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4日星期二

在 iPhone 相册里一键识别图片文字:白描 | App+1


在 iPhone 相册里一键识别图片文字:白描 | App+1
在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ONE一个- 少数派  /  Tolecen

因为女盆友经常使用图片识别文字的功能,她用过有道云笔记,扫描全能王的 OCR 识别功能,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几个软件都限制识别次数,少得可怜,而且识别准确度也并不是非常高,不会分段。于是就想自己做一个图片文字识别的 OCR 应用给她用。

考察了几家做文字识别的 API ,最后觉得还是百度的准确度比较高,于是使用了百度的 API 来做这个事,在识别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动分段的功能。

最终,这个 APP 起名「白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女盆友名字里有个"白",她就结合了扫描取了这个名字啦,成型了就像下图这样:

基本界面

比较偷懒,为了完成功能直接使用的百度 SDK 的图片资源,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的。

其实我觉得这个 APP 最实用的是加入了相册扩展,在相册里选图片点击更多,选择「白描OCR」即可直接在相册里使用 OCR 功能,无需打开 APP 。就像下图这样:

使用相册OCR扩展

最终,把他放到了 App Store ,没广告,有需求的小伙伴可以下载使用,本身就是自己做的助手工具,也不想做其他复杂功能了,够用就好。





Original Article: https://sspai.com/post/39743


I

用 VSCO X 拍了几天「骄傲大游行」后,来聊聊它到底值不值得买


用 VSCO X 拍了几天「骄傲大游行」后,来聊聊它到底值不值得买
在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ONE一个- 少数派  /  shawnwwwww

大家好。

去年 7 月末来的加州,到现在也有近一年的时间了。

一直生活在湾区,时不时的也会去三藩转一转。

虽然知道三藩这座城市很开放,很基情,但是直到这次游行才发现三藩的自由和骄傲。

这次想用这篇文章帮大家做下参考,总结下这几天使用 VSCO X(Film X)我所发现它所具有的优点,并建议给大家买和不买的理由 :)

先放图

DAY 1 

市政厅 with FP8 present
第一天的 celebration with FP4 present
The Castro,三藩最基的区,每家店前都会有一支彩虹旗 with H1 present (不是 VSCO X)
Castro 的彩虹街道 with KE1 present
巨喜欢的一辆房车 with FP4 present (抱歉右上角的水印哈哈,大家可以关注我 shawnw)
with FP4 present
三藩有名的 Dolores Park,周六挤满了人 with KP4 present
周六晚的Dyke 游行 with KE1 present
with KE4 present

DAY 2

最让我惊讶的是警察,消防队和军队也都参加了游行 with KP4
Netflix 13 Reasons Why 的主演们 with H1 present
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对奈飞好感猛增 with KP4 present
苹果的游行队伍,作为一个巨大的公司都没有花车,全靠人走...很失望 with KP4 present
亚马逊的队伍 with KP4 present
依旧亚马逊 with KP4 present
一个警察妈妈 with KP4 present
#BRINGBACKSENSE8 with KP4 present
with KP4 present
柯基出场后,全场沸腾 with KP4 present
脸书的花车 with KP4 present

VSCO X 是 VSCO 推出的面向用户的订阅会员服务。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VSCO X™, a membership including over 100 classic mobile VSCO presets, exclusive new Film X™ presets and tools, plus new additions added monthly. VSCO X is a powerful digital darkroom on your phone, raising the bar for mobile photo editing.

在 VSCO X 中,Film X 是订阅内容的主体部分。每个购买 VSCO X 的用户都可享用专属的  Film X 预设以及其编辑工具、定期发布的预设使用微教程、工作室中在图片下方显示角标(RAW,已发布和已编辑)、以及 VSCO 推出的所有的预设全部都包含在订阅服务中。前期的订阅价格是$19.99每年。 已经购买了所有的滤镜的用户,可以向客服发邮件,VSCO 会免费提供一年的 VSCO X 使用。

为了体验VSCO X,以上大部分照片都是使用的VSCO X预设。总体上VSCO X在修图方面并没有给我带来等价于20刀的提升,无论是会员专属的预设和预设的可修改属性。但是我所能代表的只是一小部分买完了所有预设的用户,所以对于新手和并没有买很多预设的用户,VSCO X还是值得一试的。(iOS 的 VSCO X 现有一个月的 免费试用

