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星期日

鄭若驊寧去商台拒赴立法會

鄭若驊寧去商台拒赴立法會

鄭若驊寧去商台拒赴立法會


鄭若驊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聲言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會到立法會交代其僭建問題,但鄭以需要時間準備為由,拒絕出席明天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的會議。不過,鄭若驊今日就會現身商台節目,接受1小時專訪。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批評鄭若驊「係輕視商台定係怕咗立法會呀?」認為鄭連作為問責官員的應有態度都沒有。

議員斥逃避質詢

鄭若驊早前推卻出席明天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例會,稱可以出席委員會2月底的例會,或下月底例會前舉行的特別會議,因為她需要時間準備。不過鄭若驊就答應商台今早接受1個小時訪問。委員會副主席郭榮鏗批評,鄭能在今日早上受訪,反映她之前推卻出席委員會會議的說法不成理由。
楊岳橋亦批評鄭若驊,指鄭要不就是輕視商台,覺得出席商台節目不用時間準備,不過他「唔相信商台會任由鄭若驊做個人表演」,因此要不是鄭若驊把全部時間都用作準備出席商台節目,就是怕了立法會。楊岳橋又抨擊鄭若驊作為問責官員,特首表明要她到立法會交代,但鄭要在個多月後才做到,缺乏問責官員應有態度,強調「(鄭)一日未上立法會,一日都未盡到佢嘅責任」。
民主黨涂謹申亦斥,鄭若驊既然有時間出席商台訪問,但就沒有時間出席立法會的會議,顯然是逃避立會,「連面對立法會議員質詢都唔夠膽,咁點做司長呀?」
■記者呂浩然



...................

內地打貪 改送禮盒代利是

內地打貪 改送禮盒代利是

內地打貪 改送禮盒代利是

【本報訊】內地大力打貪,廣東省近年立例禁官員收、送「紅包」(利是),若被發現一律先免職,再按數額從嚴處理。來自深圳的譚小姐指內地新年不能送利是,不少人改送食物禮盒,刺激來港購物需求。她指每逢年初、年尾來港購物,今年人潮特別多,眼霜等化妝品都缺貨。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召集人梁金成指,內地客在新年前來港掃貨,即使實施一周一行後,上水擠迫情況不改,當區居民在周末都不想出街。他認為內地遊客人潮短期不會減少,現時掃貨目標是零食,稍後便會購買賀年糕點,越來越多遊客搭跨境直通巴士從文錦渡直抵上水購物,令人潮更旺。他指新田購物城仍在試業階段,「幾時先疏導到(人潮)?」
大力推動新田購物城的民建聯議員黃定光指,暫希望在2月3日至2月5日擇日開幕,趕及農曆新年消費旺季。他承認開幕初期僅五至六成店舖營業,一些品牌結束工展會攤位後亦會轉往購物城開業,或會先簡單裝修開店,新年後才加裝冷氣等。
■記者潘柏林



...................

「強」勢回歸攻陷沙田!大陸師奶萬寧掃貨2粒鐘

「強」勢回歸攻陷沙田!大陸師奶萬寧掃貨2粒鐘

內地客湧港掃年貨 上水佈「篋陣」 開心果半日售罄 金莎一箱箱買

【本報訊】內地客再逼爆市面,農曆新年臨近,大批內地遊客昨趁周末來港掃貨,上水、沙田購物區幾乎逼爆,一個個拖篋遊客爭相購買過年禮品。來自廣州的遊客林小姐形容情況驚人,見過有遊客購買的金莎塞滿一個行李篋,「好似唔使錢咁!」搶購浪潮由朱古力到堅果,連鎖海味店的開心果僅半日便告售罄。旅遊業議會估計,本港旅遊業負面消息減少,訪港內地客逐步回升。
記者:潘柏林 梁銘恩

大批內地客昨趁周末湧港辦年貨,上水新康街藥房內逼滿遊客,店外行人路一度堆積3排行李篋,途人經過都要繞過「篋陣」。藥房擺出賀年禮盒放在門口招徠生意,來自深圳的陳小姐指,來港主要是買零食,因為價錢較便宜,「(金莎)一盒便宜20塊,大陸賣太貴啦!」她指購物人潮超乎想像,自己買滿一篋便會離開,「我也被嚇倒了」。


