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六四黑手出書卸責 否認誤導鄧小平 陳希同︰我是傀儡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六四黑手出書卸責 否認誤導鄧小平
陳希同︰我是傀儡

33

Initial Image

「六四」慘案將近23周年,中共前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在本港出版回憶錄,為自己在六四的責任卸責,稱自己當時只是一名「傀儡」,否認曾向鄧小平「謊報軍情」令鄧決定戒嚴,鄧沒被誤導。有內地學者指,六四慘案黑手紛紛出書卸責,顯示他們擔心歷史名聲,不想揹着黑鍋見閻王。

陳希同的回憶錄名為《陳希同親述:眾口鑠金難鑠真——保外就醫的陳希同2011-2012年談話紀錄》,由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部下、國務院前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姚監復執筆,趙紫陽前秘書鮑彤的兒子鮑樸為出版人。書中記錄了姚監復與陳希同八次談話的內容,主要圍繞六四事件、以及六四後陳希同與江澤民之間的恩怨鬥爭,堪稱是陳希同對六四事件的「自白書」。

六四屠城劊子手們紛欲洗脫罪名。圖為青年王維林在六四挺身擋坦克的經典鏡頭。
陳希同(左)接受姚監復採訪。
姚監復提供

稱天安門沒死人

陳希同在訪談中稱自己「飽受謊言誣陷之苦」,指他在八九學運時,並沒向鄧小平「謊報軍情」,誇大學運威脅,令鄧對北京局勢產生誤解,從而下令戒嚴。他反問:「鄧小平怎麼會受騙?」陳強調自己在六四事件中只是一名「傀儡」,鄧小平廣佈眼線,在下令鎮壓上並沒被誤導。他又指,時任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隱瞞上層對事件的爭論,令下層無所適從。

六四屠城時,受傷男子衣服染滿鮮血。
陳希同口述回憶錄的書作封面。
鮑樸提供

陳希同愛寫書法。

不知自己是戒嚴總指揮

陳希同稱,他根本不知自己是北京戒嚴的總指揮,是看了網傳《李鵬日記》後才知道的。他又指,當年他以北京市長名義向全國人大做《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自己並無參加討論,是上面交給他由他照本宣科。
陳甚至稱「我當時的思想是不同意動亂(這個說法),但他堅稱六四事件「天安門廣場一個人沒死」。
陳表示自己並無反對江澤民,更無向鄧小平寫信舉報江。他說:「在權力鬥爭中,為了奪取權力,任何手段包括低級手段都可能被利用。」他稱自己並無貪污,被整是因他不喜歡搞私人關係,他受到不公平審訊。他指前不久發生的重慶事件,落馬的中共政治局委員薄熙來的遭遇,跟他當年經歷十分相似,是中央權力鬥爭的結果。陳堅稱自己「無罪」。陳還爆料指,李錫銘曾說過「江澤民是政治投機分子」。

不想揹着黑鍋見閻王

姚監復表示,與陳希同的對話記錄稿曾送陳希同審閱,陳同意適當時公之於眾。鮑樸指,陳希同作為六四時中共高層,對六四事件出聲相當罕見。中國外交部昨回應稱,對六四事件「中國政府早有結論」。內地學者莫之許指,大屠殺的黑手出書卸責,都是為歷史名聲,顯示他們都不想揹着黑鍋見閻王。莫認為,六四真相將大白於天下。
路透社/《蘋果》記者

陳希同小檔案

年齡:82歲
籍貫:四川安岳
學歷: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
•北京市公安派出所副所長
•北京市委辦公室幹事、市委書記秘書
•北京市昌平縣副書記、書記
•北京市副市長、市長
•北京市委書記、中共政治局委員
•1997年8月,被指涉經濟問題被免職立案受查
•1998年8月因「貪污和玩忽職守罪」被判監16年
•2004年保外就醫
《蘋果》資料室