VSCO X 的应用界面

VSCO X (Film X)的优势和特点

快捷

在没有收藏预设的情况下,VSCO X 的会员专属预设 Film X 都有着最高的优先级,一般用户在开始修图时,首先会看到 Flim X,其次是普通预设。

Flim X 总是有着最高优先级,以及显眼的白色背景

风格淡雅

Film X 的整体风格保守,接近原片,平淡且不夸张,很少有高对比度,高饱和度的预设。并且可以保证亮度和整体风格让人看着舒服,做到在选好预设后可以直接出片,不用再仔细调整褪色,对比度等其他属性。(如果有精力找一个和 Film X 相近的预设也是会找到的,然而只不过要花费很多精力来找和调整属性)

原图和 Film X
左:Flim X

省时

因为Film X的快捷和高出片率,保证了用户,尤其是 VSCO 的新手,直接在 Flim X 中找到适合的预设并保存或分享。至于像我这种,需要点每个预设看合不合适的手残用户,也省去了很多时间。

预设的可控性进一步提升

VSCO 在发布 Film X 的同时,并向 Flim X 的预设推出了更多的在预设层面上的调整工具(并非在调整图片时有更多的属性进行调整)。

Strength 强度,Character 预设(对比图片调整时的对比度和褪色),Warmth 暖度(对比图片调整时的色温)。(自己取的...实在太难理解什么含义)

下面是各种属性的对比,大家见仁见智 :)

Film X 的 Character 属性
调整图片的对比度
预设的 Warmth
调整图片的色温

总结

为什么买 VSCO X

  • 不是很会使用 VSCO
  • 没有足够预设想用更多的预设 (必买)
  • 讨厌花时间调试各种预设
  • 土豪

为什么不买 VSCO X

  • 已经有多半预设:V系、G系、C系、B系、A系
  • 熟练使用 VSCO (看预算)
  • 喜欢重口味(高对比高饱和)的照片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 Instagram : shawn.wwwww :)

第一次写文章不是很有经验,望多多指教



Original Article: https://sspai.com/post/39762


I

独自一人,如何开发和运营 Klib


独自一人,如何开发和运营 Klib
在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ONE一个- 少数派  /  JasonZone

说说 Klib 这一生,以及能否养活他爹。

Klib 这款产品,从最初的想法,到目前第四版发布,已整整半年。而这个产品也走到了分叉路口,也是回顾的好时机。Klib 到底赚了多少钱?往下看。

先前,已经写了 2 篇关于 Klib 的长文:

感兴趣可以先看这两篇文章,相关的部分这里不再重复。

Klib 简要时间表

2017 这半年,便是 Klib 的一生。

请输入图片标题

在产品层面聊聊 Klib

Klib 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应该是我启动一个项目时,最先、最经常问自己的问题,也应该是 产品存在的唯一理由

起初,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管理用户在 Kindle 上所做的标注和笔记。

后来,随着产品的演进,引入了很多其他功能,甚至可以从 iBooks 这个跟 Kindle 没有任何关系的 App 中导入笔记,产品的定位和方向就变得不清晰了。关于这一点,在文末统一介绍。

Klib 做得怎样?

值得骄傲的,Klib 做到了很多第一:

  • 首款上架 Mac App Store 的 Kindle 标注管理工具
  • 首款能在 Kindle for macOS 中回顾笔记的 App
  • 能从 Kindle、导出的 html、Amazon 官网中导入笔记,地表最强、没有之一
  • 首款可以导入 Kindle + 多看系统中笔记的 App
  • 目前自动排除 Kindle 重复标注最好的 App
  • 首款可以将 Kindle 的标注一键复制为 Markdown 格式的 App
  • 首款可以优雅管理 iBooks 标注的 App
    ……

简单的说,如果你需要管理 Kindle 标注、恰巧有一台 Mac,Klib 是你最好的选择

Klib 的一些功能

牛皮不是吹的,来说说 Klib 中一些不错的点:

1.「在 Kindle for macOS 中回顾笔记」

这是一个既酷炫、又实用的功能。

我们在回顾笔记时,有时会觉得标注的内容太简洁了、需要回看书的上下文。怎么办呢?很巧妙地,Klib 可以打开 Kindle for macOS、并跳转到标注所在位置,够贴心吧?