【上水】上水符興街一帶昨有大批內地客掃年貨,霸路執篋阻塞通道。黎樹雄攝

專櫃派籌 客人輪流付錢

來自深圳的楊小姐與朋友直接購買一箱箱金莎,再拆盒放入行李篋和環保袋,楊小姐透露一共買了40盒金莎,計劃送給客戶,自己亦買了一部iPhone 8,估計消費逾萬元。除了朱古力、堅果、曲奇銷情暢旺,上水廣場7樓一間海味店逼滿旅客,遊客需在商場地下排隊搭電梯,店舖派人安排顧客排隊入店購物,店外中午已貼出通告指開心果「此貨暫缺」,大批遊客都失望而回,內地旅客廖先生成功搶購12包開心果,「內地可能有一些品質不夠好,價格也會比較貴一些」。
沙田新城市廣場亦是人頭湧湧,部份名店專櫃更要派籌給客人輪流付錢,來自深圳的周小姐花了500多元買兩支唇膏,她稱在專櫃購買的品質較令人安心。而Apple Store外亦有近70人排隊,來自湖南的余小姐稱計劃購買一部iPhone 8 Plus自用。上水居民彭先生慨嘆,當區太多遊客,「比以前仲逼啲,行都行唔到」。
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指出,近期來香港的內地客量已經逐步回升,以內地旅行團為例,去年數量已按年上升20%,估計今個農曆年團數會錄得同樣升幅,增至每日160團,確實數字仍有待觀察。
黃進達表示,隨着內地人外遊意欲回升、本港旅遊業負面消息減少,刺激內地訪港旅客掉頭回升,他預料今年升勢會持續。不過,他認為內地客外遊選擇越來越多,訪港客量難以回復至佔中前水平。



...................

曾被讚真正啟動渝地產

曾被讚真正啟動渝地產

曾被讚真正啟動渝地產


李嘉誠在1993年已開始投資重慶。

【本報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早年曾四出赴內地發展,除京滬外,直轄市重慶亦是他積極發展地點之一,今次被傳有意出售的南岸區楊家山地皮,集團曾表示投資額會高達120億元(人民幣.下同),當時更刷新了香港企業在重慶最高投資額的紀錄,並曾被重慶地產界指是「真正啟動重慶地產」的人,可見地位受重視。

售兩項目予匯賢

李嘉誠在1993年已開始投資重慶,1996年投資22億元發展大都會廣場及海逸酒店等,前者成為當時重慶最高級寫字樓,後者更為重慶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及至約2000年,李嘉誠又發展重慶江北第一個花園社區「洋河花園」,而且同一時間附近的基建配套完成,掀起該區的樓市熱潮。在2007年出手買入楊家山地皮後,李嘉誠在三年後、即2010年再以13.1億元奪得兩江新區住宅用地,後者發展已近完成。
不過近年李嘉誠在重慶不但未見新投資,反而頻頻將項目脫手予子公司。如去年將重慶海逸酒店售予匯賢產業信託(87001),2015年亦將大都會廣場售予匯賢。長實(1113)目前持有匯賢35.55%。



...................

內媒報道 李嘉誠或再沽內地項目長實擬244億售重慶地

內媒報道 李嘉誠或再沽內地項目長實擬244億售重慶地

內媒報道 李嘉誠或再沽內地項目 長實擬244億售重慶地

【本報訊】超人再傳賣產!近年多次售內地資產的長和(001)系或再有動作,內地媒體《澎湃新聞》昨引述消息指,重慶南岸區楊家山一塊大型商住綜合地皮有意出售,叫價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244億港元),而持有人為長實(1113)旗下的和記黃埔地產(重慶南岸)。
記者:張浚浩

