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7日星期五

揭秘大陆和台湾的真实差距,看完惊呆了! | 新鲜历史

揭秘大陆和台湾的真实差距,看完惊呆了! | 新鲜历史

揭秘大陆和台湾的真实差距,看完惊呆了!

发表于 2015年12月4日16:52

我们必须承认,台湾和中国大陆还是有很大差距。台湾的人民生活是非常富裕的,人均年收入在3万美元左右,相当于大陆的15倍。

世界90%的笔记本,是台湾企业生产、20%的石油生产被台湾控制。在中国大陆,台湾的旺旺、康师傅、统一等,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台湾的农业很发达,农业现代化处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台湾在1988年走向自由的"公民社会"后,大力推动"高福利社会"建设,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60岁农民,均可以得到与教师、公务员一样的退休金。

大学毕业由政府发放租房补贴,结婚购买房子由政府担保30年免息贷款,结婚后生孩子由政府发放营养补贴和工资,幼儿园到国中的费用,均有政府承担,中午的免费午餐,一般是三菜一汤,由政府承担。

有人说,台湾的福利是世界上最好的,全民医保制度比美国更先进、更超前。台湾人90%的青年学生,都可以出国留学,良好的社会状况,吸引了85%的归国率,留在外国的台湾人,在创业成功后大部分回台定居。台湾人在海外工作的人众多,但家庭均在台湾生活。台湾的医疗、文化,都是非常适合人类生活的。

由于生意关系,往来大陆和台湾很多,所见所闻,更是感慨万端。从台北沿西线奔台南,再从台南北上走东线回到台北,环岛一圈近两千公里,去了大小十几个城市。台北、台中、高雄都是大都市。花莲是小城市,大约相当于大陆一个县城的规模,人口约不超过十万。

但不论大都市还是小城市,给人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真的实在太干净了,地面上几乎一尘不染。在台湾八天,皮鞋没擦过,出去什么样回来基本什么样。

第二个感觉,学校实在太好了。学校没有围墙,象个大公园,去了台中里的一所普通学校,大约相当于大陆一所中专或专科学校,其图书馆却大约相当于大陆一个省级图书馆的规模,校园的环境,绝对比大陆任何一个公园好,校园有公共汽车,不要钱,招手就停,也从来不问乘车人的身份。

最让人震撼的是学生宿舍,绝对相当于大陆三星级宾馆的水平,一进门,就是地毯,走廊上全是沙发,学生公寓两人一套,一个大起居室,两个小卧,一个卫生间,全是地毯,面积大约在五十平方左右,学生公寓设备非常齐全,从各种小吃到超级市场到烧烤,全部能在公寓里买到,水、电、热、房租(压根就没有房租的概念)全免费,很多学生公寓卫生间里的灯已经开了五、六年,一分钟都没关过,因为不要钱,水是热水和冷水,24小时供应。

台北的民主纪念馆和中正纪念堂,面积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尤其是民主纪念馆,12个小时不停地走,只逛了一半左右,汉白玉和镀金的雕塑(镀的都是纯金,有些就是真金),成千上万,保存得非常好,相比之下,故宫就象个大农庄,真的,以前说故宫是世界第几大奇迹,和人家比起来,真是太阴暗,太狭窄了。

故宫和民主纪念馆的建筑年代相差并不远,但人家已经可以建造几百个,绝不重复的喷泉和宽畅到令人难以想象的饭厅,只要去过这两个地方不存偏见的话,文明的差距一目了然。

台湾人的福利非常好,水费全免,电费非常便宜(每度大约相当于几分人民币),天然气很多地方都全免,冬天的暖气基本也相当于不收费。每个台湾人,只要成年而且有正式工作,都由政府分配一套度假别墅,可以终身享受,死后由政府收回。

医疗全部免费,而且是百分之百免费,只要是台湾户籍,全免,一个新台币都不收,所有的病,全部的人,没有任何例外。教育,除了私立学校以外,全免,无一例外,无任何一所学校例外。当时问,假如有学校乱收费呢?对方呆了半天说,不清楚会怎么处置,因为没发生过这种事。

去之前听说台湾警察非常腐败,对大陆人不友好,黑社会盛行,等实际到了台湾,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台湾警察非常有礼貌,非常友好,除了不会说普通话。

