是──今年二十五歲,十四歲時跟阿媽去街市,看到人家斬雞,覺得殘忍決定茹素,早排一時貪得意在面書開了個「素食青年群組」等等。為打破一般人對素食者的羸弱印象,他把自己練得很大隻,「啲人會歧視,我一病或者身體邊度痛邊度痛,啲人就會話:『梗係你唔食肉啦。』」之前本報港聞版訪問過他,說他是「素食筋肉男」,他主動提起,說好好笑。其實我覺得,用筋肉男來形容,想像空間不夠大,以我身為女生的視角看來,動物仔真人,其實是Raw版柯震東。


■面書越來越多人,動物仔索性做個網頁:「我搞素食青年嘅原則係盡量唔花錢,So far以幾千人嚟講,氣氛算唔錯,係大家嘅功勞,唔淨只我一個人。」(www.veggieyouth.org

同枱食飯標籤善惡
我心裏盤算該何時逼供:「如果你女朋友食肉,你咀唔咀得……」但因為虛偽,口總是問別的,直至去鹽田梓的船來了,他一隻腳叉上船,竟率先打開話匣子:「素食者通常都癲癲哋,因為食得素嘅人通常都好執着,唔固執點堅持素食?食一餐飯都俾人問幾十條問題!俾我揀,有時都唔想同素食者做朋友,因為,嗱,我唔係話全部呀,有啲素食者真係難相處啲,我執着時你又執着,頂唔順朋輩壓力返轉頭食番肉嗰類人,通常比較好相處。」為「叛徒」講好話,誠大將之風也。


動物仔說:「十年前開始食素嗰陣,社會比家更盟塞。」有素食者反應過激,很容易同枱吃飯出現口角,他見過很多類似場面,因此學會避,「講句嘢都小心到爆炸,講食素,我好少從健康角度講,拗唔完嘅;亦唔會從宗教或政治角度講,群組一出現相關嘅Post,即刪。」我不禁回想自己人生中難得幾次跟素食者同枱食飯的經驗,好像都小心翼翼的吧,「討論素食肉食,好易會標籤到善同惡。一講素食呢回事,就好容易畀到人一個諗法,暗示食肉係唔啱,咁就會衝擊到其他人。」他心水很清,「我唔介意人哋食肉,我介意係家啲人太鍾意食肉,一條菜都無。點解餐廳會無菜食?成個世界,植物種類一定多過動物,肉類淨係得豬牛羊雞。其實賣肉食係唔係好好搵?我估唔好搵,你諗吓,種一棵菜畀自己食要花幾多氣力?而一隻動物又要食幾多植物先養得大?古代人好難食到肉,可能一年先食得一次,點解家變得咁易?背後一定有景轟,不過我唔知係乜,我唔想抹黑人。」

■因食素而認識女朋友Sandy,早幾個月結伴接受副刊訪問。

■現在一有空,動物仔就跟區紀復學習起屋。

■自製慳水洗手法,在膠樽上穿一個洞,滴滴仔也能洗手。

■義工們分享自備午餐,清一色是素。

■區大哥自己做的豆渣餅乾。

■大自然處處有食物,只是都市人的眼睛看不見。

入齋舖溝女易
到達鹽田梓,上岸即見賣魷魚絲和蝦乾的檔口仔,我本能地嘩一聲叫出來,動物仔顯然不知道我嘩甚麼,因為他只瞄向魷魚絲檔底下的一隻貓,原來食菜和食肉,別說同枱吃飯, 單是一個眼神已有差異,這確切引證他所說:「一開始食素,你諗嘢嘅角度會唔同晒。」非素食者看素食者,會認為這是一次性決定,且只在餐桌上生效,動物仔卻告訴我,食素會纏住思考不放,「你會開始問好多問題,例如見到螞蟻,你會諗好唔好踩落去?人有醒覺,諗得越多,會越有同理心。」