六四黑手出書卸責 否認誤導鄧小平 陳希同︰我是傀儡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作者:這是他對六四的回應

33

六四屠城後鄧小平(左)力撐江澤民接掌中共。
美聯社

「(陳希同)他已八十多歲,這(本書)也算是他對六四的一個回應吧!」回憶錄的作者姚監復昨接受《蘋果》記者電話訪問時指,本來陳要求他「等一等」再出書,因陳正就自己的「寃案」向當局申訴,但久等無果,「再說我也八十了,腦力日衰,不能再等。」

「他身體不錯」

姚監復表示,陳希同現屬「保外就醫」,不能接受外界採訪,離開北京要經當局批准,「但他身體不錯,精神狀態也很好」,陳不時會跟一些朋友聚會,打球、寫書法,「他的書法很好,畢竟是北大中文系畢業的。我建議他自己寫回憶錄,他表示會考慮。」
82歲的陳希同是四川安岳人,八九學運時任北京市長,傳他向鄧小平誇大學運威脅,鄧聽信其言決定派軍隊鎮壓,導致六四血案。1992年陳升任北京市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但與江澤民不和,1997年被拉下馬立案調查,1998年被以經濟罪名判監16年,2004年保外就醫。
《蘋果》記者

圖洗脫惡名
李鵬出書被禁

李鵬

六四至今已23年,劊子手們自知難逃其責,紛紛以各種方式「洗白」,在中共前高層中除陳希同外,被指為六四「頭號劊子手」的前總理李鵬,早年也想出書為自己洗脫惡名,但被中共當局所禁,書作迄今未能見光。
李鵬這部名叫《關鍵時刻》的30萬字日記體書作稿,詳細記述了六四前後中共高層對重大事件決策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表面上是記述歷史、立場堅定,但或明或暗透露出,當時對六四事件一些重要決策,並非由他作出﹔許多判斷也非如外界認為由他所言。
該書2004年初交中共政治局審議時,被高層否決,不許出版。據悉李鵬對消息外洩大為不滿,要求追查;但因此事涉及時任政治局委員吳儀,最終不了了之,但披露事件的海外某媒體記者,一度被北京當局扣查。
《蘋果》記者

捲入薄熙來案 章子怡「賣肉」受查禁出國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捲入薄熙來案 章子怡「賣肉」受查禁出國

233

Initial Image

著名影星章子怡被指因捲入薄熙來案被禁出國。

海外博訊網昨日引獨家消息指,內地著名影星章子怡已經確認捲入薄熙來案,被中央調查組問話並禁止出國。消息稱,薄熙來的金主、大連實德集團董事長徐明供稱,不但他與章有多次性交易,更安排章和薄熙來上床十次,首次酬金是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而來自中紀委的消息稱,章子怡在過去十年以性交易至少獲取7億元。
博訊網此前也曾披露,徐明遭拘捕後曾供認,他最後一次乘坐私人飛機從新加坡到北京前,先在香港停留,並和著名章姓女影星在他的遊艇上過夜。徐更稱,僅去年自己就給了章姓女星3,500萬元,作為章陪高官的報酬。

與富人睡10年獲7億

博訊網昨日報道指明章姓女星就是章子怡,並指章已經確認捲入薄熙來案,被調查組問話並禁止出國。報道稱,徐明供認他在2007年首次給了章子怡600萬元,作為第一次和她上床的代價。之後,多次和她上床。同年,徐明安排章子怡和薄熙來上床,酬金是1,000萬元。在2007年到2011年期間,薄熙來和章子怡上床超過十次。據悉,徐明和薄熙來和章子怡上床的地點是首都國際機場附近和北京西山的徐明的會所。同期,徐明還將章子怡送給另外兩名高官,但暫不公佈他們的名字。
據報,章子怡以和富人睡覺撈取金錢、珠寶和房地產出名,一般她會有五、六名富豪男友,但只有一名公開的「正式男友」。據中紀委的資料,章子怡在過去十年以性交易至少獲取7億元,其中1.8億是來自徐明的現金。因為有徐明和其他官員的袒護,這些收入都沒有繳稅。
另外,月中揭幕的第65屆康城國際電影節,有電影入選和獲邀做頒獎嘉賓的章子怡,卻以有工作在身為由,臨陣放棄出席。
博訊網