我在台北问过一回路,一个警察非常仔细地听他们说了半天,但他听不懂普通话,他依旧非常耐心地听,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子,最后弄清楚我们是大陆人,于是马上和警察局联系,最后联系了新华社台北办事处,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并说,假如不能确定,可以先去警察局休息。

台湾人的素质之高,令我们这些大陆人,真的感到非常惭愧。在台北,根本不需要打车,只要一招手,就会有车停下来,坐上就走,有些收钱,有些不收钱,收钱的也便宜,因为台湾的城市都非常大,台北有很多人都兼职当出租车,政府从来不管。

当然,很多人是真心帮助你,不要钱,而且有时候你去的地方和他不同路,他还会为你绕一下,车辆各种各样,有林肯,有拉达,也有丰田,什么车都能打到。

台北的地铁,深大约有一百米左右,共四层,电梯上人们都自觉地站到右边,左边经常空无一人,因为,左边是应急通道,是供那些有急事的人临时使用的,偶尔会有人急匆匆地从左边跑过,不论多么挤,人们都要留出一个通道,非常自觉。

台北的自由广场,原本以为非常大,结果一看,连天安门广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太小了,自由广场的总统府也可以随便进,游人可以随意地拍照游玩,没有人来干涉,只是有一幢办公楼,只能去到隔着一条街的地方,有红线,一过去,就有人吹哨子,提醒你不要过街(但没有警察过来)。

那条街大约六、七米宽,连同人行道也就十米左右吧,经过询问才知道,那是总统办公楼,马英九的办公室就在二楼,每个人都能看见他办公室的窗子,距离普通游人的直线距离不过十五、六米,当时有同伴开玩笑说,力气大些的人估计都可以把手榴弹丢进去。

自由广场侧面有一幢白色小楼,很小,有个闽南语叫什么楼,比较拗口,没记住。这里是国民党的吴伯雄办公室,这里的管理就更松了,游人可以直接上到楼梯,只有一个警卫,绝对不来管你,只要你别进到大门里面去,但是也很少有人去,台湾好象对此并不感兴趣,只有一些外国游客去照相,台湾导游说吴伯雄很随意,台北人时不时都会看到他去上班,走自由广场的一个侧门,没有警车开道。

台湾的城市街道都非常宽,城市一般限速都是八十公里左右,但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非常安全,有红灯的地方,只要红灯一亮,车子绝对停住,不管有人没人,没红灯的地方,只要你从斑马线一过马路,车子离你非常远的地方就开始减速,你只要一犹豫,司机就会非常友好地朝你挥手,让你先过,态度非常和蔼耐心。

这个现象曾在几个城市都试过。我们回来的时候,因为去赶飞机,到乘车的地方要过一条马路,斑马线有点远,有人建议不要绕,直接过去,当时马路上没有车,但台湾导游坚定地说:宁可误了飞机,也要走斑马线。

台湾人非常尊重妇女,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你是乘车还是在街边休息,只要女的一过来,男的全部起来让坐,无一例外,最典型是在公交车上,只要女的一上来,全部男人都条件反射试的站起来,从小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马上全部站起来,坐一次公交车要站起坐下很多次。

台湾人每个人好象都带着垃圾袋,擦丢的吃剩的反正只要不用的,全部放垃圾袋里,一遇到垃圾桶就丢进去。台湾很多地方不能抽烟,在一些商场或公共场所,都有一些水缸一样的烟灰缸,男男女女一群人围着抽烟,非常自觉,导游说就连台北的市长议员,也都要到这里抽烟,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抽,大家都很坦然,没什么怨言。

台湾很多地方都有排队现象,台湾人对排队习以为常,非常守纪律,没有一个插队的。在101大厦登顶因为限制人数,所以要排队,大家都非常自觉,耐心地等着,而且每个人排每个人的队,几个小时,无人喧闹。在中正纪念堂里,有很多雕塑是不能用手摸的,这些雕塑旁边有些有人守,有些没人守,我观察了一下,没有一个人去摸。

当时有一个纯金的雕塑,有人以为没人,就伸手去摸,刚一触摸到,就听见哨子声(很奇怪,台湾很多地方都喜欢用哨子),我们才发觉有个老兄嘴里含着哨子,警惕地看着游客们。后来发觉,这位老兄实在很机械,假如你作势去摸,但没摸到就停住,他就只是盯着你,不吹哨,有人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最后大家都笑了,旁边的那些台湾人也无奈地笑了(但绝对是善意的,没有丝毫的敌对态度),我们也不好意思再逗他了。

