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星期二

爭分奪秒 - 古德明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爭分奪秒 - 古德明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爭分奪秒 - 古德明

二月十二日,政務司長張建宗發表鴻文《從體育精神到優質生活》:「本屆政府在餘下四個多月任期,會爭分奪秒,全力推動今年《施政報告》宣布的一系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前瞻性措施。」生活不言「美好」而言「優質(quality)」,措施不言「實施」而言「推動」,加上硬譯英文的「一系列(a series)」和「前瞻性(forward-looking)」,張建宗之學中共下流話,真是惟妙惟肖,何況他還「爭分奪秒」。
中文有「分秒必爭」一詞,那「必」字突出了一分一秒之不可失。作家余光中《哀中文之式微》一文就用了這個詞語:「報紙逐日出版,分秒必爭的新聞,在文字上自然無暇仔細推敲。」臺灣五南圖書公司出版的《精編小學生造句辭典》也有「分秒必爭」例句:「救護車分秒必爭的將病患送往醫院。」
但中共不滅中文,誓不罷休,於是「全力推動」他們的「爭分奪秒」,而且非常成功。今天,在新香港,「分秒必爭」者越來越少,「爭分奪秒」者則越來越多,充斥報刊、電臺、電視等等。請看五月中旬《亞洲周刊》封面標題:「粵港澳大灣區機遇,梁振英爭分奪秒推動。」機遇原來已經不可以「把握」,而又是要「推動」。可惜編者沒有說「優質機遇」,否則文字一定更加優質。
張建宗那段中共式八股文,共四十八字,中文可用三十七字改寫:「本屆政府任期尚餘四個多月,當兢兢業業,實行今年《施政報告》所定措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I

我的facebook新賬戶 - 高慧然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我的facebook新賬戶 - 高慧然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我的facebook新賬戶 - 高慧然

fb常常封鎖我。
我不介意被封鎖,我介意它大細超。每一次,它封鎖我的理由都是我違反fb使用守則,用了不雅語言。所謂不雅語言,是「撚」、「畜」、「支」等字。有一次,因為「終國撚」三個字,fb封鎖了我三天。
我真的不介意因為違反使用守則而受到懲罰,問題是我不知道甚麼時候、因為甚麼原因我會違反使用守則。fb不許我使用的字詞,我在fb上每天都看到別人在使用。同樣的字詞,別人用了沒有問題,我用了有問題,這就不是雙重標準的問題了,它令我無所適從,每天活在不知甚麼時候、因為甚麼字詞被封的驚恐中。
fb可以隨隨便便用我幾年前出過的post來封鎖我,我每次被封,都是因為一、兩年前的舊post。即使我過去兩年無再使用某些我估計是禁用詞(對我禁用、對其他人不禁用)的字詞,但它仍可以用舊post來封鎖我,最長的一次,封鎖了我兩個多禮拜。於是我有了很特殊的體驗:在fb這個由美國人創造的言論平台上,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言論自由,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自由。
以我曾經的經歷,我猜測fb並無一張禁用字詞名單,有人投訴了,某些字詞便成為禁用字詞;無人投訴,則永遠不是。我得罪人多,被人投訴一點也不奇怪,沒有公平機制處理投訴,這一點卻非常奇怪。
我不知道下一次又因為甚麼原因被封鎖,為免與大家失去聯絡,開了新賬戶,有興趣的朋友可加我: http://www.facebook.com/kowaiyin.yoyoko



I

用英文作反 - 馮睎乾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用英文作反 - 馮睎乾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用英文作反 - 馮睎乾

在此小方格談錢鍾書英文,確是管窺蠡測,只是未見有學者研究過錢氏英文,以致這方面討論總流於印象派點評,委實可惜,故勉為其難也要寫寫。識者最大偏見,是認為錢的英文炫耀學問,某些字詞用法亦不中繩墨,不夠地道。這種偏見,正源於他們從未想過錢先生寫英文,不僅為了達意,更視之為文學創作。昨天提及〈Apropos of the "Shanghai Man"〉,有一句:「And especially the vast throng of Sunday-making people, so stupendous and overwhelming!」你查遍字典,求教Google大神,也找不到誰用過「Sunday-making」一字,現在這樣寫,英文老師十居其九批你錯。但事實上我不必查字典,已猜到錢先生這別開生面的字,是脫胎自英國人講的「holidaymakers」(度假者)、「holidaymaking」(度假),其義自明。單憑此字,已知錢先生決非不懂寫「自然地道」的英文,而是胸懷更崇高的志向──像英國散文名家一樣別出機杼、自鑄新詞。真正藝術都要打破規範,不敢在文字上造反,才會淪為「地道」。錢的英文承襲十九世紀英式散文傳統,用典是閒事,不叫造作,他的幽默調侃近Swift,行文造句則師法Hazlitt和Lamb,其中以Lamb對他影響最大(錢治學不重系統,或許受Lamb的〈Imperfect Sympathies〉啟發)。Lamb的英文如何?明天續談。總結一句:錢鍾書中英文俱優,但我認為他白話文不及張愛玲清新,文言文於當時不算出眾,唯獨英文自成一格,不妨說,只有在寫英文時,錢鍾書才最錢鍾書。