談得興起,是時候問那個想問很久的問題了,我問:「其實女朋友食肉,你咀唔咀得?」「哈,家我女朋友都係食素。」她女朋友叫Sandy,是在齋舖認識的,「食齋其實好有市場,你諗吓男女比例係幾多,無可能係男仔多,如果個男仔食齋溝唔到女,係佢有問題。現實講,食素嘅女仔通常都靚啲皮膚好啲。」聽到此,我開始懷疑他搞「素食青年」的動機,「我講笑咋!死啦,我咁講,咪個個麻甩佬衝晒入齋舖?」更多人食素不是好事嗎?「都係嘅,但我想健康咁發展。」


「食素者成日俾人標籤係善人、環保人,我覺得自己係邪惡化身,亦唔夠環保,好驚啲報紙綠色版訪問我。」他搞「素食青年」,原意是結識食素朋友,壯大力量,去到現在群組有四千多人。忽然間,所有關於素食的事都來找他,他驚覺自己洗濕了頭,「明明我乜都無講,做乜突然間挑戰我?無啦啦俾人擺上神枱。我想講嘅係,素食其實係普通事,有人話食素係好好嘅事,我覺得唔係,只係無咁唔好,唔好神聖化我。」他自言普通,其實他在做很少二十五歲後生仔會做的事,包括不因健康理由食素、不正正經經打份工、無啦啦對《蘋果日報》副刊記者說那麼多。他的心願,是世界倒轉行,「我成日俾人話:『點解唔搵份工?』我希望未來啲人會調轉諗,會問:『點解你唔去做有意義嘅事?點解唔去幫人?』家社會好奇怪,一塊餅分十份,大家唔係想平分,係想有咁多要咁多,可唔可以調番轉?平均分配就無人餓死。」你想革命?「呢個唔係革命,我覺得,係和平思想應該有嘅態度。」

■區大哥在台灣的生活營,追隨者眾,最近準備將簡樸生活理念移植到香港。

■想了解區紀復思想,可看其著作《愈少愈自由──鹽寮樂修二十年》。

食素都要用腦
動物仔帶我去鹽田梓,其實是幫區紀復起屋,人稱區大哥的他實踐生態靈修幾十年,在花蓮開創「鹽寮淨土」,跟隨者要在大自然修行,採摘種菜燒柴煮飯。他最近在鹽田梓找到一間廢屋,找義工幫忙打造一個類似「鹽寮淨土」的空間。採訪當日,一夥人才剛用竹搭起廚房,他說:「我歡迎大家同我一齊生活,但有個基本條件,你唔可以帶肉,我食乜你就跟我食乜。」


區大哥不是天生下來就決定食素的,他今年七十歲,年輕時唸化工,畢業後在大機構任化學工程師,一日驚覺自己所做的事對地球有害,就在四十二歲那年辭職,「離開工作後,我反省人生係乜,以後生活要行邊個方向。」其時他閱讀John Robbins寫的《Diet for a New America》,茅塞頓開。John Robbins是美國雪糕公司Baskin Robbins創辦人之子,去過牛場看工廠如何取用牛奶後,決定食素,「我都去過唔同國家,睇人家點樣飼養動物,動物知道要去屠場會露出淒慘之色,令我有感性想法。理性啲講,健康嘅人都食素。」他最後有結論:「既然食素對自己有益,利人利動物利環境,點解唔食素呢?」茹素廿五年,他自覺身體健康,「我三十年無睇醫生,你講得出嘅病我都無,雖然我瘦,但無負擔,我去邊都得,你得唔得?」另一大發現是,素食就心靜,「素食之後,你就會好安靜,可以思考好多人生嘅事。」


區紀復說:「素食要配合環境,如果你好忙好有壓力,效果可能唔好,要靜下來先可以素食。同伴都好重要,後生仔世界太多引誘,要見夠世面,先唔會輕易被好奇心支開去。」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素食唔係咁簡單,要經過思考,當成生命一個方向、重點,先有力量。有啲人素食不求甚解,人哋話係素佢就食,結果被假素雞素鴨呃咗。素食都要有頭腦,唔係人講就要信,要自己判斷;好多名詞好容易呃到你,好似『有機』咁吖,唔係有機就好㗎,我讀化學,有機都會有毒!」