台湾有两样东西很多,二战纪念馆和国父孙中山雕塑,台湾人结婚都要去二战纪念馆献花,并在长明灯前默哀,而且台湾法律规定只有新人才能靠近长明灯,其他人不能靠近,台北的二战纪念馆规模宏大,最醒目的是,里面刻满了战死者的名字,每个战役都有很多油画来表现,旁边的拄子或墙壁上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名字,从将军到士兵,没有任何区别。

国父孙中山雕塑则让我们大陆人奇怪,原来以为都被撤除了,问导游,她说确实拆了很多,但也保留了一些。问为什么要保留?她说因为台湾还有很多人喜欢他,他们就不希望拆除,这些人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这很奇怪吗"她反问。

民进党每年都有人提议,把国父孙中山的雕塑迁走,但每年都迁不走,因为总有很多人反对,每年都有人到广场示威,反对迁走,示威的人不但有老国民党员,也有青少年学生甚至还有歌星,比较有趣的是,很多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也来参加示威,也反对迁走国父孙中山雕塑,而且人很多,比台湾人还起劲,说这是全人类的遗产,不能由台湾自己说了算,政府通不过,民进党也没办法。

台湾人身体非常好,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路非常快捷。台湾的学校、医院、法院都没有退休制度,都是终身制,只要你自己愿意,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没人赶你走。当然,如果你的工龄达到30年,不管你的年龄是多少,只要你想退,你也可以随时办理退休。

我有一老友的女儿嫁给了台湾一警察,她舍不得在大陆的父母,就在京买了房子并在西单一商城,做起了经营台湾红珊瑚为主的珠宝生意。她的老公为了能帮她,不到五十,就办了退休,他对我说,台湾现役军警是不许到大陆的,我工龄30年了,办了退休,就可以去大陆帮助妻子料理生意了。

台湾街上最有特权的人,是孕妇,只要孕妇一出现,那场面,绝对象大陆的领导出巡,人们纷纷往路两边让,还不停地小身提醒,听导游说孕妇在台北确实是特殊人群,只要她愿意,随时有警车为她服务,一个新台币都不收。

台湾明年政府要换届,现在的执政者马英九,要向选民交出成绩单,让选民检验,是否还让你继续执政下去。

中国大陆的博士数量已经超越了美国,可是在近50多年中,美国有100多位科学家获得了80多项的诺贝尔科学奖,而中国大陆在这60多年中,却是一个科学家也没有获得过。

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大陆人,现实的感受和体会又是如何,是否感觉到了国泰民安,是否生活的悠闲富裕轻松愉快,是否切身感到了自己的生活,已经优越过同为一个中国下的台湾人?

看文章不过瘾?加入组织,有胆就来,有话就说——搜索"历史爱好者"QQ群,517816383。



Z88

蘋果日報- 雨中交響曲 - 李純恩

蘋果日報- 雨中交響曲 - 李純恩

雨中交響曲 - 李純恩

香港真的不能離開,離開一陣子,會少許多樂趣。

外遊一星期,十月三日回到香港,這就錯過了十月一日金紫荊廣場升旗禮打傘不打傘的趣事。當天的樂趣場面都是看報紙文字,還有朋友笑談中知道,傘開傘落,雖非親眼目睹,也栩栩如生,只是沒能及時看見,實在是個遺憾。尤其是梁振英太太的英姿雖見識過許多種,但屹立在大雨中的光輝形象沒能第一時間觀賞,真叫人心癢難熬。

有多事者說,你這話給梁太太聽到,又會罵你涼薄了。我說這就冤枉了,一個女人,明明自己和老公手上都有把傘,但就是要選擇迎雨而上,在「冒着敵人砲火」的歌聲中,冒着天上倒下來的水,仰頭挺胸,從外套濕到內衣,化胭脂溶水粉,污眉色掉眼綫,落花流水一個妝,似真還假半張臉,如此示眾,對一個女人來說,要多大勇氣,受多大委屈,為的就是一句話:「大家都來看!」這般情景你還不看,還對得起她嗎?朋友聽我這麼一說,覺得有道理,便不響了。