捲入薄熙來案 章子怡「賣肉」受查禁出國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百文人抄毛澤東講話 被斥無恥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百文人抄毛澤東講話 被斥無恥

67

毛澤東(前左)在延安時關於文藝工作的講話,被視為左傾文藝綱領。

今年是已故中共領袖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中國作家協會轄下作家出版社為表諂媚效忠,竟組織100名當代作家及藝術家「聯袂抄錄」毛的講話,並給抄錄者每人付1,000元人民幣酬勞;內地網民轟有關做法無恥,發起拒讀拒買他們的作品行動。有參與的作家不但後悔,更指有「吃了蒼蠅的感覺」。

莫言賈平凹牽頭抄錄

當局表示會將名家們的抄錄稿整理出版,一是對紀念毛的「重要講話」,二可從藝術上讓讀者欣賞到中國當代名人名家的手迹簽名。牽頭抄錄者包括中共老文人賀敬之、全國作協主席鐵凝、副主席陳忠實、軍旅作家莫言、陝西鄉土作家賈平凹、《詩刊》主編葉延濱等。
抄錄者包括當今內地眾多有影響力的作家及藝術家,甚至還有曾被打成右派、毛澤東時代吃盡苦頭的作家王蒙。事件引輿論熱議,批評者指,毛那個講話是中共左傾文藝思想的圖騰,當局重新祭出這一舊旗,意識形態居心不良。
網民們更怒批抄錄的作者們是「奴顏婢膝」、「喪失骨氣」,指他們「好了傷疤卻忘了痛」,「是不是想回到極左的黑暗年代?」
批評炮火之烈,令不少作家後悔。作家葉兆言稱,回想此事就像「吃了蒼蠅的感覺」,為此他「深深懊悔」。作家周國平則坦言自己是「一時糊塗」。同時內地網民發起抄寫《世界人權宣言》活動,表達對中共當局踐踏人權、迫害異己的不滿。
《蘋果》記者

百文人抄毛澤東講話 被斥無恥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盡論中國:全聚德捲入舌尖上的化學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盡論中國:全聚德捲入舌尖上的化學

中央電視台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製作人員「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吸引無數觀眾,「舌尖上」也成了最熱門的形容詞,舌尖上的童年、舌尖上的狂歡、吞尖上的故鄉等等,在網絡上層出不窮,北京全聚德烤鴨則同時被冠上兩頂「舌尖」之名:「百年留香的舌尖記憶」、「舌尖上的地溝油」。

出售鴨油和廢棄油脂

北京全聚德已有148年歷史,2008年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項目,因獨到的鴨胚、獨有的工藝、獨創的吃法、獨特的傳承,而被北京媒體譽為「百年留香的舌尖記憶」。但是,全聚德旗下三元橋店、奧運村店等,連續七年向一名小販出售鴨油和廢棄油脂,用於製作地溝油出售,涉案王姓小販近日被控產銷有毒有害食品罪。
全聚德聲稱是被小販欺騙,以每公斤兩元的價格出售鴨油。但是,早在2010年7月,中央電視台就報道,北京一些烤鴨小店將鴨油出售,一個月能賺3,600元,但烤鴨油與煎炸廢油、地溝油一樣,都屬廢棄油脂,而且含有致癌物質。不幸的是,直到2011年10月,全聚德還在向王姓小販出售烤鴨油。網民譏諷:「原來全聚德一直都以為非法收購人員收去是去做合法的事情啊。」
百年老店全聚德捲入地溝油醜聞,令警鐘長鳴的中國食品安全又受到一次沉重撞擊,令網民爭相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的續集──《舌尖上的化學》。《舌尖上的中國》共有七集,分別為「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和「我們的田野」。而《舌尖上的化學》同樣分七集,分別為「化工行業的禮物」、「毒大米和毒奶粉的故事」、「吃遍元素周期表」、「皮鞋的味道」、「地溝油作坊的秘密」、「超標的農藥」和「我與白菜有個約會」。有網民提議,製作《舌尖上的化學》第八集,並調侃名稱應為「我們不怕不怕了」。
李平