上一則: 我行我素2:周一無肉之歡

下一則: 非常人:執導演筒 廢青暫別舞台

蘋果日報- 我行我素3:撒一顆茹素種子


我行我素3:撒一顆茹素種子

大學校園有素食

「一念素食」近月接受不少訪問,且份份報道也篇幅不小,這是本地傳媒罕見事。一間校園餐廳,地處薄扶林地方又遠,有何魔力叫記者勞師動眾跑個老遠?全因這是一間學園素食餐廳。

記者:劉嘉蕙 攝影:林栢鈞

■左起四位老闆Edmond、Howard、Simon、Thomas來自不同背景,因Howard的素食店而結緣。

■新產品雙喜餃,每件$9。

■自助餐斷秤計,圖中這份量是為拍照專誠夾的,重571克,約$85。

■迎合大學生口味,自助餐增加香口菜式,如炸雞髀菇、椒鹽豆腐等等。

■可另點各素食點心,左起鹹水角、菠菜餃、一品餃,每件$5-$6。

顛覆大學餐廳模式
常說「You are what you eat」,由此推論,一間大學讓學生吃甚麼,就造就這大學有怎樣的大學生,甚至有怎樣的社會。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香港各大專院校大小飯堂,因工作關係這幾年我跑過七七八八,泰半是本港連鎖快餐店的平價分支,賣永遠的人氣菜式,有個「學名」叫「頹飯」,一般賣$10至$15,腸仔蛋午餐肉火腿是鐵膽,另加澆一大坨五顏六色的汁,阿媽見到一定皺眉,但大學生無錢,就算早餐不吃,一日兩餐頹飯還是少不了。「一念素食」四個老闆有勇氣,竟敢在香港大學辦一間全素食餐廳,以斷秤形式收費,最低消費$20,是對校園餐廳模式的徹底顛覆,老闆之一Howard說:「我們想做的事,就是素食年輕化,這是一個使命。年輕化的意思是,你明知他們不接受,覺得老餅,那你要用甚麼方式使他們接受呢?對我來說是一個學習。」Howard本身在上環有一間素菜館「哈佛提素」,同樣斷秤收費,外面100克$18,這裏便宜$3,大概打了個八折。


「一念素食」開張兩個月,現場所見,晚市座無虛席,冷盤及部份熱菜很快就被掃光。以為青春正盛的大學生都是食肉獸?這裏證明吃素也有朋友,有人更天天來餐餐來。另一位老闆、做傳媒出身的Simon補充一個小故事,話說開店不久他發現一個男孩子,吃飯時神情特別專注,幾乎每日報到,閒聊之下才知他先天腸胃有問題,三歲起開始茹素,某日男孩子的母親出現,鄭重感謝他們一番,「他媽媽說,其實兒子一出世就被發現不能食肉,但她不死心,不停試,試到三歲才宣佈投降。」這城市,到底埋沒了幾多素食者?

■餐廳氣氛淡靜素雅,電視刻意調成靜音,營造舒服用餐環境。

■「錢是你的,地球資源是大家的,請珍惜食物」,中英對照提醒大家珍惜資源。

■素食店常見的黑麥汁,可補充鐵質,味道似無汽啤酒,$15。

半葷半素的煩惱

Simon在報紙寫飲食版十八年,因工作關係吃盡山珍海錯,五六年前開始茹素,「自自然然去到一個位,會覺得吃東西不用太複雜精製,想吃得清淡點,再之後,我發覺自己不再熱衷劏魚斬雞,一想起有生命被殘害,就不忍心,有一輪我只買死魚吃,後來決定吃素。」


素心既定,無奈工作不能停,我行我素的日子很煩人,「出席工作飯局,往往因為我一個人吃素,要麻煩人家遷就我,變成焦點所在。」後來公司向多媒體發展,他負責採訪的專題,要粉墨登場跟名人開餐,更不能擺Pose了事,「有次跟任賢齊去『九記牛腩』,除牛腩就沒有別的吃,全場我只嗯嗯嗯的答腔,夾着一塊肉沒放進口,終於連導演也不收貨,畫面拍得太不自然。」他事後反省,吃素是個人選擇,不應因而影響工作,於是決定隨緣,工作時跟大隊,有素才吃素,「出家人托缽,也是人家給甚麼就吃甚麼,這樣想我比較舒服。」直至兩年前離職,無責任羈絆,他終於可以自在茹素。