请输入图片标题

2. 「自动合并不同来源的笔记」

如上所述,Klib 支持从 Kindle、Kindle 客户端、Amazon 等来源导入笔记,这也引入了书籍和笔记的合并问题。并且,用户有可能在 Klib 中修改笔记,这会让合并所需处理的逻辑更复杂。

好在,Klib 结合书名、作者、笔记原文、笔记位置等信息,很好地解决了不同来源的合并问题,尽可能地避免重复。

不过,毕竟不同来源的笔记没有标准格式,导入时依然会有重复的可能。于是,Klib 还支持手动合并书籍。看似简单,这却会又一层地增加复杂度:如果在被合并书中增加新标注,如何正确导入到合并的书中?单单是这一整套的合并逻辑,我处理了将近一个星期,梳理了大量测试用例,并用单元测试,保证各逻辑的正确。

当然,这是用户无法感知、却又觉得理所当然的功能。

3. 「自动排除重复的笔记」

之前 Kindle 系统的标注逻辑是:选择文本,然后手动标注。新版系统做了调整:选择文本后自动标注。这带来的问题是:如果第一次没有选择正确、或者干脆就是误解,即使删除后重新标注,之前删除的标注依然会位于 Kindle 系统中,进而会被导入。

请输入图片标题

Klib 结合笔记的位置、内容的相似度,几乎可以排除所有重复的内容,仅保留最有价值的一条。

同样,这是用户无法感知、却又觉得理所当然的功能。

4. 「标注为章节」

章节对于笔记的管理是很有帮助的,不然就会是一堆标注罗列在一起,没有规律,也会给回顾带来压力。

如何读取到书的章节信息呢?之前辗转联系上一位前 Kindle 在线阅读的工程师,他的原话是:我们内部有接口,用起来很容易。而很可惜,Kindle 并没有开放接口。如果要彻底支持,就需要解析带数字签名的亚马逊私有电子书格式。这工作量与难度,是相当巨大的。

不能放弃呀。于是,我想出了一个方式:

  • 阅读时在章节文字上添加标注
  • 导入 Klib 后,选择全部章节对应的标注,将其「标记为章节」
  • 在 Klib 中复制为 Markdown 时,自动为章节添加二级标题
  • 在 Klib 的阅读器中回顾时,章节会让排版更优雅

请输入图片标题

虽然需要手工多做一些事情,但与其能达到的效果,是相当划算的。

5. 「阅读器及分享」

之前的 Klib 使用列表来展示所有笔记,虽然可以按下空格显示笔记的预览,但总归没有整体的感觉。

为了提升阅读体验,我在最近的 Klib 中引入了「阅读器」,名字和交互灵感来自 Safari 的「阅读器」,后者可以去除网页中的冗余元素,仅保留文本、图片等核心内容。想法很明确,而设计优雅的排版以方便中英文阅读,并不容易。并且还要考虑网页在电脑、手机等不同设备上的阅读效果,难度加倍。

经过好几版设计后,最终的样式是这样的:

请输入图片标题

可以隐藏所有干扰因素,仅剩下文字本身。纯净排版,让你沉醉于阅读;全屏体验,效果更佳。

有了优雅的排版,怎能不分享给好友呢?以书会友,共读精彩。当我偶然在一个读书群中看到用户分享使用 Klib 生成的读书笔记时,真的很开心 :)

请输入图片标题

6. 「实验室」

功能的开发,总是众口难调。而我也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怎么办呢?

目前,Klib 引入的「实验室」功能。对于变动较大的新功能,都会在「实验室」中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大家不喜欢,新功能将会调整、甚至移除。另外,考虑暂时不用考虑收费的问题,看试验的结果,延迟决定。

请输入图片标题

Klib 之于技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Klib 看似一个很小的产品,涉及到的技术还是很多的。

请输入图片标题

界面开发

这部分没有太多可说的,因为我想尽量保持原生的感觉,大部分都是使用 标准控件。不过,还是遇到了坑,比如:

  • NSOutlineView会出现诸如 UI 刷新不及时、图标丢失等现象。
  • MKWebView 在 macOS 10.11 时有闪退,10.12 则正常

另外,要把标准控件用好,并不件容易。一个原因是,Apple 的技术文档,和 MSDN 不在一个世纪

软件质量

质量是软件的生命。对于我来讲,最大的问题是:时间有限。如果 在尽量少的时间内,覆盖尽量多的场景,减少 Bug,是一个挑战。

单元测试

在开发功能时,立即完善单元测试。既可以保证开发时避免遗漏,又可以一劳永逸地使用单元测试保证后续开发不会影响之前的功能,非常推荐。

截止目前,Klib 共有 133 条单元测试:

请输入图片标题

不过,在项目复杂后,Xcode 的单元测试变得很慢。尤其是 App 签名时,程序修改后,单元测试首次运行会失败,必须第 2 次运行才可以,很是闹心。

测试用例

人总是会遗忘的。在刚开发功能时,测试时能很好地覆盖功能的各个细节,时间长就忘了。最好的办法是,开发功能时,即写充分的测试用例出现用户报的 Bug,通常意味着这个环节是薄弱的。修复后,我都会 新添加一条测试用例,以保证后续的版本不会出类似的问题。