今次超人有意出售重慶項目的金額規模與2016年沽出上海世紀匯看齊,本報昨向集團公關查詢,惟截稿前未有回覆。

佔地等於5個太古城

根據報道,該幅地皮為長和系與南岸區政府簽訂的楊家山舊城改造項目範圍內,全項目佔地面積約164萬平方米,而今次尋求買家的地皮僅是其中一部份,佔地面積約103萬平方米,相當於五個太古城,總建築面積則為335萬平方米。根據協議,土地將發展為居住、商業、綠地及市政設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項目,長和與重慶洋世達集團合資開發。
翻查2007年4月的公告,世紀重組前的長和系以長實與和黃各持項目47.5%股權、並以24.5億元投得該地,佔地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有意將其發展為住宅及商業項目,重組後由長實全數持有,持股約95%。按當年報道,集團曾指會斥資120億元投資,並一度被重慶市政府納入「2010年重慶市級重點建設項目」。
有指楊家山地原意是建立一座新城,除住宅外,還包括道路、商業街、學校等配套設施,計劃原於2008年開工,但延後至2012年2月才正式動工,目前只部份住宅落成。

去年402億售中環中心

按長實年報,集團目前在楊家山的項目為「御峰」,2016年完成及出售面積1.12萬平方米,去年上半年則有近96萬平方米,不過按2016年年報,該項目發展中及待發展的地盤面積,仍達96.88萬平方米,發展進度可謂緩慢。
報道又指出,當時投地時地價為每平方米760元,現時項目周邊成交的住宅及商住項目地價則是每平方米7,000元,意味該處地價10年漲了近10倍。
事實上,李嘉誠近年頻頻出售中港資產,最矚目是去年底以402億港元出售中環中心75%權益。集團其他較大幅減持項目還包括於2014年分拆港燈上市,並在2015年出售港燈兩成股權,兩者共帶來逾400億港元收益。此外,集團亦積極減持內地物業,於2016年向新加坡基金出售上海世紀匯廣場,套現200億元,早前亦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及上海盛邦國際大廈等。
除此之外,李嘉誠亦曾在2014年捲入內地的囤地風波,被內地媒體斥以閒置土地獲取土地溢價。而按長實2017年中期年報,集團土地儲備多達1.24億平方呎,當中1.14億平方呎或92%,為內地土地。



...................

雲籌網略:越是智能家居越要小心「防盜」 - 無謂君

雲籌網略:越是智能家居越要小心「防盜」 - 無謂君

雲籌網略:越是智能家居越要小心「防盜」 - 無謂君


筆者認為,越是智能家居越要小心「防盜」。

上篇《斯諾登出App幫你把電話變反監控神器》筆者提及,監控技術普及的結果是,人人的手機,電腦都隨時變成綜合CCTV,用戶能錄影錄音的同時,黑客亦可反過來駭入手機保安系統進行竊錄,用來牟利、甚至犯罪。這些都並非天方夜譚,大家都有可能聽過酒店、家居的攝錄影像被盜竊的報道,有時候甚至會被不良份子放在網上販售,其實偷竊隱私在全世界都已經成為價值千億的龐大黑市。在家居安裝攝錄系統存在風險,因為現在的攝錄影像都是上載至雲端,或者透過互聯網來讓主人控制開關的,結果兩夫妻關上房門的親蜜溫馨,隨時成為數以千計網民打砲的色情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千里眼」、「破解攝像頭」這類「直播神器」App嗎?都可以在網上公開下載,這些App通常由黑客攻擊鏡頭、由龐大的不法組織接手營運變現,他們利用監控平台的漏洞:每個攝錄鏡頭都有一個IP,不斷掃描、反覆試驗密碼,直至成功,結果能夠駭入公共、商業、甚至家居的攝錄系統。

於是乎,妙齡少女在家浴後赤裸走出客廳,坐在沙發吹頭髮、新婚夫妻在床上卿卿我我……全部被錄下來,然後把影片包裝成為各種「直播」,趁著這兩年各種直播興起,以勾起人類愛偷窺私隱的獵奇心態興風作浪。這些所謂「直播神器」App一般只會免費播放一小段,雖然是假直播,但竊錄影像都是名副其實的「真人騷」,安裝攝錄鏡頭的家居主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被監控、一切私隱暴露在網上。待網民想追看下去,便彈出提示要付費登記成為VIP會員,才能「睇全相」。而現時家居攝錄鏡頭逐漸大眾化,平價的鏡頭也有高清質素,於是讓一眾「直播神器」VIP,支付一百幾十元會費,便可以任意欣賞高清、無格的「真人騷」,好睇過thisav!

