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星期五

蘋果日報- 【每日健康】快慢間歇走 改善體重脂肪水平

蘋果日報- 【每日健康】快慢間歇走 改善體重脂肪水平

【每日健康】快慢間歇走 改善體重脂肪水平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原來百步都不夠,萬步才足夠。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幾年來一直推廣行路運動,結果發現每日走一萬步的市民,體重,脂肪比率都會降低。再進一步,日走一萬步雖然對身體有益,但不足夠鍛鍊肌肉。所以就出現了間歇走路法。

首先快步走3分鐘,強度大約會去到氣喘水平,然後慢走3分鐘調整呼吸。交互進行5次。持續5個月後,發現這項訓練除了可以改善體重,脂肪,就連原本血壓、血糖比較低的人,都回復到正常水平,非常有益。

資料來源:TOP1HEALTH

記者:李聰

上一則: 【趣味科普】宅男宅女齊脫毒 傳情達意靠眼神

下一則: 【每日健康】日本減肥名人猝死 營養師:不可不吃澱粉質



I

蘋果日報- 批判葉劉 - 馮睎乾

蘋果日報- 批判葉劉 - 馮睎乾

批判葉劉 - 馮睎乾


我去年撰文說,葉劉「匯賢智庫」的洋名Savantas貽笑大方,因為savantas本是十七世紀法語,解作「學究」或「偽博學者」。近日翻閱《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諮詢簡介》,見教育局採納葉劉的高見,將critical thinking中譯由「批判性思考」和諧為「明辨性思考」,又令我忍俊不禁。

早在2008年,葉劉已呈交立法會文件提議修改:她依據學者說法,指出critical thinking「並非什麼東西都批評,而是懂得分辨事物的邏輯、衡量正反兩面的因素,從而作出理性客觀的分析」,由是批評「批判性思考」譯法不妥,「令不少學生只按字面解釋,誤以為批評即等同思考,未作深入的分析,便妄下定論」,最後建議譯作「明辨性思考」。其實「誤以為批評即等同思考」者,正是葉劉本人。她先一廂情願假設,學者是依照critical的古希臘文字源krinein為critical thinking命名;再斬釘截鐵斷言,krinein「即分開或分辨,絲毫沒有負面批判或批評的意思」;最後推論「批判性」是誤譯。我將冷笑着分四方面回應。

一,沒證據顯示「批判性思考」一詞誤導學生,也沒證據顯示學者刻意按照古希臘文來命名。葉太提希臘文,似乎只為裝博學,非基於「理性客觀的分析」。

二,古希臘文krinein的確解作「分開或分辨」,但只是芸芸意思之一;它尚解「判斷」、「審判」、「決定」,甚至絕對負面的「控告」,決非如葉太所言,「絲毫沒有負面批評意思」。再舉一著名例子:在《馬太福音》,耶穌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古希臘語原文是「Me krinete, hina me krithete」,當中「論斷krinete」和「被論斷krithete」是krinein的變位,可見krinein實含「負面批評」義,否則耶穌也不必勸止。Critical thinking偏重的古義是「判斷」,而判斷不免褒貶,葉劉知其一不知其二,又何曾「衡量正反兩面的因素」呢?

三,中文「批判」並非只解「挑錯」。查詞典可知:官吏批判案件,即「批示判斷」;古書有云「批判未了公案」,則是中性的「評斷」。Critical thinking強調培養「判斷力」,而「批判」本具「判斷」義,並沒有大問題。

四,critical thinking的特質,按其提倡者杜威所言,就是要審慎地考慮某見解的理據和涵義。葉劉大概沒考慮過自己的修訂有何涵義:若critical這裏譯「批判性」是錯,按同一邏輯,literary criticism譯「文學批評」也是錯,因為literary criticism主要是分類、分析、詮釋、評價文學作品,而不是專挑錯處的批評。但無論「批判性思考」和「文學批評」多不完美,畢竟在各地通行既久,足以達意,即使真有歧義,稍加解釋即可,何必改譯?玫瑰叫別的名字也同樣芳香。況且「明辨性思考」也不見得無懈可擊,標新立異徒增溝通障礙,得不償失。

葉劉貌似嚴謹,其實論據千瘡百孔,何來critical thinking?她是偽博學,吳克儉是真博學,他們最怕的就是被批判,崩口人忌崩口碗,我諒解,但還是忍不住笑。

上一則: 街頭挖磚 - 左丁山

下一則: 回頭看預言 - 李碧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