盡論中國:全聚德捲入舌尖上的化學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隔牆有耳:200人洗7.2萬隻酒杯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隔牆有耳:200人洗7.2萬隻酒杯

67

出動逾200位同事幫手收杯、洗杯以及分發返畀參展商,夠晒大陣仗。

其實今日嘅紅酒展已經係第五度喺會展舉行;由於規模大,會展出動逾200位同事幫手收杯、洗杯以及分發返畀參展商;雖然主要用機洗,但主辦單位講到明,水晶杯唔可以用清潔劑洗,以免化學劑影響酒味,所以縱使係機洗,都有成四個過水步驟,加上唔可以用快乾劑,所以要用人手逐隻酒杯抹乾,好多時都要洗到半夜,清晨再開始分發啲杯出去。
唔單止洗既過程嚴謹,隊團喺清洗過程仲要幫手檢查,若發現杯身有損毀同老化甚至起霧氣都要抽起,確保隻杯夠「令身」先出得場。會展管理公司副董事總經理梅李玉霞估計,展覽期間每日要用既酒杯超過7.2萬隻,真係唔嘢少。

隔牆有耳:200人洗7.2萬隻酒杯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隔牆有耳:桶酒殺入 Vinexpo 啱晒強國人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隔牆有耳:桶酒殺入 Vinexpo 啱晒強國人

楊志達話內地人越飲越豪,貴一貴都有市場。
黎樹雄攝

兩年一度嘅 Vinexpo今日起一連三日喺會展舉行,有多達35個國家酒莊參展,係業界嘅大型盛事。咁具規模嘅酒展喺香港搞,梗係有原因,啱啱推出中國版嘅免費葡萄酒雜誌《 WINE.Luxe酒.派》做嘅調查顯示,港人無葡萄酒不歡,2千名受訪者中,59%每月花1至5千蚊買酒;花5千至3萬嘅都有成9%。
不過,高達90%受訪者就話,每月租賃酒窖花費少於1千蚊,總編輯蕭乃新都話花費相對算少,但查實存酒係好重要㗎;呢方面,內地似乎重視好多喎,否則中、法合資嘅內地酒莊王朝酒業,今年都唔會殺入 Vinexpo,作為「桶酒」嘅全國宣傳首站。財務總監及公司秘書楊志達話儲存桶酒,酒窖要好大同有適合溫濕度,內地先至有呢啲大酒窖。

王朝酒業今年 Vinexpo重點推介容量達300樽葡萄酒嘅桶酒。

一桶酒等如300支

話時話,強國人乜都要豪,飲酒都唔會執輸,所以「桶酒」最適合內地豪飲成風嘅市場,事關每桶有成300支酒量,酒莊可代客裝樽,每樽貼度身訂做標籤,最啱用嚟「晒命」。就連「酒桶」都用法國橡木造,釀製時令啲酒散發出泥土、辣椒等複雜嘅香味,強國人點會唔趨之若鶩?
王朝分別將2003、2005及2007年嘅葡萄酒,分做三批「桶酒」,平均每桶售13萬蚊。佢哋話內地一年飲成15億支葡萄酒,但75%係國產。但國產酒喺香港只算啱啱起步,因為上述調查話港人鍾意飲法國酒多啲,其次係意大利同澳洲。

隔牆有耳:桶酒殺入 Vinexpo 啱晒強國人 - 20120529 - 蘋果日報

法國文化部長 - 20120528 - 蘋果日報

 