截止目前,Klib 共有 682 条测试用例:

请输入图片标题

也就是说,每发一个版本,我都要测试 682 个场景,如果考虑到操作系统版本(macOS 10.11, 10.12),理论上测试工作量还要翻倍。各位自行脑补一下,每发一个版本,我在电脑前久坐测试的场景…尤其是提需求希望支持 10.10 甚至更多版本的朋友。

收集日志

错误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及时改进。要改进,首先就要能知道错误。

  • Klib 本身会在错误时输出日志、记录在本地
  • 集成 DevMate 后,可以很方便地收集闪退日志

当然,前提是用户愿意并手动发送日志。

慎用第三方库

或者说,尽量使用稳定可靠的第三方库。在 DevMate 中追踪到的仅有的几个 Crash 中,大部分是 6 年前的 Evernote SDK 引起的,我也是无奈…

软件性能

Klib 最开始遇到的性能瓶颈是:当用户有上万条标注时,导入需要将近 2 分钟。其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日期识别、数据合并。经过改进后,导入仅需 10 秒左右,满意。

不过,目前还有待改进的是:当有大量数据时,界面操作会有卡顿。数据越多,卡顿越明显。确实还是有可改进的空间。一方面是减少计算量,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分离界面操作与后台数据计算。

Klib 运营 & 推广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时代,大家每天要接触的信息太多了,要将自己的产品展现在用户面前,很难。也就意味着,很需要花时间、花心思去研究。我做的并不好,也并没有找到门道,这里只是大致列出我所做的事,供大家参考。

在 MAS 提交版本

这可以说是运营的起点。因为毕竟 MAS 是 Klib 唯一的下载渠道,是脸面。并且,MAS 还是有些自然流量的。即使这个环节不加分,至少不能减分。

每次提交版本,都要处理至少以下内容:

  • 应用名称
  • 描述
  • What's New
  • 关键字
  • 截图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考虑到目前 Klib 支持 简体中文、英文、德文,工作量实际是上述的 3 倍。

其中,截图部分最为麻烦。因为,不仅要处理图片,关键的,要 事先准备素材(如书、标注内容等),才能生成适当的截图。中文还好,可我并没有标注那么英文原著。即使有,也都是技术类书籍,并不适合用于 MAS 的截图。没办法,我只能找英文中流行的书,从 Amazon 官网中找其分享的标注,合成一样书的阅读笔记。这种工作是非常费时的,德语版我干脆放弃了,直接使用英文的素材。

域名与官网

之前,Klib 是挂在 Toolinbox 官网的:https://toolinbox.net/Klib/

后来,为了方便推广,我又挑选了 Klib.me 这个域名,并建立官网:

请输入图片标题

这个页面看似简单、却花费大量时间:

  • 编写内容,制作图片
    • 中文、英文
  • 页面排版
    • 适配不同设备
    • 微信分享时显示图标
  • 全球访问加速
    • 期间,为了使用国内的 CDN 等资源,还不得不关站图案,哎…
  • SEO 优化

有个短的域名很重要,这样后来在分享笔记时,就可以有类似 http://s.klib.me/share.html 这种简洁的网址。

使用教程

随着 Klib 功能变得复杂,详尽的使用教程变得必须。目前,中文版的教程在 13 寸 MBP 上,已经有 28 页之多

其中,最花时间的操作 gif 图的制作。和截图一样,首先要准备好素材。另外,就是要在最小的屏幕范围内,将意图表达清楚。因为,这意味着才能控制最终生成的 gif 文件大小。

之前,我使用 QuickTime 录屏,使用 iMovie 编辑后导出来 .mov 格式,然后再转成 gif. 其中,最麻烦的是 iMovie 仅能处理 16:9 的视频,这就要在录屏时非常小心地控制好比例。

请输入图片标题

后来,我发现 可以直接在 QuickTime 进行简单的编辑,也就是去除操作中多余的环节,仅保留操作部分,并生成最终的 gif 文件。这大大加快了 gif 的制作,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在视频中加文字。

媒体运营

媒体的助力,对产品的推广,帮助很大。

国内
效果最好的就是「少数派」了,以及 V2EX、爱范儿、掘金、Mac 玩儿法等媒体,以及自己个人的媒体,如朋友圈、微博、博客、等等。

除了媒体是否愿意报道,对我而言,最困难就是如何写媒体文章。毕竟自己是程序员思维,很难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吸引人的文章。这方面还得再提高。

海外

其实,国外推广是个非常头痛的事。毕竟文化不同,语言也有障碍。

效果最好的主要是两处:

请输入图片标题

  • Twitter 上用户自发推广
    • 30+ 次转发,160+ 个喜欢

请输入图片标题

我曾经要求自己每天在 Twitter、Facebook 发新消息,以建立品牌和影响力;不过可惜没有坚持。找个契机,重新开始运营。

用户运营

都说要口碑传播,最重要的,就是核心用户了。

起初,我是抗拒建立用户群的,因为我担心重复回答基础性的问题这种技术支持,会花太多时间。不过后来想想,还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可以直接和用户接触、倾听用户的声音,是非常宝贵的。目前,用户和我直接沟通的渠道有:

  • 微信群
  • Telegram 群
  • 邮件反馈
    • 基本 3 小时内回复

另外一个没做的事:邮件订阅。尤其是国外,这个更常见。用户一旦喜欢一个团队、开发者,很可能是愿意知道其发布的新产品、新版本。很可惜,我还没有在网站建立这个。其中一个原因是,目前我的网站是基于博客的,加这一点不太方便。不过,找机会还是要加上。

软件定价与收入

软件定价是门玄学,里面的门道非常多。最近 Day One 调整收费模式,引来一片骂声。Klib 也没什么经验可介绍,只是罗列一下历史。

刚发布时 Klib Pro 是 ¥50,随着功能的改进,目前是 ¥98. 另外还有 Klib 扩展包,不过由于 Amazon 功能限制,国内用户可以无视;而且,其带来的收入,与 Klib Pro 相比,可以忽略。

如果你觉得书、软件贵,去商场逛一圈,看买 Klib Pro 的钱,都能买些什么

到底 Klib 赚了多少钱?我想这是很多朋友都感兴趣的。不出意料,答案可能会让绝大多数朋友惊讶:Klib 这 6 个月给我带来的收入,差不多等于我过去一个月的薪水。作为独立开发者,要养活自己和家人,我还得坚持很久。

另外一点可以分享的,由于我的影响力主要在国内,85% 左右的收入来自国内用户。在国内盗版的环境下,大家能如此支持 Klib,真心感谢。我也相信,随意大家消费能力、和软件素质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用户愿意花钱购买软件,期待。

Klib 未来会怎样?

面对近 300 件要做的事,Klib 该何去何从?

请输入图片标题

引申:功能性产品的思考

截止目前,我已经先后做了 6 款 mac App (Klib、iPic、iPic Mover、iPaste、iHosts、iTimer),也都先后到了瓶颈。怎么回事呢?

总体来看,主要是 产品太过依赖功能:当功能基本完成时,就没有更多想象空间了。

如果要增加用户,很可能就要强行加功能。而这些附属的、可有可无的功能,很可能让产品本身变得难用。纠结于此。

再来看看 Klib

Klib 是款好产品,但不一定是个好的商业项目。

  • 使用频次太低
    • 比如,如果读一本书需要一个月,读完后才需要使用 Klib 导入标注和笔记,那 Klib 的打开次数基本就是 1 次/月,这实在是太低了。
  • 用户体量太小
    • 恰巧使用 Kindle 阅读
    • 恰巧想要管理标注
    • 恰巧有 Mac 电脑
    • 恰巧愿意付费
    • 这样的概率,相当于 0.1 x 0.1 x 0.1 x 0.1 = 0.0001,可真是万里挑一

怎么办呢?

方向一:深挖 Kindle 辅助工具这个定位

好处是:

  • 可以让 Kindle 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坏处是:

  • Kindle 的用户群体还是太小
  • 更关键的,Kindle/Amazon 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不开放数据接口,很多体验很难做好

方向二:做笔记中枢

笔记的来源可以不止是 Kindle,也可以是 iBooks、多看等等;除了在 Klib 中阅读,还可方便地导出至 Evernote、OneNote 等目标应用。

好处是:

  • 可以获得更多潜在的用户
  • 可以增加产品的使用频次

坏处是:

  • 技术上非常依赖于第三方应用的开放程度、稳定性
    • 目测像微信阅读这样的应用,不见得深度开放数据,进而很难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
    • 而且,一旦未来比现在更封闭,届时已经实现的功能就会失效(参见微博接口的越来越封装),这对于产品而言是很大的风险

目前还很难决择,暂定先观察一段时间;等考虑成熟了,再进一步改进。

考虑的同时,我准备挖个新坑:iTips, 碎片信息管理工具。这是我的 iPaste 的一位荷兰用户跟我提的需求,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跟他进行国际合作,共同打造这样一款国内、国外用户都喜欢,横跨 macOS、iOS 的新工具,敬请期待。


博客原文:0704 - Klib 到底赚了多少钱?