看到這裏,感到可怕嗎?還有更可怕的:上述所提的破解攝錄系統漏洞技術,其實在一些知名開源平台,都可以找到,任何擁有電腦知識的人,都可以自學搭建破解攝像平台!此外,網上原來有不少群組,提供教學視頻,讓這些「偷窺犯」互相交流和學習,製作屬於自己的偷窺程序。在網絡時代,所謂私隱,可能只是個偽命題。今後你我的選擇權可能無非只是選擇主動積極利用自我的私隱來增值,抑或是消極破壞自己的「被直播價值」來自保,一切都變成一門公關博弈學問。君不見近期鄭若驊僭建事件,就算司長想隱瞞,但天台、地庫等等,圖則、銀行文件、樓契、衛星照片,輕易地被傳媒桶出來,無所循形!

無謂君facebook(微信ID:i-quan)



...................

比特幣重上12,000美元

比特幣重上12,000美元

比特幣重上12,000美元


比特幣價格昨造好。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臨時開支法案無法在限期前通過,美國聯邦政府陷入停運危機,加密貨幣投資者借消息炒作,比特幣(Bitcoin)昨衝高,重返12,000美元水平樓上。
追蹤各類加密貨幣報價Coinmarketcap顯示,比特幣曾彈升至12,812美元。截至本港昨晚約8時30分,比特幣升幅略為收窄,見12,520美元,升5.4%。比特幣早前價格受壓,主因中韓兩國擬收緊比特幣交易監管,上周三(17日)失守10,000美元,低見9,402美元,全周累跌17%。
以太幣(Ethereum)價格昨向好,報1,111.07元,升2.9%。比特幣現金價格則報1,869.63美元,升1%,瑞波幣(Ripple)則報1.55美元,跌7.92%。

受華府停擺刺激

路透報道,評級機構惠譽前日發表報告指,美國聯邦政府因不獲撥款而被迫關門並非首次發生,預料今次聯邦政府局部部門停止運作,對美國「AAA」主權信用評級沒有直接影響。
美匯指數上周五收報90.572,升0.1%,全周計跌0.4%,連跌第五周,為2015年5月後最長跌勢。華爾街三大指數仍告上揚,標指和納指再創新高。道指收報26071點,升53點。標普500指數報2810點,升12點,納指報7336點,升40點。



...................

摸魚手札:fb和港交所揠苗助長 - 渾水

摸魚手札:fb和港交所揠苗助長 - 渾水

摸魚手札:fb和港交所揠苗助長 - 渾水


不少媒體或報價系統的vendor都收到港交所通知,指不能在fb Live做報價。

facebook(fb)收緊演算法的新聞此起彼落,現在經營fb真的不能好像以前派下膠、呃下like。即使是單打獨鬥的KOL,都要聘請幫手,以團隊方式經營社交媒體。推測演算化走勢,分析對家,讀者行動,貼圖定拍片,都是社交媒體的技巧。即使一句簡單說話,都盡在計算之內。
無計,因為大家都被fb扼住頸喉。fb近期有兩招打壓content provider。第一招係「engagement bait」,即係長輩團「認同請分享」、「留comment tag一個最低能的朋友」之類。Mark Zuckerburg近期主張朋友圈可以多點交流互動,自然想打壓這些content farm常用的慣技。第二招則是「Instant article」,這是針對簡化網頁模式(Accelerated Mobile Pages)和Google SEO廣告市場的新方式。
現在很多西方主流媒體都睇通fb的底牌,放棄使用Instant article功能。因為這等同把流量倒入fb,長遠傷害自己官方網站的流量和廣告收益,而且要守fb的守則,fb派咩廣告都要硬食,很有飲鳩止渴的感覺。有時我很好奇,既然殺reach是大勢所趨,fb又想推Instant article,如果優先讓參與Instant article的content provider可以享受額外的reach,這不是同贏又更高明的技倆嗎?
fb揠苗助長,是因為它壟斷了整個媒體、廣告、品牌和marketing生態,想賺多一筆。只是沒想到,以金融監管機構定位的港交所都染指了fb的財經即時live內容。
因應媒體的進步,很多玩開fb財經媒體都喜歡玩fb Live,直播財經節目,結果很多叔叔姨姨一下子都愛上了玩fb。也難怪有統計話00後若不玩fb,當fb都打入中年人市場,年輕人就自覺不合潮流了,這是所有風潮的鐵律。