法國文化部長

台灣馬英九委任了女知識份子當中華民國文化局長,深得香港文化知識界都流口水:為什麼人家的人選如此高貴,我們得到的,只是一個沒文化的紅色大姐?
不必羨慕台灣,因為台灣文化局長用「知識份子」,當然絕不是馬英九的原創,而是模仿白人「西方先進國家」。
「文化部長」這個職位,是法國人首創。六十年代,戴高樂委任小說家、文藝評論家馬羅( André Malraux)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長,在大西洋兩岸引起震動。馬羅不是什麼 AO官僚,他的小說主題反叛,對於文學藝術,馬羅別有洞見。主張與西方以外的人文精神交流,尋找「人類的文藝」( Arts of Mankind)。
馬羅不但是文學、美術、宗教的博學之士,他放下筆,還能拿起鎗參軍。馬羅參加過西班牙內戰,協助共和的西班牙建設空軍,還在戰役中負傷。第二次世界大戰,馬羅加入法國反法西斯的游擊隊,一度被德國蓋世太保拘捕。他一面當兵,一邊寫小說「天使之戰」,輾轉撿回一命,戰後成為英雄。
馬羅還以探險家遠征過殖民地柬埔寨,在森林勘察佛寺,此行令他對亞洲古典文化沉迷。戴高樂看中他的國際視野,起用為第一任文化部長,聯絡亞洲的文藝家,中國女小說家凌叔華喜歡畫畫,也就是徐志摩的前女友,在倫敦的家裏,就很得意地向我展示馬羅給她寫的信,那時候,中國知識份子能與馬羅通信,比今日認識到中南海領導人更有面子。
馬羅文武雙全,有十九世紀拜倫的餘風。英國的沙漠梟雄勞倫斯,也是這一派,叫做 Intellectual Heroism。日本偉大的小說家三島由紀夫,也受了馬羅的影響,抑鬱而剖腹自殺。
法國人是天生優秀的民族,所以有馬羅,其他國家崇洋而抄襲,一定走樣。譬如中國在「文革」時期,文化部長于會詠,是一位作曲家,不但追隨江青,還整肅迫害文化人。這是中國的基因。自從法國之後,美國也沒敢學,白宮從不委任什麼文化部長,因有自知之明。台灣竟敢模仿,膽子已經大得生毛,特區香港也想有?哈哈,廣東道一個山西大嬸買一隻 LV,不就以為有了氣質麼。

法國文化部長 - 20120528 - 蘋果日報

[分享] 任志强预言两年后房价暴涨

任志强预言两年后房价暴涨

花旗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吐露了众多市场人士的共同的猜测。

5月15日, 花旗集团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多项数据显示内地经济已大幅放缓,除非中央政府想"惩罚"自己,否则,放松调控的趋势已是无可争辩?

但在报告发布后的几天时间里,中央政府再度明确了调控的态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市召开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温家宝对于这次楼市调控的表态是在扬州、营口等城市陆续出台放松房地产调控措施的背景下,因此这次讲话被业内解读为:坚持限购为主的调控政策不动摇。

怀疑的声势有所削减。然而,强势的调控政策是否能"熨平"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至少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早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预言,房价可能将在一年半到两年后暴涨。低迷的土地市场,下滑的房地产投资,似乎已为暴涨埋下伏笔。

博弈深水区

花旗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年内将集中精力在不冲击购房限制的基础上,放宽对第二次购房者的抵押贷款规定。花旗预测,中国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会采取更多支持整体经济及房地产行业的措施,因地方政府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将面临最大的金融挑战。此外,花旗还认为,中国也将会继续诸如近日所宣布的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积极财政措施。

事实上,陆续有地方政府出台了微调政策。5月7日,扬州市房管局发布《关于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奖励的通知》,对个人新购买的成品住房,根据面积不同予以4%至6%的奖励。该政策从7月1日起执行,执行期暂定一年。

