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看了這麼多年的《老夫子》竟然是抄襲的!
《老夫子》。
1931年夏天,四川成都的一個帥小夥,從上海的藝術學校畢業後,成為了一個『北漂』,他叫馮棣。在北京、天津畫壇闖蕩了幾年後,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化名為『朋弟』。
根據網易新聞報導,馮棣(朋弟)大陸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漫畫家,主要作品有《老夫子》《阿摩林》《老白薯》《發財還家》《上海現形記》等。
他創作出一個穿著半截坎肩,一襲短袍, 戴瓜皮小帽的漫畫人物。並給這個人物取名為:老夫子。
老夫子:是一個極具時代特徵的遺老遺少性質的平民形象,新舊事物與觀念在其身上產生著強烈的衝突。朋弟正是透過這一人物的複雜性,折射出社會的斑斕與荒誕,並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批判精神。
朋弟還為『老夫子』創作出一個『朋友』,一個長得圓滾滾,看起來傻乎乎,笨拙但熱心的漫畫人物:老白薯。朋弟的漫畫充滿了市井色彩,一推出就受到大眾的歡迎。
就算到了1950年代他徹底棄筆之後,在北京、天津的舊書攤上,花上一兩角錢,還可以買到一本舊日的《老夫子》,可見當時這本漫畫發行量巨大,廣受歡迎。
這是朋弟1938年初在天津出版的中英文對照漫畫《老白薯》第一集。
就算到了1950年代他徹底棄筆之後,在北京、天津的舊書攤上,花上一兩角錢人民幣,還可以買到一本舊日的《老夫子》,可見當時這本漫畫發行量巨大,廣受歡迎。
朋第的《老夫子》在1937-1943年流行,1950年代消寂。
1944年,重慶舉辦了一場《紀想曲》漫畫展,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朋弟的連環漫畫《老夫子》《老白薯》《阿摩林》等,那是朋弟最風光的時候。那時候的他,不知道自己在不久後會被打成右派,也不知道自己最終晚景淒涼,孤寂地死去。
漫畫家朋弟的作品。
當然也不知道,自己創作的《老夫子》漫畫,會跟另外一個人緊緊聯繫在一起,這個人叫王家禧。王家禧,筆名王澤,漫畫家。1944年從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藝術系畢業,曾在天津任 美術工作。1960年移居香港,他畫的《老夫子》聞名中外,風靡整個華人社區。
王家禧1928年在天津出生,若按當時《老夫子》《老白薯》的覆蓋面和受歡迎程度看,王家禧可以算是看著這些漫畫長大的。
三四十年代天津老漫畫家朋弟的作品《老夫子》。
長大之後的王家禧,和小有名氣的朋弟,他們的命運,因為『老夫子』,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軌跡。
左邊為朋弟版,右為王家禧版。
1962年,移居香港的王家禧,以長子的名字『王澤』為筆名,開始『創作』《老夫子》漫畫。王家禧的《老夫子》和朋弟的《老夫子》人物造型和性格設計都基本相同,且『老夫子』的朋友『大番薯』,和朋弟的《老白薯》也有雷同。
左為朋弟版,右為王家禧版。
1965年(香港)『王澤』的《老夫子》(上),三十年代朋弟的《老夫子》(下)。
1970年代,那是王家禧的《老夫子》最受歡迎的年代。也是朋弟最苦、最慘、最悲哀的年代,有人把香港的《老夫子》漫畫帶給他看,那時候的他窮困潦倒, 臥病在床。看到王家禧的漫畫,他一句話都沒有說。
|
1981年朋弟的留影(左)。
1983年,『老夫子』電影《山T老夫子》在香港熱鬧上映。同年,《老夫子》漫畫的原創者朋弟,在病床上孤寂地死去。
《山T老夫子》,是香港漫畫《老夫子》系列的動畫電影作品之一,於1983年8月4日首度上映,其題材參考了1982年電影《ET 外星人》的科幻元素。
之後, 香港的《老夫子》一直熱度不減。拿不動畫筆,移居到美國的王家禧,把有關『老夫子』的生意交到了兒子王澤手中。
王澤與父親王家禧(左)感情要好,他最佩服父親的極強觀察力。
『老夫子』的英文翻譯是:Old Master Q。這翻譯不禁讓人聯想到魯迅先生筆下,那個習慣用『精神勝利法』麻痺自己的阿Q。
不知道在那些執筆畫畫的夜晚,王家禧有沒有用那些『不得已』的理由,寬慰過自己。又或許,其實他心裡,從來沒對抄襲這件事情在意過。
王家禧早年繪畫《老夫子》的時候。
面對記者有關抄襲的追問,王澤派出了專業的公關公司,給出了足夠『專業』的回答:『對於這陳年舊聞,我方不予回應。』
左起:《老夫子》人物秦先生、大番薯、老夫子。
馮驥才先生1996年曾因機緣巧合,知道了朋弟與王家禧的這段公案,此後他一直搜集證據,不斷發表文章,希望為朋弟討個公道。但激起的一點小波瀾,馬上又不了了之。
馮驥才,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畫家。早年在天津從事繪畫工作,後專職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動了很多民間文化保護宣傳工作。
後來,即使王家禧抄襲朋弟的事情被披露。但是,他的手稿,仍在各大拍賣會上被人高價拍下收藏。
王澤送拍的《老夫子》漫畫封面彩稿《落雨打傘》和《嬉遊》。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