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星期六

�果日�- ��玲的起伏跌宕 - 王�

蘋果日報- 張愛玲的起伏跌宕 - 王鶴
張愛玲的起伏跌宕 - 王鶴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7月版)收錄了張愛玲致夏志清的100多封信,夏志清為絕大多數信件寫了按語。這些文字,讓張愛玲在美國的生活與寫作,變得更為立體、更有細節。


夏志清的名著《中國現代小說史》1961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他對50年代後在大陸湮沒無聞的錢鍾書、沈從文、張愛玲等,給予別有洞見的高度評價,使他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從此被改寫。夏志清盛讚張愛玲,將其短篇小說成就與英美現代女文豪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等相提並論,視《金鎖記》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學術界對她理直氣壯的研究,緣於夏志清的推崇。


夏志清回憶,張愛玲至遲在1961年3月收到他寄去的英文初版《中國現代小說史》後,與之通信,之前的信因搬家遺失,《張愛玲給我的信件》中最早那封,始於1963年。


夏志清對張愛玲有知遇之恩,後來更給予她諸多切實的幫助。張愛玲晚年清冷避世,但寫給宋淇夫婦、夏志清、莊信正等人的信裏,不乏周到、溫煦、誠摯。當然,她的表達有着一貫的不煽情、不熱辣的節制風度。


張愛玲為香港的電影公司編劇,也為美國新聞處翻譯作品,聊以謀生。根據《金鎖記》改寫的英文小說《北地胭脂》,出版後口碑和銷路不理想,其他小說在出版社常獲冷遇,張愛玲惆悵滿懷。她固然需要版稅改善經濟狀況,但更渴望以英文作品再度贏得文壇矚目。


張愛玲在美國寫作的自傳體長篇英文小說,取材於童年、少年回憶和青年時在香港、上海的經歷。她自陳,「美國出版商似乎都同意那兩部長篇的人物過分可厭,甚至窮人也不討喜。」「對東方特別喜愛的人,他們所喜歡的往往正是我想拆穿的。」


張愛玲早年回應傅雷的批評時說:自己喜歡素樸,並不贊成唯美派。「我不把虛偽與真實寫成強烈的對照,卻是用參差對照的手法寫出現代人的虛偽之中有真實,浮華之中有素樸。」寫什麼、怎麼寫,她自有主見。張愛玲不願迎合英美出版界那種「東方采風錄」式的趣味或冷戰思維,也不太讚賞韓素音等人的暢銷小說。她1978年給夏志清的信上,對後輩女作家陳若曦的《尹縣長》英譯本在文壇走紅,心情複雜,感慨良多。


《雷峯塔》《易經》《小團圓》等,固然有張愛玲文字一貫的風韻:繁複細密的意象,別致微妙的譬喻,可堪玩味的情調……但比起她40年代的頂峯之作,少了豐沛元氣、驚世才情,那些恍若精靈附體的生花妙筆,好像由潤轉枯。她的一世英名,還是靠早年作品成就的。


從孤島時期紅透半邊天,到抗戰勝利後被迫沉寂;從熱戀時的「欲仙欲死」,到胡蘭成另尋新歡;從勞頓不堪陪護病人,到頻繁搬家躲避跳蚤……張愛玲曾讓筆下的人物身處極端之境,她自己也歷經起伏跌宕、不由自主。



HH

�果日�- �地人看�中 - �惜姿

蘋果日報- 內地人看佔中 - 陳惜姿


內地人看佔中 - 陳惜姿

我的學生最近採訪了連串與佔領運動有關的題目,其中一個是內地人看佔中。有些事,我也是看了她們的作品才知道。


內地生在香港,受着各種的限制,不能暢所欲言。她們從受訪者口中發現,在今年七、八月,來自上海、天津、長沙等地的同學,身處內地的家長接到當地公安局的電話,甚至被邀請至公安局「飲茶」。家長被勸告,要叮囑身在香港的子女,不要參加任何「佔中」與「反佔中」的遊行集會。


一名在香港讀大學,畢業後留港工作的上海人,因聲援過《南方周末》的記者,接受了《蘋果日報》的訪問,上海公安局的電話打來了,他沒接上,對方在其電話留口訊,警告他若不再接電話,便會致電到他家裏去,並表明清楚知道他的住址。結果在回家過年時,他果然被請到公安局問話。


內地人在香港,有些是過客,有些打算在此長居。他們參與香港的社會運動,比我們要付上更大的代價。然而在今次運動裏,確也有內地人參與。Facebook「內地生撐香港」專頁裏,有不少真誠的分享。


當香港人說「自己香港自己救」時,這群內地人心裏會有點衝擊。他們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不是香港人,但中國就只有這片自由的天空了,他們也希望用行動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說不定,「政治現實」這道銅牆鐵壁,會慢慢被推開。



HH

�果日�- 新�社胡�放箭 - 左丁山

蘋果日報- 新華社胡亂放箭 - 左丁山
新華社胡亂放箭 - 左丁山

新華社英文網在十月二十五日突然發表一篇署名Yan Hao嘅文章,題為Hong Kong Tycoons reluctant to take side amid Occupy Turmoil,文章主要評述董建華在十月二十四日召開記者會挺梁,中間筆鋒一轉,指亞洲首富李嘉誠雖曾發表聲明請學生回家,勿使今天的激情變成明天的遺憾,但李嘉誠冇清楚表明對佔中嘅立場咁話,文章又指香港畢菲特李兆基、亞洲糖王郭鶴年及九倉吳光正對佔中一直保持沉默。呢篇英文評論上網幾小時就被抽起刪除,但傷害已生,訊息非常清楚,就係香港大亨,無論有冇靠共產黨或共產中國發達,都要回到中央這一邊來,要公開大力反佔中。