港交所不准fb Live做報價

財經媒體通常都會顯示報價系統,不少媒體或報價系統的vendor都收到港交所通知,指不能在fb Live做報價,即使延後報價都不准,除非你申請牌照。結果所有以fb Live為主的媒體如同壯士斷臂,只能零報價講股票,畫面硬膠無極限。
因為雖然社交媒體搶到不少輪商廣告,間接傷害了傳統媒體的利益。不過,即市網上睇股票節目的香港股民不多於4,000人,幾路媒體都只是為了一個細餅打生打死。現在還要繳牌費予港交所,真係百上加斤。說好的強推滬港通、深港通呢?港交所都是想多些股民接觸資訊,多些人炒港股,從而賺交易費。只有4,000人的生存空間都打壓,如何做到共贏呢?社交媒體不是被宰的水魚,而是跟港交所互惠互利的合作對象呢。
無良業主要加食肆租,都要睇食肆的盈利能力,無良極都不會說加就加。某程度上,fb和港交所都有相同之處,因為,他們都是扳不動的大台。

渾水
專業投資者、上市公司執行董事、90後
http://fb.com/muddydirtywater



...................

甜與鹹 - 蔡瀾

甜與鹹 - 蔡瀾

甜與鹹 - 蔡瀾

南洋小子,第一次來到香港,被朋友請到寶勒巷的「大上海」,第一道菜上的是紅燒元蹄,一看,好不誘人,吃了一口,咦?怎麼是甜的?
甜與鹹,不只是一個味道,而是一種觀念,你認為這一道菜應該是鹹的,但是一吃,加了糖,變成又甜又鹹,就覺奇怪,就吃不慣。對於上海人來講,他們從小就是這個吃法,一點問題也沒有,對其他地方人,就產生怎麼吃得下去的想法。
固執地認為又甜又鹹的東西不好吃,那麼人生對於吃的樂趣就減去了一半,而永遠覺得只有家鄉味好,就是一隻很大很大的井底蛙了。
不只是中國人,英國人也一樣,吃東西時,先吃鹹的,到最後才吃甜的,忽然間出現了一道蜜瓜生火腿,即刻搖頭。意大利人則偷偷地笑,那麼美味的東西,你們怎麼懂得了?
天下美食,都是一群大膽的、充滿好奇心的人試出來的。只要安穩,不求變的人,是無法享受,也不值得讓他們享受。
最初去日本,貪便宜叫了一客「親子丼」,是雞肉和雞蛋的組合。吃了一口,哎呀,怎麼是甜的,雞蛋怎麼可以下糖,除了蛋糕甜品之外?後來發現他們不只在親子丼下糖,吃壽司時的蛋卷也下糖,壽司舖沒有甜品,只有吃雞蛋卷當甜品了。
日本菜裏面很多又甜又鹹的,醬汁尤多,像烤鰻魚的蒲燒,也很甜。最初吃不慣,後來才分別得出,醬汁的甜,和鰻魚肉的甜,又是兩碼事。
引伸出去,有人認為魚是魚,肉是肉,不應該混在一起吃,一混了,那刻拒絕嘗試,但是「鮮」字是怎麼寫的,還不是魚和肉?
海鮮和肉類的配合,有很多極為美味的菜肴,像寧波人的紅燒肉中加了海鰻乾,韓國人燉牛肋骨時加了墨魚,都是前人大膽地嘗試後遺留給我們的智慧。
和年輕人聊起做生意和創造食物新產品,我的所有生意,都是「無中生有」。十分有趣,我年輕時一提起生意即厭惡,上了年紀後才知道甚為好玩。無中生有,多有創意呀!
無中生有就像鹹,要配合了甜來起變化,那就是「與眾不同」了,舉個例子,像我在網上賣蛋卷,賣得很好,蛋卷是一種廣東小吃,人人會做,就不是無中生有了,人人會做,就不是與眾不同了。
我一開始想做蛋卷,是吃到廣東東莞道滘地方,有一家叫「佳佳美」的,糭子生意做得最大,他們也出一些小食,其中蛋卷都是以人工焙製,一片片地捲起來,薄如紙,做法是一流的。
我與佳佳美的老闆娘盧細妹相識甚久,交情頗深,就請她幫忙做我的蛋卷,她的工廠寬暢,非常乾淨,人手又足夠,一口答應了我的要求,把試味的工作交給了她的得力助手袁麗珍。
無中生有已經有了一半,接着就是怎麼與眾不同了,一般的蛋卷的味道都是甜的,我的配方是又加蒜頭又加葱,做出又甜又鹹的蛋卷來。
這一下子可把袁麗珍折騰壞了,味道試完又試,不滿意的全部丟掉,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從袁麗珍的表情,我可以看得出她是一個和我一樣勇於嘗試的人,從不抱怨,重複再重複地試做,終於做出讓我肯首的產品來。
當今,我們的產品再一次證實,甜與鹹的結合可以千變萬化的。
佳佳美的老闆娘盧細妹一開始就了解甜與鹹的配合,道滘的糭子,特點就是甜與鹹,他們糭子的餡,除了蛋黃之外,還把一塊肥肉浸在冰糖之中,包裹後蒸熟,甜味的油完全溶在糭子之中,所以味道非常之特別,深得我心。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接受,曾經把這糭送給上海朋友,他們都皺了眉頭。
濃油赤醬也不是帶甜嗎?怎麼不能接受,這又回到習慣的問題,這位朋友吃慣了湖州的糭子,新三陽老三陽賣的那種,一點也不帶甜的,所以就不喜歡了。
不愛吃的味道,慢慢地接觸,像談戀愛一樣,久而久之,便發生感情。最初,我們都不吃刺身的、最初,我們很討厭牛扒、最初,我們聞到芝士味道,就掩鼻。
一走進那個陌生的味道世界,宇宙便給我們打開,要研究的像天上的星星,一生一世的時間是不夠的。
回到基本,甜與鹹可以結合,酸與澀亦行,總之要試。我不厭其煩地重複:試,成功的機會五十五十;不試,機會是零。
但是,有些人怎麼去說服,也說服不了,不必生氣,也不必教精他們。這些人,註定只有傳教士一種方式,不必同情,讓他們自生自滅。