其實既然手中有傘,下雨就該打開。這就像佔中那年有張中國新聞照片得年度攝影大獎,那張照片的主角是習近平,他去工地視察適逢天雨,毋須隨從費心,親自挽起褲管,撐起雨傘,親民精神令人感動,就連香港的佔中份子也受到感召,將習主席那張照片放到真人尺寸,立於佔領區外,叫參與者要跟習主席一樣有常識,下雨要打傘。

如今香港一個升旗禮,梁振英一把傘打得半途而廢,曾俊華則堅持把傘撐下去。梁振英下雨不打傘是因為張曉明不打傘,曾俊華下雨打傘是因為常識告訴他下雨要打傘,這常識哪裏來的?習主席教的!由此可見,梁振英是張曉明的好學生,曾俊華則是習近平的好學生,導師的級別差得太遠,見微知著,鑑傘辨色,明年三月,我買曾司長贏。

上一則: 午夜麥記的意外 - 李碧華

下一則: 有嘢冇碇扑 - 邁克



I

蘋果日報- 《斯諾登》之解密揭秘 - 石琪

蘋果日報- 《斯諾登》之解密揭秘 - 石琪

《斯諾登》之解密揭秘 - 石琪


《斯諾登風暴》劇照

三年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前職員斯諾登來到香港「爆大鑊」,轟動全球,至今餘波未了。現在奧利華史東拍成劇情片《斯諾登風暴》(Snowden)上映,大概難以哄動,因為這事件早有鋪天蓋地的傳媒報道。而且新聞話題日新月異,驚天頭條三年後若非恍如隔世,亦是明日黃花了。

坦白說,我對此片沒有很大期望,但觀感比預期較好,可算中規中矩。曾經很激很火的奧利華史東,臨老仍然狠批華盛頓和華爾街,不過顯然收了火。今次沒有煽情,亦沒有炮製驚險火爆,相當平實地描述斯諾登的傳奇經歷。

劇情由青年斯諾登參軍開始,他很愛美國,想做特種部隊去打反恐戰。然而受訓期腿部重傷,康復後投考中情局,因擅長電腦獲得提拔。

對我來說,最好看就是他加入中情局的情況。面試的問答刁鑽有趣,妙在他遇上尼古拉斯基治飾演的失寵電腦奇才,問及「疑你碼」Enigma,對密碼機和解密很感興趣。看來斯諾登可能熟知《解碼遊戲》拍攝的英國奇才圖靈,圖靈正是大戰時破解納粹德國「疑你碼」的功臣,亦是電腦先驅。

片中斯諾登有電腦天才,因而在中情局及外判公司受重用,派往日本和夏威夷接觸很多機密。他還創出連結複雜資訊的捷徑,但想不到被美國國家安全局「稜鏡計劃」用來侵犯國民私隱和外國機密。他終於為公義叛國揭秘。

曾主演《心跳500天》和《命懸一線》的約瑟夫哥頓李維,扮演斯諾登,形格近似,溫文含蓄。熱情活潑的是《分歧者》系列女主角莎蓮活莉,飾演女友,這段戀情佔戲甚重,但欠缺火花。

至於香港戲,主要在酒店房中,與英美記者密會。英國老戲骨湯威堅遜演《衛報》記者,在新《星空奇遇記》系列演冼樸的沙卡利昆圖飾演《華盛頓郵報》記者,還有女紀錄片導演現場錄影。當時Laura Poitras拍攝的《第四公民》得到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去年香港公映了。

揭密後,斯諾登匿居本港南亞家庭的舊樓陋室,然後飛往俄羅斯。片尾有斯諾登真人在俄羅斯亮相,其實比扮演他的約瑟夫哥頓李維俊俏。

憑越戰片《殺戮戰場》成名的奧利華史東,拍過《驚天大刺殺》、《華爾街》、《天生殺人狂》、《阿歷山大帝》,亦拍過尼克遜和小布殊兩總統。他早已想拍中國的江青和毛澤東,但大陸禁制甚嚴,不像他在美國可以「放肆」批評本國,本片就是他表揚美國「叛國者」之作。

上一則: 不懂國史 - 左丁山

下一則: 午夜麥記的意外 - 李碧華



I

蘋果日報- 披頭四廢青世代 - 陶傑

蘋果日報- 披頭四廢青世代 - 陶傑

披頭四廢青世代 - 陶傑


(互聯網)