Original Article: https://sspai.com/post/39855


I

iPhone 越狱幕后人揭秘:黑客如魔术师,新闻,讨论,活动-MacX.cn -


iPhone 越狱幕后人揭秘:黑客如魔术师

19岁的卢卡·托德斯克(Luca Todesco)住在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他可能是地、球上最好的iPhone黑客之一。




我把我的新iPhone 7递给他。

"能把它越狱吗?"我问。

越狱是入侵苹果iOS操作系统,并将其解锁的艺术,用户可以自定义越狱后的手机,编写或安装任何软件,不再受到苹果的限制。在2016年12月,当我和托德斯克见面的时候,还没有听说过谁破解了最新的iOS版本(iOS 10.2)。我手机上安装的就是这个版本。

2007年, 世界上第一个越狱步骤教程公开发布在网上。自那之后,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越狱。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一个名为jailbreakme.com的网站,免费为大家提供资料。你只要按教程操作,就可以将iPhone越狱。

然而,托德斯克的越狱工具,却秘藏在他的卧室里。

托德斯克的网名是"qwertyoruiop"。他抓住我的手机,插入一根连接线。他桌子上有20个iPod和iPhone,整齐地摆在一起,就好像是在做展示一样。 托德斯克在他的Mac电脑中输入几个命令,然后按了回车键。我的iPhone屏幕熄了,然后开启,在白屏出现之前,显示出"进行中……越狱成功"的字样。

"成了!" 托德斯克微笑着说。



越狱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现象

如果是在2000年代末期,托德斯克可能会在网上发布越狱工具,向公众展示自己最新的越狱技巧。所有iPhone用户都可以使用它,每个人都有机会解锁手机,安装未经苹果公司批准的应用,或者是调整手机主屏幕的锁定外观、主题和设计。

越狱意味着利用bug来禁用"强制代码签名"(code-signing enforcement)安全机制,越狱之后,黑客就可以运行未经苹果签名和批准的代码了。也就是说,可以安装未经苹果批准的app,可以对操作系统进行更改和调整。

越狱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现象。第一代iPhone发布不久之后,越狱就开始出现,到了2008年,越狱变得十分流行。知名的相关黑客团队有iPhone Dev Team、Chronic Dev和 evad3rs。他们破解苹果手机,为流氓开发者打开大门。一个名为杰·弗里曼(Jay Freeman)的软件工程师甚至创办了黑客和开发人员交易市场Cydia(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另类的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Cydia在鼎盛时期的营收可观,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体验——把iPhone作为自由的、开放式的计算机来使用。

不过时过境迁,越狱社区已经分裂,很多成员加入了私人安保公司,或被苹果"招安"。少数人仍然在私下开展这项工作,因为找到iPhone系统的漏洞可以获得高额奖金。而且用户们也对越狱也不太感兴趣了,因为苹果已经把越狱者最好的想法融入到了iOS之中。

只有能力出众的黑客才能破解iPhone

当iPhone 7于2016年9月16日发布时,托德斯克在拿到新机的数小时之后就发现了一个越狱的方法。他在YouTube上展示了越狱成果,并表示他能够如此迅速地越狱成功,是因为他利用的多数bug和漏洞已经在以前的iOS版本上发现过。

发现这些bug并不容易。 iOS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操作系统之一。底层代码大多是秘密的。要弄清楚iOS中有什么功能都很不容易,更不用说找到缺陷了。苹果一直把安全作为iOS的重中之重,但iPhone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iOS每次更新之后,只要阅读苹果的安全提示,就可以看到不少bug的迹象,程度有轻有重。iOS恶意软件虽然很少,但并不是没有。就连**旗下的黑客为了开展监视活动,也会破解iPhone。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iPhone是一个很安全的封闭花园,只有能力出众的黑客或黑客团队才能攻破它。

虽然托德斯克很乐于在YouTube上展示他的越狱iPhone成果,但他不打算向公众发布自己的工具。毕竟,他的秘密技术及其利用的缺陷价值很高,根据"零日漏洞"商人的估算,其价值可能高达100万美元。



最早的iOS太简陋了,自好自力更生

早期的越狱者帮助用户把第一代iPhone从一部功能手机转变成为了强大的工具,让它可以做我们现在的手机可以做的事情,比如玩电子游戏,记录自行车骑行状况等等。

"iPhone 的iOS 1.0连个游戏也没有。所有手机都有猜单词游戏,苹果却没有。" Cydia创建者弗里曼说。第一代iPhone甚至不能设置铃声配置文件。

"一般手机上的有些功能,在iPhone上却没有,"他说。 "iPhone刚发布的时候,本质上是一个小型平板电脑网络浏览器,但是带有一些手机功能。"