...................

呃幾個Like來看看 - 陶傑

呃幾個Like來看看 - 陶傑

呃幾個Like來看看 - 陶傑

網絡世代多社交媒體,冒出一個港式名詞叫做KOL。
做KOL,據說首先要懂得「呃Like」,即是要懂得煽情,譁眾取寵,才成功「呃Like」。
不過,指摘他人「呃Like」的,一定是一名Loser。因為你「呃」得到,他沒有這等本事。「蘋果日報」剛出版時,香港的傳統報紙有很多份,不滿「蘋果」用狗仔隊等偏鋒手法,刺激銷路。二十年過去,當年縮在一旁嘮嘮叨叨咒罵而追不上一個新時代的舊報紙,紛紛執笠淘汰。
自由市場,潮流瞬息萬變,新的產品出現,舊的產品消失。譬如香港電影,九十年代崛起了周星馳,打破電影固有意法,部部賣座,沒有人指摘周星馳「呃票房」。
社交媒體時代要做KOL──這個名詞不討人喜歡──什麼時候要順應潮流,什麼時候要逆潮流而做少數,最終令你站立的少數位置,壯大為多數的潮流,先不被世界改變,繼而你自成世界,最後世界跟隨你,就是一門綜合的哲學,不是人人都模仿得來。
譬如,二十年前,中國人開始去世界旅遊,你敢不敢預警:中國人有一天在世界上會很討厭?當香港興起所謂的「大愛包容」之說,你敢不敢予以駁斥、嘲笑,繼而將「大愛包容」這四個字搞臭?你一人有沒有能力、理據、勇氣,指斥所謂「包容」之左膠式謬誤?你這樣單挑時,四周的偽知識份子若發起聲討,你又敢不敢當這些噪音如蟲鳴犬吠?過得這幾關,時間證明一切,你就變成所謂KOL。
「包容」一詞,果然已經臭掉,如同「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形象招牌。在網絡世界,許多人做夢想做KOL。但KOL不是遊北海道時拍兩張拉麵照上載做得到的,也不是一味只識五毛謾罵。要成為所謂KOL,不但要準確掌悉今日潮流,還要準確預知明日潮流;要跟從這個世界,但同時要敢於抗逆這個世界,這是一大「悖論」(Paradox),明白的人是少數,做得到的,更是極少數。
即如所謂的「包容」,聽之而人間大愛,感動光環,人人學舌,一度為道德潮語。還記得當初境外的人來到,亂丟垃圾、罵戰喧嘩,帶小孩商場公然小便,許多「精英」和文人高叫要「包容」否?現在滿街權貴僭建,官商勾結,精英心態,雙重標準,「包容」一早就是一個騙局,幾年之後果然就臭掉。呃Like?係呀,吹咩。華僑日報、快報、真欄、超然,一張張執掉了,沉舟側畔,許多的士司機也在罵Uber為何騙錢?達爾文世界畢竟有點殘酷。



...................