罵年輕人,每一代都有,六十年代的英美上一代,就罵過披頭四和他們的年輕世代。

電影「走過披頭歲月」,紀錄了由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六年,披頭四席捲全球的四年(此處的「全球」,不包括當時的中國和第三世界)。電影有許多鏡頭,是成千上萬年輕女歌迷,見到披頭偶像,歇斯底里、口吐白沫瘋喊的場面。

這些年輕人,已經不是什麼歌迷粉絲,而是一個宗教的信徒。披頭四不止是走紅,而是瘋魔。人類史上迄今尚未出現過四個年輕人捲動年輕世代的感情如此盛大的運動,英美政府和教會暗中吃驚。

這一邊是披頭四及其瘋迷,那一邊則是「文革」和毛澤東及其中國紅衛兵,一樣的尖叫瘋狂,而且是同期。我懷疑六十年代必有異象的奇異排列,影響了地球的磁場。

披頭四無意中引起政治風波。第一次,到佛羅里達州的球場演唱,當年明文種族隔離,黑人須與白人分座。但披頭四說:我們的歌,是唱給所有人聽的,不分彼此,如果種族隔離,我們不唱了。

結果政府讓步,一個黑人小女孩第一次去聽披頭四,第一次發現,站在四周的都是白人;第一次發現,跟她在一起的白人都在歡笑,沒有向她投下鄙棄的眼光。從此,美國的體育場館,不再種族區隔了。

第二次政治風波,是連儂接受美國報紙訪問,說:「今天這代,不能肯定到底年輕人信搖滾樂還是信耶穌多一些。」

忍了許久的教會即刻痛斥,指披頭四僭越基督。其他保守勢力即刻圍攻,說披頭四像邪教,呼籲將披頭唱片砸掉。

連儂被迫道歉說:「我說的話,只是一句客觀的質疑,在英國不會如此反應,為什麼美國會這樣子?我們從來沒有以耶穌自居,只是講出一種現象。如果原話的主語不是搖滾樂,也不是我們,而是『電視』,你們不會將電視都砸掉的。」

連儂幽默地指出了美國保守派之非理性,連儂是四人之中最有大腦的一個,他嗅到了氣氛中的異味。披頭四很快就解散,或許受此刺激,連儂作了Imagine,第一句就是:「想想並沒有天堂」(Imagine there's no Heaven),人類世界,可不可以沒有宗教和種族之異,一起快樂地生活?

答案是不可以。連儂遇刺早死,伊斯蘭國正在宗教屠殺。

上一則: 【男女之間】中女最享受性愛 研究︰狼虎之年性慾最強

下一則: 不懂國史 - 左丁山



I

蘋果日報- 【男女之間】中女最享受性愛 研究︰狼虎之年性慾最強

蘋果日報- 【男女之間】中女最享受性愛 研究︰狼虎之年性慾最強

【男女之間】中女最享受性愛 研究︰狼虎之年性慾最強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原來中年的女性比年輕的女性更享受性愛。

正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男女之間的關係除了感情之外,「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否則游議員也不會為男女交歡空間爆seed。當年月將夜蒲的意欲帶走,「阿姐」、「Auntie」成為自己的代名詞,妳就必須承認自己已經步入中女的行列。雖然外表堅強,但事實上她們也是一群容易「我空虛,我寂寞,我凍」的女孩。

根據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轄下大學醫院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步入中年的女性比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性更享受性愛,她們有更大的信心和「技巧」促進性關係。研究調查超過500名40至75歲的女性,當中發現40至69歲的女性,相對70至75歲的女性,更加滿意自己的性生活。少數40至75歲的受訪者表示,隨着年月增長,性功能下降,減弱了她們的性趣,並影響她們性生活上的活力。

其實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愛爾蘭時報》(The Irish Times)網站曾作調查,訪問了5,596名17至64歲的女性,結果亦顯示中年的女性不論在性需求,或者在享受性愛上,都有較高的數字。調查發現25至34歲的女性中,51%的女性一星期內有多於一次的性行為,較平均數字高5%,亦較17至24歲年齡組別的女性高2%。調查亦發現,17至24歲和25至34歲兩個年齡組別,都同樣有91%的女性享受性愛,不過在25至34歲的女性中,每一次都享受性愛的人較多,引證女人年華三四十如狼似虎。

