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流動的美食車 - 林夕
財政預算案提出研究引入外國美食車,這一研究,再立例規管,再引入,不知研判到何時何日。沒關係,不急,慢慢來,我想沒有人在等着開車,也沒有人在等着吃。不過,民生無小事,在政策未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的大前提下,市民不急發展局長急,局長希望以食物製造廠牌照經營,盡快通車,將美食車發展成旅遊景點。不過,牌照所限,美食車暫時只能在固定地點經營。
只能在指定範圍兜圈的美食車,不是沒有腳的雀仔,是沒有翅膀的鳥,這樣的鳥事,真是比政改第二輪諮詢還要兒戲。不能流動的美食車,要很辛苦才忍得住沒有笑出聲來。
急什麼呢?莫非又為了吸引遊客?早前有朋友來港,說要去吃聞名已久的車仔麵,我見難得有真遊客,而不是水貨客、掃貨客,居然還有食客,實在不忍心欺瞞,唯有開誠布公。甭想了,犯不着,咱們車仔麵為啥叫車仔麵,是因為那麵在推來推去的車上撈給你吃,別有一番滋味。現在同一碗沒有車的車仔麵,我可以在店裏買幾碗,你邊逛街邊吃,也是一樣的。
官僚觀點,旅遊「景點」,總是靠「打造」,結果打造出十九幾區的雕像,人家在自家地方看多了,為啥事要巴巴過來看你的燒鵝像。「景點」總是自然生成,更需時間落地生根,很難多快好省地打出來。以前乘着地利而生的避風塘上艇仔燒鵝瀨,吃的不是那不大好吃的燒鵝,是香港獨有風味。避風塘上岸之後,在地上開枝散葉,但吃得那麼安穩又乾淨,沒有那晃來晃去差點就要滿盤皆落索的驚險,也不過是食肆一間。
有質素的遊客,講究的是那個地方獨有的氣質。去台灣,會想到成行成市的夜市,會吃出台灣味,這不是一時間硬搬進來,也不能複製。政府急着把桂林夜市打散,何以急着打造外國的美食車?等到香港的路沒那麼擠,交通暢順,空氣清爽,走到哪裏,忽然可以停下來吃到法國大餐的時候再說,否則,為什麼不好好端坐在店裏吃?至於寸步難移,不能開車的美食車,街道已經夠逼夠吵了,別再搞佔領了。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