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

蘋果日報- 白宮的晚餐 - 陶傑

蘋果日報- 白宮的晚餐 - 陶傑
白宮的晚餐 - 陶傑

電影「白宮管家」的高潮,其實不是奧巴馬當選的「歷史時刻」,而是男主角一家人團聚吃晚飯的一幕,談起黑人明星薛尼波特,這一幕其實有個典故。

薛尼波特恰好演過一齣名片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飾演一個加入白人中產家庭的黑人醫生。電影裏的中產白人夫婦,由荷里活黃金時期的老牌情侶檔,史賓沙特里西與嘉芙蓮協賓扮演,象徵美國的保守勢力。

這頓晚餐不是隨便吃飯的過場戲,像許多文學經典一樣,晚餐並非只講究一個「吃」字,環境氣氛、席間交談的內容最為重要。為甚麼「誰來吃晚餐」也值得一猜?晚餐是社交的一個正式場合,來吃晚餐的人,絕不可能是不速之客,家庭的晚餐,更只限於社交最親密圈子,此一問,已經是家中有事發生的暗喻。

晚餐的社交意義,甚至高於任何其他聚會,能夠共晉晚餐的人,以私交為上,談公事,則可免則免。即使是公司宴請,晚餐也是公事來往之外的人情,晚餐的最高級別,是家宴,中文的「家宴」兩個字,僅指晚餐而言。

晚餐是一張社會身份的認可證,憑一頓飯而有歸屬的界定。不論是公司春茗,還是校友聚會,品牌周年紀念,以及從英國大學的High Table傳統,參加過甚麼樣的晚餐,就有一張甚麼樣的社交網絡圖。

如此則不難理解耶穌與十二門徒的「最後的晚餐」,為何象徵意義格外顯要:共晉晚餐的本來都是自己人,但其中出了一個叛徒,這一頓晚餐,是情份的決裂,命運的離別。「最後的晚餐」,英文作Supper,而非Dinner,專指簡單的晚餐,正如中文的「晚餐」、「晚飯」之隨意,而非隆重的「晚宴」。在達文西的名畫裏,意大利語只作Cena,並無細分。

死亡的陰影,反襯人世的享樂,晚餐的戲劇色彩格外濃烈,從「最後的晚餐」起,晚餐成為人生轉捩點一種常見隱喻,莫札特歌劇「唐璜」的晚餐一幕,堪稱經典。唐璜大言不慚,鬼魂前來赴宴,這一頓最後的晚餐,是唐璜遊戲人生的終極象徵。

一頓晚宴也可以是定勝敗,決生死之關鍵,譬如楚漢相爭的轉捩點,也是一場鴻門宴。古往今來,甚至行刑處決,都選破曉時分,死囚吃過晚餐,才可正式與人間作別。在這醉生夢死的世上,要Enjoy吃晚餐,最重要是共晉晚餐的人。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