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為何「硬起來」? (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國情咨文,揚言為了應對北韓核武危機,必須提升美國的核武能力,同時點名批評中、俄兩國挑戰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希望取得國會支持,增加國防開支。回顧去年11月,特朗普訪華期間釋出善意,甚至展示自己孫女學習普通話的片段,獲中共官媒大肆宣傳,令不少人以為中美關係可以迎來新的一頁。何故這位總統返國後即時變臉,先後動用多項條款去調查貿易逆差,並多次點名中、俄兩國為「對手」?
答案之一,是中、俄兩國在北韓核武問題上的立場和取態,未令美國滿意。中、俄兩國表面上同意制裁北韓決議,暗中以不同方式協助北韓取得石油等禁運物資,近日更加有衞星圖片,證實自去年10月起,中共向北韓船隻輸油多達30次。美國新聞網站「華盛頓自由燈塔」公佈的中共機密文件,也顯示去年中共討論北韓核試問題時,提到「中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捍衞北韓主權和領土完整、切實保障北韓政權的穩定和延續」,並認為北韓「毋須立即放棄核武器」,與中共口中積極推進半島和平和無核化的論調完全相反。
另一方面,貿易逆差問題一直困擾美國。本來,特朗普對貿易逆差是「隻眼開隻眼閉」,希望與中共合作解決北韓核武問題,對於貿易逆差只是口頭上強硬,未有對中共採取強硬手段。但中共在北韓核武問題上尚未顯示出誠意,對貿易逆差問題也一直只用「拖字訣」,加強了特朗普制衡中國的決心。
根據中共海關上月發佈的貿易統計,2017年中美貿易順差較2016年高出10%,達到2,758億美元。相關數據不單令特朗普難堪,同時增加了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和調整關稅的壓力,為兩國的關係帶來更多的挑戰和暗湧。畢竟,作為民主國家的總統必須面對選民的質疑,如果特朗普在北韓問題和貿易問題上都交不到功課,地位會動搖,連帶所屬的共和黨都會受到猛烈抨擊。
中國崛起除了令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受到自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共提出的一帶一路,亦有挑戰美國作為世界強權、重建「萬國來朝」的意味。與美國有眾多共同利益的英國,經歷脫歐公投過後,勢必會加強與美國之間的聯繫,並藉此部署重返亞洲的策略,以鞏固英國在脫歐之後的地位。
英國首相文翠珊在1月31日訪華前夕,依然拒絕公開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還有意就香港「一國兩制」落實向中方施壓,反映英國在利益問題之上,傾向與辦事有原則的美國及其盟友靠攏,而非劣迹斑斑中國。基於香港的獨特地理位置和各國在港利益,香港將無可避免會捲入這場大時代的激烈競爭。對於有意爭取民主的香港人而言,這有可能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