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星期一

�果日�- 士人余英� - 陶�

蘋果日報- 士人余英時 - 陶傑
士人余英時 - 陶傑

三十多年前,我住在外地,時時與一位民國老太太見面。

她名叫凌叔華,是「五四」那一代人,與冰心同期的小說家。凌叔華女士與胡適徐志摩很熟,她時時對我說起徐志摩的情事,因為徐志摩死前,交給她一隻私人信件的盒子。

凌女士在燈下,講她的舅父辜鴻銘怎樣教她英文,林語堂如何去南洋,她與英國小說家維珍尼亞胡爾芙的交往。有一天她說:「前幾年,有一位華人教授由美國來,他上門來看我,他叫余英時,他對我說起中國文化的淪亡,說着說着,在我面前,就痛哭起來了。」

余英時那時在查先生的「明報月刊」時時有論說,講中國儒家的精神。余教授是最後一代燕京人,民國三十八年,幸好來了香港,師從錢穆,在新亞讀書。余先生第一次與凌叔華見面,必有遇故知之感,說起中國,就痛哭失聲,除了凌叔華的氣質儼然有山河故國之親,亦必是性情中人。

我沒有見過余先生,看過他許多著述,余先生對中國學術,治力極深,尤其是陳寅恪身陷大陸之後的律詩,余英時在其中索隱解註,必令在「文革」中冤死的陳寅恪有知音隔世之感。

也難怪余英時在凌叔華面前,提起現代中國而痛哭,他知道真正的中國已經死亡。但此後三十年,他在美國找到了歸宿。碩果僅存,他的人格和學養,都令人景仰。

今日,余先生支持佔中,余先生的書在中國要「下架」。我想余先生遠在美國,必然波紋不驚。對於這個國家,他看得透澈,他不像香港的影視藝人要中國的金錢市場。當香港的娛樂導演大駡支持佔中的同行是「漢奸」,想必像余英時這樣優秀的知識份子,在這位導演眼中,亦屬「漢奸」了。我為余英時先生與中國和香港隔一個太平洋的距離而慶幸。

凌叔華九十一歲時回到大陸,她說死也要在她少年成長的北平。她臨終時叫護士抬着擔架送她去北海公園,喃喃自語:這麼美好的故鄉。我時時想起她,也想起她憶述的余英時,我希望余先生在美國活得好,健康長壽。

HH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