I

張愛玲餐 - 蔣芸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張愛玲餐 - 蔣芸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張愛玲餐 - 蔣芸

真是巧立名目之至,香港竟有家餐館將那位民初女子張愛玲餐推出來了,似乎所列出的不過是一些滬人的家常菜式,從早餐午餐到晚餐,說是一九四三年左右出現在張愛玲餐桌上,你相信嗎?
大概至今也沒有人能肯定的說張愛玲是烹飪好手,印象裏她並不注重吃,在港大求學時,和炎櫻頂多AA制喝喝下午茶、咖啡、茶、西餅,在家時,她母親、姑姑是屬於洋派,與一般滬人之家不太一樣。在上海和姑姑一起住時,她以外賣做正餐比較多, 並不喜歡下廚, 那位老狐狸胡蘭成在她那兒來來去去的年代, 久而久之那份委屈是無由分說的,此時她的黃金年華已蒙塵了,可憐的是局內人尚且不知,要過了很多年很多年以後,時移勢遷,將許多事的前因後果細想一遍,才終於心中透亮,但又不願承認自己所遇非人,若有人問起那些年她吃了些什麼,唉唉,什麼叫張愛玲餐,是不忍再列上餐單的無米粥、夾生飯吧,什麼樣的湯竟是苦的酸的滋味多,最多的是不中不西,不古老也不新潮的湯湯水水,是酸甜苦辣的萬般滋味,是明明知道卻沒有來由的說不出口的惘然、茫然、冷然、瞭然, 是真真實實的負心,虛情假意的知心,是慣犯慣竊的另一次得手,是連普天之下有情人永遠也不願去承認的失足失敗;那冰冷的餐桌上只餘悔恨,只餘不能再點燃的往事歲月,只餘那不能再回顧的背叛和欺騙;兩個口味不同的人,時代不同的男女陰錯陽差的竟坐上同一張餐桌上,而有些菜式永遠上不了枱面,有些滋味永遠進不了口,是永遠也不忍再回味的張愛玲餐。



I

你目睹了嗎? - 陶傑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你目睹了嗎? - 陶傑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你目睹了嗎? - 陶傑

「六四」燭光會今年引起親中愛國大反撲。一伙大媽大叔,六四之夜,匯集維園,一面敲鑼打鼓歌頌中國人民解放軍當年在北京鎮壓暴徒,一面大罵來燭光晚會的香港市民:六四屠城,你有親眼看到?
嚴格來說,親中愛國的「沒有親眼看到等於沒有發生」之說,並沒有錯。不但沒有親眼看到,就等於沒發生;即使親眼看到了,根據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論說,人憑一對肉眼,即使看見一張桌子,此一桌子只存在於人的感官認知(Perception)之中。英國的羅素進一步說:你看見一張桌子,只是你的視覺向大腦折射了桌子的影像,而大腦搜集了你後天所得的「桌子」的知識資料,令自己認知:這是桌子。因此,眼見桌子,不一定真有桌子,何況當你扭轉頭,看另一方向,房間中雖然有一張桌子,卻更無任何桌子。
親中愛國這伙大媽,對於「六四你沒有見過殺人就不要造謠」之說,達到很高的哲學境界。正如所謂的「南京大屠殺」,你目睹了嗎?你沒有。殺了「三十萬人」?剛好三十萬具屍骸,不多不少,你數過嗎?沒有。那麼為何抹黑日軍,如同抹黑偉大的人民解放軍?
如果「六四屠殺」你沒見過,所以是造謠;但「南京大屠殺」你也沒見過,卻一口咬定有其事,這就是對日軍的偏見和對日本人的歧視,但同時對解放軍的過份寵愛。中國文化無邏輯,所以中國人講政治,很容易偏激主觀。
同理,中國歷史教科書說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你見到了嗎?
沒有見到,對嗎?那麼為何你肯定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燒的,而不是中國太監放火,嫁禍洋人,然後又篡改歷史教科書,像日本軍國主義者一樣?
在香港人百年的認知經驗世界裏,英國管治時的香港政府總部,停車場周末開放給市民;中國人董建華上台之後關閉。英資太古商場的停車場,泊車位比中國人的商場寬敞。法國人則崇尚藝術,出過華人藝術家趙無極。英法聯軍不是毛派紅衞兵,會放火焚燒圓明園的古典建築美學?當然不可能。
即使是英法聯軍下手,燒的也只是曾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滿洲韃子侵略者的園子,為漢人出一口氣,燒得好。
我討厭政治,我只是喜歡邏輯常識。身為世界公民,邏輯常識令你客觀、科學、公正,不會情緒狂躁而動不動就嘰哩呱啦。這一次,親中愛國的邏輯哲學,我很Impressed,我全盤贊成。



I

【WWDC】iOS 11新功能App Store率先自爆?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WWDC】iOS 11新功能App Store率先自爆?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WWDC】iOS 11新功能App Store率先自爆?