那是一个无序发展的时代,业余的黑客们在兴趣的驱动下,破解了苹果的封闭花园。

苹果公司的一名前员工表示:"他们就是一群青少年,他们撰写了NSA级别的漏洞利用程序,传播自由软件。"

但是,那个无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专业化的iPhone安全研究行业。从某种角度上说,越狱的时代可能划上了句号。

与恶意黑客不同的是,绝大多数越狱者的目的很单纯,他们希望扩大一台强大设备的功能,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入侵过其他人的手机(可能有时候也会搞恶作剧,但很容易恢复),仅仅破解自己的手机,自定义它的功能。

乔布斯说这是"猫和老鼠的游戏"

如果某个黑客发现了一个新的bug, 他就会获得一定的声誉。然后苹果会修复这个bug,把越狱过的手机"变成砖",让它们完全无法使用。在2007年9月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当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被问及越狱的事情时,他说那是苹果与黑客之间"猫和老鼠的游戏"。

"我不知道我们究竟是猫还是老鼠,"乔布斯承认。 "人们会试图闯入,而我们的工作是阻止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狱社区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iPhone Dev Team反向设计了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让它可以运行第三方应用程序。黑客开发者制作了游戏、语音应用和工具来改变手机界面的外观。在苹果手机上,你可以自定义的部分很少。最早的iPhone甚至没有墙纸的选择。在黑客们的推动下,这部设备变得更像是创意工具,越来越像乔布斯的偶像艾伦·凯(Alan Kay)曾经设想过的那种移动计算机。

越狱社区展示的用户需求

弗里曼的Cydia在2008年2月推出时,为用户提供的权限已经比现在的App Store更大。其用户不仅可以下载应用、游戏和程序,而且还可以下载"调整"工具。例如,你可以重新设计主屏幕的布局,下载广告拦截器,对存储卡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当然苹果对此很不高兴,试图阻止人们以任何方式越狱。 2009年苹果援引版权法,宣布越狱是违法行为。不过苹果并没有起诉过任何越狱者。

之后越狱者和苹果之间的猫鼠游戏还在继续进行。

而越狱和Cydia人气爆棚,展示的是一种明显的需求:人们需要获得新的app,需要拥有对设备的控制权。

弗里曼认为这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

"这是对公司霸主的反抗,"他2011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这是一个草根运动,这就是Cydia如此有趣的原因,苹果是这个象牙塔,是一种受控的体验,人们之所以会越狱,是因为越狱可以把体验个性化。"

弗里曼表示,截至2011年,他的Cydia平台每周有450万用户,每年营收达到25万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都又重新投入到了扶植这个生态系统上。

对于越狱团队来说,资金是一个问题,他们依靠PayPal捐款和其他工作来筹资越狱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App Store引流了人们对越狱的兴趣,以及苹果防止越狱的力度越来越大,越狱团队的人心也开始涣散了。

"双重间谍"在行动

事实证明,任何"地下反叛组织"都有戏剧性的元素,越狱黑客团队iPhone Dev Team也不例外:其中一个网名"Bushing"的成员以反向工程技术而闻名,他其实是苹果公司的正式员工。这个"双重间谍"究竟是谁?

他的名字是本·拜尔(Ben Byer),2006年他成为了苹果的高级嵌入式安全工程师。

"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后来才发现。"一名成员说。可惜的是,Bushing在2016年初因为"自然原因"过世,享年36岁。

越狱社区与苹果公司的关系并不总是对抗性的。越狱者有时候会参加苹果的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还会和公司的安全小组打招呼。据苹果公司的一名前雇员说,有一次,一名黑客甚至在一个越狱程序中指名道姓地给安全小组的工程师留下了一条隐藏信息。

一名前苹果员工说,"很多越狱者都是年轻人,空闲时间多,需要找工作或者做毕业项目之类的。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乐趣,为了挑战,为了团队情谊。"

越狱社区示范了生态系统的潜力

数年之后,公开越狱和在YouTube上炫技慢慢成为了遥远的记忆。其中一个原因是入侵iPhone系统变得更加困难了,另一个原因则是,技艺精湛的黑客们在苹果或私人安保公司获得了就业机会。

通过推出不完全合法的创新,越狱者展示了iPhone可以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化的生态系统的潜力,而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打电话、上网、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而已。他们还展示了开发者愿意在这个平台上投入大量的精力。

因此,可以说越狱者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乔布斯让苹果iPhone的开发团队在2008年向开发者们开放了iPhone。

"我不想太过夸大我们的角色,因为我们不知道苹果在我们那么做之前是否就有这样的打算。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发挥了作用。"一名越狱者说。黑客们入侵iPhone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直到苹果终于打开了大门。

既然一些以前只能通过越狱来实现的功能,现在已经被苹果融入到了iOS中,iPhone用户们还需要越狱吗?