舉報民族 - 梁文道

舉報民族 - 梁文道

舉報民族 - 梁文道

記得很多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雜碎,關於言論和出版審查的笑話,其中一個笑話,是一位澳洲的中國史學者寫了一本關於國民黨的書,這本書被翻譯成了中文,在大陸出版,譯得也算精審,然而書裏面每次提到臺灣,都莫名其妙的要在臺灣前面加上「我國」二字。於是就變成了一個澳洲人口口聲聲地在那裏「我國臺灣」來,「我國臺灣」去,這何止是試圖分裂中國,簡直是要進佔我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我們當然知道,這不是譯者的錯,而是審查人員智力水平的表現,為了政治正確,結果犯下政治大錯。好在那個年頭還沒重新流行群眾舉報,否則為了這本書,背後不知道要掉多少個人頭。沒想到我最近又在一本去年出版的書裏面看到類似情況,作者同樣是個老外,書裏面每次一談西藏,都成了「我國西藏」。好在這本書太過冷門,熱心群眾應該一時還沒有發現,我也就不在這裏多說了,免得害人。
以群眾舉報的形式來捍衛我們的神聖主權,是最近幾個月的熱門運動。自從萬豪酒店集團被人檢舉,說它的訂房網站上面敢把香港和臺灣列為國家之後,眼睛雪亮的熱心群眾就陸續發現一大批機構原來也都犯上了同樣毛病,其中竟然還包括國企。在這種運動裏面,人民的力量主要着力於兩點,第一點是揭發,第二點則當然是號召多達14億人的龐大市場去抵制杯葛被揭發的對象。面對來勢洶洶的市場壓力,沒有祖國的資本家是不敢不從的。然而我一開始就有點擔心,這種看來望風披靡的強大武器會不會也有撞牆的時候呢?舉個簡單的例子,英文簡稱「IDD」的「國際直接撥號」(International direct dialing)就是一個把香港、澳門、臺灣與中國並列為不同國際地區的系統。一時間我們很難逼它改名,但群眾能不能夠抵制它,至少從今天開始,再也不打電話給遠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兒子、老婆或老媽,也不再和任何國外的買家聯繫生意呢?抵制嗎?看來很不實際。但要是不抵制,之前一切豈不都是白費工夫,首尾不夠一貫,壞了原則?好在我國文化博大精深,資源豐厚,我總算想到了兩個不必抵制IDD,但又不壞國家大義的說法。第一是要看大局,和各國工商經貿往來,乃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根本利益問題,切不可逞一時之快,否則小不忍亂大謀。第二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親情,為了要抵制這麼一點洋鬼子借着國際名義所設計的陰謀,斷絕我們和遍佈世界各地的親友感情,是非常「不中國化」的做法。我猜有人大概也想到了這兩點,難怪這場運動也就靜悄悄地偃旗息鼓了。
最近幾年的民族主義熱潮裏面,最混雜也最讓我看不懂的地方,是一方面非常忌憚有人想要分裂中國,特別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比如說新疆和西藏。但另一方面,卻又有人天天高唱漢族的正統權威,總是想辦法要抹除中國歷史上漢人以外其他民族的影響,生怕他們污染了自己的純正血緣,驟眼看去,頗有清末章太炎等人主張反滿復華的意味。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講,不容「疆獨」「藏獨」,那必然要認為「中華民族」構建的這個共和國並非只存漢人。反過來講,如果硬是要壓抑其他民族存在的痕跡,只認漢族為宗,那麼這個國家又還有什麼合法性去繼承清朝的版圖呢?我當然曉得,這是兩套不同的說法,彼此矛盾,不能當成是一回事,但有趣的是,在今天的宣傳部門管理下,這兩種論調,卻都同時被認為是政治上很正確,很有正能量的。主張「中國是個大花園」,五十六個民族共一家的,都是天經地義的愛國者。主張漢人千年一統,從來沒被混血,凡是說漢人被搞過的,都是該下地獄的混蛋者,同樣也是天經地義的愛國者。這兩種言論都好像拿了紅色正字招牌,可以在官方媒體(包括網媒)上頭暢行無阻。我是愛國的,碰上看不順眼的事,也很有要去舉報的衝動。但碰上了這兩種相互矛盾,各有害處的言論,我到底該舉報誰呢?
如果真要舉報,那大概就是舉報其中一些言論的愚蠢吧。例如去年網上忽然湧現一大批臭罵陳寅恪先生的文字,說他「欺世盜名」,說他散佈「宵小謊言」,說他「妄圖滅我漢家歷史」,嚴重程度比得上文革年間批判他的語氣。到底陳先生說了什摩惹怒這些愛國者的話呢?原來又是李唐究竟是胡人還是漢人這個老掉牙的話題。這些文字也不簡單,往往引經據典,甚至摘抄了大量唐詩,好證明唐朝王室是個百分百的漢人政權。問題是陳先生從來沒有說過李唐是胡人,他花了那麼大的工夫,寫了那麼多的東西,甚至不惜瑣碎考證楊玉環嫁給唐玄宗時是不是處女,並且因此遭到錢鍾書先生的譏刺,目的之一就是要說清楚李家是胡化的漢人而已。結果這些漢族紅衛兵根本連書都沒讀好,就一口咬定陳先生主張唐朝李家是胡人,豈不可笑?我還見過更好玩的,那就是「敦煌」這個地名的由來。今天學術界比較主流的想法是認為「敦煌 」這兩個漢字其實是一個外來語的音譯,也許來自古波斯語,也許來自吐火羅語。於是有人就不幹了,長篇大論地藉着《史記》說明它既在漢朝立郡,肯定也是漢人取的名字,甚至還把這個命名權交到英明神武的漢武帝手上。如果真讀過《史記》,又怎麼會不曉得敦煌這個名字第一次在中文裏面出現,就是張騫交給漢武帝的報告裏的這一句話:「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可見漢武帝可能連敦煌這個地方都沒聽說過的時候,人家就已經叫這個名字了。
愛國沒有問題,愛漢人也不是問題。那麼愚蠢呢?為了避免被舉報,我也只好說它更不是個問題了。