愛情離不開也是激情、親密和承諾,缺乏性生活,無疑也是缺乏激情。如果你的另一半已經步入「適婚年齡」,不妨與他/她坦誠相對,討論大家在「性」方面的共識。

資料來源:Dailymail, The Irish Times

記者:盧逸文

上一則: 【西遊記】沒有了舊一個的添布頓 - 方俊傑

下一則: 披頭四廢青世代 - 陶傑



I

蘋果日報- 【蟹季來襲】咪做大嘥鬼 大閘蟹腳做點心

蘋果日報- 【蟹季來襲】咪做大嘥鬼 大閘蟹腳做點心

【蟹季來襲】咪做大嘥鬼 大閘蟹腳做點心


大閘蟹腳花餃子食譜卡


紫蘇蟹肉卷食譜卡

很多人吃大閘蟹只吃膏和蟹身,剩下一堆蟹腳便當垃圾非常浪費。但其實如果是在家吃蟹,可以先把蟹腳剪下收集起來,吃完飯無事做便剪開拆肉放保鮮袋,存於冰箱保存,留待有空時便可以取出去做小點心。別小看一隻蟹腳小小,五個人每人吃兩隻蟹的話,加起來便有近百條蟹腳,也有不少蟹肉。不過用大閘蟹肉來做菜時,因為它較寒,最好別用來做涼菜,拿來跟薑或紫蘇等溫性食材去配搭會更適合。這次便把大閘蟹加驅寒的薑和平和的豬肉來拌成點心餡,做餃子或粉卷一樣美味又鮮味。

記者:謝翠玲

攝影:周芝瑩

上一則: 【蟹季來襲】正宗陽澄湖拆蟹技 完美示範砌番蟹形

下一則: 【做鬼辛酸史】主題公園扮鬼演員:嚇到人爆粗,最有成功感!



I

蘋果日報- 【蟹季來襲】正宗陽澄湖拆蟹技 完美示範砌番蟹形

蘋果日報- 【蟹季來襲】正宗陽澄湖拆蟹技 完美示範砌番蟹形

【蟹季來襲】正宗陽澄湖拆蟹技 完美示範砌番蟹形


Annie在陽澄湖學得一手拆蟹技術,吃完蟹之後還可以砌回蟹形。


六角形的蟹心極之寒涼,因藏於蟹身多膏之位,很多人會不小心連膏吃進肚。


在蟹腳關節位的頭尾處各剪一刀,就很容易推出蟹腳肉,亦很容易重新將蟹腳套接一起。


只需在蟹螯正反面各剪一刀,用力一扭,就吃到飽滿的蟹螯肉。

很多人都喜歡吃大閘蟹,但經常對着隻蟹就無從入手,今次我們請來專批發陽澄湖大閘蟹的羅曼萍(Annie)教拆蟹。她媽媽是上海人,但她一手正宗的拆蟹技術,反而是每年飛去陽澄湖吃蟹時,當地人所傳授予她的。

不說不知,原來古人吃蟹時有一套專用的拆蟹工具,叫蟹八件,「蟹八件一般是很講究、比較注重禮儀的工具,我們現在吃蟹很簡單,只需要一把剪刀、一支蟹籤,就已經可以拆到一隻完整的蟹。」Annie拿出了自備的精緻剪刀和蟹籤,隨手拿起眼前一隻大閘蟹公就準備示範拆蟹技,最厲害的是這拆蟹方法,在吃完蟹之後還可以砌回蟹形:

1) 先剪了兩個蟹螯,留待最後吃;翻轉蟹身,將蟹腌弄掉,因為裏面的蟹腸不能吃。

2) 拆蟹蓋,先挑出蟹膏,挑完後剩下的蟹胃不要咬,因為咬穿了就會很苦。

3)剪掉蟹身裏的腮和肺,最重要是挑出中間那塊六角形的蟹心,因為那是最寒涼的,之後整隻蟹就可以放心吃啦。

4)將蟹一分為二,吃完蟹膏後可以順着蟹腳邊,一梳一梳地剪開蟹身,那就可以很容易吃到完整的蟹肉。

5)將蟹腳剪開,在關節位的頭尾處各剪一刀,然後就很容易推出蟹腳肉;最後吃蟹螯,只需在蟹螯正反面各剪一刀,再用力一扭就可以很完整地吃到蟹螯肉了。

記者:黃子卓

攝影:劉永發

上一則: 【蟹季來襲】蟹心至寒食咗點算?食完蟹有乜生果唔食得?