■虹吸式咖啡$24-$52

素吃一念就夠
店名「一念」來自梵文「Bijas」,意思是種子,種子撒入田野,沒有人知道會長成甚麼,任何事都有可能往任何方向發生,Simon說:「我們不想控制結果,只想做撒種的人,不是要念念素食,一念就夠,希望學生想吃素時,有得揀擇。」


他們開餐廳,整個訪問卻幾乎沒提過食物,事實四人組合中有兩人是搞素食館出身的,餐單食材一早解決,飲品方面,主打是茶,最近新提供咖啡,連花時間的虹吸式咖啡也有,用豆漿代奶,豆漿的豆青味未必人人討好,基本上主張客人喝齋啡。他們的心思多用來應付其他事,如招聘員工,餐廳現有十二名員工,有兩位聽障,一位輕度智障,實實在在發揮平等機會精神;又如裝修,寧願花五倍價錢做廢椅Upcycling,貴過買新,長枱用竹板製作,貪竹生長速度比木快。場內處處有字,不是餐牌上的菜式名字,而是名人雋語或溫馨提示,整天低頭看電話的同學,或會錯過天花板的一句「Angels can fly because they take themselves lightly」,提醒我們不要放大自我,我未見過一間餐廳有這麼多話要跟客人說的。


Howard說:「有人見我們斷秤收費,以為我們反對剩食,這也對,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我們想做的,是讓人有意識地選擇,知道自己要吃多少、付多少。有人認為我有錢大晒,可以買起所有食物,這想法太霸道,我想客人學懂尊重和和諧,留空間給其他人。」他們為斷秤收費改了個富靈性的名字──覺醒自助餐!「Mindful Buffet,你對自己吃的東西要有一種覺醒,知道食物從哪裏來,知道你吃的是甚麼,對環境有甚麼影響。是福是禍,就在一念之間。」Simon說。


餐廳廢物Upcycling

■舊花花玻璃碟,反轉做燈罩。

■門口大型燈飾,前身是六百個膠水樽。

■中學棄置的椅子,翻新後加上彩繪圖案,椅背還有令人玩味的句子。

■折損羽毛球,變成美麗燈罩。

一念素食(2964 9011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逸夫教學樓地面





大學生鋤泥種菜
這邊廂港大開了間素食餐應,那邊廂有中大學生在農田撒下蔬菜種子。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有個「Pinpoint」組織,同學仔不是素食者,但關注本地農業發展。他們走入農村學種菜,早前在校園草地舉行「獨家試菜」活動,製作有機菜沙律及Homemade口袋麪包與眾同享,過了一個清新下午。「整件事的源頭是新界東北發展問題,我們覺得有須要讓城市人認識本地農業,在學院支持下,我們中大及粉嶺鶴藪兩邊各有一塊田,種了些羅馬生菜、青瓜、番茄和白菜。」學生昊賢說。


都市人當久了,這群大學生面對赤裸裸的一塊田,顯得束手無策,學生Garrick:「第一次入田,人人短衫短褲,被農夫笑我們不懂事,田裏多蚊又有雜草,應穿長褲。」農夫給他們幾支鋤頭,翻了半天泥才知用錯手勢,「走入農村,我們才是真正大鄉里。」經過連月特訓,現在他們終於理出個大概,一星期兩次自動自覺早起入粉嶺耕田,平時落堂也過去中大菜田澆澆水。未來,他們還會舉辦相關活動,希望喚醒更多城市人注意。以前父母視耕田無出息,千方百計叫子女多讀書,今天大學生自發耕田,世界果然在變。

■舉辦「獨家試菜」,一眾大快朵頤。

■大學生玩高科技電子產品熟手,對農具卻不知從何入手。

■種羅馬生菜,最大敵人是貓,「貓當泥是貓砂亂翻。」

還園生活農墟

日期:12月4日


地點:中文大學未圓湖側


還園Backyard網址:http://backyardcuhk.blogspot.hk

下一則: 我行我素1:何不食素

蘋果日報- 我行我素2:周一無肉之歡


我行我素2:周一無肉之歡

披頭四成員Paul McCartney先知先覺,於2009年發起「無肉星期一」運動(Green Monday),呼籲全人類一星期吃少一天肉。有精神領袖「吹齋」,全球六十多個地區響應,美國更有市議會通過議案支持,今年此風終於吹到香港。