尽管业内对扬州市房管局的新政质疑声音不断,两周过去了,该政策并未像之前部分市场人士预计的那样"被迅速叫停"。相反,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梁小青5月20日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明确表示,"扬州新政"并非救市,而是针对住宅产业化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应当予以支持和肯定。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陈雪认为,扬州鼓励政策对于扬州市本身的市场影响可能并不大,毕竟扬州本身并非是限购城市,并且鼓励范围也只是局部市场。但住建部此次给予此政策以肯定,尚属第一次为地方政策给予直接正面评价,这比扬州政策本身的影响更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政策层面,地方政府进行微调确实存在空间。因此推断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城市开始着手进行微调,但微调基本不会触及"限购"、"差异化信贷"等红线。

高策地产服务机构董事长兼总裁陶红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预测,政策方面不会有大的变化,中央政府仍将打压楼市,未来政策方面的变动将以各地方的微调为主。

供不应求势必发生?

然而限购政策在颁布之初,就被视为阶段性政策,甚至被称为权宜之计,终有退出的一天。陶红兵担心的是,越晚退出,越危险。被限购压抑的需求,就像堰塞湖。压抑越久,溃坝的可能性越大。"钱太多了,无论是自住型的需求还是改善型的需求,甚至是资产配置的需求都存在,需要'有保有压'的微调。"他说。

陶红兵十分同意任志强的看法。4月22日,在"2012中欧私人投资高峰论坛"中任志强表示,一年半到两年房价将暴涨。支持其观点的重要论据是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显著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亦呈现下降趋势。

尽管早前国土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落实住房用地计划13.59万公顷,同比增加7.6%。其中,商品住房用地计划落实10.5万公顷,超过前两年年均实际供应量(8.17万公顷)28.5%。统计表明,当前我国未竣工的房地产用地面积近40万公顷。

北京虎杰投资顾问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寅认为,总量上的供不应求不会发生,但局部的供求失衡仍然存在。真正的供求均衡状态只是理论上存在。调控政策的出台和退出,亦是造成过去市场总是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所在。在房价大跌之后,通常会迎来房价的反弹。

随着调控驶入深水区,开发商本能采取种种对策。限购令执行两年时间,楼市成交量重挫,成交价格普降,开发商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和市场压力,在政策方向未明、市场前景欠佳的情况下,减少投资、暂缓拿地、现金为王成为开发商的普遍选择,这造成调控两年间土地市场的持续低迷,如今这种势头愈演愈烈,已经影响到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进入2011年,调控越发严厉,中央不断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上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双双从紧,项目滞销与融资成本高企叠加,开发商开始减少拿地。

而今年以来,虽然商品房成交有所回暖,但土地市场仍然冷清。统计显示,截至5月22日,仅成交了7宗住宅用地,成交土地面积9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5个月时间出让住宅地块仅为个位数,这在历年都是罕见的,创近6年土地成交新低。

这样的趋势同时在全国其他地方上演。今年1至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96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3%。而之前的1至3月份,同比下降幅度则为3.9%,仅4月份一个月降幅就比1至3月份扩大了15.4个百分点。开发企业拿地意愿的急剧下降,为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亚豪机构分析,作为房地产开发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土地市场的成交遇冷必然会影响到未来一段时间的商品房供应,可以预见,2013、2014年的市场供应量将会呈现阶梯状的急剧下滑局势。而限购令这种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只能短期阶段性使用不宜作为长期的调控工具,早晚都会退出。一旦购房解禁,投资、投机需求重新回归楼市,与商品房供应萎缩叠加,供不应求之下,恐怕将会导致房价涨势难以控制。


源地址:
http://cn.msn.feedsportal.com/c/33701/f/597533/s/161d7ff7/l/0Lmoney0Bmsn0N0Bcn0Chouse0C20A120A5240C0A81514128520Bshtml/story01.htm
(来自鲜果联播)


发自我的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