下一則: 【蟹季來襲】咪做大嘥鬼 大閘蟹腳做點心



I

蘋果日報- 大集團都唔敢做 華人老闆「食物沙漠」開超市

蘋果日報- 大集團都唔敢做 華人老闆「食物沙漠」開超市

大集團都唔敢做 華人老闆「食物沙漠」開超市

三藩市一個華裔老闆,曾經歷難民和新移民的艱苦歲月,80年代創辦了一間超市,30年來堅持「賺良心錢」。最近在有「食物沙漠」之稱的灣景獵人角區(Bayview Hunters Point)開分店,被視為是整個社區的「白武士」,就算大部份貨品連標價牌都未有,街坊已經湧入掃貨撐場,究竟這間超市為何有此魅力?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灣景獵人角區雖近年慢慢「貴族化(gentrification)」,但仍匯聚三藩市不少低收入人士;這裏是政府大力發展可負擔房屋的地區,但連一間像樣的超級市場都欠奉。即使政府出馬當說客,大型連鎖超市仍拒絕進場注資,美國農業部甚至形容這裏為「食品沙漠」(food desert),即缺乏可負擔的新鮮和健康食品商家。居民每日要跨區買餸,苦不堪言,所以周三開幕的亞洲食品超市「德利」(Duc Loi)分店可謂是及時雨。

潮州人老闆吳端明(Howard Ngo)是越南華僑,越戰後以難民身份來到美國,不足十年捱出頭1987年在教會區(Mission)開了「德利」,希望如其名成為「賺有道德利潤」的良心超市。走入「德利」,從佔貨架比例極高的新鮮疏果、東南亞老牌醬料食材,到有機超市才找得到的有機食品都有,講求價錢相宜。

吳老闆對《蘋果》表示,知道該區情況後,去年10月決定出手,在第三街開設這間分店Duc Loi Pantry,「這兒街坊等好的超市等太久了,他們不一定能負擔到高檔超市,但這不代表他們只可有低品質的食品可選擇」。連大集團超市也怕回報不高而不敢做的事,這個華人老闆用行動證明他辦良心超市的決心。老闆也說,「這個店鋪我不是租而是買的,單是裝修已用了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政府資助約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拒作投機者,希望這間分店長做長有,讓街坊可放心安居。

當地街坊好不容易盼到優質超市,喜悅都掛在臉上。中午12點,超市未正式開張,門口已經人頭湧湧。吳老闆出場時,更呼歡四起,有人還上前向他道謝。特別開心除了因為等這超市等到「頸都長」,也因為吳老闆宣佈會優先聘用該區居民。

獵人角居民佩雷亞(Christian Perea)向記者興奮展示他的戰利品,說以前花跨區差不多半小時的車程才買得到的東西,如今變成僅步行數個街口之隔就有,肚餓時終於不用捱「麥記」。他坦言,「我明為何其他超市不想做;在三藩市營運超市成本已經很高了,更何況在這種偏遠地區。」

「移民」和「難民」,在有些人心目中,可以是代表威脅本地人利益及工作機會的負面詞彙,但嘉惠鄉里還創造就業機會的吳老闆,看來是顛覆了這印象。

話你知:

德利(Duc Loi Pantry)

地址:5200 3rd Street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上一則: 為克林頓煮鱷魚肉中餐 華人廚師各顯神通

下一則: 「馬修」襲加勒比海69死



I

蘋果日報- 掏盡積蓄 再向朋友借錢 女設計師墮電騙失900萬

蘋果日報- 掏盡積蓄 再向朋友借錢 女設計師墮電騙失900萬

掏盡積蓄 再向朋友借錢 女設計師墮電騙失900萬

【本報訊】以「香港入境處」和「內地公安」查案為名的電話騙案連日肆虐,繼日前4名大學師生被騙財逾108萬港元(下同)後,昨再揭發有人中招,一名49歲女設計師,十.一遭假冒入境處職員及內地公安的騙徒,指她捲入假護照及洗黑錢案,要她提供銀行資料及交出一筆保證金以表清白,結果被騙光積蓄,並向友人借款,合共近900萬元,為半年以來最大一宗金額電騙案。事隔多天後驚覺被騙,昨日報警。她事後對《蘋果》記者承認被騙,但不願透露內情,僅稱「唔係我嘅事情」。
記者:徐雲庭