記者:劉嘉蕙 攝影:周旭文、伍慶泉

■楊大偉為環保,陳貝兒為健康,兩人齊齊撐素食。

■羅勒番茄薄餅$120,材料有醃車厘茄、羅勒、香草汁、蒜茸油,無肉薄餅一樣香濃可口。

■清新沙律$69,選用素芝士Fior di latte、番茄、意大利生菜,紅洋葱,配蜜糖紅酒醋,酸甜醒胃。

■意式野菌螺絲粉$110,意大利野菌、蘑菇汁及松露菌油,很重菇菌味。

減八萬六千輛車廢氣
Paul McCartney說過:「If slaughterhouses had glass walls, everyone would be a vegetarian。」直譯,──假如屠宰場換上玻璃,大家都會吃素。


民主選舉,你的一票好重要;一周吃少一天肉,對世界有多重要?社企Green Monday創辦人楊大偉(David)說:「以香港七百萬人口計,一星期有一日不吃肉,就等如一年內,路面會少八萬六千輛車的廢氣。」據聯合國報告,造成全球暖化第一元凶是畜牧業,第二才到交通,以牛羊為首的動物排出的溫室氣體,威力相當於二氧化碳的二十倍,「一隻牛排出的溫室氣體比汽車還要多,所以吃牛羊是直接傷害地球。」當香港環保觀念還停留在「停車熄匙」和「自備餐具」等階段,美國三藩市和華盛頓早在2011年通過「無肉星期一」議案,而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市議會,亦於上月底以14:0全票通過同類議案,要求當地民眾及餐廳執行。議案雖無法律約束力,卻等同向快餐店一次公開宣戰及對地球暖化問題作出嚴正正視,「還在說熄燈帶餐具,太小兒科了,其實最直接而三至八十歲的人都能參與的環保方法,就是少吃肉。」


■畜牧業是地球暖化的第一大元凶。

無啖好吃之苦
枉香港人經常自我感覺良好地嘲笑美國佬是「食肉獸」,卻原來香港人的食肉量早爬過美國佬頭,David說:「根據美國農業部數字,打從2008年起,香港每年人均食肉量已經冠絕全球。以2011年為例,港人人均肉食消耗量高達150公斤,比第二位的美國人高38%,高歐盟一倍、高內地人兩倍。香港人愛吃自助餐、打邊爐、BBQ、飲宴,不知不覺吞下大量肉類。」吃的多丟的更多,香港飲宴文化講排場,大魚大肉,以上周城中幾場豪華婚禮為例,人人着眼表面風光,背後不知幾多冤枉肉被默默送往堆填區,「我們香港人,是全世界最衰最不健康的。」


在香港食素談何容易?陳貝兒在溫哥華茹素四五年,回港破戒,基於一個很實際理由,「找不到地方吃飯!工作忙,亦不容許你自己煮飯,所以被迫吃少少肉。」素食者無啖好吃之苦,她深切體會,所以當Green Monday找她做義務執行總監,她二話不說應承:「很多香港人有心吃素,但因找不到食肆無奈放棄,我們想做的是把門檻降低,讓大家有得選擇。」Green Monday現時向學校、機構、連鎖食肆及餐廳埋手,鼓勵他們增加素食菜式及響應「無肉星期一」,選星期一,是對應周末暴飲暴飲,同時象徵一周新開始。計劃推出約半年,已有Cafe Habitu、Suzuki Cafe、大家樂、Towngas、city'super等大集團支持,新加入的還有Pizza Express(優惠由即日至12月31日,周一至周四於Pizza Express點素食主菜,可免費獲贈芝士番茄沙律一客,可於網站www.greenmonday.org.hk下載優惠券),記者望過餐單,從前菜沙律意粉到薄餅,足足有廿幾款,沒藉口說沒選擇。