答案是,不再需要了。

越狱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苹果公司的安全措施不断提升,现在要全面越狱(这需要找到一连串bug)已经变得非常困难。而这也导致了漏洞的价值飙升——如果你找到一个漏洞,你可以从苹果公司那里获得数以千计的美元,所以你不太可能再把漏洞免费发布到网上。

去年,苹果的安全主管伊万·克尔斯蒂奇(Ivan Krsti?)介绍了iOS的防御能力,他指出,如今要越狱,你需要找到"5到10个不同的漏洞,才有可能击败平台安全机制"。

"在iPhone推出十年之后,仍然没有任何一个iOS恶意软件可以大规模地感染我们的用户," 克尔斯蒂奇在2016年的一个演讲中表示,"我们的用户这10年来获得了水准极高的保护。"

今年1月,托德斯克宣布他的越狱生涯到此为止。

"我将停止所有的公开iOS研究,"他在Twitter上面说。他说的研究就是指越狱。

当我们去年12月见到托德斯克时,他抱怨现在越狱社区的风气太差,很多伸手党让人心烦。

情况确实发生了变化。

越狱的时代基本上结束了吗?

Cydia的创始人弗里曼说,越狱的时代基本上已经结束了。他说,在过去那些美好的日子里,一个越狱程序的有效期长达好多个月。而现在,只要公开的越狱工具一出现,相关的漏洞立马就会被堵上。

他说:"苹果公司已经把修复越狱漏洞当成了一个优先要务,而且越狱的人也处在了一个危险的位置上。"

弗里曼不再建议人们尝试越狱。他最近在电话采访中说这很危险,因为越狱后的手机被黑客入侵的风险更高,现在越狱已经弊大于利了。

"现在你越狱还有什么好处呢?"他问道。 "以前你越狱可以获得非常炫酷的功能,你就是为了这些功能才买iPhone的。而现在,你越狱获得的只是些小玩意儿而已。"

他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想越狱的人越来越少,越狱开发者也就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去做有意思的东西,所以想越狱的人就会变得更少,最后这个生态系统就慢慢消失了。"


Tencent



三款新 iPhone 都会标配 5W 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单卖,新闻,讨论,活动-MacX.cn -


三款新 iPhone 都会标配 5W 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单卖

最后由 steph_zhou 于 17-7-4 05:05 编辑

昨晚凯基证券机构的郭老师为新 iPhone 列出了十条预测,其中就包括「iPhone 8」可能没有玻璃下 Touch ID。Macrumors 得到了郭老师的完整报告,其中包括几条稍早前没有曝光的细节。



首先,郭老师明确提到 iPhone 8 将不会支持指纹识别(与之前的报道有些出入),原文如下:

「由于 OLED iPhone 不会支持指纹识别,我们认为该设备可能会依靠一种面部识别技术来保证安全性。我们认为苹果将会对 3D 感测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从而增加了硬件生产和软件设计的难度。」

彭博社今早的报道进一步证实了郭老师的预测,彭博社称内部人士透露,苹果正测试一种 3D 面部扫描技术以取代 Touch ID。

然后,郭老师的报告中认为 iPhone 8 以及另外两款 iPhone 7 迭代机型都会采用玻璃机身和金属中框的设计以支持 WPC 标准的无线充电方式。WPC (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支持 Qi 无线充电协议。



郭老师认为无线充电将会以一种配件的方式为用户呈现,也就是需要单独购买,不会成为标配配件。

郭老师还认为,虽然 iPhone 将会内嵌高能效的 USB-C 电源输送 IC,但依然会随机附赠与现款 iPhone 一样的 5W 充电器,同时搭配一根 USB-A 至 Lightning 数据线。

上周有传闻称苹果打算随机附赠一个 10W 的 USB-C 充电器,看来希望不大了。

另外,iPhone 8 和 iPhone 7s Plus 将会采用 3GB 内存(iPhone 7s 是 2GB),不过他认为所有型号所搭配的内存的传输速度都会比 iPhone 7 的快 10% 至 15%,为的就是 AR 的性能。

延伸阅读:

彭博社:苹果测试用于解锁 iPhone 的 3D 面部扫描技术以取代 Touch ID

郭老师:iPhone 8 屏占比最高,但没有玻璃下 Touch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