Technology 


到底「意外流出」的Apple官方Files應用程式會否是iOS 11專用?相信好快就有答案。

香港時間6月6日凌晨1時揭幕的WWDC 2017,將公佈iOS 11詳細資料,但有網民竟然在公佈前於iOS App Store上無現發現到iOS 11的新功能。

網民Steven Troughton-Smith在Twitter貼出一張擷取自iOS App Store的圖片,當中顯示Apple推出的「Files」應用程式。有用開iPhone或iPad的朋友都清楚Apple未曾官方推出過「Files」應用程式,所以當消息公開後,網上評論一致認定「Files」會是專為iOS 11而設的應用程式,而且好有可能會是預載於iOS 11。一直以來好多用家都投訴iOS的檔案管理系統比唔上Android,雖然在「Files」應用程式簡介中並無提及會提供甚麼功能,但應會是好多iOS用家夢寐以求的功能。不過當這個消息曝光不久後,這個「Files」應用程式下載頁面在短時間內已被刪除,到底這單消息有幾堅?相信好快就有答案。

資料來源:MacRumors

記者:布偉倫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I

IS戰鬥分隊策動倫敦橋恐襲
「阿仙奴球衣殺手」兩被放生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IS戰鬥分隊策動倫敦橋恐襲<br/>「阿仙奴球衣殺手」兩被放生 | 2017-06-06 | | 蘋果日報

IS戰鬥分隊策動倫敦橋恐襲 「阿仙奴球衣殺手」兩被放生

英國釀成7死的倫敦恐襲,「伊斯蘭國」(IS)昨天在網上宣稱是其派遣的「一支戰鬥分隊」所為,當局還未公佈被擊斃的三名刀手身份,然而英國傳媒憑着現場一名相信是首領、身穿阿仙奴球衣的兇徒伏法照片,稱他為「阿仙奴球衣殺手」,並順藤摸瓜追查出他是當地一名巴基斯坦裔激進分子,鄰居曾至少兩度舉報他的激進行徑,但當局沒有採取行動,輿論質疑上周末的恐襲原是可以避免的。


民眾昨天在倫敦橋南橋尾擺放鮮花悼念死者。 路透社

英媒在警方要求下,暫以「阿布茲」(Abz)稱呼他,指他27歲,小時候由巴基斯坦移民,在英國長大,住在倫敦東部的巴爾金區,已婚兼育有兩名孩子。


目擊者所拍的刀手施襲片段,可見其中一人身穿阿仙奴球衣。 


阿布茲(箭嘴示)曾出現在一齣有關英國聖戰士的紀錄片上。

看聖戰片入魔 向小童洗腦

兇案後當局搜查過他的寓所,街坊奇布向《每日郵報》記者表示,幾乎肯定相中死者就是阿布茲,事關在案發前約7小時,「他過來找我,表現得很雀躍,當時他正是穿着那件阿仙奴球衣,查問貨車事宜,他想知道哪裏租車和費用多少,說計劃搬屋。」上周六恐襲中,阿布茲等三人先在倫敦橋駕駛貨車撞倒途人,再落車見人就斬。
曾在肯德基家鄉雞餐廳和倫敦交通局工作的阿布茲,在社區內的風評頗為極端,有鄰居形容他是一位有禮兼樂於助人的開心果,會放心讓孩子跟他一起玩耍,平時大家亦有傾有講,分享阿仙奴「波經」;不過,阿布茲近年變得激進,有女街坊向當局舉報他常在公園內以派糖派錢的方法,向其他小孩「洗腦」,宣傳IS的激進思想;亦有人表示在英國聖戰分子的紀錄片上,見過他展示IS旗幟。阿布茲太太的親戚透露,他前年甚至計劃赴敍利亞打聖戰,但適逢太太懷孕打消了念頭。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舊友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阿布茲是在YouTube瀏覽聖戰片段和美國激進伊斯蘭教士賈布里勒的宣傳片後踏上成魔之路,他說:「我致電過反恐熱線,跟警方講我與阿布茲的對話,相信他思想已激進化了。」後來,當知道阿布茲沒有被捕,甚至連護照也沒有被沒收,這名男子坦言無奈,「我盡了本份,也知道許多人舉報過,偏偏當局沒有跟進。」

剛調低警戒級別 反恐失職

上月22日,英國曼徹斯特受到自殺式炸彈襲擊,首相文翠珊一度將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的「危急」級別,但五天後降回第二的「嚴重」級別,反映出英國情報機關對上周六的恐襲事前沒有掌握任何消息。巴金爾區街坊的投訴,更顯示英國反恐部門有失職之嫌,讓阿布茲這條漏網之魚偷襲得手。
另外,愛爾蘭國營廣播公司RTE引述當地警方消息報道,英國警方發現三名兇徒中,其中一人身上有愛爾蘭身份證明文件,是一名摩洛哥裔的愛爾蘭人,太太是蘇格蘭人,住在首都都柏林已有一段日子,無犯罪紀錄,因此並非當局監視的目標。愛爾蘭政府暫時未有回應。
倫敦市警長迪克指近期多宗恐襲很大程度都是本土策動。警方繼前天拘捕12名懷疑涉案人士後,昨至少在倫敦搜查兩住址,拘留多人。
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郵報》/ 路透社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