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

空气有“特供”,人民知不知?

空气有"特供",人民知不知?
2013年1月10日晚间开始笼罩京城的雾霾仍在继续,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这场和PM2.5的持久战中,我们能在倒下之前,找到解决之道吗?许多网友想到了"空气特供"。
正值北京被雾霾天气笼罩,而环保部一则"空气净化器采购项目竞价公告"被不少网友调侃,网友认为,环保部在雾霾到来之前的1月10就开始采购空气净化器,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由于中国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严重,"空气特供"这一创造词汇把空气净化器已经早就进入政府高级干部的办公室、会议室、高级商务写字楼的情况说成是仅为特定人群定制的特殊商品,而各种不同的"特供品"也的确在各级政府部门以不同方式的存在,这是特权阶层(先别用阶级一词)的专属权。
"整个北京城看上去就像机场里的吸烟区。"昨天,一家美国主流媒体用这样的话形容中国首都上周六令全世界吃惊的"疯狂"雾霾天,它们惊讶于北京当日的空气污染指数竟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导标准"的35倍,惊讶于人们不借助工具,就能在空气中嗅出尾气与煤尘。
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在对50万人,追踪了长达16年后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之下,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死亡率增加8%。研究人员猜测,一方面PM2.5作为载体将有毒物带入下呼吸道,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支气管黏膜及肺上皮细胞突变,另一方面是其颗粒性引起的免疫反应,增加人群对肺癌的易感性。
这场和PM2.5的持久战中,我们能在倒下之前,找到解决之道吗?许多网友想到了"空气特供"。
中国的"特供"现象
先前有网友爆料称,中南海常委会议室,书记处会议室,华仁堂,办公厅会议室都摆上了远大净化机。越来越多的国家机关、政府机构主动联系购买,《新闻联播》等报道中也经常能看到远大净化机的身影。远大的内刊曾这样写道:"当远大净化机摆放在高层的办公室,当远大净化机为国家领导人创造健康洁净的办公环境,当远大净化机伴随领导出访各国,每个远大人心中感受到了无比的自豪和鼓舞。"
在当今贫富差距拉大、官民关系紧张,民众对政府官员的公信力普遍质疑的情况下,公民对此事的关注就不仅是社会观感不佳、公众心理失衡的问题了,它又牵扯出了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话题―――中国的"特供"现象。
国人素有崇尚权贵、皇权至尊的历史传承,凡是"宫廷特供"、"皇家专用"、"领导专用"等都必定是品质优异。君不见在古玩市场上,官窑瓷器比起民窑的来身价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许多公司宣传其产品的卖点时惯用如"人民大会堂特供用品"、"国宴用酒"等手法,远大集团也是如此,在其官方网站中宣传中央国家机关许多高级官员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都配备了他们的空气净化器设备,中央领导"非常满意"之类。
由于中国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严重,"空气特供"这一创造词汇把空气净化器已经早就进入政府高级干部的办公室、会议室、高级商务写字楼的情况说成是仅为特定人群定制的特殊商品,而各种不同的"特供品"也的确在各级政府部门以不同方式的存在,这是特权阶层(先别用阶级一词)的专属权。
执政党在其还是革命党时,一直是以"消灭不平等"为旗号之一的,一直是宣称"没有私利"的,但却总是难以脱离历史的局限性,在革不平等的命的同时又不断造出了许多的不平等现象,甚至还把这些不平等制度化了、固定化了。如城乡户籍的不平等、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不平等。
中国的"特供"制度在执政党建国前后就久已有之。建国前不说,建国后国人都知道中南海特供的"熊猫牌"香烟是什么人才能享用的,国酒茅台每年的政府采购量都大得惊人,"三年困难时期"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都能凭其身份得到不同品种和数量的营养品、特供品(普通百姓则连看都看不到,只能忍饥挨饿)。至于其他形形色色专门提供给各级官员的特供品(远远不仅限于进来媒体披露的特供蔬菜、特供肉等),那恐怕更是一般人难以窥知的了。
未来十年怎么办?
在未来十年内,中国人恐怕都要与高浓度PM2.5共存。这些含有多种酸性氧化物、重金属的空气将围绕在我们周围。
贝志城为了对抗室外糟糕的空气,他这一年内花了三四万添置了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和监测仪器。在一年前搬进新家后,他添置了三套新风系统,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但当他把新风系统的过滤板拆下来清洗时,发现三四毫米厚的滤板,从里到外都是泥,一块白色的石棉板变成了黑色的泥板。
忍无可忍的贝志城一口气买了7台空气净化器,起居室、卧室、办公室、汽车里全副武装起来。全副武装之后,他要测试花大价钱添置的设备是不是有效:空气测试仪显示,在室外的PM2.5浓度高达300时,他起居室的数值是50左右。
这让他松了一口气,总算有点用了,但这个酷爱数据的理科宅男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虽然空气净化器能部分缓解PM2.5的问题,但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污染源――臭氧,这些空气净化器工作时释放的臭氧又高出标准3倍。
刘昌峰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他并不打算购买空气净化器,他觉得人不可能活在罩子里,他带上从环保NGO借来的空气测试仪,分别比较了地铁、出租车、公交车、骑车的四种交通方式后发现:地铁上没有二手烟的危害,没有地面上汽车尾气的排放,因而PM2.5数值最低。于是他放弃了每年春秋两季的骑行,尽量乘地铁。他发现封闭的写字楼里PM2.5的数值尚可,午餐时放弃外出吃饭,就在写字楼的地下二层用餐。他还给自己的家里种了27盆绿色植物,虽然他心里清楚,这也没有多大用处。
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防护措施,而让人沮丧的是,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表示,个人能做的防护措施并不多,最多就是在灰霾天气关紧门窗或是少出门而已。(完)
文章来源:九个头条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