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发现新闻:「冯小刚恢复繁体字议案遭驳斥」,与你分享。
冯小刚(资料图)
网易娱乐3月6日报道据晶报消息,在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导演冯小刚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他的理由是,"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親";"愛"是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两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结果简化后变成了"亲不见,爱无心"。
"亲不见,爱无心"不是冯小刚发现的。多年之前,网上就流行这样的"段子":汉字简化后,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有云无雨,开关无门,乡里无郎,圣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刀下有人头,轮成人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赌还是赌。
后来有人提出异议,觉得简体字也有好的:汉字简化后,护用手,爱有友,灶生火,显日明,龟有甲,笔有毛,宝有玉,众有人,网像形,灭无需水,呼吁有口,号非虎啸,体制为人也是为本,战为占有不宜单人,昼乃日出一尺高,虫不是越来越多是越少越好,而佛仍为佛,神还为神,信还为信,仁还为仁,善还为善,美还为美,福还为福,喜还为喜。
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台湾有学者认为,简体字的缺点是无法阅读古代典籍,造成文化断层;识别度大为降低,许多简化字以同一符号取代不同部件,致使字型无法交代无法类推,如"又"这一个部件取代了"汉"的右半边、"观"的左半边、"邓"的左半边等等。
然而繁体字首先是"烦体字",不管有多少优点,一个缺点即可通杀它的所有优点——笔划繁复,难于书写。"萧齐鸾龄灵丛衅"这几个字,其繁体是"蕭齊鸞齡靈叢釁"——你写给我看看?尤其是"釁"字,简直就是对书写的挑衅!
尽管现在有电脑,打字可以在繁简之间自由转换,但出现在屏幕上的繁复笔划,对视觉同样是挑衅。
说简体字让中国文化出现断层,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补救:一是让学生多读繁体字作品,二是把古代作品印成简体字。
在任何语言中,文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代英语与现代英语差别也很大,如果只学现代英语,读培根作品就已经有难度,更不用说读《贝奥武夫》(Beowulf)了。love(爱)在古英语中是lufian,它就有多达十几个时态语态变化。但讲英语的国家,不会认为现代英语是对英文文化的割裂。
至于说"亲不见,爱无心",这说明言者尚未从象形、会意的初始创字中回过神来。如果用这个理论来"说文解字",那么拉丁文就根本无形可见、无意可会了。
在"山盟海誓"常成"山蒙海逝"的今天,即便我们把"亲"改为"親"把"爱"改回"愛","親愛"的该不见的还是不见,该空心的还是空心,不会受到文字"见""心"的影响。
有个文字游戏说:就算是believe,中间还是有个lie;就算是friend,最后还是免不了end;就算是lover,最后还是会over;就算是forget,也得先get;就算有wife,心里也夹杂着if……
冯小刚还说:"能不能选择50个或更多有含义的繁体字,增加到小学的课本里,让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如果繁体字有如此神奇的效果,那么我们的文化传承岂不变得无比轻松?
原地址:http://163.fm/6dOHuzq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