碰啱早前梁振英講14K(月薪1,800美元之人),聞名國際,出名到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自由派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魯明在「紐約時報」點名批判,呢位Yan Hao之言,更令人產生一個印象,中央、特區政府與香港富商會聯手推動假普選。

新華社署名文章出台,並非「蘋果日報」咁鬆散,一定要由上司、上司嘅上司驗屍咁驗,先至可以發表,斷不可能話呢位Yan Hao年資淺,唔識世界。公關C以前在「南華早報」做記者,佢嘅by-line(署名報導)你估咁易見報乎?公關C憶述話:「起碼有三個上司睇過,而且仲要改寫幾次!」Yan Hao之評論,絕對係有的放矢,不過佢及上司實在有眼不識泰山,亂咁射箭。四位被點名富商有兩大特點,一係不靠中共/中國發達搵銀,而係發大達之後先至回國投資,二係佢地與內地有起碼三四十年關係,動搖不得。四人之中,郭鶴年家族與內地有最深根源,「文匯報」就曾寫過周恩來好信郭家,曾委託郭家在全世界迂迴買糖運回內地,以打破西方聯手制裁,1989年發生六四事件之後,各地外資投資暫時停頓,但嘉里在北京興建之China Trade Centre全力趕工,當時一位賓架曾向左丁山透露:「我地美國總部驚驚地,有人提議暫緩貸款,你話點呢?」當時左丁山同佢講:「政治還政治,郭家與中共好有淵源,佢地在艱難時期支持中央,他日必有好處。」果然,後來香格里拉酒店在中國遍地開花,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落成,嘉里係第一批大租客呢。郭鶴年今年91歲,在上海與江澤民市委書記及朱鎔基市長交往之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不知在那裏當小官,新華社批評佢,真是哈哈哈。



HH

�果日�- 悠�芊陌:成也手� �也手� - ��春

蘋果日報- 悠遊芊陌:成也手機 敗也手機 - 蕭煒春
悠遊芊陌:成也手機 敗也手機 - 蕭煒春

老撾,又稱寮國。初來甫到,最令人詫異的,是滿街cafe都掛上了wifi available的牌子作招徠。這個國家,三份一人口活在貧窮線下,在電子通訊方面卻一點不落於人後。我隨小女的學校到訪,感受深刻的是智能手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同時在孩子之間築起一道道電子屏障。


今次探訪是屬於學校EOTC(Educ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課程的一部份,可以選擇到老撾、內地肇慶或留港駐紮西貢營地。小芊選擇了老撾,「我在香港,沒有機會接觸很窮的人。聽說他們雖然窮,其實過得很快樂。我想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很快樂,以及是甚麼令到他們那麼快樂。」她去年的班主任今年辭職到了老撾當義工,身體力行的教導,對學生影響深遠。


我們是透過志願團體Community Learning International接觸當地的小朋友。情況較想像中惡劣,說的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雙方溝通的途徑。數十名6至15歲的孩子,基本上完全不懂英語。我們一行二十多人,也是對老撾語一竅不通。完全處於雞同鴨講的狀況下,一個較年長的女生拿出一部智能手機,打開一個翻譯app,把老撾文逐個字翻譯成英文,再將英文轉換作老撾文字。


女孩的名字是Nadra,今年12歲,家中開士多,家境相對上較充裕,所以可以擁有手機。她一有空便會騎電單車到CLI學習唱歌跳舞(他們一升中學便可駕駛電單車),更希望是多學英語。這種手機對話不容易,短短的自我介紹,一來一回花了超過二十分鐘,但至少是互相認識了。兩個人對話,身邊圍上了十多二十人幫忙解讀。你拿著手機發問,我透過手機翻譯作答,期間不時因錯誤理解而引來哄堂大笑。


一部手機,打開了溝通的大門,卻同時窒礙了更多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機會。同行的香港孩子,基本上人手一機,大部份時候不是在Minecrafting,就是在Temple Run的世界奔跑。有時忍不住提醒他們,乘車坐船可以把頭抬起來,多看幾眼這個陌生的國度,畢竟跟我們熟悉的繁榮景象截然不同。可惜目下的灰白世界,比起色彩繽紛的手機世界,對小朋友而言明顯吸引力不足。


愛玩手機的孩子,在手機一族之間,可以輕鬆地就如何過關升級侃侃而談,可是一旦面對陌生人,尤其是言語不通、需要倚靠表情及肢體語言表達時,就明顯缺乏一種希望認識對方的熱情,總是被動地站得遠遠的。


原來過份倚賴手機,會喪失現實世界的溝通能力。美國加州大學兒童數位媒體中心曾把一批11、12歲的少年分為兩組,第一組連續五日不准接觸智能手機,另一組如常每天玩機五小時。然後要求孩子在一批人頭照片和一段錄像中,指出各人喜怒哀樂的情緒。結果發現,禁玩手機後,孩子可更準確地閱讀他人的情緒,錯讀比率由14.02降至9.41。「人們看到電子媒體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卻沒為意代價不菲,失去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便是代價之一。」該中心的心理學教授Patricia Greenfield如是說。


老撾之行,體驗了手機的一幣兩面。同一部手機,用得其所可以成為溝通的支點,用不得其所卻磨滅了孩子對話的本能。同一部手機,用得其所可以在群眾運動中起關鍵作用,用不得其所卻是流言蜚語的傳播工具。下一代無論貧富,將無可避免成為手機一族,如何令孩子善用電子科技,似乎是老生常談,卻是爸媽們不能逃避的一大挑戰。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