■Green Monday支持者張繼聰本身也是素食者。

吃素不會沒朋友
David說:「香港人對素食有兩個錯誤觀念,第一是營養,認為會吃到人面青青,事實香港人只有營養過剩問題;第二是認為素食乏味,香港素食店給人的印象是多油和選擇少,來來去去都是紅燒豆腐和羅漢齋炒麪。我吃素十一年,我是喜歡吃東西的人,而我百分之九十五時間都不在齋舖吃飯,泰國菜、意大利菜、日本菜、上海菜都有很多素食,其實一點也不乏味。」阿媽教落,出街吃飯不要點菜,吃自助餐只可夾肉,因為吃菜蝕底,「健康的價值,大過肉的價值。」陳貝兒這樣說。


看數字,香港素食人口有2.4%,是弱勢社群中的弱勢社群,比發達地區如英國(6%)、美國(4%至5%)、台灣(10%)少一大截,香港人是天生食肉獸?Green Monday近月在中小學推廣素食,發現到事情另一面──校園飯盒四揀一,以往偶有一道是素菜,「得票率」通常是4%至6%,Green Monday跟校園膳食供應商合作,逢星期一指定提供一款素菜,再加宣傳,選素食的學生一下子跳升至40%,原來素菜有人吃,只是以前無地方賣兼缺乏包裝,「好多餐廳覺得素食無市場,從經驗發現,素食其實很受歡迎,大家樂的素食飯款下午一時前賣光,Towngas的素食漢堡更是該店人氣菜式。David強調,Green Monday目標不是叫所有人吃素,只是一星期吃少一日肉,要繼續Tuesday和Wednesday隨便你,整件事快樂又簡單,「有Green Monday,多了個理由約人食飯,『今日Green Monday咯!』還多了個話題。以前Monday是Blue,而家由Blue變Green,不但不憂鬱,還多一份使命感。」陳貝兒笑說:「吃素不會無朋友的。」

■Green Monday在學校推廣素菜飯盒,反應不俗。

Pizza Express(2850 7898
地址:中環擺花街21號地下至2樓





九十後草食廚房
「Herbivores」,解作「草食動物」,這餐廳上月開張,看上去像間小小咖啡店,實情是間由頭盤沙律主菜到甜品都有供應的素食西餐廳。


餐廳掌廚班底出奇年輕,清一色是1989年和1990年出世的新鮮人,部份效力過酒店餐廳。大廚之一的Wendy在加拿大長大,到過法國學做甜品,認為西式素食在香港有市場,「外國流行素食多年,但香港好像沒太多選擇,反正我們年輕嘛,可以不做傳統的東西,可以做一些創新的菜式。」餐單沒有主流食物,總之他們覺得好吃的,都拿來做一做,以測試素食的受歡迎程度,菜式名字也是自創。我試過,味道確有驚喜,不如一般素食有種難言的寡口感,是年輕人喜歡的味道。


■Avocado Dip $58,Nachos粟米片,蘸用牛油果、橄欖油、番茄粒製成的沾醬,極香口。

■Pocket of Gold $78,酥皮蘋果批,份量飽滿,不會太甜。

大廚Wendy

■Japanese Crunch $68,和風口味,材料包括椰菜、油豆腐、蒟蒻和芝麻,清新爽脆。

■Herbivores Bomb $198,意大利炸飯糰,加入巴馬臣芝士,配自製番茄洋葱醬,芝味香濃。

■Ginger and Carrot $52,素食西式湯,薑配蘿蔔配搭新鮮。

Wendy鑽研法式甜品,故甜品選擇較一般素食店多,「在其他餐廳,素食者比較難吃到甜品,所以甜品算是這店的主打,法式甜品不能避免用蛋和奶,但如果客人要求,我也會特製素食蛋糕。」另外,店舖棄用方方正正的餐桌,改放大大張的長枱,就是要互不相識的人坐在一起,多多交流,這是外國流行的做法,也適合派對包場,Wendy:「反正老闆放手讓我們搞,我們就開心打造理想國,完全沒有包袱。」

■為照顧不同素食者需要,餐單加附註說明,「B」代表沒有葱蒜,「V」代表沒有蛋奶。

■舖面用藍色做主調色,簡約裝修全由Wendy親自操刀。


Herbivores(2613 2909)
地址:中環士丹頓街35號

上一則: 我行我素1:何不食素

下一則: 我行我素4:素食者通常癲癲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