■住在北角的女設計師疑遭電騙,昨凌晨報警;圖為北角警署。翁鈺輝攝

女事主姓劉報稱任職設計師,家住北角天后廟道11號僑興大廈一單位,該單位業主姓劉,於2011年以560萬元購置。記者昨晚到訪其住處,事主隔着鐵閘以普通話夾雜廣東話與記者交談,多次稱「我現在還不能講」避談受騙經過,她說「現在還在等,OK,唔係我嘅事情」,但稱可以遲些再談「我到時候再說,好嗎?」

被指涉洗黑錢消息稱,事主在內地出生,持有香港身份證,而有人在接受警方調查時,稱無留意到近期的電話騙案。

事發於本月1日下午,姓劉女子接獲一名自稱入境處職員的男子電話,指她涉及一宗虛假護照案件,之後將電話轉駁至另一名自稱是內地公安的男子,該男子指她涉及內地一宗洗黑錢案的調查,事主否認涉案,騙徒稱為證事主清白,事主須提供個人在內地的銀行賬戶資料,以及交出一筆保證金。事主不虞有詐,將自己內地銀行戶口資料告知對方,並按指示分5次透過銀行將合共約566萬元(487萬元人民幣),存入成都一間銀行一個戶口。

消息稱騙徒還「溫馨提示」事主,稱由於匯款金額大,會引起銀行職員的查問,故吩咐事主向銀行職員稱匯款是作內地買樓之用。但騙徒收款後似意猶未盡,再致電事主指所入數額不足,要再入數補足。

由於事主已傾盡可以動用的現金,無計可施下只好向友人借近221萬元(190萬元人民幣),再轉入騙徒指定的戶口,但匯款後事件無音訊,騙徒沒再聯絡她,感到奇怪查看自己在內地的一個銀行戶口時,赫見戶口內的95萬元(82萬元人民幣)被人取走,加上未能聯絡「公安」,懷疑受騙,於昨凌晨3時許報警求助;涉款合共逾880萬元(759萬元人民幣)。警方調查後列詐騙案,交東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另一女子失11萬此外,昨天亦有另一宗同類騙案,一名住在將軍澳中心的23歲姓林女子,昨午12時許報警,稱早前接獲一名自稱入境處職員的男子來電,其後電話轉駁到一名自稱內地公安的男子,對方稱她涉及一宗洗黑錢案,林按對方指示到深圳開設一個銀行戶口及將有關的戶口資料告知對方,再按指示先後兩次轉賬共約11萬元到該個戶口,其後她發現該筆錢被人取走,已起疑心,而騙徒在取得筆款項後,見事主輕易受騙食髓知味,昨晨又再致電事主,指款項不足,要求事主再轉一筆錢到該個戶口,事主相信自己受騙,於是報警,警方調查後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案,由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騙徒冒充入境處職員致電事主,指她涉假護照案,並將電話轉駁內地同黨


假扮內地公安的騙徒指事主涉洗黑錢案,為表清白須提供銀行戶口資料及交保證金


事主按騙徒指示先後5次透過銀行匯款近566萬港元(下同)至內地同一個銀行戶口

女設計師被騙示意圖


騙徒再聯絡事主稱款項不夠,事主遂向友人借逾221萬元匯款


事主發現自己另一個內地銀行戶口內95萬元被騙徒取走,又未能聯絡對方,懷疑受騙報警

資料來源:警方消息

今年逾百萬元電話騙案9月23日: 18歲中大女內地生,遭冒認內地執法人員的騙徒騙款約121萬元

9月14日: 51歲男子墮內地公安騙局,被騙去約290萬元

9月11日: 62歲婦人接速遞及公安詐騙電話,失約117萬元

9月5日: 32歲金融公司女高層,被冒充入境處及內地執法人員騙徒騙去約349萬元

3月10日: 元朗一名53歲男子被假冒速遞公司職員及內地官員的騙徒,騙去5,880萬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下一則: 多冒入境處 再轉駁「公安」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