...................

打邊爐新寵冰菜 天生有水珠儲足營養?

打邊爐新寵冰菜 天生有水珠儲足營養?

打邊爐新寵冰菜 天生有水珠儲足營養?

冰菜是近年人氣食材,最常見是作火鍋配料或沙律菜。最特別的表徵便是冰菜表面上的那層天然水珠,記者請來家營營養中心營養師黃鶯解答冰菜之謎。


冰菜是近年人氣食材,最常見是作火鍋配料或沙律菜。

冰菜原本生長於氣候比較乾旱、土壤鹽化的地方,相比一般土耕植物,冰菜較能抵禦惡劣氣候,對抗乾旱,所以理論上冰菜的營養價值會保存得較好。冰菜營養價值含抗氧化物和礦物質例如鈉、鎂等。表面的水珠其實是一些礦物鹽所凝結的水晶體,對於植物來說有滲透作用,所以在乾旱的情況中都能吸收充足的水份。


冰菜表面上的那層天然水珠最易認。


蔬菜統營處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去年成功研發出冰菜苗。

2017年,蔬菜統營處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研發了水耕種植的非洲冰菜苗,沒有添加農藥,播種至收成只需45日。營養師解釋指,水耕菜的營養成份視乎它們所用的營養液,而水耕植與土耕種植的營養相若。惟其限制是水耕菜只可種植體積較小和輕巧的有葉蔬菜。

很多人不懂?冰菜應如何食用,營養師指冰菜水煮或清炒皆宜,與生菜一樣含較多水份,也是快熟兼容易腍身的蔬菜,冰菜本身已具鹹味,不用再加鹽調味,建議若作為掠拌或沙律,能品嘗到生冰菜爽脆口感。

記者:吳業紅
攝影:王國輝、徐振國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